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3940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2)混合物:

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4.酸、碱、盐、氧化物

(1)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3)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4)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5.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①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

②实质:

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3)二者关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没有化学变化。

6.分类方法

为了便于研究和掌握物质的性质,人们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7.分类方法的应用

对无机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充分认识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无机化学反应

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吗?

提示:

不一定。

如金刚石和石墨、O2和O3、白磷和红磷。

2.什么是酸性氧化物?

什么是碱性氧化物?

二者一定都与水发生反应吗?

能与碱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

无论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都不一定能与水发生反应,如SiO2、Fe2O3等。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这一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这一说法正确吗?

均不一定,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而CO、NO均不是酸性氧化物。

1.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可溶于水的物质 ④电解质 ⑤钠盐 ⑥钠的含氧化合物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D.②⑤⑥

解析:

选C 几种化合物都含钠元素,属于钠的化合物,几种物质都可溶于水,都属于电解质,其中NaCl、Na2SO4不与硝酸反应,NaCl中不含氧素,Na2O不属于盐类;

几种物质都属于电解质,①③④正确。

2.判断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  )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4)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5)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6)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7)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答案:

(1)√ 

(2)×

 (3)√ (4)√ (5)×

 (6)×

 (7)×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为: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的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

液态

分散质粒

子的直径

小于1nm

1nm~100nm

大于100nm

分散质粒子

分子或离子

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高分子

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特征

①均一、透明、稳定,久置不分层

②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③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

①均一、透明、较稳定

②有丁达尔效应

③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①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久置分层

②无丁达尔效应

③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实例

硫酸铜溶液、氯水、碘酒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AgI胶体

泥水

牛奶

2.胶体按照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分散剂

举例

气体

烟、云、雾等

液体

Fe(OH)3胶体、蛋白质水溶液等

固体

水晶

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利用该性质可区分胶体与溶液。

4.胶体的制备

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1.胶体和溶液的最本质区别是什么?

如何区分胶体和溶液?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利用丁达尔效应。

2.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不是。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不同,胶体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

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至过量有何现象?

开始出现红褐色沉淀(聚沉),后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溶液颜色为黄色,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

4.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胶体现象有哪些?

三角洲的形成;

明矾、铁盐溶液的净水;

盐卤点豆腐;

工业上静电除尘等。

1.下列关于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

B.氢氧化铝胶体与氯化铝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后者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较大

C.纳米级的氧化铁与水组成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D.氯化钠易溶于水,所以氯化钠一定不能制成胶体

选C 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A项错误;

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溶液分散质的,B项错误;

纳米级的氧化铁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溶于水能形成胶体,C项正确;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等,但它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如苯、四氯化碳等,将氯化钠分散在75%的乙醇中能形成胶体,D项错误。

2.分类方法在化学科学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四类

选A B项,根据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弱电解质,错。

C项,根据丁达尔效应只能鉴别出是不是胶体,但不能区分溶液和浊液,错。

D项,按能量变化可将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错。

考点

考频

命题指数

一、物质的分类

3年9考

★★★

二、胶体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3年12考

★★★★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难度不大。

常见无机物的转化是主干知识、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无机物之间的转化,有时以无机推断的形式考查。

[例1] 下列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NO2——酸性氧化物 Na2O2——碱性氧化物

Al2O3——两性氧化物

B.汽油——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HD——单质

C.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D.液氯——非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解析] NO2和水反应生成的是HNO3和NO,其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和酸反应生成的是盐、H2O和O2,其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

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胆矾即五水硫酸铜,是纯净物,HD是氢气,属于单质,B对;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错;

液氯是单质,其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

[答案] B

[例2] (2013·

合肥质量检测)如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X

Y

Z

A

干冰

氧化物

纯净物

B

离子化合物

电解质

化合物

C

淀粉溶液

分散系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解析] A项,干冰是CO2固体,属于氧化物;

B项,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C项,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而胶体又是一种分散系;

D项,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是离子反应,如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

[答案] D

物质的分类

1.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Fe2O3、CaO、CO2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④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都是混合物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A.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③⑤

C.只有①②④D.只有②③⑤

选A CO2是酸性氧化物,①错误;

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可以是非金属元素H,也可以是碱金属元素,③错误;

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⑤错误。

胶体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胶体的性质是高考的常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进行考查,主要涉及胶体粒子的大小、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的制备等知识,在理科综合中,由于受篇幅的限制,近几年考查较少。

[例3]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 烟尘是气溶胶,其中的胶体粒子带电,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产生电泳现象,使烟尘沉降而除去;

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氢氧化铁与酸反应而溶解;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不是胶体。

胶体的主要性质

(1)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其原因是:

①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相同,相互排斥;

②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

(2)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做聚沉。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①加入电解质;

②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③加热。

(3)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

如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B.将5gCaCO3粉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滤液属于胶体

C.明矾具有净水作用且能杀死水中的病菌

D.将混有NaCl的淀粉溶液置于半透膜袋中浸入蒸馏水里,一会儿后,取少量袋外液体分别加入少量AgNO3溶液和碘水,现象分别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和溶液显蓝色

选A 烟尘微粒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胶粒带电,所以可以利用高压电除尘,A项正确;

CaCO3是浊液,过滤后所得滤液应为(稀)溶液;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净水,但不具有杀菌作用,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袋外液体加碘水应无现象。

B、C、D三项均错。

[随堂巩固提升]

1.下列对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强电解质

弱碱

盐酸

氢氧化铝

绿矾

苏打

氢碘酸

氢氧化钡

稀有气体

烧碱

高氯酸

氨水

纯净空气

硫酸

氢氧化铁

铁粉

醋酸铵

选D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A错;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氢氧化钡是强碱,B错;

氨水是混合物,一水合氨是弱碱,C错。

2.(2012·

昆明质检)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选D A中胶体是不带电的,但是胶体粒子可能吸附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而带电;

B中通电时溶液中溶质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和水中电离出来的H+和OH-分别向两极移动;

C中溶液中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律的,同样是布朗运动。

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

10-9m)恢复了磁性。

“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直径比Na+小

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选C 从直径可知该分子直径大小为纳米级,具有胶体的性质,胶体粒子的直径大于离子的直径,A错;

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

C正确;

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胶体,D错。

4.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磷转化为红磷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A.②③④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⑧

C.②③⑥⑦⑨D.④⑤⑥⑧

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中学化学中的基础知识,③缓慢氧化是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④品红溶液褪色是品红与通入的SO2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无色物质。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的原因是无水硫酸铜结合水生成了胆矾。

⑦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生成了一种新单质。

⑧浓硝酸久置分解出NO2,NO2又溶解在HNO3溶液中,使硝酸变黄。

以上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①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②爆炸是一种现象,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都有可能产生爆炸现象。

⑥工业制O2一般通过液化空气法,是物理变化。

⑨虽然有新物质生成,但是是原子核内部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课下知能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最近在全国大热的“PM2.5”再次被揪出来,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等于10-6m)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

现将直径为2.5微米颗粒物分散到水里,形成的分散系属于(  )

A.溶液B.浊液

C.胶体D.不能确定

选B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7~10-9m的分散系为胶体;

小于10-9m的为溶液;

大于10-7m的为浊液,故“PM2.5”分散到水里形成浊液。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D.②③⑤

选B ①中液氯为单质;

④中碘酒和漂粉精均不是胶体;

⑤中Na2O2为过氧化物;

所以选B。

3.某化学学习小组讨论辨析:

①漂白粉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④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⑤B.①②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选A ①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酸雨属于溶液,①正确;

②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②错误;

③不锈钢是含Cr、Ni等的合金钢,硬币是钢芯镀镍、镀铜等的合金,③正确;

④纯碱是Na2CO3,属于盐,④错误。

4.(2013·

中山模拟)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

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NH4)2Fe(SO4)2中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孔雀石都是常见的铁矿石

D.Na2CO3、Ba(OH)2、NH4Cl、Na2O2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选D 氧化物仅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A项错;

氧化性酸是指酸根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的酸,HCl和金属的反应中虽然表现氧化性,但是该性质是H+表现出来的,B项错;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它不是铁矿石,C项错。

5.(2013·

长安一中高三二次质检)下列现象或变化过程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清晨森林中的道道光柱   B.夕阳下的晚霞

C.海水的淡化D.明矾净水

选C 胶体的性质有:

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

清晨在森林中,空气和水蒸气等杂质构成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构成了胶体,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

夕阳下的晚霞也是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云属于胶体,B正确。

明矾净水是铝离子水解生成了氢氧化铝胶体,胶体颗粒表面积比较大,具有比较强的吸附能力,D正确。

6.(2012·

湖州模拟)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

D.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选C 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发生了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跟胶体的性质无关;

A项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因为豆浆是胶体,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制成豆腐;

B项墨水是胶体,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胶体粒子带的电荷相反,相互中和,使胶体聚沉;

D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以制得Fe(OH)3胶体

D.某粒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粒子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

选D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是区分溶液、浊液、胶体最本质的属性,B项说法正确;

当粒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粒子应为中性粒子,不可能为离子,D项说法不正确。

8.食盐、蔗糖、醋酸、纯碱、汽油、明矾等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

A.食盐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蔗糖和醋酸都是弱电解质

C.纯碱是碱

D.明矾经水解可得到氢氧化铝胶体,1L0.2mol/L的氢氧化铝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铝胶粒数小于0.2NA

选D 食盐溶液不是胶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蔗糖是非电解质,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类,胶体中胶粒是多个分子的集合体,故D正确。

9.(2012·

山东高考)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选C 选项A,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选项B,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B错误;

选项C,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正确;

选项D,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混合物,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0.(9分)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

(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

(4)浊液、溶液、胶体、水________。

(5)空气、N2、HCl、CuSO4·

5H2O________。

(6)铜、金、汞、钠________。

(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即不是盐酸盐,它是HClO的钠盐,其中氯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三种。

(2)只有Cl2中Cl的化合价为0,其他均为+5价。

(3)只有HCl为无氧酸;

其他合理的分类也是正确的如H4SiO4是难溶于水的。

(4)浊液、溶液、胶体为分散系,是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物。

(5)只有空气为混合物,其他为纯净物。

(6)只有钠属于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的前面,其他的为不活泼金属,排在H的后面。

也可以根据金属在通常情况下状态不同分类,汞通常情况下是液态金属。

(1)NaClO 

(2)Cl2 (3)HCl(或H4SiO4) (4)水 (5)空气 (6)钠(或汞)

11.(12分)“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与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个,属于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