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5157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18.有机体的反应系统,他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19.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20.可叫做行为学,即通过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21.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22.:

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四、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23、群体心理:

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

第三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与心理学

1、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

1)明确教学目的、2)任务分析、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4)设计教学课程、5)实施教学、6)教学评价六方面。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教育心理学:

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属于自然型社会科学和理论性应用科学。

可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3、我国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的著作是由旁宗岳在1908年翻译的日本小泉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著名教育家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4、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

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

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5、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直接服务社会的三大智能。

6、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几个方面?

1)教育任务不同;

2)教育对象不同;

3)社会职能不同;

4)地位作用不同;

5)培养方式不同。

7、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

3)、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4)、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智能和应用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8、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9、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原则

10、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个案法。

⑴观察法:

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真实自然,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⑵实验法:

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教育实验法运用的核心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中应该遵守两项基本原则:

随机化原则和局部控制的原则。

⑶调查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它包括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问卷法)两种方式。

⑷个案法:

是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

11.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

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1、教师角色:

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

2、教师所扮演的什么样的角色?

1)、知识传播着,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

⑴正确认识教师职业⑵树立学习榜样⑶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3、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

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

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

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4、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

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5、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

1)、角色认知阶段;

2)、角色认同阶段;

3)、角色信念阶段

6、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7、自我效能感指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

8、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9、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10、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⑴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⑵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⑶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11、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分为那三方面?

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

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解、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2、教学反思:

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13、反思有三种:

一是对活动的反思;

二是在活动中的反思;

三是为活动反思。

反思集中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

14、教师反思的过程分为:

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景)、观察分析阶段(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重新概括阶段(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积极的验证阶段(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

15、教学反思的成分:

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称述、

16、教学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17、教学监控能力:

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

/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

/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

根据作用范围,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

一般型指教师对自己作为教育着这种特定角色的一般性的知觉、体验和调控能力。

特殊型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各具体环节进行反馈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

能动性、普遍性和有效性。

决定教师教学监控水平的直接因素有三方面:

一是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问题的足够的知识经验;

三是已有的知识是否能和现存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知识重组。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

⑴从他控到自控;

⑵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⑶敏感性逐渐增强(敏感性是衡量教师教学监控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⑷迁移性逐渐提高(迁移性的增强使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18、教育机智: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19、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

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

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20、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有:

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21、教师威信:

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22、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

⑴学生确信他们讲授的和指示的知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从而表现出掌握知识和执行指示的主动性;

⑵教师的要求可以较容易得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增强了学生在学习和培养自己优良品质上的积极性;

⑶教师的表扬或皮偏光能唤起学生响应的情感体验;

⑷学生把有威信的教师看作自己的榜样。

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

⑴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⑵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⑶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⑷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⑸严格要求自己,又自我批评的精神。

23、师爱:

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24、师爱的特征:

职业对象性、原则性和广博性

25、师爱的心理功能:

激励功能(教师的爱不仅是一种态度和情感,它实际上是一种评价,一种社会性认可)、感化功能(教师的爱表现为对学生感召、感染和转化等教育作用)、调解功能(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榜样功能

26、师爱的表现形式:

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

学习心理概述

1、学习的心理实质:

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大致可分为三方面:

一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二是智能的开发和非智能因素的发展,三是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3、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是什么?

答:

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代累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第二,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4、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3)学科内容的高层性和争议性。

2、学习方法上的特点:

1)、学习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5、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范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6、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

5)态度。

7、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1)、知识学习、;

2)、技能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

8、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㈠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⑴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⑵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⑶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㈡学习方法上的特点:

⑴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⑵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⑶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论基础

9、巴浦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⑴获得律与消退律(消退律指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⑵刺激泛化与分化率(泛化率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跳进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分化律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⑶高级条件作用律

10、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⑴应答行为(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又称引发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和操作行为(是操作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⑵正强化⑶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⑷消退(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

⑸惩罚(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㈠、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

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知识体系。

2)、学习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转化;

评价。

㈡、结构教学观: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学习具有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

2)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象和符号三种表现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学习无须语言的帮助;

图象表象是借助表象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

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12、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的要求。

2)主观条件:

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⑴接受学习的性质——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⑵先行组织者:

就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每一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一环接一环,形成一个链索,与此相应的学习阶段则把这些内部过程与构成教学的外部事件联系了起来。

学习阶段可分解为8个阶段:

1、动机阶段;

2、领会阶段;

3、习得阶段;

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

6、概括阶段;

7、作业阶段;

8、反馈阶段。

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1)、知识观,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学习观,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学生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1、学习动机的涵义: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

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3、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

4、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三方面组成:

1)认知内驱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3)交往内驱力

5、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6、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7、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8、学习动机的种类可分为:

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分为:

高尚的、正确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的错误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

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指由个体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9、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分为:

㈠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1)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

2)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

3)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

4)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㈡学习动机的间接性㈢学习动机的社会性㈣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10、㈠强化动机理论:

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

㈡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㈢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讨论,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纬度:

内部归因何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要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11马斯诺自我实现理论:

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2.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行为的结果因素称为强化;

强化分为三种:

一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加强;

二是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三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期待分为:

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1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事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

14.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1)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15.学习积极性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和顽强的状态。

这些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意志毅力三个方面。

16.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

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学习动机的激发(论述)

17.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是已形成的学习需要有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18学习动机的激发有:

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想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求教师熟悉教材,而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就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㈣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㈤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

使差等生不至于过于自卑,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学习迁移:

是指一种学习中西德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分类:

⑴按照迁移的作用,分为正迁移(即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和负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⑵按照迁移的层次,分为纵向迁移(也叫垂直迁移,使之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和横向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⑶按照迁移的先后,分为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和逆向迁移(是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的影响);

⑷按照迁移的内容分为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中)与普遍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作用:

学习迁移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

学习迁移使习德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

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

3、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训练和改进“心灵”的各种官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

二、相同要素说:

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