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7549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

《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节目概论Word文件下载.docx

第十梯次90年6月公告的「指定用途」電台申請案,「花蓮客家廣播電台」、「蓮友廣播電台」小功率及1家中功率電台,「東民廣播電台」。

  十梯次中申請大功率電台(甲地放射台-乙地接收基地),發聲範圍屬全國性。

中小功率電台(甲地發射台-乙地區域性電台時段合作)。

而上述缺乏人文環境,未來再開放,朝思考市場擠壓,提供資訊為要點。

「最後一波結構及衍生問題」

因此,即使28家中功率及19家小功率,很多都是過去曾經開放申設卻乏人問津的頻道,然而當時卻有430家提出申請,除搭末班車進入市場,有動機看中聯播網誘因。

 試述廣播頻道開放,前八梯次釋出頻率的特色。

政府開放頻道政策廣播市場硬擠了一百七十多家,而絕大多數中、小功率電台。

前兩梯次都是開放中功率的調頻廣播電台;

第四梯次開放調頻大功率電台,也就是所謂的全國網;

而第四、五梯次金調頻廣播電台開放,使得巳多年未有新電台成立的金馬地區終有了小功率電台的設立;

至於第八梯次則是開放台北地區設立客語調頻中功率電台。

因為在前八個梯次通過不少政治人物擔任發起人代表的申請案,例如當時張俊的「全民廣播電台」,最著名將「全民廣播電台」轉賣給飛碟電台董事長趙少康,更名為「NEWS98」。

「聯播」:

新電台從民國85年開始「策略聯盟」,而且攻勢愈來愈猛,使得老電台紛紛改版轉型投入戰場,同時還要面對主持人、製作人被挖角的人才流失,以及同質競爭對手瓜分的聽眾市場。

在經過五年的競爭盤整,根據AC尼爾森,90年第1、2季的全國收聽率調查,老字號電台在前十大排名中,以聯播綱之姿快速竄起。

使重新洗牌後的廣播市場上老電台絲毫不敢再掉以輕心。

「策略聯盟」:

在空前競爭的廣播市場中,小功率電台因為電波涵蓋範圍內聽眾數有限,連帶影響廣告營收,在沒有提出對應的輔導配套,電模模糊了角色定。

而新舊電台在搶食廣告預算大餅,拓展生存空間不可得而衍生的一線生機。

中、小率無線廣播電台透過工程技術聯結或盟約,在一定時段聯合播送的同一個節目,藉此廣大接收聽這個節目,增強影響力,降低成本,增加廣告收入。

策略聯盟是聯合經營廣播電台的模式。

「聯合經營」:

中、小功率電台如此積極的合作,引發「聯合經營」合法性的問題。

現階段廣電法雖然沒有明令禁止聯合經營,但是中、小功率電台當初申設時都以地方性電台為發展主軸,一旦聯合經營便有違當初申請籌設的理由。

然而考量現實環境及市場機制,目前的新電台主動或被動,也都捲入聯合經營的系統。

「策略聯盟、聯網對國內廣播市場、生態正面及負面效應」

生態正面:

在頻道開放後,新聞局廣電處檢討廣播市場體認,未來媒體多元化的時代,為了防止同質性媒體壟斷而對經營權設限,朝「允許跨媒體經營」但「避免集中壟斷」方向努力。

實在也無法一時拿出對策,只能將一切交由「自由市場」決定。

       但更重要的是隨著科技發展,未來的廣播將不再只是單頻道供應,或靠電台執照核發等手段就足以管理,甚至連頻率的釋出,恐怕也不能足以功率大小作為配置的考量,而應該在競爭的自由市場中、重新擬定廣播跨業經營的規則才是。

生態負面:

在聯播、聯綱的趨勢下,廣播市場出現「壟斷經營」、惡性競爭、炒高執照價碼,小電台經營不善轉執照牟利脫身等情形。

延展成了「以量制價」出現電台租賃、併購、販售、且在完成聯網後,廣告惡性削價競爭方式。

與當初申請經營電台的理想,完全與現實有很大落差。

AC尼爾森90年第一、二季前十大排名:

「中廣音樂網」、「中廣流行網」、「中廣新聞網」、「警察廣播台」、「ICRT」、「飛碟電台」、「KISS聯播網」、「HITFM聯播網」、「亞洲聯播網」、「GOLDFM聯播網」。

「自由市場」:

隨著科技發展,未來的廣播將不再只是單頻道供應,或靠電台執照核發等手段就足以管理,甚至連頻率的釋出,恐怕也不能足以功率大小作為配置的考量,而應該在競爭的自由市場中、重新擬定廣播跨業經營的規則才是。

「公平司法」:

公平會僅概略要求年營業超過二十億的電台申請聯合經營須送公平會審查,依據公平法第六條規範行為外。

「分散經營權」:

台北愛樂申請籌設高雄、台中、台南及新竹愛樂電。

但依法卻可能因為「壟斷經營」的考量而被駁回。

「壟斷經營」:

不依法申請的有全省聯播事質行為,就是壟斷經營。

「以量制價」:

電台租賃、併購、販售、並且在完成聯網後,廣告惡性削價競爭方式,迫使區域性電台無法生存,最後走上併購。

 

試論在廣播聯播、聯網潮流趨勢下,如何為廣播未來的發展營造健全的環境。

國內中、小功率電台難以生存,一連串的問題考驗政府主管單位政策及公信,也關係到廣播市場未來能否健全發展。

唯有制定一套明確的「遊戲規則」才是當務之急。

專家及業界都呼籲加強落實兩年一次的換照審核,杜絕弊端,但在此同時,擁擠到生存有困難的頻道市場是否符合「經濟規模」值得深入檢討。

新聞局廣電處針對廣播理想的市場秩序、電波費、換、併購、市場壟斷、地下電台規範、數位音訊及節目廣告管理等問題探討,而應該在自由市場中競爭,重新擬定廣播跨業經營規則,顯然迫在眉睫。

  但更重要的是隨著科技發展,未來的廣播將不只是單頻供應,或靠電台執照核發等手段就足以管理,甚至連頻率的釋出,恐怕也能只以功率大小作為配置的考量,而應該在競爭的自由市場中、重新擬定廣播跨業經營的規則才是。

「聯播網炒高電台執照身價原由」:

公關顧問公司寫電台營運企劃書,索價一百萬到三百萬之間,取得執,「指定用途電台」三千萬起跳、人口多的地方電台叫價上億,而如又是全國聯播網,價碼更好,約五到十億之譜,無怪乎「聯播」成為電台經營不善、唯一解脫的最佳出路。

「預防措施」:

 參考先進國家之區塊定出廣播市場合理的生存空間,落實兩年一次的執照換發權,收回經營績效不彰的電波頻道,重新規劃釋出,以杜絕藉轉賣執照謀利的企圖,同時修正廣電法並根據聯播法源基礎切實執法。

期待主管單位將電台執照審議過程透明化,由全民監督,並且明令公職人員不得申請設立電台,落實黨政軍退出媒體。

  但更重要的是隨著科技發展,未來的廣播將不只是單頻供應,或靠電台執照核發等手段就足以管理,甚至連頻率的釋出,恐怕也能只以功率大小作為配置的考量,而應該在競爭的自由市場中、重新擬定廣播跨業經營的規則才是。

我出的廣播基本概念二:

是廣播名詞的由來,是"

由來"

非定義:

馬可發明無線電後,英國WirelessTelegraphy,,意思是"

沒有線的電訊"

以別以"

有線電訊"

(Telegraphy)但老美以為wir....此字不夠專業化、於是將它稱為Radio,這就是無線電稱為Radio的開始,Radio原意是"

幅射"

意思是說,無線電好像線一般幅射出去,但人類的凡眼看不見罷了。

如眾所知,無線電初期,都是應用在海軍及商船方面,岸上和海洋中的船隻通訊息,或是船艦間之通報資訊,故最早期,若干國家都由其海軍管制無線電的。

在那時期,用無線電向海上的船艦群散播消息,叫做Radiocast(即無線電的投射)老美最愛創新名詞了,美國海軍部認為Radiocast此名詞含意不甚切合,於是改用Broad-cast一字,譯成中文便是"

廣播"

「廣播事業成功」:

  取決於節目編排(programming)、促銷(promotion)和業務(sale),而節目則是市場決定的要素。

好的節目搭配有力的促銷,才能吸引聽眾,得到廣告的支持。

因國內廣播業者目前對電台的經營管理都揚棄過去所謂的經驗法則,而是採取企業化手段,著重市場調查、運用區隔策略整合行銷業務,爭取廣告收入。

試論在現階段競爭的廣播市場中「類型化」電台的優勢何在。

  現階段的廣播市場在頻道開放後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中、小功率電台紛紛以策略聯盟、聯播模式競爭求生存外,另一明顯的趨勢變化就是廣播電台從過去以綜合性電台轉為類型為主,為「類型」電台(formatststion),同時台灣目前類型電台分兩種:

一為音樂、一為新聞。

類化電台的策略在競爭激烈的的廣播生態中成為電台重新定位、重新出發並尋得生存空間的契機,而藉由策略結盟、聯播網的模式擴張版圖,突破瓶頸,則是現階廣播市場的景象。

「功能式策略聯盟」:

  指無線廣播電台透過工程技術上的聯結或盟約,在一定時段,聯合播送同一個節目,藉此擴大收聽範圍、增強影響力、降低成本、增加廣告收入。

 「大眾KISS聯播網」:

FM89.7

  高雄大眾定位為一個「當代流行音樂」電台,86年與台南知音、南投廣播、大苗及淡水河廣播電台形成聯播網,策略聯盟的合約規範聯盟電台必須依照大眾電台的節目策略走,以便整合聯播網的風格。

  由於大眾電台堅持節目的規劃權,因此在新聞局規範中功率電台聯播節目百分之五十自製率的比例下,大眾聯播網呈現的節目風格以流行音槳為主,百分之七十的音樂,剩下不到百分之三十由年輕有活力DJ串連資訊、新聞單元及廣告。

大眾電台由於取得有衛星地面站執照,因此聯播網皆透過衛星連結來廣播,也就是所謂自行衛星上鍊的策略聯播網。

 「飛碟聯播網」:

FM92.1

聯播市場中,是少數採<都會、談話綜合性>定位電台,50%音樂、20%新聞評論、10%的新定位、20%則包羅萬象。

飛碟聯播網也就是大量購買聯播電台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以便掌控經營權及聯播節目的品質控管。

因此,各聯播的分台自製節目主要集中在深夜、淩晨,至於高收聽率的時段都所謂聯播時段,也租中華電設備,透過衛星方式將節目訊號傳送到和聯播分台。

「投資經營策略式聯播」

飛碟採取的聯播型式,也就是大量購買聯播電台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以便掌控經營權及聯播節目的品質控管。

 「台北之音音樂聯播網HITFM」FM91.7

「純流行音樂」類型電台為定位,試圖在區隔市場,也透過聯播網的串聯擴展電台的收聽版圖。

與台北內湖女性生活策略聯盟後,改名為HITFM以便與原先聽眾加以區隔;

其後與台中的中台灣廣播以及高雄屏東聯播,成一個專業的音樂聯播網。

總之選擇了「音樂類型電台」及「聯播網」的雙重策略,搶功北中南部都會區以外的市場。

「亞洲調頻廣播網」:

FM92.7

初期打名人牌未見提升,改採外製外包靠出租時段維生,經營策略失效,再「流行音樂類型」定位專業電台及聯播兩大法寶,挽救了亞洲電台。

亞洲取得經營權,所有權則歸新苗電台持有。

 「開放式聯播」:

除了新苗結盟聯播,事實上,播音範圍,因播音版圖擴及北、中、南、東,且有愈來愈多中、小功率電台由衛星上截取信號播放亞洲調頻廣播網節目。

廣播的轉播,對遠距離必須用短波傳送,近距離可以中、短波並用。

第二章無線電廣播的理論與發展

廣播:

(1)廣播(Broadcasting)如從英文解釋,根據大眾廣播辭典上的註釋,乃由無線電或電視,供受眾收聽或收視的一種方式;

其型式系一點對多點,且單項傳遞的工作。

因此廣播一詞應包含聲音與影像的傳輸。

(2)本學科【廣播節目概論】中的廣播僅針對廣播電台如何將聲音的傳送,而不包括電視台輸出方面(畫面)的討論。

電磁場:

有電便有電磁場。

電場是由電線內的電壓所產生,而磁場則因電流通過電線而產生。

所有電器都會產生電磁場,小如床頭燈的小電器,以至輸送電力到家居或辦公室的電纜都有電磁場。

電磁場無形無跡,但可利用市面有售的儀器測量。

赫茲:

為紀念德國科學家赫茲而將週波改為赫茲(Hz;

Hertz),是計算電波振動數頻率的單位。

1,000Hz=1kHz(kilohertz)(千赫)周波數單位

1,000,000Hz=1mHz(megahertz)(兆赫)

1,000,000,000=gHz(gigahertz)(赫)

1,000,000,000Hz=1tHz(terahertz)(千赫)

為了能供傳播使用,電磁譜較低頻率波的實際界限是30,000赫.較高頻率的實際界限是300,000,000,000赫,因此,在上述波段之內的所有頻率,均屬無線電頻譜.

調幅:

無線電波或載波調變聲音訊號地方式有二種,一種是無線電波之載波振福,是隨低頻聲音訊號振福變化,簡稱「調幅廣播」。

調頻:

無線電波或載波調變聲音訊號地方式有二種,另一種是載波的頻率,是隨低頻聲音訊號頻率振福變化,簡稱「調頻廣播」。

跳越區:

天波(skywave)又稱跳越波,是被電離層反射折回地球的中頻或高頻。

中頻一般而言在白天被吸收,但到了晚上則以大幅度「跳越」距離的角度,被反射折回地球表面,可提供長距離的晚間廣播服務。

高頻則白天和晚上卻被反射折回地面,提供日夜長距離的服務。

而這些「跳越波」卻也產生電波無法收到的跳越區或寂靜區(skipzones)。

由於大氣層的不斷變化,這些「跳越波」和「跳越區」,也就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不斷改變。

(資料來源:

傳播科技新論/莊克仁譯)

寂靜區:

中波調幅廣播不必像調頻廣播一樣,受到高山或建築物的阻擋,並可將電波藉由天波或地波傳送出去,但因地波損失很快,使得天波的反射難以密切結合,這一段天波反射不到而地波亦無法傳達的地區就是廣播所謂的「寂靜區」。

地波:

頻率較低(如低頻、中頻、高頻)的無線電波,由是緊貼地面或穿越地面發射,射程只能及數十公里,翻山越嶺,甚至建築物及森林,隨著地球的弧形進行,直到被地球完全吸收後才會消失因此稱為"

地波"

天波:

又稱高空波、折射波、跳躍波,無線電波透過天線射入天空,將能量散播到大氣層中,藉由天空的電離層反射,折回地球(增加其傳訊距離),可順地球弧度傳送,白天1000KM,晚上3200KM。

直射波:

頻率較高的無線電波,因此直線進行,稱之為直射波。

亦不能及遠,祇限於視線所能到達的直線之內,如欲達到遠處,須在中間設轉播站,但兩站點之間,不能有阻礙物,如高大樓房、樹木之類,故直射波的轉播站都設在高崗或山上。

電離層:

是在大氣層中存有的電子層,它可讓無線電波折射回地面,不致令無線電波直奔太空,如鏡子般折回地面的電子層稱做KENNELLY-HEAVISIDE層(由於電離層是這兩位科學家所發現的,乃引用其名)。

可以說短波之所以能如此發達,全賴電離層的反射作用。

副載波:

副載波是一種頻率只有數十千赫茲(Hz)的低週波,是一種最新的數位傳輸方式,廣播調頻電台隨著電台節目播送時,可以利用副載波(Carrier),將簡短文字訊息或者簡單圖形傳送給收聽者,不論在車上或在家裡的收音機上,只要收音機附有文字顯示器就可以收到。

網路廣播:

將廣播三元素音樂、語言、音響,透過網際網路作為傳播媒介網路廣播地基調,傳送給閱聽人傳媒機制,而這樣的廣播行為被稱為是網路廣播。

數位廣播:

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數位廣播,是「數位音訊廣播」的簡稱,是將廣播傳輸過程中的音訊,以數位科技來處理,使其減少在傳統類比訊號傳輸過程中因干擾而產生的失真現象,可提供聽眾如CD般音質的收聽效果。

立體調頻廣播:

調幅廣播AM,是將信號大小幅度加以調變後,再發射出去的一種方式。

調頻廣播FM,是將信號大小變成頻率大小加以調變後,再發射出去的一種方式。

所謂立體調頻廣播,它是將原本單一信號變成左聲道.右聲道(L.R),(甚至於變成L.R.L+R.L-R四個聲道)加以調變後,再發射出去的一種方式。

(見竺去電中央廣播電台的回覆)

◎未來國內廣播電台之經營,面對新科技的誕生,為因應數位科技之運作模式為何?

(一)如何有效運用科技之優點:

1.新傳播科技為廣播事業來了前所未有的頻寬與空間,以及無雜訊的收聽品質。

2.台灣即將形成的數位廣播即是用此優點以作為與傳統廣播的重要區隔,若數位廣播能運用本身的特色真正符合閱聽眾的需求,將必能進行全面性的媒體服務。

(二)如何提升市場使用誘因:

1.數位時代的發達,消費者選擇漸趨多元,媒體之間競爭更加白熱化。

而如電視等強勢媒體般一聲音及影像同時刺激受重感官。

2.廣播事業眾多競爭激烈中仍舊要佔一席之地,必須針對其特殊優勢--立即性及便利性,來滿足閱聽眾的需求。

(三)如何面對資訊通信結構的改變:

1.未來廣播產業勢必隨著3C逐漸整合的趨勢而產生不同面貌。

如網路廣播改變了傳統的傳送載具,多了一個接觸消費者的管道。

2.廣播在3C整合下續有媒體特質,如何不被取代是廣播業者重要的難題。

(四)如何建構科技化之經營型式:

1.一般而言,媒體數位化大部分指其內部設備、產製流程的電腦作業化。

2.真正數位媒體則其數位化須含概接收與播放置用戶家中所有的過程。

才不致影響最終收聽品質。

(五)思考科技加入所面臨的問題:

1.數位科技過於發達時,較會忽略人性的最根本需求及其存在性。

2.過於精簡的人事易使廣播節目內容大同小異。

3.力求資訊的廣度捨棄其深度探討的品質。

4.過度的寬頻資源容易造成浪費。

5.弱勢族群依然被「大者恆大」的現象剝削。

結論:

廣播電台運用現代科技,掌握己之優勢-立即性及便利性,還是能滿足閱聽眾的需求。

補充說明:

1、對於國內廣播電台在經營方式上的運作帶來了哪些新的運作模式,如以課本的內容,雖然第二章有提到一些,但我覺得重點應該是集中在課本第十五章題到有關目前國內在DAB的經營型態上所許可運作的模式有兩種:

(1)、透過傳統類比式廣播電台的播出,亦即是在 傳統類比式廣播電台的體制內,提供數位音頻廣播(DAB)系統的服務;

例如:

中廣、中央、飛碟…等電台實驗性的播出。

(2)、籌組設立新公司經營的方式,如優勢傳信公司就是由亞洲、全國、大眾廣播結合數家FM/AM廣播電台業者,集資另行籌組成立新公司,以全新的數位音頻廣播(DAB)的系統播出。

2、由於DAB的科技傳輸運用,在科技運用技術的延伸之下,使得日後廣播業者在節目產品內容的提供上,除了一般節目之供應外,尚可支援語音、資料、資訊;

電信甚至多媒體服務,也就是說,如果在可能之政策法規許可的範圍下,個人認為除了上述在政策上目前許可的經營型態外,電台所衍生之附加價值將不止於目前的廣告營收。

而廣播與聽眾的互動也將不光止於現在的直線式單項(收聽)或雙向(callin)傳播,勢必會因其經營型態的改變,而提供更多垂直的或是平行的甚至是交叉式跨媒體的運作。

因此個人認為,如何建立其可塑、延伸及永續的市場價值,如何建立頻道之品牌價值與提升頻道之形象,才是未來之廣播電台在經營上需要思考的重點。

(這一題是第一題作業,這也是小雞婆寫的答案,沒想到與見竺寫的差異如此之大,無所謂啦!

既然題目問的是未來,這題就不應該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所以小雞婆也將自己的答案貼上,僅供參考囉~)

◎試述政府開放調頻電台之歷程,以及對台灣廣播市場之影響。

(一)政府開放調頻電台之歷程:

1.民國四十五年,台北到嘉義以及台北到花蓮之間直達調頻系統試通完成,在竹子站設發射站。

2.民國四十九年,建構台灣本島行程一整體相連而分體獨立的調頻廣播網。

3.民國五十七年,我國調頻廣播台頻道為100至108兆赫,規劃為八個全醒性調頻網絡,其頻道寬度為200千赫。

4.民國五十七年,中廣實驗調頻廣播台先後設置台北、台中、高雄及花蓮四各頻道,之後十餘年中廣第二調頻網、警察廣播電台、軍中台(今漢聲廣播電台)調頻網陸續開放。

5.民國六十六年,統計全國軍、公、民營機構共二十九家、電台一百三十一座,到了七十八年,統計全國軍、公、民營機構共三十二家、電台一百八十六座。

6.民國七十六年,軍事通訊撥出93.1兆赫、94.3兆赫以及96.3兆赫三個廣播網交由民間涉台反制中共調頻廣播訊號的滲透。

7.民國八十三年,政府再次大幅調度88兆赫至92兆赫中的頻率提供地區性使用之調頻頻道,並依電台服務區大小分為甲、乙、丙三種功率地電台規格。

8.民國八十五年,立院通過中央廣播電台以財團法人方式成立,肩負國際間與大陸地區傳播我國外交、經貿、僑務、觀光、文教等政策與立場。

另開放客語類型電台。

9.民國八十八年、八十九年,開放一般性電台、客語、原住民等類型電台。

(二)對台灣廣播市場之影響:

1.開放是自由言論的開始,不再都是官方單一方面的電台,節目內容可以有多元化、多樣化、豐富些,而能作一良性的競爭。

2.但是一個小小的台灣島國,竟然這麼多頻道,為了生存聯播網、策略聯盟齊來、壟斷經營、惡性競爭,內容是大同小異,抄襲、賣膏藥、CALLIN等節目多,探討深度問題較有限。

◎請比較調幅與調頻廣播的差異。

調幅(AM)

調頻(FM)

1.器材需求成本較低廉。

2.音質、經濟效益差。

3.較適用於播放大眾性的廣播節目。

4.給人第一印象是「賣膏藥」的。

5.送到對岸去的節目是以AM為發送訊號發出。

1.訊號發送成本較高,傳播距離較近。

2.音質清晰、明亮。

3.適合各種型態的節目,如音樂性、談話性、新聞、教學節目等。

◎請簡述無線電波之傳遞方式與特性。

(一)傳遞方式:

  1.無線電波是一種人類視覺無法看到第電磁場能量,他也是一種快速移動電場和與其結合的磁場,當電流通過時一導體,便會在其周圍產生感應場,再藉由此一高週波電磁場效能傳遞人類可聽的聲音。

  2.廣播電台的發射機是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