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027304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

《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奥赛训练题生态学Word文档格式.docx

A低温和光周期B中温和光周期

C温度和光周期D肥效和光周期

18、在下列实例中,哪一项不属于温度的生态作用

A青蛙冬眠

B非洲肺鱼的夏眠

C年均水温低于20度,珊瑚无法生存

D比目鱼在越冬场所集群,相互积叠在一起

19、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最重要的非生物因子是

A日照B水分C大气的组成D温度

20、非洲大耳狐的耳廓比北极狐的大,这种现象可由哪项解释?

ALiebig’s定律BAllen规律

CBergman’s规律DShelford定律

21、一种生活在炎热且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

A深色的大叶片,叶的两面有大量气孔

B浅色的大叶片,叶只有一面有气孔

C浅绿色、有毛、中等大小的叶,只在叶的上表面有气孔

D小而厚的叶,只有少量气孔

22、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当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B空气逐渐稀薄

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变小D云雾量增加

23、最高渗透压(即最负的水势)是哪类细胞的特征

A水生植物B中生植物C旱生植物D盐生植物

24、在沙漠中,限制植物的因素通常是

A日照时间长B土壤盐渍化C水分D温度

25、沙棘有发达的根系和细小的鳞片叶,与此相关的生态因子是

A水分B阳光C空气D温度

26、下列哪一种情况下,一个湖泊中的氧气浓度最高?

A夜间,污染的湖泊B夜间,未被污染的湖泊

C白天,污染的湖泊D白天,未被污染的湖泊

27、肺鱼的夏眠是对什么的适应?

A缺水B高温C缺食物D阳光

28、由气候条件决定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风力和雨量B风力和热量

C热量和雨量D光照和热量

29、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特征。

下列叙述鱼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合的是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具有厚的角质层D叶面积增大

30、一般说,增加海拔高度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与下列哪项有相同的效果

A降低纬度B增高纬度C增加湿度D减少有效光

31、被垃圾污染了的水对生物有害,因为垃圾

A使水中厌氧生物增多B使水中厌氧生物减少

C使水中溶氧量增大D使水中溶氧量减少

32、动物适于缺氧的生理反应是

A易进入休眠状态B呼吸频率加快

C动物不能生存D活动能力降低

33、对适应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A现存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都是相对的

C在古代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都在进化中被淘汰

D在现代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能永远适应环境

34、下例实例中,属于对短日照适应的例子是

 A昆虫的趋光性     B天竺葵在光下生长健壮

C蜗牛在夏天蛰伏在洞穴内休眠D菊花在秋末盛开

35、阳光能够影响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阳光能够影响植物的

 A.叶片的面积       B.叶绿素的合成

C.光合作用的效率 D.水分的吸收

36、长白山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海洋藻类的垂直分布分别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所致

A.海拔高度与海水深度B.温度与光照

C.均受CO2的浓度D.均受光照的影响

37、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叶,与此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

A.水分   B.温度C.空气 D.阳光

38、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当它遇到敌害时,身体立刻侧立不动,像一株植物,从而躲过敌害,这是一种

A.保护色 B.警戒色C.拟态   D.变动

39、在下列现象中,选出与其余三者不同的一项

A.夏季蝈蝈的绿色B.冬季雷鸟的白色

C.虎的体色D.毒蛾幼虫的体色

4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蜂兰的花瓣与黄蜂的外表相近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逃不脱视觉敏锐天敌捕捉的雪兔具有的保护色不够完善

C.进化程度高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完全的适应

D.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环境

41、下列关于引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应引用早熟种

B、短日照植物北种南移,生育期缩短

C、南麻北种可提高产量

D、北方大豆南方种植,要降低产量

42.黄毛夜蛾在遭受袭击时,则展翅而飞,颜色极其鲜艳,并带有闪光;

快停飞时,它就突然跌倒地面,鲜艳颜色很快掩藏起来,然后移动一段距离就不动了,好似失踪了。

黄毛夜蛾翅的这种颜色,在生物学上叫()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D.警戒色和保护色

43.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它们都适应寒冷的气候B.柳树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C.松树比柳树更适应寒冷气候D.柳树对低温更敏感

44.对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就是()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因素

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45.小麦灌浆时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造成小麦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A.日照少B.气温低C.水分多D.湿度大

46.菊花一般在深秋日照缩短后才开花,如果需要它提前开花,应采取的措施是

A.长日照处理B.短日照处理

C.控制水肥D.降低温度

47.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中移至5℃环境中,你估计这两种动物耗氧量会发生的变化是()

A.两种动物耗氧量都增加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48.下列生物现象中,由阳光作为关键因素而引起的是()

A.沙丁鱼定期向岸连洄游B.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C.山坡阳面的小麦比阴面的长得好D.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

49.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

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

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有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故而得名。

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50.在一个具有稳定性的生态系统中,有两种生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则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一种生物在竞争中得到保存,另一种生物在竞争中失败而遭淘汰

B.两种生物和平共处,都得到保存

C.两种生物有各自相对稳定的种群数量

D.两种生物各自的种群数量相等并且相对稳定

51.蜜蜂螯敌害时,会释放出一种外激素,促使其他蜜蜂一起向敌害进攻。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种内互助B.种间互助C.种内斗争D.种间斗争

52.青霉在生长期间能分泌青霉素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青霉和其他微生物的关系是()

A.捕食B.竞争C.共生D.寄生

53.白蚁能以木材为食物,是由于它的消化道内有许多分解纤维素的鞭毛虫,你认为白蚁与鞭毛虫之间的关系与下列哪项相似?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A.疟原虫与疟蚊B.疟原虫与人

C.蛔虫与人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54.某池塘里放养的同种鱼,超过放养量而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种内斗争B.种间斗争

C.生物与非生物间的斗争D.被其他鱼类捕食

55.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马尾松和其他的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大量发生。

引起这种生态效益的原因是有复杂的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A.种间关系B.气候条件C.温度条件D.土壤条件

56.南美洲鲈鱼形如败叶;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白熊毛是纯白色;

飘虫体表的斑点;

蜂兰的花瓣与雌黄蜂外表相近。

这四种现象依次属于()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A.拟态、保护色、拟态、警戒色B.拟态、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C.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保护色D.保护色、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57.生活在热带的树蛙具有暗棕色带蓝色斑点,并且能分泌有毒的粘液,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我们将树蛙这种体表色彩称为()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D.适应

58.产生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

A.变异B.遗传C.遗传物质的改变D.环境改变

59.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

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10只,该地约有多少只麻雀?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A.100只B.160只C.200只D.300只

60.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

墨西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61.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平方公里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C.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D.稳定型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

62.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不正确的是()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A.该种群数量可以用N表示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N=39×

34÷

15

63.一位生物学者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徒行为,他的研究对象是一个()

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个体

64.与调节雪兔的种群大小无关的是()

A.以雪兔为食的猞猁的数量B.雪兔能随季节变换毛色

C.栖息地青草的生长状况D.雪兔种群原来密度的大小

65.在一个阴湿性小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着蚂蚁、蚯蚓、蜘蛛和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A.生物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群体

66.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67.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8群羊是()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

68.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现指数增长()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在生物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尚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

C.只要没有捕食者

D.只有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

69.植物随纬度的增加(从南向北)和海拔高度的增加(从平原到高山)而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

A.当纬度和海拔高度增加时温度会下降B.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较小

C.云总是聚集在山顶上D.植物比较难于在山坡上定居

70.某地3年前新办了一个养兔厂,由原来不到50只兔,繁殖到现在上万只,在这3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符合()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

A.“J”型曲线B.“S”型曲线C.直线上升D.抛物线

71.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光照强度B.土壤类型C.温度大小D.生物种群的特征

7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73、脊椎动物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A个体B种群C科D群落

74、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为,他研究的对象是一个

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个体

75、生活于秦岭山地的所有大熊猫,它们构成了

A人工种群B实验种群C自然种群D自然群落

76、实验室养的大白鼠,它们构成了一个

A人工种群B实验种群C自然种群D自然群落

77、种群的概念是

A在某一区域内一个种的一组个体,包括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

B在某一区域内一个种的一组个体,不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

C在一共同环境中所有各个种的一组个体

D在某一区域内遗传上毫无关系的一组个体

78、生活于一个自然湖泊中的所有虾,组成的是一个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

79、下列实例中属于种群范围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B一个温室中的所有花卉

C某城市中的所有人口D一个动物园里的所有动物

80、下列哪项并非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A空间B遗传C数量D繁殖

81、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

82、性成熟较早的动物,其后代出生率

A较低B较高C动态平衡D变化较大

83、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最可能是与种群密度无关的

A气候变化加剧B传染病易于流行

C竞争加剧D繁殖率下降

84、种群中雌体多于雄体,说明该种群为

A发展的种群B衰落的种群

C稳定的种群D无繁殖能力的种群

85、下列情况下,动物种间可以共处的是

A寄生B生态位重叠C生态分离D捕食

86、种群增长速率常用公式dN/dt=rN(K-N)/K表示,公式中N是个体数量,r是内凛增长率,K是环境容纳量。

据公式,群体中个体的平衡数量取决于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

ArBKCNDr和N

87、在下列的生态因子中,哪一种因子与种群数量的相关性最小?

A寄生B代谢废物积累C捕食D严寒的冬天

88、如果种群增长率r为0,以下那种情况会出现是

A种群增长,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

B种群增长,寄生和捕食的情况会增加

C种群衰落D种群接近其载荷能力

89、某些大型哺乳类的种群直到生命晚期存活数很高,其存活曲线为

A凸型B凹型C对角线型D过渡型

90、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两个种的种间竞争常常导致这两种之中的一个被排斥

B植物和动物都有生态位的分化

C生态位的分化可增加一生态系统中的种类

D植物的自然稀疏是种内竞争的结果

9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同种的两个群体的竞争较为激烈

A一个群体比另一个群体大得多B两个种亲缘关系密切

C两个种的生境(生态位)极为相似,彼此重叠D可利用的食物不多

92、将两种十分相近的动物放入一个容器中,除了供应有限的食物外,其它条件保持恒定。

两种动物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

从平衡的情况看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

A不管初始数量多少,两种动物的数量保持不变(静态平衡)

B两种动物的数量都会变动(动态平衡)

C只能有一种会生存下来

D以上的情况都可能发生,这取决于实验中使用动物种的情况

93、有人将水葫芦引入一个热带国家,然后这种植物威胁着河流和湖泊,阻碍了河道,一株小葫芦可以在50天中产生1000个后代个体,其原因可能是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跻馱。

A没有天敌B气候良好

C繁殖力强D占据了空的生态位

94、日本的金龟甲虫,在美国比子日本危害更为严重,其原因是

A雨量充沛B天敌较少C植物较多D环境无污染

95、下列对种间相互关系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激烈的种内竞争引起食性分化

B种间生态位重叠越大,竞争越激烈

C为使雷鸟种群数量增加,捕杀其天敌

D受保护的没有动物牧食的草场,生物生产力大于有动物牧食的草场

96、当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群占有同一生境时,最有可能发生

A竞争B突变C地理隔离D共生

97、青霉菌产生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而细菌对青霉素不发生作用,属于

A偏利共生B竞争C寄生D偏害

98、蜜蜂和有花植物的关系属于

A偏利共生B寄生C互利共生D原始合作

99、微生物生活在白蚁肠内并以纤维素为食物,它们的关系是

A竞争B互惠共生C捕食D偏利

100、菌根是何种生物在植物体上形成的?

二者的关系是

A细菌,寄生B真菌,寄生C真菌,互惠共生D细菌,共生

101、豆蟹生活在牡蛎的外套腔内,这种关系是

A偏利共生B寄生C原始合作D互利共生

102、破伤风病毒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

A病毒与患者B腐生C共生D寄生

103、下列生物属于哪种种间关系:

寄居蟹和海葵、跳蚤和猫、老虎和羊、白蚁和披发虫。

A捕食、寄生、共生、共栖B寄生、捕食、竞争、共生

C共栖、寄生、捕食、共生D共生、寄生、捕食、共栖

104、一种兰花和雌性胡蜂极为相似,以致于雄性胡蜂爬上这些花并企图与它们交配,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A寄生现象B协同进化C适应辐射D选择性繁殖

105、如果将下表中的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并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毛酶

嘧啶

噻唑

A竞争B不亲和C独立生长D互利共生

106、噬菌体与受其侵染的细菌之间的关系可称为

A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

107、非洲有一种花鸟,展翅时象花瓣,头部似花蕊,这样既能躲避敌害,又可轻取飞来的昆虫,这种现象属于

A保护色B拟态C变色D警戒色

108、眼镜蛇颈部膨大的白色眼镜状斑纹色彩鲜明,这属于

A拟态B保护色C警戒色D以上都不是

109、动物种间关系中“原始合作”的生态作用是

A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

B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

C对双方有利,离开后仍能独立生活

D对双方有利,彼此不能离开而独立生活

110、典型的r-对策生物是;

k-对策生物是

A鼠、象B象、鼠C鼠、兔D兔、鼠

111、草履虫繁殖力强,寿命短,扩散能力强,种群密度低于环境容纳量,这属于:

AK-对策B种群对数量变动的生态对策

CR-对策D种群对数量变动的适应对策

112、对于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其潜在危险是

A失去了遗传多样性B趋向于选型交配

C减少基因流动D哈代-温伯格平衡不稳定

113、在野外,北极熊不吃企鹅,这是因为

A在野外,它们彼此不相遇B企鹅肉有毒

C企鹅游泳比北极熊快D企鹅过群居生活,不易受攻击

114、下列关于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对它的生活环境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B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结果

C适应是生物与环境相结合的现象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

115、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A个体最大的种群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116、自然界往往有一些花具香味或艳色,这是

A某植物的特性B人工培育C杂交优势D动植物协同进化

117、发现某种真菌长在动物的粪便上,这种情况下是什么关系?

A寄生B腐生C同住D共生

118、下列哪两种生物之间的食物竞争最为激烈

A蘑菇与蕨类植物B蛇与鼠C狮与虎D山羊与牛

119、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籜葦。

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

120、某科学家到某地进行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要采取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届嬌。

A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B实地考察——分析可能的原因——初步判断——得出结论

C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D初步分析提出假说——进行实验观察验证——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121、2个具有同一习性的生物个体占领同一个小生境时,发生的现象是()

A竞争B突变C共栖D地理隔离

122、生活于一个自然湖泊中的所有鱼,组成的是一个

123、决定群落主要特征的物种是

A稀有种B常见种C优势种D从属种

124、食物联系对生物群落的意义是

A调节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动B决定种间矛盾的发展和变化

C使群落内各物种的关系密切D使群落不衰败

125、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有一过渡区。

这一过渡区中动物的特点是

A与邻近两个生态系统相比,动物种类少

B与邻近两个生态系统相比,动物种类多

C与邻近两个生态系统相比,植物性动物多

D与邻近两个生态系统相比,捕食动物和寄生动物多

126、一块草甸在耕作前100英亩有50对鸟,在草甸进行条带状耕作后增加到100英亩96对鸟,这种原因是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飙钪。

A竞争B群落的边缘效应C空间的异质性D敌害少

127、干扰和扰动对自然群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