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501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docx

人工挖孔灌注桩+放坡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

本基坑工程开挖面积为3500m2,基坑开挖周长为251m,基坑深度为-8.80m,开挖范围内无市政管网及其他管线。

2、工程特点

场地地势不平,大致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现场地由于后期工程建设的需要,最大挖深约8.8米.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分别为①杂填土层、②粉质粘土层、③粉砂层、④卵石土层、④1卵石土层、④2卵石土层、⑤泥质粉砂岩层,其空间分布不均匀。

各岩土层的名称、岩性、成因年代、埋藏条件及成层分布规律,野外特征及相应的各种岩土技术参数等详述如下:

①杂填土层

杂色,松散,稍湿,厚度0.2m-3.2m,γ=17.9KN/m3,局部表层为混凝土,主要为粉砂、粉土、红砂、建筑垃圾等成分,未对该层进行现场原位测试,该层无实际工程意义。

②粉质粘土层

黄褐色,γ=18.0KN/m3,可塑状态,稍湿,局部分布,成层性较差,厚度0.7m-2.8m,结构性较好,裂隙稍发育,状态较均匀。

采用标准贯入N(63.5)对该层进行了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参照地区经验,建议:

fak=180kpa,Es=11.0Mpa。

③粉砂层

褐色,γ=18.1KN/m3,松散,湿,厚度0.5m-2.7m,近在局部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于5-5剖面地段,采用重型

(2)动力触探N(63.5)对该层进行了的测试,结构性较好,裂隙稍发育,状态较均匀。

采用标准贯入N(63.5)对该层进行了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参照地区经验,建议:

fak=120kpa,Es=10.0Mpa。

④1卵石土层

褐色,湿,松散状态,卵石含量约为30-40%左右,主要为石英质、灰质成份,含砾石及少量粘粒、砂粒,局部分布,主要分布于1#、6#、9#号钻孔地段,厚度2.1m-2.7m,卵石磨圆中等,卵石部分接触,起主要骨架作用,采用重型

(2)动力触探N(63.5)对该层进行了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参照地区经验,建议:

fak=150kpa,Es=9.0Mpa。

④2卵石土层

褐色,饱和,松散状态,卵石含量约为20%左右,主要为石英质、灰质成份,含砾石及少量粘粒、砂粒,该层为拟建场地软弱层,可能为地下水潜蚀现象而形成。

④卵石土层

褐色,湿,中密状态,局部为密实状态,卵漂石含量约为40-70%,主要为石英质、灰质成份,含砾石及少量粘粒、砂粒,该层在拟建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仅局部缺失,卵漂石磨圆中等,粒径一般为5-2cm,局部夹有大于20cm的漂石,卵漂石基本接触。

⑤泥质粉砂岩层

红色,砖红色,属软岩,细粒结构,硅泥质胶结,层状构造,岩体完整性较好,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厚度大于20m,矿物成份以石项、长石为主,裂隙稍发育,原岩结构基本保持。

四、场地地下水情况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杂填土层、粉砂层、卵石土层为相对含水透水层,而粉质粘土层为相对隔水层,红砂岩层随风化程度的降低渐显隔水特性。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潜水,其中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层中,不具有贯通性,而潜水则主要赋存于卵石土层中,地下水水量较为丰富,水位埋深为0.4-1.4m,该水位主要为上层滞水水位,场地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沿基岩面排入场外等。

场地地下水水质类型属重碳酸钙镁型中性水,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无腐蚀性。

五、基坑支护设计概况

本工程设计在基坑的四向均采用护壁桩及锚杆支护体系,

护壁桩采用人工挖孔桩进行支护,选用桩端持力层为④层卵石层或⑤泥质粉砂岩层。

(一)基坑

该段岩土层均匀性较差,采取护壁桩支护结构,开挖深度为8.8米,支护桩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桩径D=1200mm,桩中心距S=1500mm,设计Z1桩长L=14.5米,Z2桩长L=17.5米支护桩桩顶设置冠梁,截面尺寸为1000*400,冠梁沿支护桩将桩连为整体。

Z1桩主筋为14根Φ22,桩身设计砼强度等级为C30,加强筋Φ16@2000,箍筋为Φ10@200;桩顶冠梁设计砼强度等级为C30,单面主筋为5根Φ22,箍筋为Φ8@200,支护桩主筋插入冠梁内500mm。

Z2桩主筋为21根Φ22,桩身设计砼强度等级为C30,加强筋Φ16@2000,箍筋为Φ10@200;桩顶冠梁设计砼强度等级为C30,单面主筋为5根Φ22,箍筋为Φ8@200,支护桩主筋插入冠梁内500mm。

基坑支护设计

桩数

(根)

桩径(mm)

桩间距(m)

桩长

(m)

钢筋笼长(m)

强度

桩顶标高(m)

纵向配筋

51

1200

3000

14.5

14.5

C30

-0.500

14根Φ22

22

1200

3200

17.5

17.5

C30

-0.500

21根Φ22

 

六、现场实物工作量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喷射砼

m2

220

钢筋

T

48

挖孔桩

m3

1271.24

冠梁

m3

106.2

锚杆

m

1981

锚杆梁

m3

70.4

第二章编制依据

1、《基坑土钉支护技木规程》CECS96:

97;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

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5-93)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

7、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管线调查情况

第三章工程实施目标

一、工程质量目标

我们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按有关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合格。

二、安全施工目标

1、确保基坑内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确保在基坑施工期内人员受伤率不超过3‰,死亡率控制为零。

2、确保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不影响市政管网的使用安全,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50mm,连续3天位移速率≤4mm/d;航空大道人行道最大沉降量≤20mm,沉降差≤10mm。

三、环境保护目标

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施工队伍入场后,首先沿基坑四周挖临时排水沟,设置沉砂池、集水池,容积控制在1.5m3,深度1.5m左右,将地表雨水和施工用水有组织地导入沉砂池,采用水泵排入市政工程下水管道内,并设专人负责清理沉积泥砂和排水工作,并负责对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车轮进行清洗、检查装载物(土石、垃圾等)是否稳妥,还负责施工现场出入口的清洁卫生,以免污染环境。

四、工程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于2009年6月30日开工,2009年8月13日竣工,总工期60天。

第四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管理机构设置

公司总经理任工程总负责人,便于在公司范围进行人、财、物的统一调度;项目经理全面主持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配备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安全负责人各一名,主要负责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均在30-50岁之间,年富力强。

其中包括一名工程师、两名助理工程师和五名技术员。

在项目管理部内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有章可循。

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进度分阶段目标、质量分部分项目标等。

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齐全,责任到人,使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

二、控制措施体系

公司选用优秀管理人才组成项目管理班子,采用项目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运作。

本工程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表所示:

序号

职务

姓名

职责

1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安全、质量、进度工作

2

项目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及测量工作

3

项目安全负责人

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4

质检员

负责工程质量监控及测量工作

5

施工员

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6

安全员

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三、施工程序

1、总体施工顺序

施工测量→护壁桩施工→冠梁施工→基坑土方分段分层开挖→锚杆施工→边坡修整→桩间土体挂网喷射砼→锚杆梁施工。

土方开挖与挂网喷浆可相间分步进行,排水沟与集水井可在施工中随机进行。

其中人工挖孔灌注桩在施工时间隔施工,且砼在浇筑完毕后24h后施工相临的桩。

2、护壁桩施工程序

测量放线→定桩位→人工挖孔桩施工→冠梁施工。

3、基坑土方开挖及退场程序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狭窄,现只有一个出口供土方外运车辆出入,因此现场的土方施工时分两段,采取边挖边退的施工方式进行土方开挖,开挖时分层开挖,每次开挖深度为2.0米,每层开挖完毕后人工修理边坡并进行桩间土方挂网喷射砼支护施工。

每次施工以10米为一段,边挖边退。

土方外运车辆统一由位于大门退出。

第五章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制定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等。

2、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长→作业人员。

3、做好施工设计图纸交底、施工技术交底、质量目标交底、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交底。

4、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调试、保养,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交底。

5、对有关材料按照规定进行检测试验,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6、搞好高程引测与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做好标记,并加以保护。

7、测量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电子经纬仪

ZHET-1

1台

现场放线及变形观测

水准仪

AFL320

1台

高程引测及变形观测

钢卷尺

50m

2把

尺度丈量

卷尺

5m

2把

尺度丈量

二、现场平面布置

1、按照指定的水源、电源位置、安装水管、阀门、电闸等。

2、现场临时设施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合理布局,现场由于场地狭窄,不设办公区。

现场材料堆场设置护壁桩已外。

3、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分类堆放,用于基坑支护施工的砂石料、钢筋等入库堆放,现场设砼搅拌棚。

三、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品种

类别

单位

数量

1

钢筋

优质钢材

70

2

水泥

32.5级

500

3

灰砂砖

千块

10

4

中粗砂

立方

215

5

碎石

立方

465

6

外加剂

速凝剂

千克

20

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砼搅拌机

JZC350

1

砼搅拌

2

砂浆搅拌机

250L

1

砂浆搅拌

3

锚杆钻机

ZJD100

4

锚杆成孔

4

潜水泵

QY-25

10

基坑排水

5

钢筋切断机

G140

1

锚杆加工

6

电焊机

BX1-500

2

锚杆加工

7

手推车

10

材料运输

8

注浆泵

BW-150

1

锚杆注浆

9

千斤顶

YCW-150

1

预应力锚杆张拉

10

砼喷射机

PZ—5

1

砼喷射

11

空压机

0.7Mpa

1

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风量

五、主要劳动力的配备

工种

人数

工种

人数

瓦工

30

电工

2

钢筋工

8

电焊工

2

木工

10

机修工

2

架子工

4

杂工

10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障措施

一、护壁桩支护系统施工

(一)人工挖孔桩施工

1、施工准备

(1)材料

1)水泥:

宜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试验合格。

2)砂:

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