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5368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

《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的传说Word文件下载.docx

“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

“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

“鸭桥”在陕西陕城。

“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

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

“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

“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的诗句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横吹曲辞?

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

江南曲)韩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相逢行)崔颢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常林欢)温庭筠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舞曲歌辞?

屈柘词)温庭筠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杂曲歌辞?

妾薄命)刘元淑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壮士行)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刘禹锡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祓禊曲)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赋西汉)魏徵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阙题)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

(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咏史其二)卢照邻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还京赠别)卢照邻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宋之问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感怀)董思恭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蒲津迎驾)宋璟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

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长相思)苏颋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

(畴昔篇)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

(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游石淙山)张昌宗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采桑)刘希夷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

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张旭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

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

(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

(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洗耳桥:

相传尧要将天下传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边洗耳,后来就在许由洗耳处,现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洗耳桥”。

长寿桥

是一九二四年张宗昌督鲁时,兖州镇守张培荣建,不过不是为了方便老百姓。

张培荣怕老婆怕得出了名,对老婆百依百顺。

张夫人驾驭着这样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便肆意玩乐。

一天,她听说泰山风景优美,有许多人在那修炼,她也想修道成仙,就让丈夫来此征地造庙。

张培荣见泰山黑龙潭附近风景优美,就在此地建了一座庙,取名“无极庙”。

无极庙修成后,张夫人便身穿袈裟,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中,张培荣尊其夫人为神女仙子,自愧不如,便将自己歌功颂德的石碑立于无极庙外。

庙在溪西,出入下山都要过河涉涧,实在不方便,张培荣又在百丈崖上修了一座长桥,为了取悦张夫人,让她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便将此桥取名为“长寿桥”。

贞女桥

建于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当年国子监助教吴南金之女妙静结婚当日,新郎来迎亲,过龙江河时不幸遇溺身亡,新娘闻讯痛苦不已,表示终身不嫁,并以嫁资在丈夫溺水处建桥,方便过往行人。

当阳桥

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

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势难抵挡曹操大军。

于是,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洒陵。

但他不愿把老百姓丢下不管,百姓也不愿与仁厚刘备分开。

于是,十几万拖儿带女的老百姓跟在刘备大军的背后,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

而追赶的曹军日行三百里,终天在长坂坡赶紧上了刘备军队。

刘备的眷属失散,赵云神勇,从曹营里救出了刘备了儿子阿斗。

到了当阳桥,赵云无力抵挡敌兵,幸好张飞赶到桥头,在三声怒喝下,曹操的一名将领夏侯杰被生生吓死。

而其余敌兵,包括曹操也狼狈逃窜。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绍兴

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称越国。

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

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公里景,美名桥乡。

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

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

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及至跨入当今世界先进拱圈结构的准悬链线拱桥,构成了一个极完整的古桥系列,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

在全市现存的604座古桥中,宋以前古桥13座,明以前古桥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桥550座。

按材料与结构分:

有古木桥(包括木梁桥、木拱桥)10座,石梁桥(包括三折边桥)348座,石拱桥(包括多折边拱、半圆拱、马蹄形拱、椭圆拱、准悬链线拱)241座,多桥型组合桥4座,纤道桥1座。

绍兴古桥不仅类多面齐,而且许多桥取得了国内“桥梁之最”称号:

国内现存最早的城市桥梁---宋代八字桥

国内仅有的唐代特长型石梁桥---纤道桥

国内仅有的连续三孔马蹄形拱桥---泾口大桥

国内首次发现的准悬链线拱古桥---玉成桥,迎仙桥

国内折边桥数量之最

这些“之最”说明绍兴古桥不但品类齐全,而且在桥型、建桥工艺、技术水平都达到了当时时代的高峰。

绍兴古桥所具有的环境布局美、结构装饰美和桥楹诗文美,构成了特有的水乡交通景观。

“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

绍兴古桥文化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绍兴现代桥梁建设日新月异。

其中尤以昌安立交桥为代表,是绍兴中心城市近年的重大建设成就,它向省内外,国内外人士展示了绍兴古城现代化风貌,开始了绍兴现代桥梁的新篇章

千一云南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用米线和鸡汤为主料制作而成,是云南地区的名食。

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云南人常将过桥米线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凡到过昆明的人,在观赏红山花茶之余,都要去品尝一下过桥米线,许多人对这种名食名字的来历更是备感兴趣。

相传古时滇南某地有一秀才,为了取得功名,奋发读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为了专心至致,不受干扰,他常到附近南湖湖心的小岛上读书,这儿有茂林修竹,风景如画,十分幽静。

湖边有一石桥,一直延伸到湖心。

这位秀才的妻子是个很贤惠的人,她自己省吃俭用,大力支持丈夫攻读。

每天要为丈夫做些好吃的给丈夫送去。

可是丈夫读起书来往往废寝忘食,经常饭菜凉了,他就随便吃几口,又接着读书。

天长日久,丈夫身体渐渐消瘦。

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有一天,她为了给丈夫补补身子,就炖了只老母鸡,并准备了不少米线,高高兴兴地送到丈夫跟前。

到了晚上,她去收拾碗筷时,丈夫还在看书,鸡汤一点没有动。

打开盖一看,汤还是热乎乎的,原来鸡汤表层厚厚的一层鸡油将汤严严实实地盖住,与外面的冷空气隔绝,起到保温的作用。

妻子将米线放在鸡汤里烫一下,见丈夫吃起来很香甜,她自己也更加高兴。

从此,聪明的妻子便创造了“过桥米线”这种吃法,她天天给丈夫送鸡汤,用汤烫米线。

还经常带去一些肉丝、鲜鱼和其他新鲜蔬菜等等,将这些东西放入鸡汤里烫一下就吃,味道鲜嫩可口,使其夫免受冷餐之苦,保障他可发愤读书,取得功名。

后来,这种吃法渐渐传开。

因妻子每次给丈夫送吃的要经过湖中那座桥,人们便给这种米线取了个名字叫做“过桥米线”。

情人桥

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西湖的桥都不太长,造型也说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放到沿湖长了有一定年份的法国梧桐中间却是刚刚好,看起来格外舒服。

西冷桥也不例外。

孤山朝北里湖一侧,在与北山路交接的地带,有着很大一块草坪,冬日的下午,有很多人都坐有在阳光照射得到的草地上打牌喝茶。

过了门口树起一颗大印章的西冷印社,就到了西冷桥。

大约是1500年前,在某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一位坐在油壁车里的曼妙女子,就在这里轻轻撩开了车上的帘上,或者根本就没有帘子,然后看到了一位骑着青骢马的翩翩佳公子。

爱情就这样在垂柳依依的西湖边上发生。

西斜的阳光掠过宽阔的水面,照射到了西冷桥头的慕才亭里。

远远就看到一位女导游在亭子边上比划着手势,旁边是一个十来人的旅游团队,不想走近后,讲解却已经结束。

我只有坐在亭子里,一个人望着西湖,然后想象着这样可能的一幕。

苏小小,南齐钱糖人,聪慧美丽,虽为歌伎,但自知自爱。

这是生活在1500多年后,用观光电车代替了油壁车与青骢马的人们对她所做的简短评介,就刻在了亭子边的石碑上。

依正常看来,对于从小就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的女儿家再加上社会地位低微来说,似乎决定了苏小小不可能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更遑论爱情。

然而在西湖的天地里,苏小小却是特立独行,活得那样热烈。

像她憧憬中的爱情的到来,就是她在西湖边上坐“自驾车”游玩时遇上的。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这首从六朝南陈就开始流传的《钱塘苏小小歌》,说的就是苏小小的第一段爱情。

一次偶然的路遇,让她结识了阮郁,一位前来游玩的官宦子弟,然后大家就在西泠桥边苏小小家里共赋同居。

然而甜蜜的梦容易醒。

这一段爱情在半年后终结,被严父招回金陵的阮郁就再也没有回来。

不过苏小小却没有过度的悲伤,西湖的湖山正是她排解心中块垒的最好所在。

为苏小小筑坟的,是她在西湖边上遇到的第二个男人,曾经落魄的书生鲍仁,他后来在她赠银数百两后得以进京赶考。

然而同样去如黄鹤。

而苏小小依旧乘坐着油壁车,徜徉在西湖的山水间,直到某天偶感风寒,在最青春的22岁辞世。

这时候,已经做了滑州刺史的鲍仁,才突然冒了出来,哭了一场,然后在西泠桥边择地造墓。

苏小小的可叹之处,在于她看破了缘分的起灭,对待逝去的爱情,视之若天上的风月流云一样自然,而不是过于介怀伤身。

加上她慧眼识英才,救人于贫困的品德,自然受到了1000多年来士子,还有人们的推崇。

甚至,在她死后的几百年,宋代有个叫司马才仲的人,还在洛阳梦见苏小小为他唱歌,最后痴情的他还不远千里,前来寻梦西湖。

后人在西湖边上,为苏小小筑起了一座“慕才亭”。

今天向着西泠桥的这边,悬挂着一副对联,“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

这湖山金玉,倒是绝佳的配搭,也算是对这位倜傥而善良的佳人的最好纪念。

今天的人们,把死后双双化蝶的梁山伯祝英台的纪念,放在了位于西湖东南的万松岭上。

据说当年梁祝的三年同窗,就是在万松书院,在可以远眺西湖的万松岭上,今天还专门建起了一处梁祝读书处。

如果梁祝真的曾经在万松书院求学,那端的是好。

因为你到今天修葺一新的书院去看看,从入山门开始,散布两旁的塑像,就是曾经在这座书院里开坛授课,或者给书院以影响的老师们:

提倡“不凭注疏而新圣人之经,不凭今之法令而新天下之法”的张载,主张“知先行后”的程颢程颐兄弟,主张“性灵”、深谙厨道的袁枚,还有南宋大儒朱熹,等等。

可是,在这些名师的管教之下,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爱情究竟何时生发?

是在明月照松间的晚上,还是在烟波罩沙堤的白天?

万松书院的梁祝读书处,安在了毓秀阁里。

一个独立的院落,立有一块书着“独立石卓尔”的大石头。

一楼有梁祝寒窗共读的塑像。

九婆桥

家乡有一座桥,叫“九婆桥”,据老人们讲,桥是由九个老婆婆共同建成的,故得名。

相传,古时候,本地常发洪水,沿岸居民民不聊生。

那年,有九个老婆婆想造福一方百姓,决心共同造一座桥。

当时,人们都劝她们,“洪水这么强烈,不可能造好。

”人人都认为根本就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可是九个婆婆却不那样认为,她们认为只要有决心,什么事都能办成。

河神见是九个老太太,便嘲笑着:

“就凭你们,呵呵……”。

咆哮着,阻挡着她们造桥。

老婆婆并没有被河神吓倒,众志成城,毫不畏惧。

冲了,再造;

塌了,再建。

河神见这九个婆婆这么坚定,也不再发难了。

可是桥建到一半,那九个老婆婆就累死了。

玉帝听说了此事,于是就派了两位大仙去建好另一半。

桥建好了,为了纪念九个婆婆,人们把这桥叫做“九婆桥”。

至今,九婆桥经历了风风雨雨,还在那个地方。

虽然是传说,但至少说明了家乡人民的刚强与毅力。

学步桥

我家住在河北省邯郸市,在我家的旁边,有一座非常著名的石拱桥,叫学步桥,它原是古代赵国人建造的,后来又经修建,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学步桥横跨在沁河上,是古城南北的交通要道,原为木架结构,明历四十五年,改为石拱桥,桥身全部用石头砌成。

桥为七空,三个大孔,四个小孔。

每个孔上都蹲着一个既像龙又像狮子的动物。

桥长三十二米,宽九米,通高七米,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上面分别刻着: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胡服骑射、邯郸学步等许多和邯郸有关的成语故事,桥面两侧共有19个栏板,栏板中间共有18个望柱,每个望柱上都雕刻着一个可爱的小狮子,小狮子满头卷发,眉毛像火炬一样,后腿蹲坐,一只前爪抓着球,另一只前爪扶地,好像看桥也不忘玩耍,也好像在欢迎游人的到来。

学步桥是古城邯郸十大景观之一,是邯郸宝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邯郸学步”这个典故,更是家喻户晓。

现在学步桥已经建成了一个带状公园,更成了人们早晚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桥的产生与发展

  在人为桥梁之前,自然界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形成了不少天然的桥梁形式。

如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江西贵溪因自然侵蚀而成的石拱桥(仙人桥)以及小河边因自然倒下的树干而形成的“独木桥”,或两岸藤萝纠结在一起而构成的天生“悬索桥”等等。

人类从这些天然桥中得到启示,便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仿效自然。

开始时大概是利用一根木料在小河上,或氏族聚居群周围的壕沟上搭起一些独木桥(桥之所以始称“梁”,也许便是因这种横梁而过的原故),或在窄而浅的溪流中,用石块垫起一个接一个略出水面的石蹬,构成一种简陋的“跳墩子”石梁桥(后园林中多仿此原始桥式,称“汀步桥”、“踏步桥”)。

这些“独木桥”“跳墩子桥”便是人类建筑的最原始的桥梁,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低级演进为高级,才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跨空桥梁。

  我国的桥梁,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

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

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写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

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

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璨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

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

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

因此,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莫在东汉时,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为辅的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

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东晋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贵族官宦南迁,经济中心自黄河流域移往长江流域,使东南水网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发展,经济和技术的大发展,又反过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

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北宋废卒发明的叠梁式木拱桥--虹桥,背诵创建的用筏形基础、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南宋的石梁桥与开合式浮桥相结合的广东潮州的湘子桥等。

这些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享有盛誉,尤其是赵州桥,类似的桥在世界别的国家中,晚了七个世纪方才出现。

纵观中国桥梁史,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和成就,以及能争世界第一的桥梁,都是此时创建的。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

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并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

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

同时,在川滇地区兴建了不少索桥,索桥建造技术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随着我国第一条铁路的通车,迎来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又一次技术大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