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4993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1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docx

货币银行学王晓蓉

引言

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日子了;我们要通过学习经济学、金融学理论来达到能够理解、分析、感悟身边的货币金融经济问题以至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以我国某一货币政策消息为例:

•若央行宣布将要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比如说直接增加投放货币1000亿元。

贷款利率会如何?

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如何?

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如何?

•金融市场与机构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一国福利等等方面。

一、为什么要研究货币?

•货币定义

•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1、货币与商业周期

•US资料:

–1981-1982年间,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下降,失业人数高达1000万人,超过劳动力的10%,有2.5万家企业倒闭。

随后经济迅速扩张,但到了1990年经济又一次下滑,失业率上升到7%以上。

•考察商业周期的重要性。

•证据表明,在20世纪的每次衰退之前,货币的增长率都是下降的,即货币的变化可能是商业周期波动的一个原动力。

但并非每次货币增长率的下降都伴随着一次衰退。

2、货币与通货膨胀

•我们以10年前后的货币购买力的比较来看物价动态。

•通货膨胀即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的上涨。

它对经济社会各个主体都有较大影响。

•有结论为:

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个货币现象。

3、货币与利率

•利息是借钱的代价(费用),利率则是借钱的费用率或者说租用资金所支付的价格。

•如物价一样,利率也是波动的,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波动主要为市场的选择。

•那么货币在利率的波动中又发挥怎样的作用?

•数据表明:

Ms提高时,长期债券利率随之提高(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通货膨胀效应、流动性效应等的综合影响。

4、货币政策的实施

•由于货币的重要性,政府对货币政策的制定,货币和利率的管理非常重视。

•通过中央银行部分的学习,可以了解中央银行是如何影响一国经济中的货币数量,考察货币政策的制订与实施。

5、预算赤字与货币政策

•预算赤字即政府在某一时期的支出超过其相应的收入总和的差额。

•那么这样的赤字应不应该存在?

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有无冲突?

我们将对其考察。

•有结论为:

这些赤字可能导致Ms的较高增长,通货膨胀,高利率的结果。

二、为什么要研究银行业

•银行是接受存款和提供贷款与结算服务的金融机构。

•其重要性可以归纳为:

–为储蓄和投资意愿人提供联系渠道。

–在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融创新的源泉之一。

1、金融中介:

–储蓄如何成为投资(银行存款到贷款),将考察商业银行如何管理资产与负债,政府如何监管,以及银行业面临的现实困境等问题。

2、银行与货币供应:

–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参与了货币供应;通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传导了货币政策的效应。

3、金融创新:

–可转让提款通知账户(NOW);网上支付;银证转账等。

通过对金融创新的研究显示创造性思维带来好处,并把握未来的创新趋势。

三、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资金多余者向短缺者转移的市场,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在引导资金进入生产性用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有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

1、债券市场

•证券(security)

–是一种对其发行者的未来收入或资产的要求权代表。

•债券(bond)

–是一种承诺在某一特定时期中定期支付本息的债务性证券。

2、股票市场

•对作为公司收益的要求权进行交易的市场。

•对于企业来讲股票价格的重要性:

–财富、筹资能力

•将考察股票价格如何升降,以及如何对市场信息反应;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票价格,以至于影响商业周期。

3、外汇市场

•以别国货币表示的某国货币的价格称为汇价(foreignexchangerate)

•汇价的波动对本国公众和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坚挺使得外国货更便宜,从而本国消费者受益,但伤害本国生产企业。

–若人民币疲软,或者说贬值,则会提高对外消费成本,增强出口能力。

总结

货币

•货币对通货膨胀、商业周期和利率有着重要影响,由于这些经济变量对经济的健康运行如此重要,我们必须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演变;货币政策是什么以及它是怎样实施的;同样也需要研究政府赤字,因为它是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因素。

银行

•在众多将资金由非生产性用途转至生产性用途的金融中介机构中银行是最为重要的。

•银行还在创造货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进来迅猛发展的金融创新中,银行也是重要的创新主体。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活动对于个人财富、工商企业行为以及我们经济运行的效率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类重要的金融市场是:

•债券市场(利率在其中决定)

•股票市场(它对人们的财富和企业的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

•外汇市场(汇价的决定与波动对国际金融市场有巨大的影响)。

 

第一章货币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

2.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

3.理解货币的职能;

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5.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货币的形式、本质、职能

2.货币制度的演变

3.货币制度的内容

4.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经过了以下四个形式发展

–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固定的价值形式

1只羊=2把石斧子,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生产发展了,

1只羊=

2把斧子扩大的价值形式

3捆烟叶

4条鱼

特点:

普遍接受性一般的价值形式

问题:

1、斧子——羊,再次交换,羊瘦了,怎么办?

2、换个地区,南方沿海,鱼是一般等价物,不接受羊,怎么办?

于是,贵金属(金、银)出现了,开始固定下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形式

特点:

1、普遍接受性;

2、经久耐磨不易变质;

3、价值大、易于分割,便于贮藏和携带;

4、标准统一。

二、马克思货币起源推理:

商品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交换发展――交换过程中的矛盾导致价值形式有独立化的必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发展到完整形式――货币产生

三、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四、货币的层次

•M0,流通在中央银行以外现金。

•M1,包括可作为交易媒介的通货及银行支票存款。

•M2,包括M1及银行系统与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第二节货币的演变

一、实物货币

朴素的实物货币:

牛、羊、贝。

不稳定、接受范围有限、难以分割。

贵金属货币:

金、银。

产量有限、成色鉴定、携带成本高。

二、代用货币

是实物货币的替代品,代表黄金等贵金属发挥货币的职能。

最初是保管贵金属的保管凭条,以后是可兑换的银行券(以贵金属为基础放行的纸币)。

优点:

成本低、降低风险、避免了磨损

缺点:

黄金产量跟不上日益扩大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无法作为银行券发行的保证。

三、信用货币

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行使货币各种职能的货币。

现钞、银行存款、银行卡、电子货币。

四、复合货币:

是指其价值由多种货币的汇率加权确定的一种国际间债务支付和储备资产手段。

特别提款权;欧元。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

一、传统定义:

(一)、价值尺度

货币具有普遍接受性,所有商品劳务的内在价值都要通过货币来表现

(二)、流通手段

物——货币——物,货币起到了媒介作用,方便商品劳务的交换。

(三)、贮藏手段

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从而处于静止状态,发挥贮藏职能。

(四)、支付手段

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五)、世界货币

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

二、现代货币的三大功能

•交易媒介(mediumofexchange)

•计算单位(unitofaccount)

•价值储藏(storeofvalue)

第二章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

金银复本位

平行本位

双本位

跛行本位

金本位

金币本位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本位)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包括:

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准备制度等。

一、银本位制

自15世纪末,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白银生产技术及产量大增,盛行于16-19世纪。

我国于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始铸造银币,由国家法律确认为一种货币制度则在1910年《币制则例》正式确定我国实行银本位制。

并于1934年11月放弃。

16~19世纪,英国、法国、意大利、墨西哥、中国。

19世纪后期,世界白银产量猛增,白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呈长期下降趋势,不利于国际收支和一国经济的稳定。

1860(1:

15)——1900(1:

33)——1932(1:

73.5)。

到20世纪初,只有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少数经济落后国家仍在采用。

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均为币材,均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输入。

1、平行本位制:

金币与银币的比价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

金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收金还是收银?

2、双本位制:

金币与银币的比价由政府规定。

虽然稳定了比价,但却违背了价值规律。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律上评价过低的金属铸币(良币)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律上评价过高的金属铸币(劣币)会充斥市场。

假设:

当金银法定比例1:

15时,若银价跌落,比例为1:

16。

这时,把金币融化为金块,在市场上按市价换成白银,再把白银铸成银币,再按法定比例换成金币,就可得到1份银的利润。

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3、跛行本位制: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铸造权则完全收归政府。

银币名义价值(取决于法定兑换比率)和实际价值脱离,已成为辅币。

辅币:

主要用于小额支付、找零。

基于成本考虑,多采用贱金属或合金,其实际价值<名义价值——限制铸造、有限法偿(10美分以上的银辅币每次支付最高限额为10美分,铜镍币支付限额为25美分)。

无限法偿,实际支付中,无论金额大小,一律不得拒绝接受。

三、金本位制

19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非、澳大利亚发现了丰富的金矿,是物质基础。

1、金币本位制

特点:

a.金币可自由铸造;b.金币和辅币、银行券可自由兑换;c.可自由流动。

时间:

1816(英国)~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

a.黄金逐渐集中到大国手中,削弱其他国家铸币流通基础;

b.不能保证自由兑换。

对外,黄金买军火——对内,发行纸币弥补赤字。

c.保护自身利益,限制黄金国际流动。

d.黄金储备有限。

2、金块本位制

禁止金币流通,纸币可兑换为金块。

但对兑换金额进行限制,被称为“富人本位制”,英国(最低1700英镑),法国(最低21.5万法郎)。

实际上限制了黄金的兑换范围。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指国内不再铸造和使用金铸币,只能同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该国货币只能兑换成此种外汇而不能兑换成黄金的制度。

本币——外币——黄金,是一种附庸性质的货币制度。

一战前的殖民地如印度、菲律宾;一战后的法国、意大利、中国。

四、纸币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特点:

1、纸币发行不与黄金储备挂钩;

2、纸币由各国中央银行发行,靠法律手段来保证其流通;

3、通过银行信用来控制货币的流通量;

4、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5、货币量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

如果供给>需求将引发通货膨胀;

6、通货包括现钞和银行存款。

第二节我国的货币制度

一、建国前的货币制度

1、1933年,实行统一银币本位制。

由于我国白银产量小,不得不进口白银,这给了美、英、法等国通过操纵国际市场银价来控制我国货币制度的机会。

1934年,美国实行白银政策,故意提高银价,导致国内白银外流、银价暴涨、物价暴跌。

2、1935年,在英美操纵下,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

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导致法币大幅贬值。

3、1948年,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其目的在于掠夺民间的黄金、外汇。

4、1949年,国民党政府发行“银元券”。

5、各解放区发行的是不可兑换的银行券,分散、不统一。

二、建国后的货币制度

我国是纸币本位制,纸币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

1955年3月1日,发行了新人民币,并按1:

10000的比例无限制、无差别的收兑全部旧币,同时建立起辅币制度。

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具无限法偿能力。

人民币单位是“元”,元是本位币(即主币),辅币是“角”、“分”。

人民币符号是¥,元的拼音y加二横而成。

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金银和外汇不得在国内商品市场计价、结算和流通。

3、由中央政府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掌管人民币的发行。

4、人民币的发行有多重保证。

5、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

6、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三、香港的货币制度

1、港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

港币发行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为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港币发行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

2、港币单位为“元”,用HK$表示。

3、港币与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即1:

7.8。

4、无外汇管制。

港币可自由兑换,外汇、黄金、证券、期货市场完全放开。

●讨论1:

纸币是否具有储藏职能?

黄金具有储藏职能,那储藏的是什么?

纸币是不是货币?

纸币是否有条件的发挥了储藏职能,但它储藏的是什么?

关键词:

购买力、财富、财富的代表

●讨论2:

如何看待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积极作用:

流通费用;资金周转;资金的集中

消极影响:

1、使买卖在时间、地点上进一步脱节,钱物分离使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增加;

2、形成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债务链条;

3、可能出现财政超分配与信用膨胀的现象。

●案例:

一个经济社会,三个生产者,三种商品,苹果、香蕉、巧克力(电影),物物交换时如何交易,引入货币会有什么效应。

●为什么经济学家把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描绘为人们手中迅速传递到热土豆?

●在古希腊为什么黄金比酒更能当作货币来使用?

●如果可能,你是否愿意放弃现金采用支票簿以至于采用电子资金转帐系统?

为什么?

 

第三章信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2.了解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2、信用的本质

3、五大信用形式的特征

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5、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及信用工具

第一节信用概述

一、信用含义

经济意义上:

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

信用就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信用的本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理解:

1.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关系的构成

债权人与债务人

时间的间隔

信用工具

三、信用的产生

1、信用产生的可能性

社会上存在着闲置资金——为信用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1)国家财政收支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先收后支。

在一段时间内就会出现资金闲置。

(2)国家将资金拨给机关、团体等事业单位,不会马上使用——资金闲置。

(3)现代社会化大生产都是扩大再生产,货币资金通常要到一定数量后才能投入到生产中,如固定资产。

这样在积累过程中——闲置资金。

(4)城镇居民的收支也不同步——闲置资金。

(5)农民收入集中在夏收和秋收二季,支出是全年的——手中会有闲置资金。

2、信用产生的必要性

社会上存在着对货币的临时需求——信用产生的必要性

3、信用关系的产生

在经济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信用关系产生。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与银行信用的主要区别

一、商业信用

1、定义

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如:

商品赊销、分期收款、预收货款、委托代销等。

2、特点

(1)商业信用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

(2)严格的方向性

(3)规模有限

(4)商业信用的范围有限

商业信用只适用于有商品交易关系的企业之间。

(5)商业信用的期限有限

企业的闲置资金通常是短期闲置。

(6)信用链条不稳定

3、商业信用的作用

(1)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

(2)加速资本周转的作用

4、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受到限制

(2)商业信用的方向受到限制

(3)商业信用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4)商业信用在管理和调解上受到限制

二、银行信用

1、定义

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2、特点

(1)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间接融资中起中介的作用。

企业、个人———————金融机构——————————企业、个人

债权人存款债务人(债权人)贷款(债务人)

(2)银行信用有很大的灵活性

首先,可以贷款给任何企业或个人;其次,可以把小额资金集中起来,以任何规模贷出;再次,可以把短期资金组合成长期资金。

因此,在范围、规模、期限上有更大的灵活性。

(3)银行信用有广泛的接受性

相对于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的信誉要好一些。

三、国家信用

1、定义

又称政府信用,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信用形式,即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借贷活动。

为何发行国库券?

(短期资金不足)

为何发行国债?

(财政赤字)

国债市场的发展有何好处?

2、特点

(1)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国家出面,较高的信誉度,到期会按约定兑现——风险性小,安全性高。

持有人随时可以进行转让——流动性好。

(2)国家信用的利息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利息都由借款人承担,最终会有部分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所得税,金融机构的收入——所得税

而国家信用的利息由全体纳税人承担,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3、 作用:

1) 弥补财政赤字。

各种弥补赤字的方法比较:

动用历年节余、节支、发行国债、增税、发行货币

2) 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经济发展

3)有利于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

4、 国家信用的规模问题

国债越多越好吗?

国债越少越好吗?

衡量指标:

"马约"标准

60%≥国债余额/GNP;

3%≥财政赤字/GNP;

背景资料:

我国国家信用发展

1949年12月30日,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于50年1-3月发行,总额3.02亿元。

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

1954年共发行国内公债8.36亿元

1955年发行6.19亿元

1956年发行6.07亿元

1957年发行6.84亿元

1958年发行7.98亿元

到1968年国家内外债全部还清。

69年停止发行全国性国债。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宣布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1979年4月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国家财政收入连续下降,出现了较大的赤字。

1979、1980分别为-170.67,-127.50亿元。

向银行透支170.23亿元,而且引起了物价上涨。

1981年-2000年,内债发行经历了四个阶段:

1981-1986年度发行规模在40-60亿元;

1987-1989年度发行规模明显扩大,3年累计发行494.02亿元,年平均发行规模165亿元。

1990-1993累计发行1355.38亿元,年平均发行339亿元。

1994年以后,财政不能向以后透支,内债发行规模迅猛增加,1994年发行国库券1028.57亿元,1510.86亿元,1847.77亿元,2412.03亿元,3228.77亿元,3702.13亿元,2000年发行额达4657亿元。

2007年底国债余额5万亿以上。

2009年或许发行超过1.7万亿。

历年国家内债发行情况一览表单位:

亿元人民币

年份

规模

年份

规模

年份

规模

年份

规模

年份

规模

1981

48.66

1987

117.07

1993

381.32

1999

3715.03

2005

7042

1982

43.83

1988

132.17

1994

1028.57

2000

4157

2006

8883.3

1983

41.58

1989

263.91

1995

1510.86

2001

4483.53

2007

23483.44

1984

42.53

1990

197.24

1996

1847.77

2002

5679

2008

1985

60.61

1991

281.27

1997

2412.03

2003

6153.53

2009

1986

62.51

1992

460.77

1998

3228.77

2004

6734.27

四、消费信用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一)定义

指由工商企业或金融机构、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二)主要类型

(1)赊购——短期

(2)分期付款——中期

(3)消费贷款——长期

(三)消费信用在我国的发展

1、银行卡:

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1)银行卡的种类

银行卡按是否具备透支功能分为:

信用卡和借记卡。

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又可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

贷记卡

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的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帐户金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

借记卡主要有转帐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和储值卡三种。

(2)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过程

背景资料:

我国信用卡发展

我国的银行卡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起来的。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银行开始从事信用卡代理业务至今,银行卡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金融支付工具。

概括起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大致走过了5个阶段:

萌芽、起步阶段1978年至1993年,是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萌芽、起步阶段。

从开始代理信用卡业务,到多家银行实现发行自主品牌银行卡,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个阶段发生了两件对于我国银行产业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