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4938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

《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综合实践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

2.“人与盐的对白”

利用相声、小品、小记者提问、角色模拟等形式交流正确食用食盐的科学方法。

(三)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相机参与交流或表演,反思自己及家人的用盐习惯,相机进行点拨、小结

(四)拓展实践活动——争当“健康小天使”

1.交流总结后,可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句写出自己的收获。

2.参与“健康小天使”活动。

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亲人、亲戚朋友的身体状况和用盐习惯,用合适的方式给其中的一人或几人提出建议。

如某人患有甲亢病应该怎样用盐,爸爸妈妈有哪些用盐习惯需要改正等。

三、活动评价

可以进行“健康小天使”和“生活小博士”或“实践能手”等评选。

四、教师准备资料

1.食盐概述

人们把食盐当作调味品,对食盐的摄取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

我们从食物中已经获取了相当一部分,只要每天再直接摄取4克就足够满足要求了。

可是有的地方人均每天摄入盐多达18克,造成该地区高血压比例也很高。

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

它调节人体内水份均衡的分布,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

同时,还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

人不吃盐不行,吃盐过少也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

但是,多吃盐也对人体有害无益。

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

盐能使人体“水化”,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人体内盐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应地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因此引起高血压。

2.碘盐的作用和食用注意事项

碘缺乏病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缺碘进而使机体缺碘造成的,人体缺碘不仅可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病、聋哑病等病症,还会造成流产、早产和胎儿先天性畸形等,其中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导致智力障碍。

碘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

成年人的新陈代谢也需要碘的参与;

碘还对人体的生殖系统有影响,所以,吃碘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1)如何让碘盐充分发挥作用

碘盐在帮人们补碘防病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要让碘盐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第一,碘盐要少买、及时吃。

购买碘盐一次不宜过多,可吃完再买,以避免碘的挥发。

第二,食用碘盐时不要加太多的醋。

碘与酸性物质结合后,其功效会受到影响,另外碘盐与带酸味的菜(如西红柿、酸菜等)一起食用时,其功效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碘盐放入容器后,要加盖密封,并存放于阴凉、通风、避光处,以保证其效果。

第四,要掌握好放碘盐的时机。

因碘盐遇热易挥发,所以在炒菜或做汤时,因温度较高,不宜放入碘盐,应在菜或食物快炒好时放入碘盐。

(2)两类人不宜食用碘盐

碘盐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好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宜食用碘盐。

据医学专家介绍,有两部分人群不能食用碘盐,即高碘地区的人群和因治疗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而不宜食用碘盐的。

有关文件规定,这两部分人可以持相关证明到盐业部门专设的商店购买不加碘的食盐。

3.工业盐的危害

工业盐主要用于制碱、锅炉软水、染料、肥皂及洗衣粉、饲料加工等领域,而流入食用领域,其危害不小。

因其内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人吃了以后会发生慢性中毒。

一般而言,人只要摄入0.2克到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

摄入3克亚硝酸盐,就可致人死亡。

 

“我身边的市场”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1.以实地考查为主,结合网上查询等方式开展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市场种类、分布和功能等,从而关注家乡经济发展现状。

2.关注本地市场建设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积极参与出谋划策,设计新型市场。

3.在活动中感受新时代市场的繁荣昌盛,使学生为家乡经济快速发展而自豪,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组织建议

(一)课外查访

1.引导学生开展调查,通过拍照、录音及做笔记等获取第一手资料,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分组进行。

在调查后既可以设计表格进行资料统计,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文字描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调查:

(1)我们周围有哪些市场?

这些市场经营哪些物品?

(2)重点了解某类或者某个市场的主要功能、经营规模、附属设施、交通状况等,并摘录市场宣传标语或者产品广告语。

(3)你觉得这些市场还有哪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2.在家人陪伴或者引导下前往某个市场进行一次消费活动,留心观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

此项任务可以结合第一项查访任务一并完成。

三、课堂交流

1.教师简单介绍本地区人口、面积等地理概况引入本次活动。

2.交流汇报:

(1)同学们到了哪些地方,通过哪些方式进行了调查?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

①图文并茂市场呈现全貌;

②展示某市场主力产品;

③讲述在某市场购物的真实故事;

④朗读市场宣传标语或者产品广告语。

3.以本地行政区划图为蓝本,师生共同完成本地区各类市场分布图。

4.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本地区市场的种类、功能、特色等,还可以介绍这些市场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5.对自己最熟悉的一类或一个市场挑刺,发现它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

6.设计新型的市场,既可以设计综合市场,也可以设计专门市场。

可以口头介绍设计理念和思路,也可以画出图纸,还可以做出模型。

四、参考资料

常见市场类别名称

1.综合市场:

工业品综合市场、农产品综合市场……

2.专业市场:

纺织品服装鞋帽市场、食品饮料烟酒市场、建材装饰材料市场、粮油市场、干鲜果品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通讯器材市场、药材药品及医疗器材市场、小商品市场、文化音像书报杂志市场、家具市场……

“人民币探访录”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访问,了解一些正确使用人民币以及防假币、换残损人民币的有关常识。

知道一些外币,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比较清楚地向大家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人民币某一部分的常识。

懂得爱护人民币的意义,帮助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爱护人民币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学生保护人民币的自觉性。

1.在学校拟定好查访题目,然后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银行进行访问,也可学生自由组合到自己家附近的银行进行采访。

大致的采访范围可以围绕:

人民币有几套?

各套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使用人民币要注意些什么?

怎样识别假币?

残损人民币可以兑换吗?

怎样兑换?

人民币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等问题进行。

2.在采访前指导学生自由分组,在组内讨论选出最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准备怎样去访问。

3.通过上网查询、去银行调查、像长辈咨询等方式,找到一些正确使用人民币的方法,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做好采访记录,整理好采访笔记,以备交流使用。

(二)课堂交流

1.人民币知识竞答:

可由教师主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整个活动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主要为了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程度,以及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竞答题内容可围绕人民币有几套?

各套人民币的发行时间?

使用人民币有哪些常识?

等一般问题进行。

2.钱币大联展:

请学生将自己家里收藏的1、2、3、4套人民币给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或猜一猜,从中了解它们各自发行的时间和一些特点。

请有关小组的孩子介绍我国发行人民币的情况。

如: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行了几套人民币;

每套人民币上的图案有什么不同等。

旨在通过对人民币背面祖国风景图案的了解,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再一次对人民币上各民族文字题写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进行了解,进一步进行各民族大团结的情感渗透。

同时,了解图案上的盲文,由此领会我们国家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心,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有条件的还可以同时展出我国各个时期的钱币和外币,增长学生的见识。

3.人民币防伪大家说:

请有关同学介绍识别假币的方法;

讲一讲假币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及有关事例;

进而总结出识别假币的方法,学一学识别假币的一些简单方法。

同时可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如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上截取的识别人民币以及中央人民银行专家的介绍的具有权威性的解说,提高他们辨别真假人民币的能力。

4.设计《人民币正确使用公约》。

根据课外查访,各小组发现了一些正确使用人民币的方法,各小组先整理组员资料,然后设计一份《人民币正确使用公约》,向全校同学介绍正确使用人民币的方法,规范大家使用人民币的行为,走出不规范使用人民币的误区。

特别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如:

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随意地污染人民币、撕毁人民币等行为。

5.总结交流,谈自己在这次汇报中的收获,交流一下,自己还想了解哪些与人民币有关的事。

1.根据钱币展示活动的效果和对展品的不同了解程度,评选出“小小收藏家”。

2.展出各小组《人民币正确使用公约》,评选出“最佳设计新星”。

并且集体讨论,将各小组的公约进行综合,形成一份班级公约,利用课余时间,向学校的同学、长辈等进行宣传,规范大家正确使用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目前第一、二、三套人民币都已经停止流通,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以第五套为主,还有少量第四套人民币。

残损人民币兑换标准:

一、凡残损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应持币向银行照全额兑换:

1.票面残损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票面完整或残损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二、票面残损五分之一以上至二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应持币向银行照原面额半数兑换,不得流通使用;

三、凡残损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兑换:

1.票面残损二分之一以上者;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不能辨别真假者;

3.故意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揭去一面者,不予兑换。

识别假币的方法

眼看:

看钞票的水印是否清晰、有无层次感和立体效果、看安全线、看整张票面图案是否单一或者偏色。

手摸:

第四套人民币两元以上卷别均采用了凹版印刷,触摸票面上凹部位的线条是否有凹凸感。

耳听:

钞票纸张是特殊的纸张,挺刮耐折,用手抖动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笔拓:

用纸和软铅笔拓水印轮廓。

仪器检测:

用紫光灯检测无色荧光图文;

用磁性仪磁性印记;

用放大镜检测技术及底纹线条。

“日记风波告诉我”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1.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采用访谈、查询等方法,使学生树立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找到一些维护自己隐私的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2.增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3.促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从身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1.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或自拟问题开展调查,如:

偷看别人的日记违法吗?

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包括哪些?

哪些行为侵犯了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有什么危害?

2.查阅有关法律书籍。

初步了解什么是隐私权?

生活中哪些事情算隐私?

从而明白“隐私权”受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同样受保护。

3.收集一个自己认为有关隐私的小事件,分小组选择一个典型事例,编成一个小情景剧等。

方式可以多样,如讲故事的方式、自己拍摄相关的影像资料、自绘漫画等。

1.情景故事表演(由学生主持)。

根据故事,议一议。

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学生很多关于隐私的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认识,甚至是说不清楚。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某些问题暂时搁置,让学生先谈谈对隐私的认识。

2.典型事例辩论。

基于书上提供的案例《日记风波》进行正反方辩论,主要围绕偷看别人的日记违法吗?

父母可以偷看儿女的日记吗?

等话题进行辩论。

通过这个辩论,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侵犯别人隐私权的事情存在,只不过由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有很多侵权行为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参考调查结果和查找的各种资料,总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隐私?

常见的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侵犯别人隐私权的行为?

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发现由于我们的传统习惯而容易被忽视的侵权行为,如:

老师要求学生上交自己的日记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父母私自翻阅儿女的信件、日记;

散布别人的疾病信息,特别是一些容易引起歧视的疾病信息等。

3.主题活动:

怎样保护我们的隐私。

小组合作探究一: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合作探究二: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合作探究三:

保护隐私,我们的建议与思考?

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当我们的隐私权受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其它方法,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秘密;

向别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对象;

上网时,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掌握网上安全知识等。

4.小结:

日记风波告诉我……?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法律常识等。

增强学生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三、参考资料

法律条文选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30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31条对未成年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

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著名的法学学者——人民法学张新宝教授把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总结为以下十类: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难忘的记忆”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1.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总结自己成长中的经验、教训,为初中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2.增强自信心、自豪感;

增进同学、教师、学校间的友谊、情感。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依依不舍的情感,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1.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根据各种途径(如:

看看以前的作业,浏览学过的课本;

翻翻珍藏的照片;

整理自己的奖状、奖品以及各类作品等),展开想象,回忆难忘的岁月,找一找最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写一写最难忘的人或事等。

建议学生在写之前,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一些描写师生情、同学情、怀念小学生活的相关文章,如景山教材第八册语文中的课文《新来的王老师》、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课文《忘不了的笑声》等,激起学生对小学六年生活的回忆,激发他们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感情。

同时,也让学生在写一写、说一说的时候有可以借鉴之处。

2.自由组合,分小组活动,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包括回忆运动会、文艺汇演、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发生的事情等,创编、排练节目,为《我与班级共成长》毕业联欢会做准备。

3.为老师和同学准备临别赠言,提醒学生在准备临别赠言的时候要注意:

不要用一些灰色的赠言,如“祝你笑口常开,笑死活该!

”等赠言,这样的赠言,格调低下、消沉悲观、庸俗无聊,将直接影响赠言的价值,也会给对方带来负面影响。

指导学生在准备临别赠言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主题健康、风格独特,并且要因人而异。

(二)活动实施

1.《难忘的小学生活》主题展示活动。

学生可自己在好伙伴间或小组间交流,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形式可多样,可用图片展示、实物展示、演讲、朗诵等方式来再现这个人,我真难忘啊!

……那一次,我真棒……!

我成功的经验是……想起那件糟糕的事情,我就气愤。

教训太多了……等等。

此时,教师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真地听、看。

主题活动以后,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

2.写临别赠言。

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只有分小组活动,为学校写一份临别赠言,在母校留下永久的纪念。

课后,同学之间再互写临别赠言,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片上。

无论写在哪里,要提醒学生不要追求豪华时尚,购买价格昂贵的同学录等,应以简单朴素为宜,提倡绿色环保,自己动手制作更有意义。

1.根据主题展示活动和平常学习生活中的交流,选出六年里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一则心语日记或儿童诗等,记下这难忘的一刻。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展出部分临别赠言,评出“最有创意赠言”。

3.教师小结,师生间相互留下真诚的话语,增进友谊、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四、活动拓展

建立一个班级博客,将写下的心语日记或儿童诗等发布到博客上,毕业以后,此博客还可作为本班学生以后交流、联系的纽带,增进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