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7863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新锐中学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本卷共64分,但总得分不得超过60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一、选择题(本题十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雕刻石像只有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水车浇灌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D、使用预报地震仪预报地震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A。

2.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1以上

质量级别

(1)

(2)

(1)

(2)

质量状况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滁州市南谯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市城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 优B.Ⅱ级良

C.Ⅲ级 轻度污染D.Ⅴ级 重度污染

【答案】A

【解析】

【详解】滁州市南谯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8,属于小于50的情况,对应情况下空气质量级别是Ⅰ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故选A。

3.2018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该宣传主题的是(  )

A.依法治水,严格管水,科技兴水,保障国家水安全

B.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助推民生水利发展

C.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大力防治水体污染

D.切实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A.依法治水,严格管水,科技兴水,保障国家水安全符号宣传主题,选项正确;B.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助推民生水利发展符号宣传主题,选项正确;C.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不符合实际的,选项错误;D.切实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符号宣传主题,选项正确,故选C。

4.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反思与评价C.设计实验D.获得结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

考点:

科学探究的环节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操作错误;C、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操作正确。

故选D。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故选D.

考点:

反应的现象

7.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离子不可以转变成原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A.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故A错误;B.离子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镁原子的质子数等于镁离子的质子数,故B错误;C.原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离子是可以转变成原子,故C错误;故选D。

点睛∶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8.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n的值为6

D.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中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4,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以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选项正确;B、由题意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选项正确;C、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n=34-2-8-18=6,选项正确;D、由答案C可知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四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9.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负极、正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C.左边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连接电极a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体积较大,该气体为氢气,生成氢气一端的电极为负极,即a为负极,则b为正极,选项正确;B、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进而增大反应速率,选项正确;C、左边试管连接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选项错误;D、电解水后生成由氢元素组成的氢气和由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所以电解水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电解水时,电极生成气体种类的判断可以记忆为:

正氧负氢;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记为:

氢二氧一

10.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氧气,当完全反应后,能正确表示a、b两管中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象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只是加快了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b包中氯酸钾的质量小于a包中氯酸钾的质量,故b包中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少。

a包中的氯酸钾加热一段时间才产生氧气,而b包中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即产生氧气,故选C。

考点:

催化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9分)

11.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

(4)排水集气法会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

(5)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

(6)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______.

【答案】

(1).f

(2).d(3).g(4).h(5).c(6).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知,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滴管;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4)排水集气法会用到的仪器是水槽;(5)量取液体时,需要用量筒;(6)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试管。

点睛∶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是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

1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

(1).冒出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3).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五分之一处(4).五分之一(5).难(6).不活泼

【解析】

(1)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2)根据将空气中氧气消耗完分析;

(3)当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后,冷却到室温时,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

(4)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

(1)红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3)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五分之一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1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

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改善水质,可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

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③清澈的河水是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用________鉴别是软水还是硬水。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NO+NO2 +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1).CO2(二氧化碳)

(2).S02(二氧化硫)(3).A(4).N(氮)或P(磷)(5).混合物(6).肥皂水(7).D(8).NaNO2

【解析】

【详解】

(1)①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O2(二氧化碳)。

②煤燃烧后,其中的硫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硫酸型”酸雨,故填二氧化硫。

(2)①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有效地避免水体污染,选项正确;B.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不符合实际的,选项错误;C.天然水通过处理后变清,其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和有害微生物,不可直接饮用,选项错误;D.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会影响人体健康,选项错误,故选A。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氮、磷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的,故填N(氮)或P(磷)。

③清澈的河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组成的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区分硬水与软水可使用肥皂水,硬水遇肥皂水产生较多浮渣,软水遇肥皂水产生较多的泡沫,故填肥皂水。

(3)①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不包括稀有气体,故选D。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原子数目不变,可推出x中含由一个钠原子,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NaNO2,故填NaNO2。

【点睛】比较记忆:

空气中二氧化碳多引起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硫多引起酸雨。

1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___,y=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符号是___。

(3)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电子形成铝离子,写出铝离子符号___。

(4)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该周期还有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

【答案】

(1).15 

(2).8(3).Ar(4).Al3+(5).Na2S(6).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7).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8).(原子中的质子数从左到右逐一增加)(从金属元素开始,非金属元素过渡,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解析】

【详解】

(1)由表中可知,表中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5,则x=15,故填15;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y=15-2-5=8,故填8.

(2)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具有稳定结构,表中氩原子具稳定结构,其元素符号为Ar,故填Ar。

(3)铝原子最外层有三个电子,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铝离子,符号为Al3+,故填Al3+。

(4)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a2S,故填Na2S。

(5)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填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由表可以看出原子中的质子数从左到右逐一增加;从金属元素开始,向非金属元素过渡,稀有气体元素结尾,故填原子中的质子数从左到右逐一增加;从金属元素开始,向非金属元素过渡,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三、实验,探究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

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

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  ;___________(两个)。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右图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则白磷燃烧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②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两个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

(1).气密性不好;

(2).红磷量不足;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随便两条都可以)(3).木炭燃烧后生成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4).白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5).装置始终密闭,使测量更准确;(6).减少空气污染;不会造成塞子冲出(任意两条)

【解析】

【详解】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如果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原因可能是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故填①气密性不好;②红磷量不足;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随便两条都可以)。

(2)木炭与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现象不明显,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故填木炭燃烧后生成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

(3)①白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文字表达式写为白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②点燃白磷不需打开塞子,装置始终密闭使测量更准确;装置始终密闭,能够减少空气污染等,故填装置始终密闭,使测量更准确;减少空气污染;不会造成塞子冲出等(任意两条)。

四、计算题

16.(4分)莽草酸(化学式:

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请计算:

(写出计算过程,并注意格式)

(1)莽草酸分子中C、H、O的质量比;

(2)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的质量:

(4)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一剂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小于等于15千克

15~23千克

23~40千克

大于40千克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60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每颗胶囊含“达菲”60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多少颗?

【答案】解:

(1)m(C):

m(H):

m(O)="42:

5:

"40

(2)ω(H)=

×100%=

×100%=5.7%

(3)m(H)=174g×

=10g

(4)n=

=10颗

答:

略。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就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的比;

元素的质量分数=

(1)C7H10O5中C、H、O的质量比=12×7:

1×10:

16×5=42:

5:

40,即m(C):

m(H):

m(O)="42:

5:

"40

(2)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100%=5.7%

(3)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的质量=174g×

×100%=10g

(1)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每天服用“达菲”胶囊2次,每颗胶囊含“达菲”60mg,一个疗程5天,共服用了“达菲”60mg×2×5=600mg,共计600mg/60mg=10颗。

答:

略。

考点: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点评:

本题解题依据: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就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的比;

元素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