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027356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

《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具书的使用Word格式.docx

大部分與現代漢語詞典等同 

山 

子 

日……

相當一部分與現代漢語詞典等異:

①部首的歸屬與字本義密切相關:

堂(土) 

旬(日) 

暮(日) 

省(目) 

眷(目)

螣(虫) 

媵(女) 

席(巾) 

孝(子)

②一些部首的寫法與現代漢語詞典等異:

氵(水) 

扌(手) 

犭(犬) 

阝左(阜) 

阝右(邑) 

辶(辵) 

灬(火) 

忄(心) 

攵(攴) 

王(玉)

衤(衣) 

艹(艸) 

刂(刀)

變形十八部歌訣:

  li4 

chuo4

阜陽网詈邑宗都,辵道肉肝艸府蘇。

神示被衣心自性,利刀足路玉元珠

yin3 

pu1

雷還雨也火還照,建復廴乎手復摸。

教攴妙圓歸盡淨,獨留芻犬吠韓獹

③沒有簡化部首:

依繁體字查!

一些辭典分十二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集)

利用檢字表:

滕 

克 

輝 

2.號碼檢字法(四角號碼):

  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作零头。

注意:

①角形儘量取復筆:

 亠作0 

作八 

②一筆形已用過則作0 

0

古 

③缺角作0 

亏        戶

5

怎 

样 

查 

字 

典 

3.音序檢字法:

  古音、舊注音字母、漢語拼音

  ①漢語拼音:

聲母abcdefg……

  韻母aoeiu……(《古今字音對照手冊》)

  ②舊注音字母:

聲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詞詮》)

  ③古音:

聲三十六字母

  見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徹澄娘幫滂並明非敷奉微精清從心邪……(《經傳釋詞》、《古書虛字集釋韻》詩韻106韻(平上去入):

  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隹十灰……(下冊P.1086)

《漢語大字典》

徐中舒主編,8卷,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卷,此後陸續出版,至1990年出齊。

《漢語大字典》與《漢語大詞典》一樣,都是國家文化建設的重點科研項目中擬定的兩部大型詞書。

《漢語大字典》是漢字楷書單字的彙編,收錄楷書單字54678個,全書計2500萬多字。

與《漢語大詞典》一樣,按新定的200部首排列。

吸收古今研究的成果,注意漢字的形、音、義的密切配合,歷史地、正確地反映漢字形、音、義的發展。

在字形方面,于楷書單字條目下收錄了能够反映形體演變關係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隸書等形體,幷簡要說明其結構的演變。

在字音方面采取三段標注法,即于楷書單字下用漢語拼音字母標注現代讀音,幷列出中古音的《廣韵》(《集韵》)反切,注出聲、韵、調,標注上古音漢韵部。

在字義方面,注意收錄常用字的常用義,還考釋常用字的生僻義和生僻字的義項,幷適當地收錄了複音詞中的詞素義。

做到義項完備、解釋準確,凡在古今著作中有書證,並可據以確立義項的,都—一分列。

本書以楷書單字為字頭,並根據存字、存音、存源的原則在單字下酌收少數複詞。

收字以歷代辭書為依據,並從古今著作中增收部分單字。

釋文和現代例證用簡化字,其餘用繁體字。

單字條目的組成一般包括字頭、解形、注音、釋義、引證。

對於多音多義字,以

(一)、

(二)、(三)……的形式分列。

多義字一般按照本義、引申義、通假義的順序排列。

對于單字的詞性,只注數詞、量詞、代詞、副詞以及其它虛詞的詞性,名詞、動詞、形容詞則不注。

引證包括書證和例證。

引用的書籍,一般用通行本。

此外,有些名物字,則附插圖,以助釋義。

本書各册卷首有《部首表》、《新舊字形對照舉例》以及《檢字表》等。

從檢索方法看,似乎缺少一種音序索引。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北京大學中文系本書編寫組編,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一版。

提高古籍的閱讀能力,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掌握古漢語的常用詞。

這部字典正是為學習掌握常用詞而準備的。

  這部字典收古漢語常用字3700多個(不包括異體字),另收難字約2600多個,按漢語拼音字母音序排列,書前附有《漢語拼音音節索引》和《部首檢字表》。

一個字的多種意義,不論讀音相同與否,都排列在一個字頭下。

字頭下用漢語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

釋義是先列本義(或基本意義),然後依次列弓申義、假借義。

在一些字條下,有時標明“注意”,指出在詞義的歷史發展中應當注意的地方。

有時標示“辨”,對同義詞或近義詞進行辨析。

附錄《難字表》、《古漢語語法簡介》、《我國歷代紀元表》三種。

其中《難字表》收字2600餘個,是正文的補充,附有拼音和簡單的注釋,而無書證。

《古漢語語法簡介》簡單介紹了古今漢語不同之點以及本字典使用的一些語法術語。

這部字典在解釋詞義時,注意詞義的概括性和各義之間的內部聯繫,注釋通俗簡明,較好地協調了通俗實用和學術研究這兩者的關係,對於古漢語的初學者,不失為一部有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辭源》(修訂本)

廣東等五省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商務印書館1979年修訂版,

這是我國現代第一部大型的語文詞書,它的編纂始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

1915年以甲乙丙丁戊五種版式出版。

1931年出版辭源續編,1939年出版辭源合訂本。

1949年出版辭源簡編。

全國解放後,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特別是解決閱讀古籍時關於語詞典故和有關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識性疑難問題的迫切需要,1958年開始了新《辭源》的修訂工作,根據與辭海、現代漢語詞典分工的原則,將辭源修訂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

修訂稿第一冊於1964年出版。

1976年,由國家統一規劃,廣東、廣西,河南、湖南四省(區)協作擔任辭源的修訂工作。

修訂後的新《辭源》分四冊,於1983年陸續出齊。

修訂後的《辭源》成為我國一部大型的古代漢語辭書。

收錄的詞目包括古漢語詞、詞組、成語等,內容涉及文物、職官、典章、制度、人物,事件等等,是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一部常識性的百科詞書。

全書共收單字12890個,複音詞84134條,共計97024條。

作為閱讀古籍的工具書,《辭源》採用了繁體字。

編排體例以單字統詞條,先取漢字做字頭,按舊式214部首排列。

字頭下先注音,分別用漢語拼音字母、注音字母注出今音,並加注《廣韻》反切、聲調、韻部、聲紐等的中古音。

音義有別的同形字,分1、2、3……等項注音釋義,異讀的詞目,也標明序號,以示不同的音義。

詞條按筆劃字數多少分先後,注文包括釋義和書證。

內容近似的條目,第一次出現的詳釋,其他注“詳某條”,有關條目注“參見”。

有的條目還注“參閱某書”,以便深入研究。

所收詞語,結合書證,重在溯源,並加以解釋。

在詞義項下先說明詞義和用法,再引書證;

有的引文之後,又加按語辨析;

有的在詞條下直列引文.後附說明;

有的為了避免重複,或因引文可以代替解釋,就只錄引文,不再注釋,有的因原文較長,就撮敘大意,在後面注出來源。

《辭海》(1979年版)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縮印一卷本,1983年出版增補一冊。

《辭海》是一部的百科性詞書,最初是由舒新城、沈頤、張相等人主編,上海中華書局於1936年出版。

科技名詞術語比當時的《辭源》多,體例上引書多注篇名,採用新式標點等在體例上有了改進,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但是經過幾十年社會發展,特別的新中國的誕生,舊版《辭海》早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的需要,為此,1958年春成立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1959成立“辭海編輯委員會”,組織學者開始對它進行修改。

之後又因文化大革命而陷於停頓,1972年起再次著手修改,於1979年正式出版了修改本。

新版《辭海》是一部中型的兼收語詞和百科詞語的綜合性詞

典。

是建國以來,與《辭源》重新修訂的另一部重要詞典。

二者的分工是:

《辭源》是專收古漢語詞語,用繁體字印行。

《辭海》為綜合性詞典,百科詞語均擇要收錄,當然也收了一部分今天還在使用的古漢語詞語,為了通俗,以簡體字排印。

《辭海》共收錄單字14872個(包括繁體字及異體字),加上一般詞語和專科名詞術語共計106578條,所收錄的詞語包括成語、典故、人物、著作、古今地名、歷史事件及各學科的術語。

按新定的250部首排列。

用漢語拼音字母注普通話讀音。

義項分條排列,複詞有異讀的注明數碼。

卷首有《筆劃查字表》等,卷末附錄有《漢語拼音索引》等14種資料,其中以《中國歷史紀年表》篇幅最多。

與新版《辭源》相比,《辭海》採用的是漢語拼音注音,現代的白話釋義,較便於初學古漢語的學員。

《中文大辭典》

臺灣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纂,臺灣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62—1968年出版,精裝40冊,1976年出版修訂普及本10冊。

北京1982年翻印本(有刪除處)40冊。

這是一部大型的漢語辭典,收單字49905個(並補遺17字),複詞371231條。

單字包括正體、異體、古字、略字、俗體、後起字,每個單字之下盡可能其開列各

體字形,如甲骨文、金文、小篆、隸、草、楷等。

注音用注音字母、國語羅馬字、《廣韻》或《集韻》等韻書的反切。

釋義以解釋單字的本義為基礎,並引用書證句例。

句例以經史子集及其時代前後為序。

人名、官名、年號、地名、書名一般只舉其大要,並注明出處。

依據出處,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從相關書籍中查索到更詳細的資料。

大多詞條是翻譯日人諸橋氏的《大漢和辭典》,且未核對我國原著,常有日人書錯了,這裏跟著也錯了。

《漢語大詞典》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起出版,共12卷。

從規劃編纂到第一卷出版,歷時十餘年。

《漢語大詞典》是一部大型歷史性的漢語語文詞典,是大型字典《漢語大字典》的姊妹篇。

全書收詞目37萬余條,計5000萬餘字。

收詞“古今兼收,源流幷重”,著重收錄一般的詞語,努力從語詞的歷史演變過程加以全面闡述。

條目力求義項完備,釋義確切,層次清楚,文字簡練。

所收條目分單字條目和多字條目。

多字條目按以字帶詞的原則排列在單字條目之的後。

單字條目采用部首檢字法編排,部首是在《康熙字典》214部的基礎上整理改進的200部。

部首相同的單字條目,按筆劃數和起筆一、丨、丿、丶、乙的順序排列。

一個單字有兩個以上字頭的,在字頭的右上角分別以阿拉伯數字標注序號,如“中1”、“中2”、“中3”。

多字條目按第二字筆劃多少和起筆的順序排列。

第三字相同的依此類推。

單字與多字條目均采用繁體字,在單字條目後用[]夾注與之相應的簡體。

釋義和例證,除會引起歧義者保留繁體字外,其餘都采用簡化字。

單字條目依次注現代音和古音。

古音包括中古音和近古音,以中古音爲主。

現代音用漢語拼音標注,中古音主要以《廣韵》反切標注,複詞有异讀的字也注上現代音。

釋義對通假義注“通╳”,關聯條目注“亦作”、“見”……等。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一版,1983年第二版,1994年修訂第一版,1996年修訂第三版,至此,就已重印了194次。

《現代漢語詞典》是一部以記錄普通話語彙為主的中型詞典。

是為推廣普通話和促進漢語詞彙規範化而編寫的。

從收集資料、編寫初稿、發行徵求意見的試用本直至正式印行第一版,前後經歷了22年。

本書所收條目,包括字、詞、詞組、熟語、成語等,共約56000餘條。

在一般詞語之外,也收一些常見的方言詞語、方言意義;

不久以前還使用的舊詞語、舊意義;

書面上通用的文言詞語,以及某些常見的專門術語。

此外還有一些現代不常用的字。

字頭和字頭下的詞條都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字形以現在通用的為准,簡體字根據《簡化字總表》。

繁體、異體字加括號附列在正體之後。

每個條目都用漢語拼音字母注普通話讀音。

多音詞的注音,以連寫為原則。

有些組合在中間加斜的雙線“//”,表示中間可以插入其他成份。

多音詞的注音,音節界限有混淆可能的,加隔音符號“,”。

條目中的輕讀字,注音不標調號,但在注音前加圓點。

編排中以單字條目領起,多字條目附於其後。

不論是單字或是多字條目,同形而音、義不同的則分立條目。

如:

更gēng(429頁右欄)——更gè

ng(431頁右欄)

處chǔ(188頁右欄)——處chù

(190頁左欄)

公差gōngchā(434頁右欄)——公差gōngchāi(434頁右欄)

形同音異且使用範圍不同的,也都分立條目,如:

剝bō(95頁右欄)——剝bāo(42頁右欄)

薄bó

(98頁右欄)——薄bá

o(43頁左欄)

形同音同而在意義上需要分別處理的,也分立條目,必要時,還分別標上數碼,如:

結集jié

//jí

(646頁右欄)——結集jié

(646頁右欄)

結果1jié

guǒ(在一定階段,事物發展所達到的最後狀態。

646頁左欄)——結果2jié

guǒ(將人殺死。

646頁左欄)

這部詞典不僅解釋了每個詞的現代漢語意義,而且也解釋了古義。

書面上的常用文言詞語不僅能夠查到,而且是採用現代漢語作了準確的解釋。

書後附錄:

我國歷代紀元表、公制計量單位進位和換算表、漢字偏旁名稱表、漢語拼音方案、元素週期表等。

《文言虛字》

呂叔湘著,開明書店1944年版,中國青年出版社1954年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新1版。

此後多次重印。

這是一本很好的學習文言虛詞的通俗讀本。

文十二篇,雖然只講了二十幾個最常用的虛詞,但舉例豐富、分析詳細、並創造性地運用了比較法:

有虛詞本身幾種用法的比較、有兩個文言虛詞的比較、還有古代和現代表達方式的比較等。

這部書收字雖少,但都是常用的,掌握了這些虛詞,閱讀一般文言文就不成問題。

本書解釋詳盡明晰,尤其是拿現代漢語作比較,使讀者能夠較好瞭解古今漢語差異及聯繫,每節之後都附有習題,書末還附錄“開明文言讀本導言”,簡介了文言文的語音、詞彙、語法、虛詞等方面的常識,確實是一本很好文言虛詞的入門書。

《古漢語虛詞》

楊伯峻著,中華書局1981年初版,後又重印

本書收單音節的虛詞169個,按漢語拼音音序排列,以該單音節虛詞為詞素所構成的多音詞附在單音節虛詞之下。

比如“奚”的詞目下便附有“奚而、奚其、奚遽、奚若、奚如、奚以、奚有、奚距”等八個複音詞。

除了解釋每個虛詞常見的用法之外,對比較難解的或容易誤會的,也盡可能解釋清楚。

一個虛詞有幾種意義和用法的,也盡量作出明確交代。

本書的虛詞全都按漢語拼音音序排列。

在每一個詞條中,首先是注音,然後才開列虛詞的詞目。

作爲詞目的漢字一般都是簡體,如果有繁體,則在其後的括號中標出。

接下來,介紹虛詞的不同詞性。

然後按詞性逐項說明其不同的用法,並列舉實例。

在例句後還附加了譯文,較方便初學。

書末附有筆劃索引。

《文言複式虛詞》

楚永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這是一本專收復式文言虛詞的工具書。

這本書中的複式文言虛詞,不包括“須臾”,“嗚呼”這類單純的複音虛詞。

只包括如下兩類:

一、虛詞與虛詞(或實詞)相結合而組成的複合詞、詞組以及虛詞的連用形式等,如“方將”、“然則”、“此其”;

二、虛詞與虛詞(或實詞)相配合而組成的格式,如“何……為”、“既……且……”、“為……所……”。

全書共收復式虛詞1241條,其中主條307條,副條934條。

主要取自先秦兩漢時期的著作,魏晉以後常用的條目,也酌量收錄一些。

僅限於文言,不包括古白話。

在編排上採取主條統領副條的辦法,凡是用法相同相近的條目,原則上歸為一組,以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條為主條,其他則為副條。

副條附在主條之後,外加圓括號。

用法的分析立足於主條,對於副條則簡單說明其用法與主條的同異。

對列為主條的複合虛詞或虛詞詞組,一般根據它的語法作用,首先標明“某某性結構”(如“副詞性結構”、“連詞性結構”等),以表示其相應的詞類屬性。

接下來簡要說明其在句中的語法作用,指出它相當於或可譯為現代漢語的某個詞語或格式。

條目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編次,書後附有分條細目筆劃索引。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一版。

這是一本較高水平的古漢語虛詞工具書。

這部詞典的編者多數是《古代漢語虛詞通釋》的編者。

《通釋》出版後,便打算編寫一部能反映虛詞歷史面貌的古漢語虛詞詞典,試圖在這樣—部詞典中既能反映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又能反映虛詞的歷史變化。

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如願。

這部詞典除了收古代漢語虛詞外,還酌收了部分近代漢語虛詞。

不僅收錄了單音節虛詞762條,還收了複合虛詞491條、慣用詞組289條、固定格式313條。

共計1855條。

條目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所收錄的單音虛詞,一般都勾畫了它的虛化過程,說明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用法或語法意義。

在複合虛詞和慣用詞組的詞條中,一般都注明它的結構類型。

對每一詞條都從用法、意義、舉例等幾個部分加以說明。

有的詞條設有“辨析”一欄,主要用來辨析該詞語與其他有關詞語的差異、古今用法或意義的差異以及其他需要辨析的內容。

力求擺脫辭訓式的解說,對所解釋的虛詞、慣用詞組、固定格式,儘量從語法的角度進行分析與描寫,以求得該詞語的語法意義。

所引的例句原則上不作翻譯,但個別難懂的例句則附有譯文,或者給以簡單的注釋。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臧勵和等編,1931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35年第二版,1959年新印本,1981年香港分館重印。

這是一部查找中國地名的常用工具書。

收錄上起遠古,下迄現代,中國境內的地名四萬多條,有省、府、郡、縣、鎮、堡、山川、名城、要塞、鐵路、商港、名勝、古跡、寺觀、亭園等。

古籍中提到的地名也收入,並介紹其地理位置,建置沿革以及地理形勢、名勝景物,礦藏特產等。

古時地名注明沿革,當今地名注明概況。

這部辭典也有取捨不當的缺點。

全書依地名筆劃多少為次序,書末附有以四角號碼檢字法編排的地名索引。

《中國人名大辭典》

臧勵和等編,1921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1949年第九版,1958年新印本。

這部辭典在解放前後,甚為流行。

所收中國人名,上起太古,下迄清末,約四萬多個,凡經史志書、私家著述、金石文字所載人名,無論善惡忠奸,全部採錄;

其餘經史上沒有記述,而以著作、書畫或技藝聞名的,乃至有名仙釋、傭販屠沽,凡是有逸事流傳的,也酌情收錄。

至於清代人物,因為當時《清史稿》和一些地方誌沒有編寫出版,所以遺漏很多。

這部辭典的條目按姓名筆劃多少排列,每人注明姓名、字號、時代、籍貫、生平事蹟,有著作的列出書名。

但對於人物僅注時代,不注生卒年代,在籍貫項目中,有的因親屬關係僅注在父兄名下,子孫的名下則不注出,需要轉折才能查到。

此書對資料來源沒有注明出處,難以核對。

這部辭典所述人物生平事略,是據所採錄的各種資料加以刪節而成,這些原始資料大都是封建文人所寫,評述人物的立場觀點大有問題,要加以分析批判才能使用。

書末附有:

姓氏考略,異名表,中國歷代紀元表。

在1934年第三版時,增附四角號碼檢字法的“人名索引”,在人名後注出原書頁碼。

目前能夠看到的多是一些分類(如文學家、畫家、科學家、佛學、名人等)的人名辭典,在新的綜合性人名辭典尚未出版前,這部辭典還可以作為參考。

一.篆文工具書

 《說文解字》

簡稱《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

作者許慎

(約西元58-147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縣東)人,我國東漢著名的經學家和訓詁學家。

《說文》本文十四卷,是對文字的解說;

又敘目

一卷,闡述了作者對漢字的起源及其流變的看法,闡明了他關於六書的理論,以及撰作《說文》的緣由、原則、體例等。

說文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另有重文(包括古文、籀文、俗體、或體即异体字、奇字等)一千一百六十三個,解說文字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所收之字按文字形體及偏旁構造分成五百四十部,這也就是後來所稱的部首編排法。

部首又依照“據形系聯”的原則把形體相近的排列在一起。

每部中的字則主要依據意義排列。

每字下面的解釋是“先義後形”,大抵是先講該字的本義,然後根據六書的法則來說明其形體結構,有時列出異體,用形旁聲旁或“讀若”來說明讀音。

有時收錄異說,引經據典證明其說。

《說文》收集了大量兩漢時期的單音詞,基本上反映了兩漢時期漢語辭彙的面貌,保存了漢以前的古音古義,是研究上古漢語和辭彙的重要資料。

另外,它確立了六書的理論,創立了文字原則的部首系統,對後世的文字學影響非常大。

但它對某些字的字形有誤解,或拘泥於字形解釋字義,有些牽強附會的地方,並具有儒家觀點,雜以迷信成分。

後世研究《說文》的著作非常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徐鉉校定《說文》為“大徐本”;

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為“小徐本”,是說文最早的注本。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最早一部古文字字典,主要收小篆,兼收大篆、六國古文,9300餘字,分540部。

部首字居先,接着釋義,然後分析字形結構,有時還注音。

借助它瞭解字體結構,得瞭解其“解說六書之體例”:

1.象形

×

,×

也,象形。

,人所言食也,象形。

也,象×

形(或象×

之形)。

,鼻也,象鼻形。

2.指事

也,指事。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也象×

×

之形。

,刀堅也,象刀有刃之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