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5077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twasnot

Herhusband'

spresenceonly,calledthatspot

OfjoyintotheDuchess'

cheek:

perhaps

Pandolfchancedtosay,'

Hermantlelaps

Overmylady'

swristtoomuch,'

or'

Paint

Mustneverhopetoreproducethefaint

Half-flushthatdiesalongherthroat:

suchstuff

Wascourtesy,shethought,andcauseenough

Forcallingupthatspotofjoy.Shehad

Aheart--howshallIsay?

--toosoonmadeglad,

Tooeasilyimpressed;

shelikedwhate'

er

Shelookedon,andherlookswenteverywhere.

Sir,'

twasallone!

myfavouratherbreast,

ThedroppingofthedaylightintheWest,

Theboughofcherriessomeofficiousfool

Brokeintheorchardforher,thewhitemule

Sherodewithroundtheterrace--allandeach

Woulddrawfromheraliketheapprovingspeech,

Orblush,atleast.Shethankedmen,--good!

butthanked

Somehow--Iknownothow--asifsheranked

mygiftofanine-hundred-years-oldname

Withanybody'

sgift.Who'

dstooptoblame

Thissortoftrifling?

Evenhadyouskill

Inspeech--(whichIhavenot)--tomakeyourwill

Quitecleartosuchanone,andsay,'

Justthis

Orthatinyoudisgustsme;

hereyoumiss,

Orthereexceedthemark'

--andifshelet

Herselfbelessonedso,norplainlyset

Herwitstoyours,forsooth,andmadeexcuse,

--E'

enthenwouldbesomestooping;

andIchoose

Nevertostoop.Oh,sir,shesmiled,nodoubt,

Whene'

erIpassedher;

butwhopassedwithout

Muchthesamesmile?

Thisgrew;

Ihavecommands;

Thenallsmilesstoppedtogether.Thereshestands

Asifalive.Will'

tpleaseyourise?

We'

llmeet

Thecompanybelowthen.Irepeat,

TheCountyourmaster'

sknownmunificence

Isamplewarrantthatnojustpretence

Ofminefordowrywillbedisallowed;

Thoughhisfairdaughter'

sself,asIavowed

Atstarting,ismyobject.Nay,we'

llgo

Togetherdown,sir.NoticeNeptune,though,

Tamingasea-horse,thoughtararity,

WhichClausofInnsbruckcastinbronzeforme!

我的前公爵夫人

墙上的这幅面是我的前公爵夫人,

看起来就像她活着一样。

如今,

我称它为奇迹:

潘道夫师的手笔

经一日忙碌,从此她就在此站立。

你愿坐下看看她吗?

我有意提起

潘道夫,因为外来的生客(例如你)

凡是见了画中描绘的面容、

那真挚的眼神的深邃和热情,

没有一个不转向我(因为除我外

再没有别人把画上的帘幕拉开),

似乎想问我可是又不大敢问;

是从哪儿来的——这样的眼神?

你并非第一个人回头这样问我。

先生,不仅仅是她丈夫的在座

使公爵夫人面带欢容,可能

潘道夫偶然说过:

“夫人的披风

盖住她的手腕太多,”或者说:

“隐约的红晕向颈部渐渐隐没,

这绝非任何颜料所能复制。

这种无聊话,却被她当成好意,

也足以唤起她的欢心。

她那颗心——

怎么说好呢?

——要取悦容易得很,

也太易感动。

她看到什么都喜欢,

而她的目光又偏爱到处观看。

先生,她对什么都一样!

她胸口上

佩戴的我的赠品,或落日的余光;

过分殷勤的傻子在园中攀折

给她的一枝樱桃,或她骑着

绕行花圃的白骡——所有这一切

都会使她同样地赞羡不绝,

或至少泛起红晕。

她感激人.好的!

但她的感激(我说不上怎么搞的)

仿佛把我赐她的九百年的门第

与任何人的赠品并列。

谁愿意

屈尊去谴责这种轻浮举止?

即使

你有口才(我却没有)能把你的意志

给这样的人儿充分说明:

“你这点

或那点令我讨厌。

这儿你差得远,

而那儿你超越了界限。

”即使她肯听

你这样训诫她而毫不争论,

毫不为自己辩解,——我也觉得

这会有失身份,所以我选择

绝不屈尊。

哦,先生,她总是在微笑,

每逢我走过;

但是谁人走过得不到

同样慷慨的微笑?

发展至此,

我下了令:

于是一切微笑都从此制止。

她站在那儿,像活着一样。

请你起身

客人们在楼下等。

我再重复一声:

你的主人——伯爵先生闻名的大方

足以充分保证:

我对嫁妆

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拒绝;

当然.如我开头声明的,他美貌的小姐

才是我追求的目标。

别客气,让咱们

一同下楼吧。

但请看这海神尼普顿

在驯服海马,这是件珍贵的收藏,

是克劳斯为我特制的青铜铸像。

RobertBrowning:

afamous19thcentury(Victorian)Britishpoet,particularlywell-knownforhisearlymonologue"

(《我的已故的公爵夫人》).Inthepoem,adukespeaksabouthisdeadwife.Thepoemisaboutmurder,mysteryandintrigue,butallinindirectallusions(暗示).Readersmaysensethatthedukekillshiswifeorcausesherdeath,butnoevidenceisshown.Thelanguageofthepoemisdifficulttounderstand.Theuseofdramaticmonologueforcesreaderstoworkhardtofindthemeaningbehindtheduke'

swords.WhentalkingaboutRobertBrowning,wehavetomentionhiswife,ElizabethBarrettBrowning.Shewasafamouspoet,too.Shewrotemanysonnets,atypeof14linepoem,thesameasShakespearedid.ElizabethandherhusbandRoberthadagreatloveaffair,almostlikeamovie.Browningwassixyearsyoungerthanhiswife.TheyranawaytoItalytogetmarried.

戏剧独白"

写新诗——布朗宁

罗伯特布朗宁(1882——1889)是维多利亚时代第二大诗人.他生于伦敦,家庭富裕,文化气氛浓厚.他喜爱拜伦,雪莱,济慈的诗歌,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写诗,他出版的第一首诗《波琳》(1833)可见出雪莱诗风的影响.有批评指责诗人过分暴露自我意识和主观感情,这使得他寻求新的表现手法,采用他人独白的形式写诗.

1835年,布朗宁发表长诗《帕拉塞尔萨斯》,写中世纪一个瑞士医师不顾宗教迫害,献身医学的悲剧故事.布朗宁喜欢从古代或异国历史事件取材,以后他又在诗里写了被处决的查理一世的宠臣(《斯特拉福德》,1837),18世纪德国风琴师(《艾卜特佛格列》)等.从1841—1846年,他写了6部诗剧:

《皮帕走过了》,《维克托王和查尔斯王》,《德鲁兹人的归来》,《纹章上的污点》等,收进了《铃铛和石榴》一书.他的诗剧不重情节,而是侧重挖掘,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描写"

角色中的行动,而不是行动中的角色"

.如《皮帕走过了》,写意大利一个女织工在唯一可以不做工的节日里唱着歌走过街上,她羡慕富人家的舒适,而在富人家里,惨剧却正要发生,4个并不相连的人家听到她的歌声产生了不同的反响,皮帕并不知道她的歌声带来了避恶扬善的效果.书中的《戏剧抒情诗》和《戏剧罗曼斯》中的一些诗歌,成功地运用了"

的手法.著名的《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里,主人公公爵向来宾介绍亡妻的画象,在他吞吐断续的谈话中,读者了解

到他妻子与画家的爱.和他由嫉妒而杀妻的历史.诗人让诗的叙述者剖白自己内心,使读者,人物和作者处于适当的位置,独白的语气随想象中的听者的存在而波澜起伏,读者从人物富戏剧性的独白中推理和想象,探知隐蔽的作者的观点.

1855年发表的重要诗集《男人和女人》标志着布朗宁"

方式的成熟,5l首诗题材多样,诗体多姿.1864年,他又发表诗集《戏剧人物》,让众多人物向读者披露自己的内心,人生的经验和生活的主张.他写到现实生活中的邪恶,但对生活充满信心,也劝告世人乐观,振作,他在最后的诗集"

《自遣集》卷末尾声写道:

他从不退转而是把胸向前,/从不怀疑乌云会消散,/从不胡思乱想,纵然对的挫败,错的胜利./仍认为我们跌倒以便再起,挫败便再战,/睡以便醒."

叙事长诗《环与书》(1868—1869)是布朗宁后斯最重要的作品,也表现了他对正义的信念.长诗12章,根据17世纪末罗马一起谋杀案写成.年老的圭迪伯爵贪图平民少女蓬皮丽娅家产娶她为妻,蓬皮丽娅的养父母发现伯爵家道已衰落,追回他们陪嫁的财产.圭迪虐待妻子为报复,蓬皮丽娅在年轻牧师卡蓬萨基帮助上出逃,被圭迪抓住遣人修道院.圣诞节蓬皮丽娅带着新生儿子回养父母家,惨遭圭迪及帮凶的杀害.教皇主持正义,力排众议,判处圭迪死刑.诗人将在旧书摊上觅得的谋杀案审判记录"

老黄书"

当作"

黄金"

掺入想象的"

合金"

铸成艺术品"

指环"

这便是书名"

环与书"

的由来.布朗宁通过人物独白展示案件审理过程,从不同立场,角度叙述对案件的看法和发言人不同的性格,如3个罗马市民代表罗马人不同的态度,圭迪的独白表现了冷酷自私,怙恶不悛的性格.

布朗宁为心理描写大师,接受了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影响,用形象表达哲理的论述,喜用独特的譬喻,有的诗作流于悔涩.他在世时诗名不如丁尼生,但当代评论视他为现代诗歌先驱之一,TS艾略特,庞德,弗罗斯特等当代诗人都吸收了他的"

手法写诗.谈布朗宁总会谈到他的妻子,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雪特布朗宁(1806—1861).布朗宁夫妇的爱情故事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布朗宁的爱使得长

期卧病的她站立起来,并一起私奔到意大利.《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1850)是她赠给丈夫的爱情诗,表现爱情战胜死亡的主题,情感真挚动人,是19世纪中叶英国诗歌佳作.她的诗作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代表作《孩子们的哭声》(1844)反映童工的痛苦生活.她被公认为当时英国最优秀诗人之一.

罗伯特·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评析

2005年6月

第15卷第2期

愉林学院学报

JOURNALOFYULJNCOLLEGE

Jun.2005

Vol.15No.2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评析

李海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维多利亚时期的大诗人罗伯特·

勃胡宁对英国诗歌最具独创性的贡献是成功地发展了“戏剧

独白”的诗歌体裁。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戏剧独白诗的代表作—(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戏剧独白的

特色做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

戏剧性;

戏剧独白

中图分类号:

1561.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3871(2005)02--0064---04

“一个一流的、无双的现代人”是亨利·

詹姆士对维多利亚时代优秀诗人罗伯特·

勃朗宁(1812-1889)成就的评价。

勃朗宁对英国诗歌最具独创性的成就在于成功地发展了“戏剧”独白体裁,使这一诗歌形式臻于完美。

所谓戏剧独白诗即以假设人物口吻所写的第一人称诗歌。

勃朗宁的诗歌大多采用“戏剧独白”形式。

然而,最能代表勃朗宁在“戏剧独白”诗歌形式上成就的是他的典型戏剧独白诗。

这些诗中存在虚构的说话人,一个或多个听者,戏剧场景以及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勃朗宁最杰出的诗歌几乎都归于此类。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堪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中,说话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位公爵,他正预备再度结婚。

对象是一位伯爵的千金。

为了确定嫁妆的数目,伯爵派了一位使者来谈判。

公爵领着这位使者在他的宫殿内参观艺术收藏,其中就有他已故公爵夫人的画像。

在整首诗中,公爵滔滔不决,尽情抒发;

而使者缄默不语,似在凝听。

在勃朗宁的诸多戏剧独白诗中,这首诗典型地呈现了戏剧独白诗的特色。

因此,本文从此诗人手,对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特色作出较为详尽的分析。

一、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戏剧性

“勃朗宁是最早明确揭示戏剧性独白的性质的人。

尽管他从未使用过这个术语,但没有任何一个诗人像他那样对‘戏剧性’情有独钟。

他在四部诗作的书名中都使用了‘戏剧性’这个定语:

《戏剧性抒情诗》、《戏剧性浪漫传奇和抒情诗》(DramaticRomancesandLyrics,1845)、《戏剧性代言人》(DramaticPersonae,1864)和《戏剧性田园诗》(DramaticIdyls,1879)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表现了客观抒情诗的原则和方法”。

勃朗宁曾经给他的诗歌下过这样一个定义:

“它们尽管在表达上是抒情的,其内容是戏剧的,是诸多想象人物的表达,而不是我的。

,(3](F73)他的戏剧性最显著地体现于三个戏剧性要素的存在:

戏剧性的说话人,缄默的听者以及戏剧性的场景。

每一要素的存在都给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增添了戏剧性的效果。

在此三要素中,最关键的是说话人。

勃朗宁戏剧独自中的说话人皆为想象中的人物,而非诗人自己。

他们大多生活在距作者所在年代遥远的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的主人公即为一位16世纪的意大利伯爵。

在读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性格特点,还可从中推断出听者的情况以及诗歌的背景环境。

因此,诗人在创作戏剧性主人公时至少有三个目的:

借主人公的口同时展示诗歌情节、人物及场景。

除了戏剧性说话人,听者在典型戏剧独白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他始终保持沉默,但其存在和反应充分地体现在说话人的言语之中。

沉默听者的存在是戏剧独白诗中最具特色的成分。

我们可以想像有人在听,然而永远也不会有人作答。

“这是一种我们只能听到一方的对话。

经过勃朗宁的处理,我们能感受到听者的存在,却又不会为他的沉默而不安。

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你看”“阁下”这些词提醒了我们听者的存在,“贵主人伯爵夫人慷慨大方、闻名遐迩”一句告诉我们听者的身份,而“您不是第一个转过身来这么问。

”和“让我们去楼下。

“等句则向我们暗示了听者的举止行动。

因此,使者虽一言不发,我们却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存在。

说话人和听者所在的场景对戏剧独白诗的创作也很重要,其中的每一细节都有助于增加诗歌的戏剧性。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为背景。

地点是在公爵的宫殿内,宫中陈列着“教兄潘多拉”所画的像及“因城的克劳斯”雕刻的海神,海马等艺术收藏。

所有这些有关独白背景的暗示都使独白中展示的情节更为真实、丰满。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是戏剧的,因而也是客观的。

说话人鲜明的个性特征,戏剧性的场景,再加上沉默听者的存在,一切都将诗歌的主人公和诗歌的创作人严格地区分开来。

勃朗宁没有在其诗歌中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诗中的观点明显是虚构的说话人的观点。

诗人在刻画主人公时没有将其道德化,“对主人公的行为不加评判”。

诗人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其结果是促使读者积极地、主动地去读。

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中,我们可以根据诗中呈现的细节推断出公爵夫人一定是一个温婉可亲的女人;

而从公爵关于“降低身份”的评论,我们又会不由得疑惑,公爵是否确如他自己声称的那么富贵?

我给的礼物,那沉沉蓦色坠落在西天,

不知是哪个多事的傻瓜为他从果园

折来的樱桃,还有在廊前盘桓

骑着的那头白骡—所有这些,各式各样,

都会引来她同样的赞许,或者,至少是,

同样的红晕。

她向人们致谢—那很好嘛,

可她那种道谢的劲儿,不知怎么搞的,

就像把我给他的九百年古老的姓氏,

看得和任何人给的礼物一般的价值。

可谁能降低身份来责备这类小疵庆

诗歌最后一段中所提的“海神”和“海马”的形象更进一步揭露了这位公爵的本性。

别客气,让我们

一块儿下楼吧,阁下!

请注意这尊海神,

正在驯一匹海马,据说可是一件宝贝呢,

它可是因城的克劳斯为我用铜铸的。

在此段中,“海马”类比了公爵夫人,是他驯服的对象,可见其专横:

“为我用铜铸的”表现了他的自大;

而诗中隐含的欲将公爵夫人变为他的一个收藏品的意图又揭示了他的残忍。

“不论是残暴还是贪婪,他都出之以最合礼貌的文雅语言。

由此可见,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中,判断不是封闭的,而是间接的,要靠每个读者自己去演绎。

二、主人公的自我剖析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是客观的,具有戏剧性的。

然而和戏剧不同的是,勃朗宁的戏剧独白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剖析,而不是对人物外部世界的描述。

他对人物灵魂内部的兴趣总是超过他对外在行动的兴趣。

他的戏剧独白大都因其对角色的细腻刻画,对人物本性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而著称。

而他的戏剧独白诗中,情节之所以有用或重要仅仅因为它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因此,(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主要揭示的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婚姻或审美观,而是公爵这一人物的本性。

刻画灵魂始终是勃朗宁诗歌艺术的目标。

为了揭示主人公的灵魂的发展,勃朗宁采用了独白的形式让主人公进行自我剖析,换而言之,“勃朗宁诗歌中的戏剧情节不是通过人物活动来展示的,而是体现在人物的内心独白里。

独白作为自我表达的最佳途径可促使主人公进行淋漓尽致的自我剖析,从而不自觉地暴露其在某个特定环境中的思想和情感。

这样,通过自始至终地聆听主人公的自述,我们可对其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当公爵试图诽谤他的妻子时,却暴薄了自己狭隘、险诈的内心。

他那骄傲自大、残忍专横、好妒贪婪的品行跃然其独白之中。

从这首诗,我们可见勃朗宁对人性多面性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动机的透彻分析。

独白形式在人物刻画中的另一优势是使说话人自然而然地说些多余的话,从而导致主人公更深层次地自我揭露。

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这位公爵为什么将他已故的公爵夫人的故事独独告诉他未来的特使?

公爵讲这番话无疑是有目的的。

他不是因为想说出心里话或想引起特使的兴趣,而是为了告诉特使他需要一个怎样的公爵夫人。

然而,他说的很多话却暴露了自己的狭隘专横,其结果对整个事态必然毫无益处,只会破坏其进展。

因此,动机并不能完全结束公爵所说的那席话。

他因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独白之中而不由自主地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沉默听者的存在也刺激了说话人的自我剖析。

他的存在使得主人公讲话时意识更流畅协调,同时也给独白带上了某种动机。

为了实现这一动机,说话人必然会不由自主地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为了给特使留下深刻印象,他所说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受着特使反映的影响。

此外,听者的被动性能将主人公的性格衬托得更加生动美满。

正如在《我已故的公

爵夫人》中,特使的驯服使得公爵更显狂妄自大。

勃朗宁在其戏剧独白中还注意采用各种诗歌技巧来帮助他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和内涵。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按其形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