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5424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

最新八次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考试题题库

(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

试卷号:

1021

课程代码:

02972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

法学;本科

考试:

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

(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根源在于(B)。

A.工人运动的兴起B.国家对雇用关系的干预

C.劳资矛盾发展的结果D.法律社会化的产物

2.《劳动合同法》有关约定试用期次数的规定是(D)。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可以不限次约定试用期

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可以约定1至2次试用期

C.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可以协商试用期次数

D.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劳动合同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A)。

A.不能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B.可以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C.由劳动行政部门规定D.由当事人自由约定

4.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B)。

A.10%B.20%

C.40%D.50%

5.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限制,需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D)。

A.50小时B.45小时

C.44小时D.40小时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C)。

A.可以暂时上岗作业,待考核合格后予以转正

B.可以上岗作业

C.不得上岗作业

D.经有关主管人员批准可以上岗作业

7.不得安排哺乳未满(B)婴儿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6个月B.12个月

C.18个月D.24个月

8.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B)。

A.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B.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C.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D.当事人协商选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9.现役军人死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确认为因公牺牲(D)。

A.对敌作战死亡

B.对敌作战负伤在医疗终结前因伤死亡的

C.因执行任务遭敌人或者犯罪分子杀害

D.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因病猝然死亡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专门福利的是(A)。

A.退役军人福利B.妇女福利

C.残疾人福利D.老年人福利

二、多项选择题

11.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有(AD)。

A.人民法院B.劳动管理部门

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工会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ABC)。

A.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B.履行监督义务

C.支持企业、事业单位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

D.为职工提供社会保险和失业保险

1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在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参考的因素有(ABCD)。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状况

D.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4.根据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下列人员适用不定时工作时间的有(ABC)。

A.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

B.企业的外勤人员和推销人员

C.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和出租汽车司机

D.教师

15.下列各选项中有关职业健康检查的阐述正确的有(ACD)。

A.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B.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

C.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安排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D.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16.劳动行政部门核发《未成年工登记证》要根据(AB)。

A.《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B.《未成年工登记表》

C.《未成年工身份证》D.《未成年工法定监护人同意书》

17.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ABD)。

A.劳动者代表B.企业代表

C.企业党委代表D.企业工会成员

18.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BCD)。

A.普遍性原则

B.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C.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D.社会化原则

19.社会优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其中属于社会保险范畴的是(AB)。

A.军官离退休养老制度B.军人的伤残抚恤

C.交通方面的半价优惠D.对军人家属的生活照顾

20.以下各选项中属于我国企业自主福利的是(AB)。

A.为职工办理补充保险B.为职工开通上下班班车

C.年休假制度D.探亲假制度

三、名词解释

21.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

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

22.劳动合同的履行:

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并享有各自的权利的行为。

23.工资:

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4.调解:

是指通过第三者从中调和,说服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解决纠纷的处理方式。

25.社会保障:

是指通过法律规定,由国家和社会举办,对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等原因而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四、简答题

26.简述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

参考答案:

国家和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有:

(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3)国家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4)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27.简述工会在劳动法监督检查方面的权利有哪些。

参考答案:

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时的主要权利有:

(1)知情权。

(2)独立调查权。

(3)要求、建议权。

要求、建议有权的行政机关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4)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权。

(5)参与事故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权。

(6)支持举报控告权。

(7)舆论监督权。

五、论述题

28.试述养老保险的特点。

参考答案:

养老保险具有如下特点:

(1)强制性。

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补偿性。

劳动者所领取的退休金和获得的其他待遇中有一部分是自己所缴纳的保险费的返回,还有一部分是对劳动者劳动贡献的回报,具有一定的补偿性质。

(3)广泛性。

养老保险的适用对象是所有退休、退职的劳动者。

养老保险所保障的对象是所有的劳动者,并不进行某种选择和区分。

(4)社会性。

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六、案例分析题

29.农村村民赵某常年在外打工,主要在建筑工地做小工,但一次不幸从脚手架上摔下,双腿残疾,从此失去劳动能力。

其配偶也因过度伤心而身体及精神受损,也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赵某尚有一子现年八岁,正在读小学。

很快,赵某一家很快便花光了当年获得的伤残赔偿金,全家生活陷入窘境。

试分析:

(1)根据我国现行法的规定赵某一家哪些人可以获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2)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主要包括哪些供养内容?

参考答案:

(1)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因此,赵某全家若符合上述条件,可以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2)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①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②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③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④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⑤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的,还应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于(C)。

A.14周岁B.15周岁

C.16周岁D.18周岁

2.我国现阶段在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试行的年薪制,其适用范围是(D)。

A.政府高级公务员B.国务院认定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C.企业高级技术人员D.企业的经营者

3.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中午用饭的休息时间一般不得少于(A)。

A.30分钟B.40分钟

C.60分钟D.90分钟

4.下列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时不受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限制的是(B)。

A.矿山企业B.重型机械厂

C.建筑施工企业D.烟花爆竹制造企业

5.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C)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A.第二级B.第三级

C.第四级D.第五级

6.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人数在(C)或者以上,并且具有共同请求的,可视为集体争议。

A.3人以上B.5人或者以上

C.10人以上D.30人或者以上

7.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B)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A.十年B.十五年

C.二十年D.二十五年

8.不属于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收入的是(D)。

A.赡养费B.抚养费

C.扶养费D.抚恤金

9.社会优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其中属于社会福利范畴的是(A)。

A.通信方面的邮资免费B.军人的伤残抚恤

C.军官离退休养老制度D.社区对军人家属生活的照顾

10.职工福利的提供者是(B)。

A.国家B.用人单位

C.企业工会D.劳动者

二、多项选择题

11.通过与普通教育的比较,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特征有(ACD)。

A.针对性B.系统性

C.专业性D.实践性

12.目前我国的工资形式包括(ABCD)。

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

C.奖金D.津贴

13.狭义的休息时间仅指(ABC)。

A.劳动者的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B.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C.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D.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时间

14.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为(ABCD)。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D.特别重大事故

15.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劳动法上的特殊群体的有(ABD)。

A.女职工B.未成年工

C.农民工D.残疾劳动者

16.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主要包括(ACD)。

A.人民法院B.企业工会

C.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7.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内容体系包括(ABCD)。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18.下列社会救助对象属于根据社会成员的群体进行分类的是(ABC)。

A.老年人

B.残疾人

C.患难者

D.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一时拮据者

19..社会优抚具有的特征是(ABCD)。

A.社会优抚的身份具有限定性B.社会优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

C.社会优抚的待遇优厚D.社会优抚的实施相对规范

20.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其他项目相比较其特征有(ABD)。

A.社会福利的范围具有普遍性B.社会福利的目的具有公平性

C.社会福利的形式具有特殊型D.社会福利具有政府主导性

三、名词解释

21.劳动就业: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的社会劳动。

22.工会法:

是调整工会与国家、用人单位以及职工和会员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3.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24.社会保障法:

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5.社会优抚:

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为保卫国家安全和保护人民利益做出牺牲和特殊贡献的人及其家属通过优待、抚恤和安置,给予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简答题

26.简述劳动法社会监督的主要的特点和分类。

参考答案:

在劳动法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特点是:

(1)监督主体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对劳动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即社会监督的方式一般限于举报和投诉。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普通群众的监督。

(2)群众组织的监督。

(3)报刊等传媒监督。

27.简述医疗保险的特点。

参考答案:

医疗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这种保险形式与其他保险形式之间的交叉性较大。

其他保险形式中,也都包含着对发生疾病的医疗费补偿和疾病津贴的内容。

(2)医疗保险具有一种补充保险的特点。

其他保险形式所不能涵盖的风险,只能通过医疗保险实现保障。

(3)医疗保险的范围是整个社会公民,不限于单位职工,不限于城市居民。

五、论述题

28.试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参考答案: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有: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劳动法律关系一方主体是劳动者,另一方主体是用人单位。

在劳动法律关系建立之前,即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法律关系及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由其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确定。

在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确立劳动法律关系之后,劳动者就成为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被管理的地位;而用人单位则成为劳动力使用者,处于管理劳动者的管理地位,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是按照劳动法律规范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形成的,既体现了国家意志,又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共同的意志。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律关系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质,因此,劳动法律关系体现的、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并不是平等的,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必须符合国家意志并以其为指导,国家意志居于主导地位。

(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现实基础是劳动关系。

只有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劳动法律关系。

实现社会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自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也就是劳动法律关系得以实现的过程。

因此说,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六、案例分析题

29.赵某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跟公司签有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赵某每个季度必须完成一定数额的销售任务,个人收入则主要来自销售提成。

尽管赵某对保险推销工作满怀热情,不辞辛苦,但第一个季度下来,所签保险单寥寥无几,远远没有完成公司的销售定额。

公司销售主管提醒赵某说,若第二季度仍完不成任务,他就将面临被解聘的可能。

为了保住工作,赵某更加努力,第二季度的销售业绩比第一季度有所提高,但比公司的定额还是差了不少,公司销售主管口头通知他说,鉴于他连续半年都不能完成公司的任务,公司认为他不能胜任保险销售工作,因此决定解除与他的劳动合同,请他在3天内办好离职手续。

赵某万般请求,希望公司能再给他一次机会,被拒绝后,赵某又提出自己的劳动合同期限是1年,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

但公司销售主管以解除合同是因为赵某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且事先又提醒过他为由,拒绝了赵某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要求,双方遂发生争议。

试分析:

(1)保险公司能否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

(2)保险公司在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过程中有哪些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参考答案:

(1)保险公司不能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2项的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国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才能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赵某不属于该项规定的情形,不存在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6条的规定:

①公司虽认为赵某不能胜任工作,但并未对赵某进行调岗或培训。

②公司没有履行“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程序。

③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B)。

A.传染病歧视B.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

C.行为障碍歧视D.视听障碍歧视

2.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C),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A.30%B.50%

C.80%D.100%

3.《集体合同规定》第38条规定: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为(B),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A.6个月B.1至3年

C.4年D.5年

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A)。

A.1小时B.2小时

C.3小时D.4小时

5.负有对职工广泛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义务的主体是(C)。

A.劳动行政部门B.职业安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C.用人单位D.企业工会

6.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未成年工人须持证上岗,其证是指(A)。

A.未成年工登记证B.未成年工登记表

C.未成年工身份证D.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

7.下列不属于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的时候,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是(D)。

A.独立调查权和知情权B.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权

C.支持举报控告权和舆论监督权D.行政处罚权

8.对于社会保障法所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做出多种分类。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以社会保障行为为标准分类的是(D)。

A.社会保障管理关系B.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关系

C.社会保障监督关系D.社会保险关系

9.以下有关养老保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职工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

B.企业单位和个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养老保险

C.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D.职工养老保险的适用对象是所有退休、退职的劳动者

10.以下各选项中属于我国企业自主福利的是(A)。

A.为职工办理补充保险B.社会保险制度

C.年休假制度D.探亲假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

A.可以接受社会各界提供的捐赠和资助,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和使用

B.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应当规范管理,严格控制服务收费

C.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D.举办的招聘会可以向劳动者收取一定费用

1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集体合同应当包括的条款有(ABCD)。

A.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B.补充保险和福利、劳动安全与卫生

C.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程序

D.集体合同的期限和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13.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包括(ABCD)。

A.《起重机械安全规程》B.《煤矿安全规程》

C.《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D.《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4.根据有关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未满周岁婴儿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以下劳动(BCD)

A.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二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B.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C.延长工作时间

D.夜班劳动

15.劳动法的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特点有(ABC)。

A.监督主体具有分散性B.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

C.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D.监督方式兼具不特定性

16.下列各选项中,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的说法正确的有(ACD)。

A.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

B.劳务派遣关系中,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为当事人

C.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均为仲裁当事人

D.利害关系人可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17.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社会保障发展的目标,我国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体系的构成应该有(ABCD)。

A.社会保障实体法B.社会保障组织法

C.社会保障基金法D.社会保障程序法

18.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ABC)。

A.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B.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C.拒绝治疗的D.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19.军人抚恤优待的对象包括(ABD)。

A.因公牺牲军人遗属B.现役军人家属

C.退出现役军人的家属D.烈士遗属

20.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其他项目相比较其特征有(ABD)。

A.社会福利的范围具有普遍性B.社会福利的目的具有公平性

C.社会福利的形式具有特殊型D.社会福利具有政府主导性

三、名词解释

21.就业困难人员:

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22.职工民主管理:

是指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并对和自身利益有关的管理信息有知情权。

23.工作时间:

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24.团体争议:

是指代表和维护全体职工共同利益的工会与用人单位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

25.复员:

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干部和士官退出现役,不保留公职人员身份,回原籍或入伍地重新就业。

四、简答题

26.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7.简述社会救助的原则。

参考答案:

社会救助的原则有:

(1)反贫困原则。

社会救助的目的,就是在较短的时期内消灭绝对贫困现象,并且最大限度减少相对贫困。

(2)生存权原则。

生存权是基本的人权。

(3)积极救助原则。

五、论述题

28.试述劳动合同成立和劳动合同生效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劳动合同成立和劳动合同生效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劳动合同成立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

人就确立劳动关系意思表示一致,并就劳动合同条款协商一致,签订了协议。

劳动合同生效是指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时间。

劳动合同成立和劳动合同生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劳动合同成立是劳动合同生效的前提,但劳动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一定生效。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通过平等协商,自愿就劳动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劳动合同即告成立,但劳动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一定生效。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只有依法成立的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产生当事人期望的法律后果。

六、案例分析题

29.2012年5月,15岁的小章辍学到某市去打工。

小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