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06406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55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

《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应急预案通用模版doc文档格式.docx

单位周边环境图106附件10:

营业执照副本107附件11:

厂区平面图108附件12:

楼层平面图及紧急疏散图109每日安全课堂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总则1.1编制目的编制目的为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客户及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1.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2.1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预案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预案条文,有指定日期的按原版本,未指定日期的按最新版本引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88号令,2016年7月1日起施行)(7)北京市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京安监办发【2012】8号)(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10)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2011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11月4日修正版)(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1.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安全生产的火灾疏散、触电、有限空间、压力容器伤害事故、电梯事故、蒸汽锅炉事故、危险化学品泄露、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乙醇泄露、粉尘爆炸、高温中暑、灼烫伤害、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等突发事件的处置。

1.4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企业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

规定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

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特点,为应对几种安全事故类型。

(3)现场处置方案:

是针对具体的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1.5应急工作原则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切实履行本单位安全监督管理职能,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1.5.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做好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把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1.5.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充分发挥本单位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领导责任制,实现“分级管理、按级负责、逐级提升”的应急机制。

1.5.4反应快捷,协同应对。

充分发挥依靠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加强与属地应急救援机构的联系,加强各职责部门的协调,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制。

1.5.5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

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生产(经营)生产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1.5.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素质。

2风险描述风险描述2.1单位概况单位概况单位名称每日安全课堂详细地址单位性质建立时间企业邮箱邮政编码安全负责人电话消防安全负责人电话固定资产产总产值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职工人数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义务消防队负责人主要灭火装置数量灭火器人数电话消防栓消防消防水源室内消防栓数量室外消防栓数量经营项目制药最近的医院重点部位12处营业执照上的法人代表方位名称距离备注周边地区情况东侧-南侧-西侧-北侧-最近的消防支队或中队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本单位无重大危险源。

2.2.2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评估序号危险化学品名称使用、存放地点本月使用量剩余量危险特性1、易燃液体2、易燃液体3、易燃液体,三类易制毒4、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5、可燃、具刺激性6、易燃7、遇明火高热可燃8、二级氧化剂9、10、11、易燃液体12、酸性腐蚀品13、易燃固体14、酸性腐蚀品、三类易制毒15、易燃16、毒害品17、18、有腐蚀性19、20、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21、具腐蚀性、强刺激性22、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23、酸性腐蚀品24、二类易制毒25、易燃液体26、剧毒品27、剧毒品28、氧化剂29、强氧化剂30、有毒31、氧化剂、有毒品32、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易制毒33、易燃液体34、易燃液体35、易燃液体、二类易制毒36、易燃易挥发37、酸性腐蚀品、易燃液体38、低毒,易燃,有腐蚀性、易制毒39、易燃,有刺激性40、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41、高毒,氧化剂42、易燃液体43、易燃液体44、易燃液体45、易燃液体46、低闪点液体、极易燃47、强还原剂、自燃物品、具强刺激性48、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49、腐蚀性、可燃50、51、易燃、刺激性52、刺激性53、刺激性、有毒54、易燃55、易制毒56、57、易制爆58、刺激性、易制爆59、易制爆、易制毒60、强腐蚀、易制爆61、腐蚀性62、易燃63、易燃64、腐蚀性、易燃65、易燃2.2.3火灾和疏散火灾是指火失去控制而形成的灾害性燃烧现象,通常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发生火灾的三要素是氧气、可燃物和点火源。

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够阻断火灾三要素的任何一个就可以扑灭火灾。

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有:

1、易燃物附近存在明火作业或其他点火源。

2、在禁火区违章作业而又不采取合理的消防措施。

3、氨泄漏,遇火源可能造成火灾。

4、建筑物未达到规范规定的耐火等级。

5、电气火灾。

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用电设备,如配电装置、电气线路、电动机等,极有可能发生电气火灾事故。

1)电缆中间接头制作不良、压接头不紧,接触电阻过大,长期运行造成电缆接头过热烧穿绝缘引起火灾。

2)外来因素破坏如电气焊火花、小动物破坏引起电缆火灾。

3)由于电气设备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等原因导致电气设备过热,设备周围如果存在可燃物质,易引起火灾。

4)电缆短路或过电流引起火灾。

5)电缆的各种保护措施不到位;

消防设施没有安装或失效,引起电缆火灾或使火灾扩大、蔓延。

6)当建筑物和电气线路遭受雷电袭击时,由于避雷装置失效,避雷接地断裂等,能引起电气设备发生火灾。

7)电火花和电弧温度很高,不仅能引起绝缘物质的燃烧,而且可以引起金属熔化、飞溅,它是构成火灾、爆炸的危险火源。

8)在生产场所多有易燃物质,如果电器打火、雷击、设备防静电接地失效打火或其他点火源产生时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

2.2.4触电事故伤害1)电击

(1)分布:

配电室、配电线路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电气拖动设备(电动机)、照明线路及照明器具等环节均存在直接接触电击及间接接触电击的可能。

(2)伤害的方式:

触电伤害是由电流形式的能量造成的,当伤害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受到局部电能作用,使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会引起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率不齐等,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

(3)伤害的途径:

人体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电击;

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时意外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发生电击;

人体进入地面带电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到跨步电压造成电击。

电击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

(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

(2)未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或安全措施失效;

(3)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

(4)专业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

2)电伤:

(1)分布:

配电室、配电线路等。

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

直接烧伤:

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发生电弧时,有电流流过人体形成烧伤。

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

间接烧伤:

当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时,对人体产生烧伤。

包括融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

电流灼伤:

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为热能造成的伤害。

电伤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

带负荷(特别是感性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

误操作引起短路;

线路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时,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

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

2.2.5有限空间事故伤害

(1)未制定受限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受限空间作业准入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

(2)未确定并明确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准入者和监护者及其职责。

(3)未在受限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受限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

(4)未在当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对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可以准入并作业。

(5)未提供合格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

2.2.6锅炉压力容器伤害事故压力容器发生压力急剧释放,冲击波或物理残片作用与人体接触造成的危险。

导致物理爆炸的主要原因:

(1)压力容器存在设计、制造缺陷。

(2)压力容器超压、超温使用。

(3)压力容器不定期进行检验,腐蚀、材质发生变化。

(4)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附件失效。

(5)操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2.7电梯伤害事故

(1)联锁装置失灵发生人员被挤压、剪切、撞击和发生坠落。

(2)设备维修缺失,电气裸露,人员被电击、甚至触电。

(3)控制系统失灵轿厢超速度、超越极限行程发生撞击。

(4)乘客明显超载,导致断绳造成坠落。

(5)由于材料失效、强度丧失而造成结构破坏。

2.2.8危险化学品泄露伤害事故

(1)存储不当,存储不稳固,未放置在专用位置。

(2)现场控制措施失效,比如围堰。

(3)人员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

(4)搬运、运输过程中处置不当等。

2.2.9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危险是由于机器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机械作用,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各种物理因素综合,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滑倒、倾倒和坠落的危险。

机械伤害危险的实质,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作功、传递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

机械伤害危险的主要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以及与设备有关的碰撞、滑倒、倾倒和坠落等。

对于该项目来说,机械伤害危险源主要为电动机和泵,存在缠绕或卷入的伤害可能性。

(1)产生部位:

维修班组、车间现场设备操作。

(2)产生原因:

防护罩设计不合理,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损坏、拆除,未及时修复或补全,使旋转运动部件全部或部分暴露。

(3)产生后果:

人身伤亡。

2.2.10物体打击伤害事故

(1)高处掉落的物体打击中人体。

(2)操作或检修时,因用力过猛,工具或部件在惯性力作用下飞出击中人体。

(3)违章操作,带压检修,零部件在压力的作用下飞出击中人体。

(4)检修工具及设备的附件等,若使用不当或放置不牢固,致使工具意外飞出、附件意外坠落,可能造成物体打击。

2.2.11车辆伤害事故车辆伤害是指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撞伤人、物。

车辆伤害主要存在于进场车辆。

造成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

(1)运行中车辆存在机械故障或维护检修不到位。

(2)厂区道路不顺畅,路面不平;

积雪结冰、存水等。

(3)厂区道路转弯半径不足、路面宽度不够。

(4)驾驶员麻痹大意、违章操作。

(5)人员密集或人行频率较高路段没有或缺少警告标志和声光报警信号。

2.2.12高处坠落伤害事故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在操作基准面2.0m及其以上的安装、检修和生产作业称做高处作业。

造成高处坠落的主要原因是:

(1)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缺陷,例如作业面没有防护栏杆、作业平台狭窄、安全带、安全绳存在缺陷或不佩带安全带等;

(2)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作业中麻痹大意,不遵守劳动纪律,比如上岗前喝酒、吃嗜睡药,不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等;

(4)操作人员身体原因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例如患有恐高症或其他禁忌症;

(5)高处作业现场缺乏必要的监护。

2.2.13中毒伤害事故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较多,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履蹒跚、意识模糊,长时间吸入会令人窒息昏迷,甚至死亡。

其它许多溶剂也均有一定的毒性。

2.2.14乙醇泄露伤害事故

(1)在使用过程中,若管道、阀门或容器发生酒精泄露,酒精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高温、雷电、静电等能引起燃烧爆炸。

(2)在酒精储存过程中如果不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或者储罐及其辅助设施发生故障泄露、运行泄露,或管道长期使用、腐蚀、损伤等原因,出现泄露,不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不当等,酒精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等极易燃烧爆炸。

2.2.15粉尘爆炸伤害事故公司所有易产生粉尘的操作活动和区域,如配料间、粉碎间、制粒间、混合间、称配间。

1.粉碎过程按作用力性质不同,粉碎过程有:

挤压、撞击、研磨、劈裂以及弯曲、撕裂等方法,一般情况下,粉碎研磨损作要同时利用多种作用力。

粉碎操作由于机械力的作用会扬起大量粉尘,设备内悬浮的粉尘往往处于爆炸浓度范围之内。

且各种力的作用更容易产生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等点火源,导致粉尘爆炸的发生。

这类设备如颚式破碎机、滚筒轧碎机、球磨机、胶体磨等,都是具有粉尘爆炸的危险设备。

2.除尘过程除尘器的原理通常是利用滤材将气体流中的颗粒阻挡住,除尘前粉尘是处于悬浮状态的,不仅如此,在滤材清灰时通常采用脉冲反吹风方式,此时,粘附在滤材上的粉尘又再次处于悬浮状态,若恰好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也将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3.清扫、吹扫过程生产过程中粉尘难免要从设备中逸出,这些粉尘堆积在厂房及设备表面,若不及时清除,在达到一定浓度并且飞扬起来之后,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并且在清扫过程中,也极易粉尘飞扬,形成悬浮爆炸条件。

2.2.16高温中暑伤害事故高温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

病情与个体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有关。

2.2.17灼烫伤害事故适用于公司所有易发生灼伤、烫伤的操作活动。

(1)热力汽水管道,由于管道、阀门因腐蚀等造成爆管泄漏或因材质不满足要求,安全余度不大而运行中引起高温蒸汽或热水泄漏,造成作业人员灼烫。

(2)热力站换热设备、热水或蒸汽输送管道等发生爆裂,可能造成灼烫事故。

(3)危险化学品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造成的灼烫。

2.2.18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伤害事故

(1)机械高速运转、搅拌、粉碎产生的噪声和粉尘。

(2)焊工维修班电焊作业。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个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应急抢险组应急疏散警戒组应急后勤保障组应急通讯联络组义务消防队(含救护工作)3.2组织机构职责组织机构职责3.2.1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a.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b.指挥各组现场排险工作。

c.组建应急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d.负责向到达事故现场的公安、消防、本地区街道汇报灾情,并移交现场指挥权。

3.2.2应急抢险组(义务消防队)主要职责a.现场抢险、抢救受伤人员。

b.清理爆炸危险源,控制险情蔓延。

c.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抢险、抢救进展情况。

3.2.3应急疏散警戒组主要职责a.保持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畅通。

b.拉好警戒带,做好警戒和保卫工作。

c.控制现场秩序,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d.疏导现场人员按序从安全出口疏散至安全区域。

e.核实疏散人员是否疏散至安全区域。

f.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疏散进展情况。

3.2.4应急后勤保障组(含救护工作)主要职责:

a.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包扎和处理,联系救护车并护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b.负责抢险救灾人员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

c.落实抢险救灾装置、设备抢修、恢复生产所需的物资。

d.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后勤保障及救护情况。

e.记录事故信息相关内容,并上报地区及有关部门主管领导。

3.2.5应急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

a.应急预案启动后按照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负责通知各应急组前往现场救援。

b.在抢救过程中,联络、搜集各组进展情况,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如实报告情况。

c.在抢救过程中,负责传达领导小组组长的最新命令。

d.保证信息畅通。

4预警及信息报告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预警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事故预警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确认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点及事故征兆汇总后,在公司范围内发布,预防事故发生。

(1)预警等级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级、级、级、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见表4-1表4-1预警分级描述预警级别预警颜色预警描述级红色特别严重级预警级别,事态正在迅速蔓延级橙色严重级预警级别,事态正在扩大级黄色较重级预警级别,事态有扩大趋势级蓝色一般级预警级别,事态有扩大趋势

(2)预警信息来源a.属地政府、上级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涉及生产安全事故预警信息,比如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等;

b.公司监测、监控和信息采集系统获取或目击者、知情者的报告或上报的事故的预警信息。

(3)预警信息内容a.预警级别;

b.涉及生产安全事件的基本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及程度;

c.预警范围:

应急组织、应急队伍及相关部门;

d.建议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