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6688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能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知道各自的名称。

难点:

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模型,图形卡片,积木,实物,每组一个袋子等。

导语:

同学们,你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老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把袋子里的礼物倒出来看一看。

请各小组用这些积木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型。

交流拼搭的模型。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智慧老爷爷还提了一个新的要求: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各组分类,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说说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这样几组:

一组是四四方方的,有棱有角的;

一组是像柱子似的;

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实物放在一起,说明这些都是长方体。

(板书:

长方体)

再拿一个长方体进行翻转,让学生认识摆放不同的长方体。

然后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试着起个名字。

直观揭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看一看,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还有圆圆的面。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六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到抽象图形。

出示积木、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卡片贴在黑板上,最后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说一个图形,学生想想这个图形的样子。

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并说说是什么。

如摸到一个球,说“这是一个球”。

④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区分辨认。

(3)让学生找一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可先找眼前的、教室里的,然后找生活中的)

1.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学生连线。

教师指导做第一个,学生独立做其余的题,教师巡视、指导。

2.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教师读要求,引导学生做第一个。

如这些图形里有几个长方体,学生数,老师填数。

(2)学生独立完成剩余的几个。

(3)集体交流。

若学生把球说成圆,教师可以拿出一个药丸或球,把它从中切一刀,把横截面展示给学生,这个面是圆。

若学生把长方体说成正方体,可做两个形体的翻转对比实验,找到各自的特点。

长方体的面不一样大,有长有方,正方体每一个面都一样。

3.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同桌说说,然后教师订正。

1.在球的下面画“􀳫

”,圆柱的下面画“

”。

2.数一数分别有几个正方体或长方体。

     

     (  )个       (  )个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4 4 2 2

3.

(1)3 1 6 

(2)左边的一个是圆柱,右边的一个是长方体。

思维训练

2.8 5

  认识图形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一)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经历对简单的几何形体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教材先通过学生合作搭积木,感知不同立体图形的实物,再从这些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中区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感知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想想做做”主要通过对图形的识别和联系生活中的实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其中第1题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例进一步巩固;

第2题通过分、数不同物体的个数,进一步认识每一类形体的特征;

第3题结合旧知进行练习。

本课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降低知识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1)让学生玩积木。

教材通过堆积木的场景,引导学生玩积木,感知积木的形状。

课前,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或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实物。

这节课没有积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实物,是无法教学的。

在学生堆积木时,要求他们边堆边感受积木的形状。

每堆一块积木,都要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想想它和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和哪些积木的形状不同。

要防止学生只顾玩积木,而不感知积木形状的现象。

(2)把积木分类。

经过玩积木,初步知道积木的形状是多样的,有些积木的形状是相同的。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形状不同的积木分开放,促进学生思考各种“体”的形状特征。

在分类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圆形面等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的积木,只剩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积木。

在分类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学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分成一类。

这种分类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不同,应给予表扬,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开,把圆柱和球分开。

二是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只要求说出视觉、触觉的感受,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面都是“平”的,圆柱和球都有“弯”(曲)的面。

不要求语言严密、完整、有条理,也不要求归纳“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等特征。

(3)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给出名称。

教材在两块彩色积木的下面画一个灰色的图形,并在旁边写出图形的名称。

灰色的图形是四种立体的几何图形,每个几何图形都是大大小小同类积木的形状概括,是一类立体图形的标志。

几何图形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以长方体为例:

让学生看看分在同一类的许多长方体积木,闭起眼睛想想这些积木的形状,然后睁开眼看看教师画的灰色图形,体会这一类积木的形状都是这样的,从而形成长方体的表象。

几何图形要课前准备,整体出现,不要展现画图过程。

只要学生认为这样的图形像实物,能代表实物就行。

(4)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

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初步认识长方体等四种形状的立体。

带着这些“体”的初步表象回归生活,寻找这些形状的实物,有两点教育意义:

一是进一步加强四种“体”形状特征的表象;

二是感受生活中有大量这些形状的物体。

“想想做做”第1题“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这里的“它们”是四个几何图形,“朋友”是常见的物体。

学生列举的实物,只要形状差不多就可以了。

有趣的拼搭

教材第32、第33页的内容。

1.通过自己动手拼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拼搭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征。

模型,每人一袋学具。

数一数,填表。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  )个

1.出示小明用废品拼搭的小坦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看,小明用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圆柱搭出了他最喜欢的小坦克。

提问:

小明为什么把圆柱放在最下面?

小组讨论。

2.其他的物体又有什么特点呢?

(1)做滚一滚的实验。

说出圆柱和球易滚动,圆柱放倒以后才能滚动,球能任意滚,还可以转;

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

(2)做堆一堆的活动。

使学生体会到长方体、正方体在拼搭时不易倒塌,而球不易拼搭。

通过实践,让学生找出最难堆的图形——球。

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下面做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

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蒙上眼睛摸一摸,并说出摸到图形的名称,另一人评判,然后交换。

比比谁摸对的次数多。

4.搭一搭。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搭出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和同伴交流。

5.数一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数一数。

        (  )个    (  )个    (  )个

3 6 7

1.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很快地认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

2.有一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圆和圆柱、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

3.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具体说出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作用。

(1)活动的内容有五项。

“滚一滚”“堆一堆”是体验物体上的平面与曲面。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斜面上不会滚动,可以堆得很高;

圆柱和球在斜面上会滚动,不容易堆起来。

主要原因是前者都是平面,后者有曲面。

“摸一摸”是反馈初步形成的表象。

蒙着眼睛在口袋里摸物体,把手触摸的感觉和大脑中已有的形体表象相互作用,经过信息的筛选、过滤和相互对应,作出相应的判断,并对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

这些活动能使四种形体的表象更清晰、更牢固。

“搭一搭”是各种立体的形状特征的简单应用。

如果要搭得高一些、多一些,使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比较好?

如果搭成的物体能前后运动,应该使用什么形状的积木?

搭汽车车身用什么积木?

搭工厂烟囱用什么积木?

……做出这些选择都离不开对立体图形特征的体会。

“数一数”综合应用认数和认物体的知识,数出较复杂物体里各种立体的个数,并进行分类活动。

(2)组织学生活动要注意四点:

第一,组建学习小组,推选小组长,组内分工准备活动器材。

能找到积木当然很好,没有积木,可以用易拉罐、玻璃球、纸盒等代替。

器材的数量要多准备些。

第二,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没有问题的拼搭是一般性的游戏,不能称为数学实践活动。

问题源于现象:

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搭得高?

为什么圆柱和球会滚?

……问题源于需要:

怎样知道摸出了什么?

怎样摸出圆柱?

用什么做轮子?

……第三,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少数典型的问题,在班内集体讨论。

教师尽量不讲解、少评判。

第四,要参与学生的活动,随时了解情况,对活动的进程给予必要调控。

在活动临结束时,要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使实践活动成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

附送: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例如,对平时教学中学生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要重点复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重点指导。

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期末复习1课时

期末复习

教材第102~106页的内容。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及熟练程度。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地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口算卡片,钟表和投影。

1.20以内数的认识。

(1)教材第102页的第1题。

投影出示图片,让学生独立数数、写数,集体订正答案。

(2)教材第102页的第2题。

学生按顺序在

里填数。

教师:

12和17两个数,17接近10,12接近20,这样说对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请小组代表发言。

2.认识物体。

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分别有什么特征吗?

学生回忆,小组内讨论交流,请学生代表发言,然后独立完成教材第103页的第6题。

3.20以内数的加减法。

投影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8题的口算卡片。

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算法吗?

学生回忆算法,然后完成卡片上的题目。

1.教材第102页的第3题。

2.教材第103页的第7题。

3.教材第103~105页的第9~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指导。

4.教材第105页的第18题。

5.教材第106页的第19、第20题。

教师引导完成第19题,学生独立完成第20、思考题,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

2.略

3.第9题:

10 6 2

第10题:

4 10 7 2

第11题:

6 3 6+3=9

第12题:

第13题:

>

 = >

 <

第14题:

4 6 7

第15题:

14 3 7 11 12 15

第16题:

14 11 12 14 13 12 16 12 17 15 15 16 13 11 11 18

第17题:

7+4=11

4.略

5.第19题:

1+8=9或8+1=9 8-1=7

第20题:

第1盒和第3盒

思考题:

5+8-1=12

教材习题

教材102~106页“期末复习”

1.9 16 20

2.2 3 4 7 8 9 10 12 10 11 14 15 16 19 20 12 17

4.20 7 3 7 10 17 19 20

5.13 10 16 8 12 10

6.4 2 3 2

8.10 9 8 9 5 9 3 8 5 6 6 8

本学期的期末复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根据教学过程总结如下经验和教训。

第一 思想重视。

期末复习是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它,不能马虎麻痹。

因为期末考试考查面涵盖一本书的内容,全面检测我们的能力,是检验我们整个学期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之一。

学习半年了,究竟学得怎么样?

学生自己想知道,教师、家长也想知道。

而这个效果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

“复习”不是可有可无,要下工夫搞好。

第二 讲究方法。

俗话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

期末考试也是一样。

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期末复习方法也很关键。

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这里向大家重点推荐一种复习方法。

1.按照“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知能并存”的原则,把期末复习分成四个阶段:

①基础复习。

②强化能力。

③查漏补缺。

④模拟练习。

2.拿出一半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复习。

对这些内容一项一项地归纳、整理,真正搞清楚,弄明白。

然后,侧重能力测试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的练习。

在此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以求尽善尽美。

最后做两套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

四个阶段,四个方面,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四位一体,一气呵成。

3.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归纳、总结,找规律,抓特点,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不遗漏每一个重点,不忽视每一个考点。

第三 巧用复习题。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典型的题目,要把它摘录下来,以便及时地巩固与消化,如果是解题方法,则要举一反三,如果是一些重点与难点,则要隔三岔五地背一背,这样才能把复习题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