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18111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课程考试辅导文档格式.docx

★判断:

农业在物质生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少,是否说明农业基础地位下降?

(p.11实训一)

2.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p.7)

提供产品;

扩大市场;

生产要素;

积累外汇。

(三)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1.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P.8)

2.农业经济管理的性质(P.9)

●对生产力的组织——自然属性

●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属性

3.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P.10)

●农业发展道路管理

●农业生产科学预测和决策

●农业生产结构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要素管理

●农业商品流通管理

第二章农业经营组织

主要应当了解与农业经营组织相关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并了解不同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特征。

特别是对农业家庭经营而言,应当把握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在发展中所出现的兼业化趋势并分析其利弊得失。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则应了解其主要类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建条件。

(一)农业经营组织概述

1.农业经营的内涵(P.12)

★2.农业经营组织的涵义(P.12)

3.农业经营组织的形式

按照产权组成来划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有三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农民合作,股份经营;

农业企业——私人所有,企业经营。

除此而外,还有供销合作社等。

★3.农业经营组织特征(P.14)

●经营过程的特殊性——既要投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又离不开自然力的协同作用;

●经营环境的特殊性——受自然力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经营组织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经营形式的特殊性——家庭承包经营分散性与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集中经营。

4.农业经营组织的影响因素

(1)分工协作——农业生产无法照搬现代工业的流水线、装配式工厂生产方式。

过分专业化分工没有明显的优势。

(2)制度安排——农业中所有制和产权制度安排,都是围绕土地形成的权利体系,因而农地制度安排在农业生产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

(3)技术进步——现在农业是机械化的农业,现代机器的广泛运用,使得农业生产队劳动者素质、经营规模、生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社会化、协作化、规模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

(二)农业家庭经营

★1.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p.15)

●农业生产的自然依赖性和分散性

●公司化和集体化组织模式带来监督和组织协调的高成本

●农村耕地被赋予社会保障功能

★2.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特征(P.15)

(1)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同一性(“三位一体”)

(2)以追求收入稳定增长为主的多重运行目标(收入、经营规模、就业、劳动条件、消费水平、社会地位)

(3)获取信息的特殊性

●比较重视政府信息

●坚信本地域相邻农场的信息

●偏爱本部门信息

(4)决策的分散性、集体自发性和家长制

2.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P.17)

●家庭经营是一种广泛的现象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立足于基本国情

●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小型农机具、规模扩大、多种经营、社会化服务)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家庭经营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农户与大生产、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能有效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社会化大生产;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P.18)

3.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特征

(1)农户兼业经营的涵义(P.19)

(2)农户兼业的划分:

纯农户、农业兼业户(一兼户)、非农兼业户(二兼户)、非农户。

4.农户兼业化的原因(P.20)

●农业劳动机会成本增加

●小型农业机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农业强烈的季节性

●均分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

5.农户兼业化的利弊得失(P.20)

(1)有利:

提高农业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2)弊端:

●务农劳动者素质降低

●延缓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加剧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3)趋势:

可能向不同方向转化,占有相当比重,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P.21)

本质上是一种农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主要有: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专业协会、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涵义(P.21)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与农产品协会不同,协会没有独立经营权;

也不同于公司加农户,是农民自己独立的经济组织)

●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

★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点(P.22)

●具有法人资格的纯经济性质的合作组织

●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组织(平等、自愿互助、共同经营)

●从事非自然生产过程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产前产后服务中介组织)

★4.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P.23)

●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入社自由,退社自由

●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返还

★5.如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P.24)

(1)组建条件

1)具有一定产业基础

2)有一定数量从事同类或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3)农民自愿联合或合作

4)有生产经营服务场所和必要的生产服务经营条件

5)有一定注册资金

(四)农业企业

1.农业企业的概念(p.26)

●从事广义农业的商品性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独立法人资格

●盈利性经济组织

2.农业企业的类型(P.26)

按所有制划分:

国有、集体、股份、联营、私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

按经营内容划分:

农作物种植、林业、畜牧业、渔业和联合企业

按经营范围划分:

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经营、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

3.农业企业的特点(P.26)

●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

●独立的、具有相当自决权、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不仅包括单独的农产品自然生产过程,还包括产前产后一系列经济活动。

第三章农业中的市场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市场的基本职能,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市场对农业所起到的引导作用。

针对农产品市场,则应了解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分类,并在掌握农产品供需特征和主要定理的前提下,了解影响农产品供需的主要因素。

(一)市场概述

1.市场的涵义(P.30)

狭义的市场——一定时间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的市场——一定时间、空间商品占有者之间买卖关系及其意志的行为

2.市场的特征

●市场必须有主体和客体

●商品买卖是市场活动的内容

●市场的购买力决定了市场容量

●市场是商品竞争的场所

★3.市场的职能(P.31)

●交易职能—交易物所有权转移

●实体职能——价值增值

●辅助职能——保证交易正常进行(标准化、资金筹集、风险承担、信息沟通等)

★4.市场机制——简单运用(P.31)

(1)价格机制——基本机制

●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比较

●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波动

●商品价格与供求状况相互作用

(2)供求机制——市场机制的主体

最终目标是使商品价格趋于平衡。

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3)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

竞争的作用:

●促使商品的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

●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使商品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和安排生产

(二)农产品市场

★1.农产品市场的含义和特点(P.34)

●鲜明的季节性

●从分散到集中

●地域性

●储运难度大

★2.农产品市场的分类

●按流通领域分:

国际市场、国内市场

●按流通环节分:

采购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

●按使用价值分: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

★3.农产品需求的涵义(P.35)

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物质产品需求)

●购买欲望

●支付能力

●一定条件

4.农产品市场需求原理

(1)农产品需求函数(P.35)

(2)农产品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3)农产品需求定理(P.36)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及农产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下降而增加。

两种例外:

●吉芬农产品——低档生活必需品

●炫耀性农产品——现实消费者身份

5.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P.36)——综合运用

1)消费者收入水平

2)价格水平

3)中间需求变化

4)消费者数量与结构

5)消费者偏好

6)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预期

7)政府的消费政策

6.农产品需求特征(P.37)——简单运用

(1)农产品需求是最基本最普遍的需求

(2)农产品需求是一种缺乏弹性的需求(满足生理需要;

不宜储存)

★7.农产品供给的含义(P.38)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物质产品供给)

●愿望;

能力;

条件;

8.农产品供给定理(P.38)

(1)农产品供给函数

(2)农产品供给曲线

★(3)农产品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供给量随其价格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下降而减少,两者成同方向变化。

9.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P.39)——综合运用

1)价格水平

2)农产品生产技术

3)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4)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预期

5)政府农产品政策

6)气候条件变化

10.农产品供给的特征(p.40)

1)农产品供给的有限性

2)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

3)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4)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略:

农产品供求平衡;

农产品整体开发;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第四章农业自然资源管理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特点和总体开发利用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分别了解农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现状,并通过各类自然资源的利用,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一)农业中的自然资源

★1.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P.50)

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农业生产利用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包括土地、水、生物和气候资源。

包括农业生产直接资源和农业生产间接资源。

特点:

整体性;

地域性;

多用性;

基础性;

可再生性和循环性;

数量有限性和利用潜力无限性

2.农业自然资源的种类(P.51)——领会

(1)按农业自然资源的存在形态划分: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2)按农业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

可再生资源;

非再生资源

(3)按农业自然资源的用途状况划分:

生产性资源;

服务性资源

(4)按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划分:

潜在资源;

现实资源

3.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涵义及其存在问题(P.52)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和管理,以达到最大利用效果的行为活动。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经营粗放,资源利用率低

2)掠夺性开采,生态环境恶化

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质量下降

4)管理手段缺失,资源价值难以体现

5)资源环境意识淡薄,资源利用缺乏长效机制

★4.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P.53)——识记

(1)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

(4)合理投入和十渡、节约利用的原则

(5)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原则

(6)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二)农业土地资源管理

★1.土地的概念和特点(P.54)——识记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概念,而是一个立体、垂直和空间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过人类开发利用,并受人类活动各种后果影响的经济综合体。

土地的自然特点:

位置固定性;

面积有限性;

质量差异性;

功能永久性

★2.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P.55)

农业土地资源是指农林牧渔各业生产上已经利用和尚未利用的农业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的总称。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沼泽、水面和滩涂等。

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

●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

●西高东低,山地多,平地少。

●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耕地的后背土地资源潜力小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P.56)

●耕地不断减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严重,生产能力下降。

●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工业“三废”排放使土地污染严重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

●土地经营水平低,生产力不高

●土地利用缺乏规划,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3.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的途径(P.57)——综合运用

●扩大与节约农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适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改经耕作制度,适当扩大复种面积

●因地制宜利用土地

●加强土地综合利用和立体开发

★4.土地集约经营和土地粗放经营的概念(P.59)

粗放经营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经济制度落后的表现,集约式经营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和技术装备,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

★5.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P.59)

(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2)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产业部门的比重。

(4)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6)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有利于生产经营的条件。

★6.土地级差收入的概念(P.60)

土地的级差收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对同样面积但不同等级土地投入同一数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而产生不同的生产率,使得土地条件好、经营条件好的农业生产单位获得一种额外收入,也就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

★7.土地级差收入产生的条件和形态(P.60)——简单应用

●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级差地租第一形态

●优等土地有限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土地自然条件差异产生级差地租第一形态;

土地经营差别产生的级差收入形成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地块

投入

(元)

平均

利润

产量

生产价格总额

生产价格

单价

市场

总价

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

80c+20v

20

240

120

120/240=0.5

2

240×

2=480

360

120/120=1

120×

2=240

60

120/60=2

60×

2=120

追加投资

地租理论的前提:

1)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2)生产价格(获得平均利润的价格)=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平均利润(m)

3)土地有限性,特别是优等地有限性。

4)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三)农业水资源管理

★1.水资源的概念(P.61)

水资源是指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可适合某地对水的需求并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P.61)

1)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和地均占有量少;

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3)降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可利用量少;

4)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污染严重。

3.水资源多寡的判断标志和特点(P.61)

一般来说,河流径流总量是一个地区水资源多寡的重要标志。

水资源及时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

其特点是:

数量有限性;

循环和再生性和有限性;

时空分布不均匀性;

利用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利害两重性。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64)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通常称为可持续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采取某种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把农业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发展与全局发展结合起来,使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P.64)

●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P.65)

1)立足生态农业,改善环境质量;

2)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后劲;

4)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

5)建立农业技术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6)建立可持续农业政策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4.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P.67)——简单应用

●生态农业

●高技术农业

●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技术模式

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管理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把握其供需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在了解农业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劳动利用率的概念,领会劳动利用率经济指标的作用和劳动生产率基本公式的内涵;

在了解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特点的前提下掌握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

★1.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P.70)

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劳动过程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称。

★2.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农业劳动力的可再生性;

2)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

3)农业劳动力总量的丰富性

4)劳动力素质的差异性

5)劳动力资源的主体能动性

3.决定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因素(P.71)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是指能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力人数。

它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

第一是自然因素。

即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参加农业劳动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退出农业劳动的规模。

★自然因素是引起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第二是社会因素。

主要指劳动力资源从一个生产领域转向另一个生产领域的可能性及其能力。

★社会因素常常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相关联。

4.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特征(P.71)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特征表现为富余,但是在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问题。

一是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收益较低,如何保证农业劳动力资源供给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是随着我国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如何保证农业劳动力有序供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5.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的内含(P.72)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劳动者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

前者主要指劳动者的体力强弱,后者包括劳动者的科学文化、劳动技术水平、生产熟练程度等。

★劳动者智力水平愈来愈成为衡量劳动力资源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6.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状况

我国劳动力资源数量充裕,但是质量不高。

特别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科盲数量较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涵义和特征(P.72)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劳动报酬水平下,可能提供的劳动力数量。

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特征:

●农业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

●农业劳动力供给的伸缩性。

2.影响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P.73)

1)人口自然增长率

2)劳动报酬

3)农民的价值观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特征(P.73)

农业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劳动报酬水平下,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特征:

(1)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力需求的递减性

a)农业可利用自然资源数量有限

b)随着农业生产力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