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6345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一节课最后讲到不舍恶劣有情的悲愿这里有一个很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以后我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自己的独子,就只是用自己的心来利益他们。

如果他在用什么方式损害我,比如用拳脚打我、伤害我,用口骂我、毁谤我,动心思陷害我,在这样见到了我的形象、听到了我的声音、心里缘念了我、和我有过接触,无论结任何恶缘的时候,都知道这是因为他有心识狂乱的病,才发出这样疯子般的心态和行为。

我都以这个接触的因缘,直接加持到他的心而转成不退菩提、速成佛道的因缘。

相反方面也是在做同样的加持:

凡是能给我作各种利益的有情,比如用身体恭敬承事我,用口赞叹、宣扬我的功德,心里起各种饶益、帮助我的心,无论他是怎么见到我的形象、听到我的声音、心里怎么缘念我,或者怎么跟我接触,结上哪种善缘,在结缘的当时就有力量直接加持到他的心,使他的心在菩提道上永远不退转,而能快速成就佛道。

我们要发起这样一个最好的心,这就是普贤行。

这也是我们再三考虑了以后,心里就想:

我一定要达到这种方便度最大的力量,来利益到法界里的任何有情。

而实际对众生做到了利益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真正能让他们在菩提道上到达不退转的地位,然后就再没有退步、堕落的危险。

这就是真正把有情培养成人了,以后他就有独立的能力,就决定成就了。

所以,加持的重点就在“皆令不退”这四个字上。

每次念到这里,就要努力发起这样的愿力。

如果对这里说的道理还不清楚,就要多想想母亲如何培养孩子的比喻。

母亲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护持他,一定培养到他善良的品性已经坚固,不会再变坏为止。

以后无论他在社会上做什么事、接触什么人,都不会受坏因缘的影响,一切都只会让他进步,而不会退步,这就是真正成就了孩子。

把这种善心推到极点来发愿,就是要完全到达与诸佛同等的地步。

就像有一种七步蛇,一旦被它咬到了,在不超过走七步的时间里必定死亡。

同样,当我们成就四身果位的时候,众生只要接触到我们,就已经有非常大的加持直接入到了他心里,就像铁钩完全钩住了他的心,就注定跑不脱了。

意思是以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已经完全摄持了他的心,让他在行持无上菩提大道时再不会退掉。

这就像释迦、弥陀等诸佛因地时发愿那样。

他们在因地就是这样首先发起大愿,然后修了无量资粮来成满这个愿。

最终成就无上菩提的时候,就实现了一称他的名号或者他的心咒,就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注入到心中,把众生顿时加持成直到成佛之间都不会退转的品质,结果就能快速成佛。

现在关键是大家能不能开始立这个无上的志愿,就是诸佛菩萨怎么走这条路的,我们也就按照这样来效仿诸佛菩萨,处处以他们为标准,处处都跟他们学。

这样一心一意效仿,就是在开始建立菩提志愿。

下面再解释“咸得速成尊胜法王果”。

这是教导我们发一个最好的心,来升华一乘誓愿,就像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一切众生都成佛的誓愿那样,以后他的修行都是为了完成这个大愿而做的。

在讲弥陀愿海时,一再说过愿海的无上功德,就是它已经实现了“一切皆成佛”的一乘大誓愿海。

这是无量无边方便神力的实现,真正做到了让任何往生者都快速成就无上菩提。

这个金刚句字字都是大愿眼目。

“咸成尊胜法王”,就是“一切皆成佛”的意思。

“速”字是指以无上的方便力疾速完成让众生成佛的大业。

“尊胜”指超过凡夫、外道、声闻、缘觉以及学道菩萨,到达最究竟的果位。

“法王”就是没有任何系缚,对于一切法无不自在。

这样让所有结缘众生都快速成证,就是“一乘悲愿”,是把任何众生都度到成佛为止,而不只是成就人天或者阿罗汉果位,也不是按照无数劫缓慢迂曲成就的方式,而是要速疾成佛。

我们首先要把愿文字字句句的意思都认定好,这样心里非常踏实,非常有信解,然后就毫不犹豫按照愿文的指示这样发愿,再就是反复地把自己的心串习成这样的愿力。

这都需要真实地用功,努力来把自己的心转成诸佛菩萨因地的心那样。

要把诸佛发愿的心当作标准,然后非常用心地反反复复地模仿,最后达到完全一致。

而这里金刚句已经给我们定好了路线,我们就按这样来决定好发愿的内容,标标准准地按照这样来发,这是非常好的方法。

现在就开始要有普度一切众生成佛的心。

不是说只给他一点小利益,稍微扶持他到差不多的地位就满足了。

这并没有尽到我们的心。

我们要护持众生,就要一路护持到底,直到把任何一个结缘众生都安立到无上菩提为止,才算尽到了责任。

就像园丁培育花朵那样,从种子位开始培养,直到最后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为了这个目标,他会辛勤地做浇水、护持、保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因为他对于花有很好的心。

世间优秀的老师被称为“心灵的园丁”,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才,他呕心沥血,用各种方便来培养、造就学生,这就是好老师。

而佛菩萨就是要培养、成就一切众生,让他们都获得无上菩提果位,再没有比佛菩萨更伟大的!

我们现在一开始入手时,就要以佛菩萨为标准。

我们要发愿把一切众生培养到成佛为止,而不是天天只想着自己个人的成就,或者只是为自己的事动很多心思,而利益众生的事却完全被抛在脑后。

我们要反省,这样做是不是错了?

是不是背离了大乘佛道?

这些都是下来要思考的地方。

何处愚众自食毒苦因,难遮苦果铁钩已为摄,

自障诸佛悲力亦难入,愿我度彼离苦诚祈愿。

这又是针对最可怜的一类众生来发悲愿。

就是有很多被愚痴深重蒙蔽的众生,他是自己像在吃毒一样不断地种苦因,而且已经被难以遮退的苦果的铁钩紧紧钩住。

由于他自己的障碍,连诸佛的大悲力也难以进入。

对于这一类几乎无法救度的众生,誓愿用我的手来度脱他们出离苦海。

要按这样至诚地发愿。

这里要关怀这一类众生的处境。

他们因为愚痴,每天吃进去如剧毒般的种种苦因。

明明那是毒害身心、让自己长劫堕入恶趣苦海的业因,但众生都乐此不疲,不断地起贪嗔痴,造作各种杀盗淫的罪业,这叫做“饮苦食毒”。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心完全被无明蔽住,已经被烦恼和业控制得完全丧失了理智,他执持完全颠倒的见解,自以为是地认为做得都很正确。

这样从因位上就看到众生特别可怜。

既然造了特别多的深重的业,就完全被业力所控制,这时造恶的众生已经被苦果的铁钩牢牢地钩住,无法逃脱。

在这种情形下,就会产生很大的障碍,就像一个倒扣起来的面盆,纵然阳光再怎么普照,也无法照到盆里的空间,这叫做“自障”。

诸佛的悲愍虽然不可思议,但也没有办法进入、加持他的相续。

因此,这里就是要发愿:

面对这些因造作恶业,而被自己的业障深深地覆盖,以至于诸佛的慈悲都无法救度的众生,我要发愿,愿我能度他们脱出这样非常危险的困苦的境地。

要有这种悲心。

由于不断地饮苦食毒,已经没有办法阻挡,苦果的钩子已经抓住了他的身心,他陷入到这样的障碍里面,连诸佛悲心的力量也没办法进去,然而我们却要发起勇猛的心,发愿来度他们离苦,是这样的心,这样的愿。

这都是全知的教导。

如果我们能够顺着文殊上师的教言,按照他老人家的指示来发愿,就一定能够迅速趋入大乘,心中累劫多世所熏习的大乘善根,都会因此而激发出来。

愿我等如殊胜妙药王,唯以见闻便令一切众,

身心常愚怖畏诸过患,毕竟除灭常享于大乐。

这里是要发愿:

愿我成为就像殊胜的妙药王那样,仅仅以见到我的形象,听到我的声音的因缘,就能使众生身心长期陷在愚痴、怖畏里的一切过失,都彻底地寂灭。

从此,他身心上的怖畏、愚痴都无余地解脱,恒时享受永远不会失坏的大安乐。

只要按照这样发愿和串习,结果必定会成为这样的心。

一定要有这个志愿,不能退缩。

有志者事竟成!

如果非常有意乐,不断地串习,常常这样发愿,要不了多久,自己也就有诸佛因地的行愿了。

诸佛都是这样成就的,我也完全具有如来藏,一点都不缺,为什么我还要做小人,整天为自我做打算,弃如母众生于不顾呢?

我也要有大乘的志愿,做大乘行人。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世界,你就可以看到很多让人悲愍的事,因为众生恒时都处在愚痴当中,身心上有各种各样的怖畏,怕死、怕病、怕贫穷、怕孤独、怕失败、怕没面子、怕受冷落、怕受伤害、怕被看不起、怕遇到灾难、怕堕落等等,有好多好多的担忧。

众生身心上的各种恐惧病、愚痴病是非常深重的!

想要依靠世间的药物来解决这些病苦,是根本没有希望的。

但是,如果成就了诸佛那样如殊胜妙药王般的功德,那它的殊胜就远远超过了世间的救助方便,众生只要一见到他,或者一听到他的声音,马上就能消除怖畏、愚痴的业障。

这不是世间的治疗,要经过医生开方,然后再抓药、煎药、服药等一系列的繁琐程序,是仅以见闻就寂灭了过患。

当然,在没有完全证到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但是一定要相信,这是决定可以办到的。

就像金刚萨埵往昔的发愿:

“业障深重的众生太可怜,他们没办法解脱。

愿我将来成就佛果时,如果有众生造下了五无间罪、毁坏了誓言,只要闻到我的名号、作意我、念诵百字咒王,一切罪障都可以无余清净。

这条愿不成就,我就誓不成佛。

愿我住在破戒者前,一切罪障都能清净。

”这就是他的悲愿,而且现在完全实现了。

或者观世音菩萨,众生有苦向他祈求,他现前加持,就让众生的各种苦厄顿时消除。

这也是往昔悲愿成就的结果。

在《观音感应录》里,有很多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事迹。

众生在遭受各种苦难、无法摆脱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地祈求观世音菩萨。

有的时候菩萨直接现身,有的时候示现在梦里,一见到就很快脱离苦厄,并不需要费很多周折。

只是以虔诚的信心祈求菩萨,跟菩萨的心一感通,问题就很快解决了。

所以我们要相信这是完全能实现的。

虽然现在我们力量还很差,但是我们要有这个志愿。

在讲菩提心时常常会说到,一个人有了菩提志愿,他就成了佛子。

就像转轮王子一生下来时,那些功勋卓著的老臣都比不上他。

因为他是太子,种姓尊贵,将来一定继承王位,成为一国的君主。

发起了菩提心,就是已经成了继承佛法的王子,远远超过其他种姓。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这样发愿。

打个比方,比如,一个五岁的小孩跟一个三十岁的成人相比,成人已经在世间有了相当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而五岁小孩却根本办不到,因为他还没有长大成人。

但是这个孩子的志愿是:

“长大了我要利益一切众生!

”一语惊人!

显然超过了那个三十岁的成人。

这是譬喻具有无上菩提志愿的人,他就像迦陵频伽鸟,还在蛋里的时候,传出来的声音就已经超过众鸟了。

这里发愿时,我们先要想到世上有特别多的众生恒时都处在愚痴、恐怖等的病态当中,所以我们要用悲心发愿成就如同药王树的境界,使得众生一见到自己、一听到自己的声音,就能立即遣除过患,然后恒时享用安乐。

一定要按这样不断地发愿。

愿我视谈随现贪嗔相,种种威仪作此及行彼,

无勤便成有情诸义利,诸难调众亦皆轻易调。

这里是发愿:

愿我无论是用眼睛注视还是用口谈论,或者无论显现贪欲、嗔恚等哪种相,包括傲慢、嫉妒、散乱、幽默、不修边幅、持戒严谨、精进修行等各种各样反面和正面的表现,无论做什么、表现什么,言谈举止、嬉笑怒骂等等,都成为殊胜的利益众生的方便,根本不必要勤作,顿时就能成办有情的利益。

这就是发愿要使智慧的起用达到极其灵妙的地步,无论显现什么,都成了利益众生的方便。

这么显现一下,就让很多非常难以调伏的众生,都被轻易地调伏。

我们希求入大乘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大乘有极大的方便,能做到非常善巧、便利的利益众生。

当方便度的功德圆满成就时,就成了无论做什么、说什么、显现什么,做任何的行为,都成为把众生引向无上菩提的善巧。

这是我们最希求的地方。

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发愿。

众生心为大痴暗覆蔽,弃舍正道而为魔摄持,

我皆令其自心发慧光,疾速易脱缠缚吾祈愿。

众生的心都被大愚痴黑暗严重地覆盖、障蔽了,无论是哪种人天善道还是解脱正道都被舍弃,反而被魔摄持继续流转在轮回的道中。

所以,这里就要发愿:

愿我能让所有的众生自心发出智慧光明,能够快速地、非常容易地得到解脱。

众生的心,内在被厚重的愚痴盖住,外在被各种各样的邪魔控制。

今天来说,不只是有人类见不到的天魔,实际上在人世间,魔还以各种各样的邪师邪论的方式出现,众生的心很容易就被摄持。

所以,只有众生的内心发出智慧的光明,才能明见事实的真相,识破魔王的伎俩,才能够从魔网中获得解脱。

因此,这里祈愿的重点就是,要以我的力量让众生都能从内心里发出智慧光明。

比如说阿弥陀佛,他自身成就了十二光佛,乃至光明无边的功德、作用,能使众生一接触到佛光,就得到解脱、安稳、清净。

比如说解脱光,能使众生从边见中获得解脱,这就是佛力的加被。

现在的众生一直被缠缚在魔网当中,所以我们发愿,以自己的力量使他们的心都能发出智慧光明。

一开智慧,就能看到诸法的真相,而一看到真相,就能从一切愚痴的黑暗,从各种魔王的控制中脱出来。

总之文殊普贤观音等,彼诸佛子勇士之行海,

愿我一切自在能度越,当成无量群生之吉祥。

文殊、普贤、观音等这些大菩萨们所行持的无边的菩提行海,愿我都能自在度越。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菩提行,在我自身上都没有艰难,能非常自在地行持,而且全部行持到量,这叫“度越”。

无边的菩提行海就是菩萨的庄严、大乘的庄严,愿在我身上一切都能够非常自在地行持。

就像寂天菩萨那样,他对于一切佛子行海都已经获得自在,是这样的意思。

这样,当自身已经度越了诸大菩萨无量菩提行海的时候,那就将成为无量群生的吉祥。

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一个世界里,哪一个众生群体当中,哪一种众会道场,他都成为众生界当中的吉祥,就像群星捧月那样,也像无量的大小山峰围绕须弥山王那样,是一切众会的上首。

由于他内在已经圆满了菩提行海,功德巍巍,就像世间的太阳,所以他也叫“吉祥”。

世间自从有了太阳,它的光明就不断地普照大地,大地上的万物都因为得到阳光的照耀和温暖,而得以成熟。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这样发愿来入大乘,现在就要开始建立这个大愿,就要完全跟诸佛菩萨因地的时候一样。

我们读一读弥陀愿海、释迦本师的五百大愿以及药师佛的十二大愿等等,就会很清楚作为大乘行者都应当首先从心里发出这样的大愿,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佛道。

三世诸佛菩萨大悲力,愿我运转普度尽空际,

一切群生尽于未来劫,常作利乐施与胜解脱。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诸菩萨大悲的力量,愿在我的心中出现,愿我运转起这样的大悲力量,普度尽虚空边际范围中的一切众生,在尽未来劫海的时间里,恒时不断地作利乐,给予他们殊胜的解脱果位。

为什么要发这样的愿呢?

因为能够普度尽虚空际的众生,而且尽未来劫相续不断做利乐,施与殊胜解脱果的根源,就是这个大悲的力量。

能救度是悲的力量,所救度是整个时空界当中的一切有情。

救度的时间是尽未来劫海,救度的作用是念念不断地常作利乐,救度的结果是全部施与殊胜解脱。

为了达成这一点,就要从现在开始不断地祈愿:

自己也能转入这样不可思议的大悲力量,能运转起这样的大悲力量,或者说能发挥出这样的大力量。

圆满的行愿是要无余覆盖一切范围,这才称合本性。

其实,我们的本性是法界真心,它遍入一切时处,没有一处不在它里面。

而本性上悲的力量也是遍入的,因此称合本性的发愿就决定如是。

因此,空间上就用虚空来作代表,因为一切世界都住于虚空中,有情住在世界里。

这里的发愿是:

尽虚空边际范围里的一切众生,都是我救度的对象,而且是没有区别地无一遗漏地完全普度。

这个悲的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会染著我和我所的色彩,也没有亲怨、自方他方的偏执,因此它能完全无碍地遍入到一切的时间和空间中。

我们本具的悲的力量,被我们心中的人我执和法我执给障蔽住了。

一旦把这一切偏执的垢染完全清除,它自然就会遍入一切时、处、入在一切众生心中起最大的作用。

从时间上说,以这个悲的力量能尽未来际在一切劫当中,恒常相续不断地给有情作利益安乐,而且给予他们殊胜的佛果解脱,这是无上的解脱。

因此念这一颂时,要着重祈愿得到诸佛菩萨的大悲力,誓愿成就这样的悲力,来完成尽一切时空际普度众生的大业。

大乘深密之义愿遍知,大悲普度大任吾担荷,

大功德之身力愿满足,大圆满之胜地愿亲履。

这里有四个“大”,前三个说的是智悲力,第四个说的是一切智悲力在本性中不二的大圆满本地风光。

我们要这样发愿:

首先,愿我成就文殊的大智慧,也就是对于大乘甚深、秘密的义趣,愿我全部无碍地遍知。

所谓大乘,按照《起信论》来讲,大乘就是指众生心(也就是真如本心),这个心上具有体大、相大、用大。

体大就是一切法的真如本性,这是平等不二、不增不减的;

相大就是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法;

用大就是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因果。

这是“大”的涵义。

诸佛菩萨都是乘这个法而到达如来地,所以是“乘”。

这不是语言分别所能达到,凡夫和二乘都没有发现它,所以是深密之义。

而我们要发愿彻底地见到这个大乘的甚深秘密义,也就是发愿要得到有文殊的大智慧。

其次,是发愿要具足观音的大悲心,祈愿以悲心普度一切苦海众生的大任我都能全部担荷。

悲心到量的时候,就成为增上意乐。

这并不是旁观的态度,或者是看着众生很可怜,仅仅发出几声叹息而已,这是一个最大的担子。

这个担子并不是只照顾一家几口人,也不只是一个小领导、小官员,甚至也不只是一国之君,而是要成为无量众生的至亲,把一切众生都视为自己的独子,把普遍救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全部一肩担起。

这就是起了悲心普度的力量。

有了这个悲的愿力,在任何处都不违诺言,决定要行持救度众生的事业,这是一种无尽的事业,是永远无疲厌,念念相续的实行。

就像太阳每天都在不断运行,每天都光照整个天下,它从来不会喊“我累了、疲倦了、厌烦了,我该休息了”,因为它的本性就是要发光的,就是要以热力成熟万物的。

同样,我们的本性有大悲的力量,有大悲的功能,它本身能够遍入到一切众生海,而且就是以这个悲来拔济众生的。

再次,要发愿具足金刚手菩萨的力量,也就是发愿成就大功德身的力量,丝毫不缺地具足“力”,就是使自己所修的智悲日新月异,使它具足大力量。

大力就是在生了根以后,再加努力,让它坚固不可夺、能破一切障碍。

“大圆满之胜地愿亲履”,最后是发愿能最终到达本性大圆满的胜地。

所证的地方就是法界,不是别的,也就是显教里说的真如妙心,密教里说的大圆满。

对于这样的殊胜之地,也就是我们的本地风光或者说真如法界。

“愿亲履”,就是愿亲自证到这个万法的本源。

最后一切的大乘都会归大圆满,一切无不还归此法界。

整篇《入大乘愿文》,最终全部摄归到亲证大圆满上,“大圆满”就是自己的心地。

三、总摄一切愿义,祈愿以四种力而毕竟成就

如斯善愿此等一切义,愿仗三宝谛实无欺力,

增胜心力因果缘起力,自然智力毕竟皆圆成。

最后是总的祈愿以上所发的愿都能究竟圆满地实现。

“如斯善愿”就是指以上种种入大乘的行愿。

“此等一切义”还包括里面含摄的无量无边的支分,最终的结愿就是祈求通过四种力量的和合而让所愿究竟圆满地实现。

哪四种力量呢?

第一个就是佛法僧三宝谛实无欺的力量。

所谓三宝,是指法界中一切能开显如来藏的真实力量,任何时处也不会欺骗众生,这是法尔的规律。

“增胜心力”指意乐的力量,增胜心就是增上意乐,是一种彻底从自己心里起来的非常强胜的欲乐,不是还在犹豫当中,已经到了心里非这样发愿不可的程度,就像真正发起菩提心前的增上意乐那样。

意乐到量的时候,对于入大乘的各种行愿他决定要发誓了,这叫增胜意乐。

就像法藏菩萨因地的时候,他已经决定了,并且发了誓愿,所以虚空雨花,天神赞叹,而且说他毕竟当证无上菩提。

意思就是愿已经结成了,所以未来必定会按这样得果。

这就是我们自身增胜的心力。

“因果缘起力”就是说:

以因果律范畴里的诸多因缘和合的时候,就会现起这样的果。

“自然智力”就是归于本性,归于法性。

我们自身有大乘的行愿,但是它最终能够完全成就,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有个自然智,万法的根源就是这个自然智。

随着我们的发愿,依靠自然智的力量,就自然而然地按照所发的愿来施展。

那么以这样的四种力,就会使得这一切发愿最终都毕竟圆满地成就。

此文乃为令吾侍者哦萨心入大乘义,而如其自身所祈愿般,麦彭撰于床榻间。

铁鼠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芒嘎朗(愿增吉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