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478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

20XX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

劳动关系协调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XX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重点,网校经济师频道特别了整理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材的重点考点,希望提前掌握,以备迎接20XX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第十四章劳动关系协调

(一)知道、了解

劳动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的主体、建立和运行

劳动合同法律关系含义、特征及内容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概念及内涵

工资集体协商与工资协议的含义

劳动规章制度的含义

非全日制用工与劳务派遣的含义

劳动规章制度的公示

非全日制用工的2点特征:

①以小时计酬为主②工作时间累计不能超过24小时

《劳动合同法》有关非全日制用工主要的6个规定

例题:

下列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说法,错误的是()。

A.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B.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得约定试用期

C.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D.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少于4小时

E.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答案解析】BDB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D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

(二)掌握

一、劳动关系双方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和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

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2.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主要有:

劳动用工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工资奖金分配权。

2)用人单位承担的义务主要有:

为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提供条件保障;履行劳动合同;为劳动者组建工会及工会依法开展的活动提供帮助;依法保证并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遵守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及各项待遇;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保障女职工和未成年劳动者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待遇;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并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依据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创造条件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等。

3.例题:

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 )

A.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B.平等就业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E.提高职业技能

【答案解析】BCDAE是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包括( )

A.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提供条件保障

B.履行劳动合同

C.为劳动者组建工会及工会依法开展的活动提供帮助

D.依法保证并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

E.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及各项待遇

【答案解析】ABCDE是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二、劳动合同履行地原则

1.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执行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

2.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例题:

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 )等事项,执行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

A.最低工资标准B.劳动保护C.劳动条件D.职业危害防护E.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

【答案解析】ABCDE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内容

1.劳动关系协商机制体现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原则,政府、用人单位组织和工会组织三方的职能不能替代,各有侧重和相互独立,相互没有隶属关系

2.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机制。

3.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内容:

1)首先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应坚持平等原则,互惠互利、互谅互让,通过直接协商谈判、缔结契约等方式,建立和调整相互问的关系,解决出现的问题

2)政府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起调节和干预作用,以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共赢

3)我国工会组织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企业中的职代会也代表劳动者的利益

4)用人单位组织是用人单位利益的代表

5)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政府的主要代表,其中主要职能是劳动争议仲裁、劳动监察等

4.例题:

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中,( )劳动者的利益。

A.工会B.单位C.社会保障部门D.董事会E.职代会【答案解析】AE

四、集体协商的6个特征

1.集体协商是劳动者团体与企业或企业团体之间的谈判

1)劳动者团体在我国主要是指工会;企业团体是指企业(雇主)组织(如企业家协会)。

2)例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劳动者团体在我国主要是指工会,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B.企业代表,由其法定代表人担任或指派;而职工一方由工会代表

C.集体合同签字人为双方的法人代表

D.集体协商代表每方为3~10名,双方人数对等,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E.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代表由职工民主推举代表,并须得到全员同意

【答案解析】ABDC首席代表E半数以上职工同意即可

2.集体协商是围绕着改善劳动条件和协调劳动关系的谈判。

主要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还可以包括与劳动条件密切关联的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如录用标准、人员流动、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等

3.集体协商的结果体现在所签订的集体合同中。

4.集体协商本身并不产生劳动关系。

5.国家在集体协商中起调解作用。

6.劳动者应当受到特别保护

例题:

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起( )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企业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3年B.4年C.5年D.终身

【答案解析】C

五、集体合同的特征

1.集体合同是一种劳动协议,它本质上所反映的是以劳动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关系,是规定全体职工与企业之间整体性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一种协议,它以劳动关系的存在为基础。

2.集体合同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全体劳动者。

全体劳动者一方由工会组织为代表,没有建立工会的,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作为其代表,不能由职工个人或职工中其他团体为集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3.集体合同必须是书面合同,其生效要经过特定的程序。

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应遵循自愿协商、平等协商、保持和谐稳定的原则。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六、集体合同的主体、类型

七、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9个内容

八、劳动规章制度制定4个程序

九、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必备的3个条件)

例题:

关于劳动规章制度制定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规章制度指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范相关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的内部规则

B.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C.无论国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都强制必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D.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E.建立劳动规章制度既是用人单位的权利,又是用人单位的义务。

【答案解析】ABDEC对非国有企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法律没有强制必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劳动规章制度要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具备( )。

A.内容合法B.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C.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即可D.要向劳动者公示

E.用人单位高层领导同意即可

【答案解析】ABD属于签订协议发生争议的解决

十、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

1.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2.此劳动合同,除应当依法载明劳动合同必备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

3.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4.被派遣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十一、劳务派遣协议

1.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2.应当约定:

派遣岗位、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3.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十二、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定义务

1.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2.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3.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4.在跨地区派遣劳动者时,应当保证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符合用工单位所在地规定的标准

5.因劳务派遣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6.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十三、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

1.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如无同岗位,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相似岗位确定)

2.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可以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在劳动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时,预期解除劳动合同

十四、用工单位的法定义务

1.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2.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3.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得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4.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5.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6.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7.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例题:

下列说法属于用人单位义务的有( )。

A.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B.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C.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得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D.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E.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答案解析】CEAB是劳动派遣单位的义务D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三)运用

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1.集体协商代表

1)确定集体协商的代表(统称协商代表)

双方人数对等,至少3人/方,并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由工会指派,为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意;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或主要负责人或主席书面委托或民主协商产生)

用人单位一方,由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担任或书面委托

2)协商代表的权益

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自动延长至完成协商代表职

责之时。

(除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①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②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礼仪造成重担损害的③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企业内部的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2.提出集体协商要求

1)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