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6857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

《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伟初三全册提纲Word格式.docx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雅典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

共和国

(前509年)

兴(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衰(前1世纪发生危机、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

布匿战争—罗马(胜)与北非的迦太基之间的战争

罗马帝国(前27~476年)—与中国秦朝、汉朝同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P69页

时间、制定机构:

1689年由议会颁布;

限制王权

内容: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

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权利法案》颁布的作用:

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历史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B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C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美国的诞生

P72页

《独立宣言》

时间及制定机构: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的

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

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原文见P74页下)

《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

它是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为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提供了范本。

独立战争的影响P76页

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评价华盛顿

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见P75);

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帝国

P78页

《人权宣言》

见P79页史料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

大资产阶级掌权,他们颁布了《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内容:

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独立宣言》的不同点)……

作用(意义):

它对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法国大革命的

历史影响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评价拿破仑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统治法国;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

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

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反抗。

分析拿破仑成功原因:

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是他的个人能力,他具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另一方面,他的成功还与法国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拿破仑的个人才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年,英国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政治纲领是《人民宪章》,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

它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共产党宣言》

P107页

发表时间及起草者: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历史时期。

巴黎公社

与“五月流血周”

(1)1871年巴黎爆发工人起义。

起义者占领了全城,通过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

(2)为保卫公社,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牺牲。

这就是著名的“五月流血周”。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国际歌》

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

美国南北战争

导火线

1861年3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宣言发表的意义:

鼓舞了广大黑人为自身解放而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

美国南北战争的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次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1861年改革

P117页

改革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C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和作用: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

P119页

时间、领导者: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68年开始)明治天皇实行改革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作用: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组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和俄国三国组成

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

1914年6月28日

刺杀对象:

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及夫人遇刺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凡尔登战役

1916年爆发

该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死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兴起时间

主要标志

主要成就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

改良蒸汽机(瓦特1785年);

火车(史蒂芬孙1825年);

汽船(富尔顿1807年)

(1)创造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革命)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灯(1879年爱迪生)、有轨电车;

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卡尔·

本茨)、汽车(1885年);

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

无线电报、有线电话等

14世纪前后,地中海地区贸易繁荣,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

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15到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但丁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代表作《神曲》

文艺复兴的影响: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达﹒芬奇

意大利画家。

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新航路开辟

哥伦布

到达美洲

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意大利人)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P62页各地区交往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麦哲伦

1519-1522年,奉西班牙王室之命,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俄国二月革命

时间

1913—3

俄国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结果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1917年11月6-7日(俄历10月)

领导人

列宁

地点

彼得格勒

起义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意义: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

A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B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3,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三年国内战争

1918—1920。

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注意: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的地位: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的漫画说明: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时间、领导者

1921年、列宁

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进步性和积极性体现在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经济政策特点

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主要加盟共和国有: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共15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五二五计划

1928---1937年,

重点:

发展重工业

成就: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加强

“斯大林”模式”

形成时间

1936年

形成标志

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形成的背景

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模式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详细见P9小字部分)

注意

新宪法的颁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进行改革(详细见P61最上面的小字部分)

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20世纪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经济改革和政治方面作为重点

(后果)

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国家权力分散;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

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

影响:

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

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八一九事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解体标志

叶利钦成立独联体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1991年底。

(1922——1991年)

社会性质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解体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政治钙和放弃了党的领导权;

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

匈牙利的改革

1956年卡达尔

背景及

主要内容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

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结果:

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被苏联镇压。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东欧剧变

原因

①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④西方和平演变思想的影响5盲目照搬苏联模式6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

情况

从1989年下半年始的一年之内,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启示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大力发展生产力;

实行以法治国;

加强执政党建设,等等。

一、1919——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繁荣”一时(P20)

主要史实:

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

时间

1919年1月。

地点

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

内容

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

(故巴黎和会又称“分赃会议”)

操纵者

三巨头:

美(威尔逊)、英(劳合·

乔治)、法(克里孟梭)

《凡尔赛和约》内容

(1)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2)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3)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4)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5)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体现和会的实质)

和会的实质

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

对中国的影响: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说明: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构成:

《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定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1919年~1920年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920年1月成立国际联盟(二战后联合国成立)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与会国

美、英、日、中、法、意等九国。

《九国公约》内容

1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2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其实质“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影响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

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

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1929—1939年,国家干预经济时代第四课

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陷入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以渡过经济危机。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处于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威胁之中。

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一时,相对稳定。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929年——1933年

地域

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1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

2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各国资产阶级为此寻找出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

美国

的罗

斯福

新政

背景

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初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

目的

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

中心措施

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法律是新政的基础和核心)

评价

本质特点: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但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成效(影响):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2)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3)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5)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6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课德国

法西

斯力量的猖獗

希特勒上台

1933年希特勒(1919年成立纳粹党)出任德国总理,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

(由于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德国人急于寻找出路,所以希特勒特别瘦德国人推崇)

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

1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出纳粹党以外所有政党;

3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4加强思想空盒子,焚毁大量进步书籍5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意大利

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日本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37-9-18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件

1937-7-7,发动全面侵华事件

二战

战争策源地

欧洲策源地

形成标志—1933年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

亚洲策源地

形成的标志—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性质)“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面对经济危机:

各国选择的道路和结果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强大;

②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法西斯道路,最终失败。

德国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对后来欧洲局势的影响:

德国不断对外侵略和扩张,威胁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三、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六课

法西斯国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①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②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化

③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重大转折

④1945年,德、日法西斯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第2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

签订者:

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

德国慕尼黑。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

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实质

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1)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2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

西方国家为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祸水东引),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进攻波兰

1939年9月1日。

标志:

二战全面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