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6936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6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

《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西南科技大学汇总推荐文档Word下载.docx

A、耐磨性B、良好的工艺性C、硬度D、韧性

14.下列刀具材料中,耐热、耐磨性加好,适合于高速加工较硬材料的刀具材料牌号是:

A、T10AB、9SiCrC、W6Mo5Cr4V3D、CrWMn

15.下列切削刀具材料最硬的是()。

A、碳素工具钢B、金刚石C、硬质合金钢D、陶瓷

16.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

A、切削深度B、切削长度C、切削厚度D、切削宽度

17.刃倾角是主切削刃与()之间的夹角。

A、切削平面B、基面C、主运动方向D、进给方向

18.合成运动是由主运动与()运动同时进行时得到的。

A、切削B、进给C、回转D、直线

19.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与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的唯一区别是()代替主运动速度。

A、合成切削速度B、进给速度C、回转速度D、车削速度

20.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温度D、切削深度

21.塑性金属切削过程中,随着前角的增大,切削力()。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22.刀具前角选择原则是,在刀具强度许可条件下,尽量选用()的前角。

A、大B小C、负D、正

把刀具同工件和切削运动联系起来确定的刀具角度是刀具的()角度。

A、主剖面B、法面C、标注D、工作

切削刃垂直于合成切削方向的切削方式称为()。

A、正切削B、斜切削C、斜角切削D、自由切削

第二章

23.切削热是由切削功转变而来的,产生总的切削热Q有()部分组成。

24.金属切削过程中,在切削脆性金属时,例如铸铁、黄铜等材料,切削层几乎不经过塑性变形就产生脆性崩裂,得到的切屑呈不规则的细粒状,这类切屑,称为()。

25.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大部分集中于()。

A、第Ⅰ变形区B、第Ⅱ变形区C、第Ⅲ变形区D、已加工表面

26.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

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A、带状切屑B、单元切屑C、崩碎切屑D、挤裂切屑

27.积屑瘤是在()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A、低速B、中低速C、中速D、高速

28.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D、切削温度

29.金属切削过程中,形成积屑瘤的条件主要决定于()。

A、切削速度B、切削温度C、材料硬度D、刀具角度

30.金属切削过程中,形成切屑的变形区,其变形特点是切削层产生()变形。

A、热B、挤压摩擦C、剪切滑移D、冲击

31.金属切削过程中,工件材料的硬度或强度越高,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越高,切削力()。

A、变化不定B、越大C、越小D、不变

32.金属切削过程中,在温度很高时,接触面间切屑底层金属呈微熔状态,起润滑作用,摩擦系数(),积屑瘤不易形成;

A、较大B、很大C、无D、较小

33.金属切削过程中,在中温区,切屑低层材料(),粘接严重,摩擦系数μ最大,产生的积屑瘤高度值达到很大。

A、软化B、硬化C、化学反应D、无变化

34.金属切削过程中,近切削刃一定长度内,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使切屑底层材料产生软化,切削底层的金属材料粘嵌在前刀面上的高低不平凹坑中而形成()。

A、变形区B、粘接区C、滑动区D、热温区

35.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刀具从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A、切割B、焊接C、切除D、熔化

36.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是()

A、刀具几何参数B、工件材料C、切削用量D、切削方式

37.刀具磨损过程中,()是确定磨损快慢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A、切削速度B、切削温度C、切削深度D、进给量

38.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D、切削温度

39.减小()可以提高刀具强度、改善散热性能。

A、前角B、后角C、刃倾角D、副偏角

40.()主要影响刀尖部分的强度和切屑的流向。

41.下列哪一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最好?

A、10B、35C、T10AD、65Mn

第三章

42.机床按照工作精度,可分为()类。

A、三B、四C、五D、六

43.机床XK5040的主参数是工作台面宽度()mm。

A、504B、400C、40D、5040

44.CA6140型卧式车床的安全离合器的作用是机床过载或发生事故时,为防止机床损坏而自动断开,起()作用。

A、超越B、停止C、联接D、保护

45.在CA6140机床加工的零件最大回转直径为()

A、200mmB、140mmC、40mmD、400mm

46.一般情况下,零件表面成形过程中,母线和导线可以互换,特殊表面——如圆锥表面,不可互换。

母线和导线统称()。

A、直线B、抛物线C、渐开线D、发生线

47.利用刀具做一定的有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叫做()

A、成形法B、范成法C、轨迹法D、相切法

48.利用刀具边旋转边做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叫做()

49.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中,属于内联系传动链的是:

()

A、主运动传动链B、机动进给传动链C、车螺纹传动链D、快速进给传动链

50.车螺纹时欲获得正确的旋向必须:

A、正确调整主轴于丝杠间的换向机构B、正确安装车刀C、保证工件转一圈,车刀移动一个螺距

D、正确刃磨车刀

51.车单头螺纹时,为获得准确的螺距必须:

52.在普通摇臂钻上进行钻孔加工,获得的孔的尺寸和钻头的公称尺寸相比较结果是()

A、相等B、偏大C、偏小D、不确定

53.采用拉刀进行孔加工时,孔径取决于()部分的尺寸。

A、切削部B、前导部C、后导部D、校准部

54.下列哪一种机床的刀具是做水平往复运动。

A、车床B、插床C、刨床D、铣床

55.铣削时,铣刀切入工件时的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这种细小方式称为逆铣。

A、相同B、平行C、相反D、垂直

56.外圆磨床的主运动是:

A、砂轮的旋转运动B、工件的旋转运动C、工件的纵向往复运动D、砂轮横向进给运动

57.齿轮加工机床按齿轮加工方法的原理可分为()类。

A、二B、三C、四D、五

58.立式车床的工作台的台面是()面。

A、水平B、垂直C、斜面D、曲面

59.机床的空行程功率是指为节省零件加工的辅助时间和减轻工人劳动,机床移动部件空行程时()移动所需的传动功率。

A、慢速B、快速C、爬行D、都行

60.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A、机床切削力B、刀具前角C、机床功率D、基本参数

61.研究机床的传动联系,常用一些简明的符号把传动原理和传动原理表示出来,这就是()。

A、机床结构图B、传动原理图C、传动系统图D、机构运动简图

62.机床的空行程功率的大小由移动部件的重量和部件启动时的()所决定。

A、切削抗力B、磨擦力C、切削力D、惯性力

63.卧式车床主要加工轴类和直径不太大的盘套类零件,故采用()布局。

主轴水平安装,刀具在水平面内做纵,横向进给运动。

A、立式B、倾斜式C、卧式D、倒立式

64.当工件大而重的、又固定不动,而移动主轴,使其对准加工孔的中心,此时用()钻床适合。

A、台式B、摇臂C、立式D、深孔

65.机床主运动是直线运动的机床,主运动参数是机床工作台和滑枕的每分钟往复()。

A、次数B、高度C、路程D、位移

66.最常用的齿轮齿廓曲线是:

A、圆弧线B、摆线C、梯形线D、渐开线

67.滚齿机加工齿轮的原理是()

68.利用盘形齿轮铣刀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所采用的原理是()

69.龙门铣床的工件运动由()移动完成。

A、龙门架B、工作台C、滑轨D、刀架

70.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单独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构成的,则此成形运动称为()运动。

A、简单成形B、复合成形C、范成D、螺旋

随着主偏角的增大,切削温度随着()

A、不变B、升高C、降低D、不确定

为了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减少刀具的粘接磨损,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可以对工件采用()热处理工艺。

A、退火B、正火C、淬火D、调质

在MG1432A机床加工的零件最大回转直径为()

A、200mmB、300mmC、320mmD、32mm

第五章

71.一个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A、安装B、工位C、工步D、工序

72.机械加工过程中,()是工序的组成单位。

A、工位B、安装C、走刀D、工步

73.机械加工过程中,在被加工的表面、切削用量、切削刀具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

A、工位B、安装C、走刀D、工步

74.机械加工过程中,拟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含有()。

A、设备的放置B、加工阶段的划分C、工步的安排D、走刀次数

75.某汽车零件要求年产量30万件,采用模具进行批量生产,则生产制造所需要的这副模具的生产类型属于:

A、大批量B、中批量C、单件生产D、无法确定

76.下列生产类型对于操作工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是()

77.机械加工过程中,以未加工过的表面进行定位的基准称()基准。

A、粗B、精C、辅助D、第一

78.外形比较简单,要求具有机械性能较好,较高的强度和冲击韧性的毛坯一般采用:

A、铸件B、焊接件C、锻件D、型材

79.设计人员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时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

A、工序基准B、设计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77.依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该尽量选择()作为定位基准。

A、工序基准或设计基准B、装配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80.机械加工过程中,该基准在零件的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无用处,只是为了便于零件的加工而设置的基准称为()基准。

81.工件上用来定位的表面称为定位基准面,而在工序图上,用来规定本工序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称为()基准。

A、工序B、设计C、测量D、辅助

82.任何一部机器的制造,都要经过若干过程,这些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过程。

A、工艺B、生产C、定位D、夹紧

83.尺寸链中各环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尺寸链称为()尺寸链。

A、线性B、平面C、并联D、空间

84.将相互关联的尺寸从零件或部件中抽出来,按一定顺序构成的封闭尺寸图形称为()链。

A、尺寸B、加工C、装配D、热处理

85.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尺寸的公差带中心相符合的程度称为()。

A、加工精度B、尺寸精度C、形状精度D、位置精度

第六章

86.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A、重要B、次要C、一般D、不需要

87.用正确分布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得到正确位置的规律,称为六点()原理。

A、定位B、加工C、布置D、装配

88.没有完全限制六个自由度而仍然保证有关工序尺寸的定位方法,称为()定位。

A、完全B、不完全C、过D、欠

89.两种定位元件均能限制工件的同一个方向的自由度时,称为()定位。

90.所谓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于()的位置误差。

91.可调式定位元件主要用于()基准定位。

A、粗B、精C、辅助D、工序

第七章

92.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

A、加工精度B、加工方法C、加工误差D、加工表面质量

93.采用近似的成型原理会带来()误差。

A、加工B、机床C、原理D、工艺

94.()误差可以通过对工艺装备进行相应的维修、调整、或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

A、加工B、常值系统C、工艺D、随机

第九章

95.机械装配中,将相互配合的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封闭环的精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为()法。

A、互换、B、选配C、修配D、调整

96.机械装配中,零件按一定公差加工后,装配时不经任何修配和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法。

A、互换、B、选配C、修配D、调整

二、判断题

1、计算车外圆的切削速度时,应按照待加工表面直径和已加工表面直径的平均的平均值来计算。

()

2、当刀具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时,实际工作角度会使前角增大,后角减少。

3、车槽时的背吃刀量(切削深度)等于所切槽宽度。

4、刀具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主剖面中测量()

5、刀具后角是主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主剖面中测量()

6、刀具的主偏角和副偏角选得适当小些,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7、刀具后角是主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面中测量()

1、如果工艺系统的刚性较差,我们可以改变刀具的几何角度中的主偏角的大小。

2、刀具的前角越大,切削越轻快,产生热量少,所以切削温度较低。

3、用中等速度切削脆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瘤。

4、车削细长轴类零件外圆时,最好采用主偏角为90度的车刀。

5、刀具的主偏角和副偏角选得适当小些,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6、刀具后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加工情况不同而有所选择,可大些,可小些,也可为负值。

7、高速钢的工艺性比硬质合金好,所以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刀具。

8、节状切屑的形成过程是最典型的切削过程,形成的表面质量也最好。

9、切削温度是指刀尖处的最高温度。

()

1、在卧式车床的技术性能参数中,描述车削螺纹范围种类的参数,属于机床的运动参数()

2、铰孔加工后,孔的表面质量和形位精度都会较加工前有提高。

()

3、机床的传动原理图上,需要标注齿轮的齿数和各个传动轴的轴号。

4、当我们在车螺纹时就不能横向机动进给了。

5、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40mm的普通车床。

6、机床按万能性可分为:

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三类。

7、车床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刀具的移动。

8、钻的主运动是钻头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钻头的轴向移动。

9、铣床的主运动是刀具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移动。

10、牛头刨床刨斜面时,主运动是刨刀的往复直线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斜向间歇移动。

11、龙门刨床刨水平面时,主运动是刨刀的往复直线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横向间歇移动。

12、CA6140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是由两台电动机分别带动的。

13、立铣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是由一台电动机带动的。

1、箱体零件的加工顺序一般是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

2、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依次排列的工序组成。

3、在普通车床上加工零件时,每转动一次四方刀架就算作一个工序。

4、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是不允许的。

()

5、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

6、工序余量是指加工内、外时加工前后的直径差。

7、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23、粗基准定位时,一般正在加工的表面就是零件的精基准。

8、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9、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10、粗基准绝对不影响重复使用。

11、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取决于工件的加工精度。

12、在一个尺寸链中增环的个数至少一个。

13、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时必须划分加工阶段。

14、工序集中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工序中所含工步或工位的多少。

15、在普通车床上加工零件时,每转动一次四方刀架,就算作一个工步。

16、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17、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点加工一批阶梯轴,先车好一端,然后调头再车这批轴的另一端,即使在同一台车床上加工,也应算作两道工序。

18、某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与该工序尺寸公差无关。

19、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实现。

1、一面两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两销连心线。

2、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

3、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

4、过盈心轴定位一般用于精加工,此时可保证工件内外圆的同轴度,且可利用过盈量传扭矩。

5、V形块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形对称面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等于零。

6、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7、超定位在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8、夹紧力的分布应尽可能使夹紧力朝向主要定位面而尽量靠近工件的加工部位。

9、螺旋夹紧机构因其夹紧力大、自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而广泛应用。

10、在夹具中对一个工件进行试切加工时,不存在定位误差。

11、六点定位原理只能解决工件自由度的消除问题,不能解决定位的精度问题。

12、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13、专用夹具是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14、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

斜角应小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15、车床夹具应保证工件的定位基准与机床的回转轴线保持严格的位置关系。

16、机床、夹具、刀具三者就可以构成完整的工艺系统。

17、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工件的加工表面与定位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主要由夹具来保证。

18、为了防止工件变形,夹紧部位要与支承对应,不能在工件悬空处夹紧。

19、浮动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自由度。

20、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即可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构。

21、因为球心、轴线等看不见,它们客观上存在,所以只能以球面和圆柱面为定位基准面。

22、长的V形块可限制四个自由度。

短的V形块可限制二个自由度。

23、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中,都使用同一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

6、V形块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形对称面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等于零。

(∨)

1、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

2、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随机误差。

3、机床的传动链误差是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

4、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5、由于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6、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加工后的工件精度与毛坯的制造精度无关()

7、在车削加工中,工艺系统刚度是指法向切削力Py与其引起的位移Y的比值。

8、用调整法对刀时引起工件的加工误差,可以看作为常值系统误差。

9、6σ表示由某种加工方法产生的工件尺寸分散,即加工误差。

10、机床、夹具、量具的磨损值,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看作为常值系统误差。

11、常值系统误差不会影响工件加工后的分布曲线,只会影响它的位置。

12、镗床主轴轴承内环外外滚道圆度误差,使加工孔产生圆度误差。

13、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

14、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除。

15、工艺系统刚度主要取决于薄弱环节的刚度。

16、机床、夹具、刀具三者就可以构成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