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7203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料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威爾遜約翰·

潘興弗朗茨·

約瑟夫一世康拉德·

馮·

赫岑多夫

埃里希·

法金漢

保羅·

興登堡

魯登道夫

穆罕默德五世

穆斯塔法·

凱末爾

斐迪南一世

傷亡

士兵陣亡:

5,520,000

士兵受傷:

12,831,000

士兵失蹤:

4,121,000士兵陣亡:

4,386,000

8,388,000

3,629,000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區

歐洲戰區

巴爾幹半島-西方戰線-東方戰線-義大利戰線

中東戰區

高加索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西奈半島及巴勒斯坦地區-加里波利-波斯地區

非洲戰區

西南非-西非地區-東非地區

亞洲及太平洋戰區

其他同時發生的戰爭

大西洋-地中海地區-海戰-空戰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

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又稱為「歐戰」。

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

德國、奧匈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

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

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線主要分?

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1](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編輯]開戰原因

1914年6月28日,波士尼亞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塞拉耶佛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

普林西普是THEBLACKHAND黑手組織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

塞拉耶佛暗殺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強烈反應,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

奧匈帝國發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當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的時候,進而對塞爾維亞宣戰。

由於重重集體協定防禦條約和複雜性的國際結盟關係,在數週內主要歐洲列強紛紛捲入戰爭。

民族仇恨

[編輯]巴爾幹

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奧匈和俄國的利益衝突源於巴爾幹半島,在1878年,在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

而奧匈則在赫塞哥維納、波士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地利的擴張。

此後,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編輯]普法戰爭

主條目:

普法戰爭

1917年,法國戰壕之情景。

更多照片可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取得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誘導法國挑起戰端。

這場戰爭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建立德意志帝國。

普魯士定下的和約條件苛刻,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

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

戰後法國人一直謀求報復德國,推動復仇主義,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原因。

[編輯]同盟對立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

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

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

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

此外,義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

為了爭取支援,義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

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

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于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

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

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

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在1887年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義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証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及黑海的現狀,而義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

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國對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

直至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

在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這協定並不是軍事同盟。

而僅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比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

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

受到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

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鄂圖曼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編輯]爭奪殖民地

參見:

新帝國主義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

在俾斯麥時代,鑒于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

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

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

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

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

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俄羅斯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編輯]軍備競賽

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

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

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張至80萬,義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世界列強在1914年的海軍力量

國家人員戰列艦噸位

俄羅斯54,00018589,490

法國68,00032941,525

英國209,000622,346,613

義大利不詳17401,283

美國不詳371,009,184

日本不詳17679,438

合計>

331,0001825,967,553

德國79,000441,149,863

奧匈16,0008266,598

土耳其不詳5103,309

95,000571,519,770

來源:

Ferguson1999p85

[編輯]戰前危機

[編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法國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圖將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國侵略的壓力,欲援引德國抗衡法國。

加上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

德國對摩洛哥虎視眈眈,懷有野心,法國士氣不振,德國又欲試探英法諒解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時國際環境有利。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

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編輯]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藉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

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剛果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豹式砲艦(SMSPanther)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

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援法國,態度強硬。

7月9日,法德兩國開始談判,最後在11月4日達成協議。

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並把喀麥隆北部部分領土讓與法國(今查德南部);

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轄下的法屬剛果中南部(今剛果共和國北部)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以作賠償。

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國之同意後,法國摩洛哥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被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裡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編輯]波士尼亞危機

波士尼亞危機

奧斯曼帝國在蘇丹阿布都·

哈密德統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青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君主立憲,他們又被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運動」;

1908年駐馬其頓土耳其軍隊兵變,要求哈密德立即推行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臺,使土耳其局勢出現不穩。

加上巴爾幹各國早對土耳其剩餘的歐洲領土存有擴張的野心,局勢危急,於是奧匈與俄國達成協議,透過召開會議商討吞併波赫二省的問題,奧匈則承諾協助俄國修改柏林條約,讓俄國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但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併行動,將與俄國的協議廢棄。

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吞併了她從1878年開始託管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的塞爾維亞之強烈反奧情緒。

塞爾維亞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國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然而,其他歐洲大國並未協助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視吞併一事為屈辱,但俄國未有實質支援,塞亦唯有接受;

卻種下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

而奧匈公然吞併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後各國組成巴爾幹同盟,參與侵佔土耳其領土。

(此次危機也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編輯]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Bulgaria)、塞爾維亞(Serbia)、希臘(Greece)與蒙特尼哥羅(Montenegro)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土耳其鄂圖曼帝國。

10月18日,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結果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佈放棄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領土以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

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

塞爾維亞原先可得到通往亞德里亞海的海岸線,但由於奧匈不希望她會實力大增,威脅其多民族帝國之安全,遂在會議上鼓吹在該處建立一獨立國家,阿爾巴尼亞因而立國。

但奧塞兩國之間的嫌隙卻因此事而擴大,以致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編輯]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保加利亞(Bulgaria)表示不公平被對待,所以攻打塞爾維亞,開始第二次巴爾幹戰爭(BalkanWar)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同盟。

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鄂圖曼帝國亦對保加利亞宣戰。

結果保加利亞戰敗。

8月10日,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

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發達河馬其頓(VardarMacedonia;

其邊界與今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PirinMacedonia)劃歸保加利亞;

愛琴海馬其頓(AegeanMacedonia)劃歸希臘。

這引來了奧匈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編輯]塞拉耶佛刺殺事件

塞拉耶佛事件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

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Blackhand)的波士尼亞學生)槍殺。

奧匈帝國以此?

藉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

[編輯]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

7月30日俄羅斯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

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8月3日,向法國宣戰。

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

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

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

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編輯]西面戰線

西方戰線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

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

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

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

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

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編輯]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

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

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

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

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

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

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

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

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編輯]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

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

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

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

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

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

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裡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編輯]美國參戰

1917年2月3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宣佈與德國斷交的情景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加上在之前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

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

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編輯]最後進攻

1917年11月,東面戰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

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

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

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己方則損失13萬人。

在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

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息,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一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編輯]東、南戰線

[編輯]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

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

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藉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

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

[編輯]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

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調兵回援。

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軍控制。

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

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

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

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列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

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無法逼迫俄國投降。

[編輯]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鄂圖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

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

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

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編輯]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

同時,聖馬利諾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

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

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占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科孚島。

[編輯]俄軍反擊

在戰壕裡作戰的士兵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

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

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

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編輯]進攻伊斯坦堡

加里波利之戰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鄂圖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決定聯合進攻鄂圖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堡。

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

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

在近十一個月的戰事後,共約131,000人死亡,262,000人受傷,結果被逼撤退。

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編輯]英土戰爭:

阿拉伯的勞倫斯

阿拉伯半島,盛產石油:

土耳其派出大軍,進佔阿拉伯。

1916年,英國亦派軍至此對抗土耳其;

同時英國少校勞倫斯組織游擊隊,擊敗土耳其。

[編輯]俄國革命

帶領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的列寧主條目:

1917年俄國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

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

亞歷山大·

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

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曆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共產政府和第一個共產國家。

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同盟國投降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鄂圖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

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編輯]海上戰爭

日德蘭海戰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德軍少數布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艦隊在開戰的頭一年即遭優勢英國海軍的肅清(雖然其中不乏如輕巡洋艦恩登號這樣成功的通商破壞艦),德國公海艦隊也被英國海軍封鎖在波羅的海內,1917年,德國海軍意圖突破封鎖,隨爆發英德海軍間唯一的艦隊決戰日德蘭海戰。

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

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沈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

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

,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

但當德國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沈,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沈的紀錄,因此德美關係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

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強大的敵人──美國的參戰。

[編輯]世界大戰

[編輯]日本出兵

日本自從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打敗中國及沙俄後,欲向中國獲得更多利益。

因此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同盟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