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2212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

Z-039

赛项名称: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

英语翻译:

IOTtechnologyapplicationandmaintenance

赛项组别:

中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竞赛目的

为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的提升作用,促进中职学校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进程,以满足社会对物联网技能人才的需求。

通过本赛项,主要展示物联网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中职学生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物联网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教学改革和专业方向调整,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

(一)竞赛内容

通过对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设备的操作,在规定时间内,按任务书要求实现竞赛内容,竞赛结束,停止一切操作。

1、技能操作部分:

功能

描述

物联网感知识别层设备安装与调试

参赛选手能够在统一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上,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和规定,完成物联网感知识别层设备的硬件安装与调试。

物联网网络传输层连接与配置

按照任务书上的网络环境要求和配置方法,在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上,完成局域网络的搭建。

物联网应用层系统的部署与配置

在PC机或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的移动终端设备上,按照任务书要求的软件环境和场景要求,部署由竞赛组织方提供的物联网应用系统软件,并完成配置和调试。

物联网应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在部署好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上,通过系统操作使用,发现和处理常见的系统故障和错误;按照要求演示操作和演示系统的功能。

2、笔试作答部分

在任务书中,竞赛内容除操作要求外,还穿插有笔试作答内容,参赛选手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的结果或数据,在发放的作答卷上按要求填写,在竞赛结束后提交作答卷。

(二)时间安排

竞赛时间从9:

00开始,持续到12:

00结束,共3个小时。

四、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

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

参赛选手在现场根据给定的竞赛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相互配合实现比赛任务。

竞赛在一场内完成,参赛队的竞赛工位号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工位号抽签在竞赛前一天下午选手说明会上举行,由每队参赛队队长进行抽签并确认。

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竞赛使用的软件或参考资料在赛前拷贝至参赛选手的计算机,参赛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五、竞赛试题

本赛项采用建立试题库的方式,试题库包括10套试题方案,每套方案赛题重复率不超过20%,在竞赛前,竞赛时使用的赛题会在现场监督人员的监督下,由裁判长随机指定相关人员抽取。

本赛项的命题工作由赛项执委会指定的命题专家组负责,按照竞赛规程的内容要求,在方向和难度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中职物联网人才培养要求和物联网企业岗位需要进行设计,命题专家在完成命题后,会交由赛项执委会指定的专家进行审核。

本赛项会在开赛前一个月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布赛项的样题。

六、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须为2014年度在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21周岁(当年),即1992年7月1日后出生。

报名时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内容,提供个人身份证明。

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者,将取消整队的比赛资格和成绩。

2.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讲文明礼貌。

各地代表队之间应团结、友好、协作,避免各种矛盾发生。

4.参赛队在比赛前一天由赛项执委会统一组织熟悉赛场。

5.参赛选手须提前20分钟入场,入场必须佩戴参赛证并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

不得私自携带任何软硬件工具(各种便携式电脑、各种移动存储设备等)、技术资源、通信工具。

按工位号入座,检查比赛所需竞赛设备齐全后,由参赛选手签字确认方可开始比赛。

选手在比赛中应注意随时存盘。

迟到超过10分钟不得入场。

竞赛期间不准出场,竞赛结束后方开离场。

6.竞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队内部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但不得向任何其它人员讨论问题,也不得向裁判、巡视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询问与竞赛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关的问题,如有竞赛题目文字不清、软硬件环境故障的问题时,可向裁判员询问,成员间的沟通谈话不得影响到其他竞赛队伍。

7.竞赛过程中除裁判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外,任何其它非竞赛选手不得进入竞赛场地。

8.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9.其它未尽事宜,将在竞赛指南或赛前说明会向各领队做详细说明。

七、竞赛环境

1.竞赛场地。

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水、电和供电应急设备。

同时提供所有指导教师休息室1间。

2.竞赛设备。

所有竞赛设备由组委会负责提供和保障,按照参赛队数量准备比赛所需的软硬件平台,详见技术平台部分。

3.竞赛工位。

每个比赛工位上标明编号。

每个比赛间配有工作台,用于摆放计算机和其它调试设备工具等。

配备3把工作椅(凳)。

4.赛场开放。

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设计,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面向媒体、行业专家开放。

允许媒体、行业专家在规定的时段内沿指定路线进行现场参观。

八、技术规范

1.竞赛项目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需求,并参照表中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制定。

序号

标准号

中文标准名称

1

GB21671-200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2

LD/T81.1-2006

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范

3

ISO/IEC29182-5-2013

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

传感器网络参考体系结构

2.竞赛现场环境标准

竞赛现场设置竞赛区、裁判区、服务区、技术支持区。

竞赛区为参赛队提供标准竞赛设备;竞赛区的每个比赛工位上标明编号;每个比赛间配置若干工作台,用于摆放计算机和其它调试操作,工作台上面摆放制作工具等。

裁判区配置计算机等统计工具,配置摄像机,记录各参赛队的比赛全过程。

服务区提供医疗等服务保障。

技术支持区为参赛选手提供公用设备等。

竞赛现场各个工作区配备单相220V/3A以上交流电源。

九、技术平台

1.硬件环境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基础版)

NLE-PTS14

1

2

物联网实训工位

NLE-PT08

1

3

物联网工具箱

1

4

工作台

2

5

计算机

2

计算机最低配置如下:

CPU

1GHz以上处理器

内存

2G以上

硬盘

30G以上

端口

至少1个串口,2个USB接口

2.软件环境

序号

类型

描述

1

操作系统

计算机

Windows7

移动互联终端

Android2.3

手持PDA

WinCE5.0

2

运行环境

.NetFramework4.5,MicrosoftSqlServer2008,Tomcat6.0.32,MySQL5.5.20,JDK

3

开发环境

VisualStudio2010,Eclipse4.2.2,AndroidSDK

4

应用软件

物联网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物联网智能商业应用系统,物联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十、评分标准

竞赛评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对参赛选手价值观与态度、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及组织与管理能力的考察。

以技能考核为主,兼顾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评定。

1.评分标准

序号

名称

分值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1

物联网感知层设备安装与调试

30%

按照任务书要求对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中,感知识别层中的多种设备,如各类传感器、无线传感网模块等进行安装、设置和调试。

上机操作、笔试

2

物联网网络传输层连接与配置

15%

根据任务书要求,在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中,搭建局域网,并对各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进行连接和配置。

上机操作、笔试

3

物联网应用层系统部署与配置

25%

根据任务书对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的应用场景系统进行部署,包括对服务器端应用系统、PC客户端应用系统、移动端应用系统的部署和配置。

上机操作、笔试

4

物联网应用系统使用与维护

25%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对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中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进行操作,并对按要求对系统中的软硬故障进行排查和处理。

上机操作、笔试

5

职业素养

5%

通过对竞赛任务的完成,考核参赛选手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团队风貌5方面的职业素养成绩。

备注:

所有笔试部分在总分中占比约为10%-15%。

2.评判方式

(1)上机操作部分

内容描述:

通过对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设备的操作,在规定时间内,按任务书要求实现竞赛内容,竞赛结束,停止一切操作。

评判方式:

裁判组在竞赛规定的结束时间后,分组对参赛队伍进行考评。

裁判员每人有一份评分表,裁判员按照评分表中要求对参赛选手进行提问或是要求其演示,并根据回答和演示结果按照评分表中标准进行打分评判。

(2)笔试作答部分

内容描述:

在任务书中,竞赛内容除操作要求外,还穿插有笔试作答内容,参赛选手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的结果或数据,在发放的做答卷上按要求填写,在竞赛结束后提交作答卷。

评判方式:

竞赛结束后,裁判组会收集各组的作答卷,并按照标准答案打分并核算成绩。

十一、评分方法

1.组织与分工

(1)参与大赛赛项成绩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裁判组、监督组和仲裁组,受赛项执委会领导。

(2)裁判组实行“裁判长负责制”,设裁判长1名,全面负责赛项的裁判管理工作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争议问题,副裁判长若干名,负责协助裁判长工作,以及一定数量的裁判员。

(3)裁判员根据比赛需要分为检录裁判、加密裁判、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

检录裁判负责对参赛队伍(选手)进行点名登记、身份核对等工作;加密裁判负责组织参赛队伍(选手)抽签,对参赛队信息、抽签代码等进行加密;现场裁判按规定做好赛场记录,维护赛场纪律,评定参赛队的现场得分;评分裁判负责对参赛队伍(选手)的比赛作品、比赛表现按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4)监督组对裁判组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对竞赛成绩抽检复核。

(5)仲裁组负责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2.成绩评定方法

成绩评定是根据竞赛考核目标、内容对参赛队或选手在竞赛过程中的表现和最终成果做出评价。

本赛项的评分方法分为现场评分和结果评分。

现场评分。

现场裁判依据现场打分表,对参赛队的操作规范、现场表现等进行评分。

评分结果由参赛选手、裁判员、裁判长签字确认。

结果评分。

结果评分是对参赛选手提交的竞赛成果和作答卷,依据赛项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分。

所有的评分表、成绩汇总表备案以供核查,最终的成绩由裁判长进行审核确认并上报大赛组委会。

3.成绩公布方法

赛项成绩在赛项结束后由大赛组委会负责公布最终成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大赛成绩进行涂改、伪造或用于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如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