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0890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docx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潜在功能探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同班异步分层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

2007年11月14日星期三18:

17

摘  要:

本课题研究,是探索信息技术课在网络环境下同班异步分层教学理论和实践规律。

通过对背景及意义、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实施过程的阐述,探知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和优势所在。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 同班异步  分层教学四环节教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信息技术课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学习、生活与生存需要的最基础课程,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

当我们满怀激情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初见端倪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已悄然向我们走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

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和评价、信息的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人们最基本的素质和文化水准的标志。

因此,培养和塑造人们信息素养,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适应时代需求的重要内容。

如何适应这一需要,这正是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教育技术日趋成熟,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都将因此而发生深刻变化;而作为信息技术的两大核心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则逐渐被广泛深入地应用到各科教学当中。

作为一所从学前到高中全日制寄宿学校——合肥润安公学,学生来自全省各地,有农村的,也有乡镇和城市的。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来润安就读的生源时间迟早不一,学生计算机水平也就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造成计算机教学进度难以统一,各学段教学内容因交叉重叠,老生感到“吃不饱”无心学,新来学生跟不上,觉得计算机高不可攀,畏惧学,造成了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教学整体水平不能提高。

如何让基础薄弱、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吃得了”,又让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吃得饱”,是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课题。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并开展了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网络环境实施同班异步分层教学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在解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差异的教学矛盾的同时,探索信息技术课因材施教途径的方法,以提高全体润安学子整体计算机信息水平。

借此丰富“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

意义:

1.本课题研究标志着本校计算机课程设置将步入规范轨道,不仅解决了各学段内容交叉重叠的矛盾,而且为创计算机特色课程铺平道路。

2.本课程方案以信息为主线,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

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3.为本地区12年制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探出新路,为本地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参考范例。

二、课题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同班异步分层教学法”,是指在同一个班级,针对信息技术课中计算机水平层次差异显著的学生,按照不同步的目标,实施不同教学内容层次要求的一种教学策略。

本课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优越的网络环境下,根据“最邻近发展区”原理、“因材施教”和“班内分组教学”的理论,按照最优化教育策略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三、课题的实施环境

同班异步分层教学研究的实施是在基于优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课室进行。

教学环境为与整个校园网及Internet相连的局域网教室。

教室内装有极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它具有一般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可方便地锁定一台或多台学生机进行广播、交流、学生演示、文件收发和监控等,以及分组教学的功能。

同时还设计了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共同讨论的分层任务和问题(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软件和材料。

四、课题的实施

实验采取自然实验法,即以自然班为实验单位,通过网络建立两种至三种任务目标框架的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老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框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当完成第一层目标框架,接着可再次攀升第二层目标框架,使基础好的学生在创新上有所突破,基础差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跟上教学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采取常规教学方法的班作为对照班,并选择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实验开始时水平相近。

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运用“因材施教”、“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同班异步分层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趋向优化,使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同时总结探索了同班异步分层教学过程中的四环节教学方法。

四环节教学法,是指:

“创设情境,确立目标”/“围绕任务,分层探讨”/“集体讲授,异步辅导”/“整体评价,激励提高”四环节,根据教学任务自主学习、相互探讨、讲授辅导、评价提高。

四环节教学法是在依据学生水平分层的情况下实施的。

即:

在实施同班异步分层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班中具有相似知识水平与学习特点的学生组合为一个教学单位(即层。

通常情况下,将少数具有较好计算机基础与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组成A层,把毫无计算机基础且学习速度明显较慢的学生组成C层,大多数学生编入B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若是需要还可增设其它层),教师依据各层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制定各层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重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以促进生生互动,使每一个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环节一.创设情境,确立目标

  同班异步分层教学开始时,教师利用电脑教室的可控性和开放性,以实例演示、设问、任务诱导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

利用各种现成的计算机教学、学习软件以及自制软件和课件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分组广播的功能,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激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目标的确立,一般是以不同层次学生对象设计分层任务,对于C层学生来说,以强化基础、巩固计算机技能为主;对于B层学生来说,则重点在调动其非智力因素,引导其多观察、勤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实践,帮助他们向A层学生转化;对于A层学生来说,则可设计一些应用性和探索性较强的任务目标,还可以分定其为小组内的“导师”,应用“生生互动”的策略,引导小组内其它学生协作学习。

同时为促进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协作,有时也可适当让A组学生当一回小“导师”,帮助其它学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既让B、C组的学生们掌握了知识技能,又让A组学生在帮助的过程中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有一个更新的或更进一层的认识。

例如,笔者所带初一(3)班的刘洋同学,在讲授“绘图”一节内容时,她是属于A组类的学生,她不仅具有较强的知识习得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在给她的任务完成后,她就经常能帮助周围的同学去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在帮助同学学习绘画工具的使用和电子绘画过程当中,得到帮助同学提出一些不同的想法或问题,她也就会学会独立思考,并试着与同学一起去解决,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又会及时向老师求教,同时更开拓了她自己的思维,使她自己也更进一步。

环节二.围绕任务,分层探讨

  此环节教师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觉地去围绕任务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是不断给学生设置障碍,学生不断跨越障碍的过程。

对于学生自学、讨论后仍无法逾越的障碍,教师要作为下一环节讲授与异步辅导的重点。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巩固旧知识技能、发现新问题、跨越新障碍、建构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在学生自学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同时,积极鼓动学生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与学习,让“师导”与“生导”齐头并进,使“生生互动”的策略能行之有效,让分层探讨更显成效。

环节三.集体讲授,异步辅导

  “集体讲授”主要是针对人数占优势的B层学生(或还有部分A层与C层学生),为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而组织的一种集体教学活动。

然后,教师为那些来不及解决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分先后在层内辅导,即“异步辅导”,同时学生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矫正、感悟或继续探讨。

“集体讲授,异步辅导”是实施异步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是“教”与“学”的一个动态反馈教学过程。

在学生自学、教师巡回辅导时,主要围绕A层学生“吃不饱”与C层学生“吃不了”的问题,重点辅导A层与C层学生。

对A层学生,教师的“帮导”目标是拔尖,加大信息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求他们“立志向、善思考、自己走”,鼓励学生善思考、善提问,从老师要求的任务中找出问题并学着去思考和解决;对C层学生,目的是达标,重点为“夯实基础、养成习惯”,鼓励他们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敢实践、敢操作、敢提问;对大多数的B层学生,目标是整体提高,教师要引导他们将心理活动集中于相应的教学目标或形成具有共性的问题,为下一个教学进程作好准备,重点是“促消化、助迁移”,鼓励多思考、多提问,积极引导他们朝A类学生转化。

  环节四.整体评价,激励提高

  整体评价分为层内评价与综合评价。

层内评价贯穿于巡回辅导、异步辅导的全过程,教师要结合各层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C层学生往往虽然基础较差,但他们同样有很强的自尊,而且对评价非常敏感,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如一次大胆的提问、一个计算机功能的意外发现、一次主动的探索计算机技能的使用……充分肯定,多加鼓励,对于错误及时加以纠正。

通过层内评价,利用对个体的关注、肯定成绩、鼓励上进、张扬个性,学生会增添学习各种计算机软件的自信与勇气,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有利于良好班风和学习氛围的形成。

综合评价是在学生各自原目标达成后,对学生的练习、作品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总体评价,它既是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有效手段。

利用好整体评价,对于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推动各层齐头并进,在下一个教学目标实施中取得更大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并与常规教学相比照,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在学生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能力的提升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五、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与成效

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分层,源于学生的差异,效果,来自于分层。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既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后无所事事,又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使学生心理品质得以逐渐优化,而这又进一步促进学生更为积极地探索信息学知识,自主地结合理论进行操作,掌握知识,发现规律。

从中,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增强,信息素养得以提高。

而且,在形成局域网的教室中,学生的层间、层内的合作变得活跃和突出,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

  通过一年的学习,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明显超过了对照班(见下表)。

班级考期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

实验班期中86.19938.3

对照班期中83.897.532

实验班期末90.310065.3

对照班期末85.696.241.8

  而且在一年的学习后,实验班的学生明显比对照班学生更懂怎样自己去学习和思考,怎样几个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和作品;学生作品获奖人次也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课堂思维也较对照更为活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各层学生的学习,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

学生所提的问题各不相同,这些问题不仅仅涉及到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网上信息搜索等方面,而且涉及到程序的开发、审美艺术、硬件时尚等诸多方面,所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课题,迫使教师不得不认真去思考、学习和探索。

分层教学在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自觉跨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主动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成效:

我们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并开展的“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网络环境实施同班异步分层教学研究”,经过三年多的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一定成效:

自2000年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校《利用网络环境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同班异步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课题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效:

从2000年11月开始到2001年8月,建立了具有公学特色的信息技术课(从小学到高中)的连续完整体系,规范了各学段各学年教学内容和目标,达到了避免信息技术课内容交差重叠的状况。

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方案”、“信息技术课教学纲要”、小学信息技术课校本补充教材、“信息技术课”阶段性研究报告等文本作品共四件,QBASIC语言教学软件一套。

第二阶段成效:

从2001年9月开始到2002年8月,按照实验要求分步实施,形成了分步实施、分层教学软件、课件、软件资料共计1.51GB;探索了适应本校教材体系和能激励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方法模式,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使一些较好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年的时间里,共计有21人次获得省、市、区各级竞赛奖。

第三阶段成效:

从2002年8月开始到现在,根据实施阶段成果进行了初一年级第二轮实验,并对第一轮实验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进一步巩固提高了成果,促进了该轮学生能跟上老生学习进度,完成了同班异步分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共计有67人次获得省、市、区各级竞赛奖,比第二阶段增长3.19倍。

六、实施异步分层教学的关键

1.做好分层任务设计

  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教师除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机房等一些常规准备之外,还要认真设计分层任务。

任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好坏及整堂课的教学质量。

任务的设计,对于C层学生,以强化基础,巩固技能为主;对于B层学生,重点在调动其非智力因素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学会多观察、勤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刻苦钻研上下功夫,通过任务练习,诱导他们向A层学生转化;对于A层学生,可设计一些应用性、探索性强,思维量大的内容。

  例如,在运用FrontPage网页设计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网页制作的任务,共有12个题目:

  

(1)在网页中加入文字并作相应的修饰;

  

(2)图片、水平线的插入并作相应的修饰;

  (3)文件、图片超链接的设置;

  (4)表格线的设置;

  (5)文件的保存;

  (6)制作发送电子邮件的链接;

  (7)背景音乐的设置;

  (8)字幕的设置;

  (9)背景的设置;

  (10)网页中表格的嵌套的应用;

  (11)网页过渡的设置;

  (12)思考并查询:

该如何在网上安家?

试一试!

  教学中,对不同层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C层要求完成第1-5题,B层要求完成第1-9题,A层要求完成第1-12题。

  2.搞好学生分层与动态管理

  考查所得成绩是对学生最初分层时的主要依据,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性格品质、心理素质、能力倾向,对他们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结合学生自身的要求,正确地确定学生所在的层。

学生的层确定后,还要进行动态管理。

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及时调整变化了的学生所在的层次,以适应他们学习水平的变化,如半个学期调整一次。

对于一些变化特别快的学生,甚至可以一经发现,立即调整,以此来鼓励学生由低层向高层迈进。

3.异步分层教学要“分”而不乱

  异步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要做到分而不乱。

首先要确定好分层的数目与各层中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教师的管理能力。

太多或太少都会造成学生时间的浪费或班级气氛的破坏。

其学生数一般是A、C层少而B层多,这样可方便地通过个别辅导等形式使优者更优,有效地缩减C层人数。

再者,要淡化各层间人为的界线,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避免分层带来的负效应。

对于各层的练习,下有底线,上不封顶,激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再次,要协调好各层间“教”与“学”的交互,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动”、“静”结合,“分”、“合”有致,有序地处理好学生的练习、操作与教师辅导的交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环节的教学。

  异步分层教学法有它的优势,采取“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强化训练的积极性;在提高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同时,使基础薄弱、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在一年内逐渐跟上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学习进度。

但并不是只有异步分层教学法才是最优秀的教学法,我们要根据目前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结合对信息技术课具体内容的分析、对学生特点的充分了解,结合“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索法”、“讲解法”、“启发式”等其他优秀的方法实施教学,以更好地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参考文献:

[1]《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同班异步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合肥润安公学专项课题组.2001.10

[2]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林崇德,沈德立.《计算机与智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张祖,朱纯,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2.7.

[6]韩朝晖.《网络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现》.《中国电化教育》,2001.8.

[7]马和民.《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8]吴康宁著.《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要社会学问题》.载南师大学报.1991(4)。

因材施“导”   分层异步教学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王学龙    转贴自:

本站原创    点击数:

400    文章录入:

admin]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现阶段我校高中生的构成特点和普通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肯定分层异步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语言知识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因材施导是分层异步教学的核心。

分层异步教学则是因材施导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因材施导分层异步创新能力

 【正文】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指出:

“现代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基础,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科学思维头脑和个体发展优势,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智能化的开放教育。

”分层异步教学的目标就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一、校情分析        

   我校是成都市一所普通高完中(市重点)。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办学体制和招生制度的改革,加上去年我校又和川大附中(成都十二中)并校,我校高中生的构成层次更为复杂,有正读生、择校生、自费生、借读生大量混合编班,每个班的班额差不多有60人之多。

每个学生的天赋,品格,智能和体能等状况都不尽相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发展的多元化等因素决定了学生发展目标的多元性,这给老师人为地增加了教学难度。

二、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进入我校高中的学生,虽然已经历经几年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词汇量,也了解了一些基础的句法结构知识,但由于学生智力、非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许多方面客观上层次差距很大,如学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基础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语言运用能力的差异、对语言的整体感知等。

目前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难度要求较高,极具时代特色。

如果我们不能而向全体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势必对教和学都产生很大的阻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而就会变得十分相似”。

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问,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因材施导”和“分层异步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所谓“因材施导”和“分层异步教学”,亦即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根据学生各自心理特征,各自的语言知识,各自的接受能力,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有区别地制出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创立科学评估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整体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

三、分层异步教学模式

  分层异步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能将教师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效应)和学生的六步学习程序(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课内外全部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

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体性的本质特点,反映了教为学服务,教学活动一定要适合学情的基本规律。

   分层异步课堂教学模式即“六段教学”结构(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效应)。

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适合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规律,而且完全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六段教学”的每一步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策略。

  “提出问题”是分层异步教学的第一步。

一方面,它能激发学生认识兴趣。

教学由“问题”开始,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创造的向导,当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

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

同步教学“以讲代学”,以教师的思维过程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而异步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活动的教学。

它由提出问题开始,学生逐渐解决一个一个的学习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种思维互相影响和碰撞,能够有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指示方法”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步骤。

“指示方法”也称作“启发思维”。

启发就是为新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有效的联系,给学生指出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的认识条件的途径、思路和方法。

“学生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异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的指导程序要以学生的学习程序为基础。

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独立思考和独立作业,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自学,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会创新”。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创造思维能力,又发展了创造个性。

“明了学情”和“研讨学习”都是因材施导的有力措施。

“明了学情”是教师实现指导异步化的关键。

它有力防止了教师指导活动的主观盲目性。

教师的异步指导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学情来进行的。

“研讨学习”实质上是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分类指导或全体指导,这是因材施导的教学方法。

“强化效应”教学阶段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总结和鉴定的阶段。

异步教学的强化,是对学生学习的正确的学习结果给予肯定,以达到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强化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四、分层异步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应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在教同一内容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目标:

对基础差的学生落实单一知识点,侧重记忆、重复和模仿,使其掌握和巩基础知识;对基础好的学生,要重视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其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