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050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docx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流行病学

一、考试目的:

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

用;流行病学的原理;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

发展简史;流行病学发展前景展望。

b5E2RGbCAP

(二)疾病的分布:

疾病分布的概念;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疾病流行强度;

横断面分析及出生队列分析;疾病的时间分布;地方性疾病。

疾病三间分布的

特征及影响因素;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及移民流行病学。

p1EanqFDPw

 

(三)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的概念。

现况研究的概念、目的及种类;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生态学研究的定义、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及局限性。

DXDiTa9E3d

 

(四)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的概念及基本原理;队列研究的目的、类型及

设计与实施;队列研究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队

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

RTCrpUDGiT

 

(五)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

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

及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考虑的问题。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例。

5PCzVD7HxA

 

(六)实验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的定义、特点及设计与实施;实验流

行病学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实验流行病学的概述。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及社区

试验的特点。

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

实验流行病学应注意的问题。

jLBHrnAILg

 

(七)筛检:

筛检的定义与应用;筛检的分类和目的;筛检试验的评价方

 

1/14

 

法及指标。

筛检效果的评价;筛检的常见偏倚及控制。

xHAQX74J0X

 

(八)偏倚及其控制:

研究的真实性及结果的变异;偏倚的定义、分类、

测量及控制。

(九)病因与因果推断:

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因

果推断的逻辑方法;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

病因模型;

因果联接方式。

LDAYtRyKfE

 

(十)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的概念及区别;疾病的

三级预防;疾病监测的定义、种类、相关概念及用途;疾病监测的工作内容及

方法。

监测组织和监测系统。

在宏观水平制定预防控制的策略;全球卫生策略

和初级卫生保健。

疾病监测的历史和发展。

Zzz6ZB2Ltk

 

(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疫源地及流行过程;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计划免疫和免疫程序;扩大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计划免疫监测与评价。

新发传染病的特点及控制措施。

dvzfvkwMI1

 

(十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特征及主要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与步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应急准备及处理。

rqyn14ZNXI

 

(十三)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分子流行病学

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实验室检测技术;分子流行病学的应用。

EmxvxOtOco

 

(十四)遗传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疾病病因中遗

传与环境的相对意义;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

 

SixE2yXPq5

 

第二部分卫生统计学

一、考试目的:

 

2/14

 

掌握卫生统计学所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卫生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单元内容要点

(1)资料的类型

一、统计学的几统计学的几个基本

(2)总体和样本

个基本概念概念(3)参数和统计量

(4)概率与频率

1.定量资料的频数分

2.集中位置的描述

3.离散程度的描述

二、定量资料的

统计描述

4.正态分布

 

5.医学参考值范围

 

1.均数的抽样误差

 

2.t分布

 

3.总体均数的估计

 

三、总体均数的

估计和假设检4.假设检验

 

5.t检验

 

6.Ⅰ型错误与Ⅱ型错

7.假设检验的注意事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

四、方差分析想

2.多个均数的比较

 

频数分布的类型与用途

 

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1)正态分布的特征

(2)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3)标准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法

(2)百分位数法

(1)均数抽样误差的概念

(2)标准误的含义和计算

(1)t分布的特征

(2)t界值表的使用

(1)总体均数估计的概念与意义

(2)置信区间的含义与应用

(3)均数置信区间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

(2)配对t检验

(3)成组t检验

(1)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的概念

(2)检验效能的概念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适用条件

 

(1)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3/14

 

(2)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3)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

1.常用相对数

率、构成比、比的意义与应用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

(1)构成比和率在应用中的区别

(2)合计率的计算

2.

的问题

(3)指标的可比性

五、分类资料的

(4)观察例数问题

统计描述

3.动态数列及其分析

动态数列常用的分析指标及其应用

指标

(1)标准化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4.标准化法

(2)直接和间接标准化法的应用

(3)标准化死亡比的含义

1.率的标准误

(1)率的抽样误差的概念

(2)率的标准误的含义与计算

六、率的抽样误

2.总体率的置信区间

总体率的置信区间

差与Z检验

(1)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

3.率的Z检验

(2)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1)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χ2检验的计

1.四格表资料

算及应用条件

(2)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χ2检验及应

七、χ2检验

用条件

(1)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

2.行×列表资料

(2)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应注意的问

1.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

(1)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八、秩和检验

2.秩和检验

(2)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3)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

(1)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

1.直线回归

(2)直线回归系数的含义及其假设检

九、直线回归与

(3)直线回归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1)直线相关系数的含义与计算

相关

2.直线相关

(2)直线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3)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

3.等级相关

(1)等级相关的适用范围

(2)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十、统计表和统

1.统计表

制表的基本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4/14

 

计图

 

十一、统计设计

 

十二、医学常用人口统计指标

 

十三、寿命表

 

十四、生存分析

 

十五、多元线性回归

 

2.统计图

(1)制图的基本要求及其注意事项

(2)统计图的正确选择

1.两种研究类型的特

(1)调查研究的特点

(2)实验研究的特点

2.调查设计

(1)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2)四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实验设计

(2)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3)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

(1)样本含量估计的意义

4.样本含量的估计

(2)样本含量估计应具备的条件

(3)常用样本含量估计的方法

1、人口统计学

常用人口统计学指标

2、出生统计学

常用出生统计学指标

3、死亡统计

常用死亡统计学指标

1、寿命表

简略寿命表的概念

2、寿命表编制的基

(1)编制简略寿命表的基本原理

本原理

(2)寿命表中常用的四项指标的意义

1、生存分析的基本

(1)生存资料的基本特点

(终点事件、生存时间、截尾值、生存

概念

率)

2、生存率的估计

(1)Kaplan-meier法

(2)寿命表法

3、生存率的假设检

对数秩检验

1、多元线性回归的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模型中的参

概念

2、多元线性回归的

(1)对回归模型的评价

(2)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时应注意的事

应用

 

 

第三部分环境卫生学

一、考试目的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

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可以说,环境卫生学是由预防医学

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卫生学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阐明人类

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一机体相互作

 

5/14

 

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6ewMyirQFL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大气卫生、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土壤卫生、住宅与公共场

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和家用化学品卫生等。

kavU42VRUs

二、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2、重点掌握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二次

污染的概念;

3、了解环境卫生学的发展简史及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今后我国环境

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掌握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掌握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

要类型、作用特征及作用机理;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的辩证统一关

系;y6v3ALoS89

2、掌握名词:

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

剂量-反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生物标志物。

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对人

类健康的影响。

M2ub6vSTnP

3、掌握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征;

4、重点掌握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不同影响以及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以

及健康危险度评价。

(三)大气卫生

1、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的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