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4071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 20页.docx

最新文档方志范例范文word版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方志范例

篇一:

地方志与地方志的写法

地方志与地方志的写作方法

(晋中市史志院副院长李新文)

一、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的概念)

“方”者地方也,“志”者记述也。

“方志”者地方之记述也。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科学的资料性著述。

二、地方志的性质、功能、特点。

1、性质:

资料性著述。

2、内容:

包括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既反映历史发展,又呈现现实状况。

举凡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灾异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被称为“一方之百科全书”。

3、取材范围:

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如《祁县志》即记祁县现行区划范围的事情。

驻在祁县的国家、省、市管单位,行政上虽不属祁县管理,但处在祁县地域,应在记述范围。

4、功能(作用):

古称“存史、资治、教化”,今引伸为“存史、资政、育人”。

“存史”就是记载当地历史并传之后世;“资治”就是帮助当政者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并以次作为主政的历史借鉴和制定决策的参考依据。

因为自从隋朝实行地方官吏回避制度后,一直到明清都是不让当地人在当地做官。

地方官到一地任职,必定要翻阅地方志了解当地情况;“教化”即教育,就是通过阅读地方志,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爱国、爱乡的教育。

今天,又有学者提出了“交流”的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要实行经济全球化,国家要实行对外开放,从地方上来说,要加强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扩大交流,要走出去。

地区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志书可以让外地人全方位地认识本地、了解本地,提高知名度。

所以,志书的功能今天越来越多样化。

有关志书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中所起的作用的例子已经很多。

5、记事时限:

即志书的时间界限。

如这次《祁县志》就是从1978年1月1日记起,到201X年12月31日结束,不能超越时限。

6、目的:

地方志被称为“一方之全史”,即通过记载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变化,反映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当今状况,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服务。

历史变迁:

写清某一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兴衰起伏,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轨迹。

当今状况:

各项事物在志书下限,如祁县201X年底呈现的状况。

例如:

记祁县1978年起的行政区划变化,必须反映1978年时实行的是社队制,有多少个公社多少个大队,各自的隶属关系,之后有什么变化,即调整、增减情况;到1984年改乡镇村制,有多少乡镇多少个行政村多少个自然村,各自的隶属关系;之后有什么变化,即调整、增减情况,特别是201X—201X年的撤乡并镇之后乡镇的重大变化情况,移民并村后,行政村、自然村的变化情况以及隶属关系等;最后交代清楚到201X年底的乡镇村变化情况。

7、六个特性:

具有时代的鲜明性(思想性)、编纂的科学性、使用的资料性、明确的区域性、内容的广泛性、编纂的连续性。

①时代的鲜明性(即思想性):

它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任何时代的志书,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封建社会的志书充斥着大量的封建糟粕,比如宣扬封建迷信、倡导封建礼教,大量记载节妇烈女,就是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维持封

建秩序,让人们服服贴贴地忍受统治者的统治。

新方志以马列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摒弃封建糟粕,实事求是地记载历史,为各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②编纂的科学性:

方志属科学的资料著述,既不能凭空想像,胡编乱造,也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堆砌资料,而应该立足实际,科学分析、辨别、考证、利用资料,然后进行科学编纂。

其科学性体现在:

第一,地方志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写作文体和要求。

比如,横排竖写,述而不论,生不立传等等;第二,以基本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经过科学的编排。

比如,要设计体例,安排结构,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及逻辑关系,避免重复交叉等等;第三,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从地方志的鼻祖形成于战国初期的《禹贡》(公元前220年以前)一直到现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只记地理、物产、风俗,到宋朝增加了历史、人物、艺文,代表作有《太平寰宇记》,再到清朝逐步完善成为“一方之全史”,形成了一套方志理论体系。

第四,方志属社会科学范畴,是一门学科,叫方志学。

与史学相近,称“一方之全史”,即一地之历史。

但有区别,主要有三点:

一是,志是史的基础,史是志的总结与升华,志为史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二是,史以历史分期,记述不同时期如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变化,以总结经验教训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志则以事物分类,如分成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文等若干类,再在某一大类下分若干小类,直至类目比较单一时再按时间顺序记述。

三是,记述内容不同,史书主要记述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等内容,地方志除了记述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之外,还要反映自然变化的情况,包括天文、地理、气象、灾异等内容。

③使用的资料性:

地方志是地方上的工具书,便于查稽考核,以资料取胜,要求详尽(横不缺项),即地方上有什么事物就要写什么;详细(纵不断线),即写清事物的发展轨迹;翔实(实事求是、依实记实、不弄虚作假),即事物是什么样就如实记述。

④明确的区域性:

也叫地域性。

即以一定行政区域,而不是自然区域为记事范围。

绝不“越境而书”。

如《祁县志》,就是祁县现在行政区范围的志书。

(志书也有以自然区域划范围的,但那是指专志,如山志、水志等)

⑤内容的广泛性:

即综合性。

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生产斗争到科学实验,都可以在志书中记载。

比如自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植物动物、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文等),从历史到现状,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⑥编纂的连续性:

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连续不断纂修,过几十年,就修一次,以前历朝历代都是这样。

201X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今年的7月《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规定:

“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

”地方志编纂进入依法修志的时代,周期为20年左右。

三、地方志的基本编写原则。

1、遵守疆界,不越境而书。

记现祁县行政区范围内的事情,超出界限的不记。

如果有些事情或所记载资料有外地的成分,一定要在括号内说明。

2、横排门类,纵向记述。

即横排竖写。

(事以类分,类为一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①横排:

依科学分类结合当代社会分工,分别门类,作为一志(编)立项记述。

例:

建置,自然,人口,农业,工业……

一志之下又有横排,叫小横排。

一般为章。

章下还可以再横排,依次分节、目、子目等。

一般为五层,即编或卷、章、节、目、子目。

关系是同一层次为平行关系,如一志之下,编

(卷)与编(卷)之间;一编之下,章与章之间;一章之下,节与节之间等。

不同层次为上下领属关系。

如一志之下,卷、章、节、目、子目等,属于层层领属,上下相辖。

例:

自然编下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章,关系是平行的;

气候章下可分为:

气候要素、气候特征等节;

气候要素节下又分为:

日照、辐射、降水、温度等目;

目下还可以分子目。

②竖写:

在写作目下,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记述,以反映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3、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

横排,设立纲目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不能有重大遗漏;竖写,一定要顺着事物发展的主线记述,不能有断链。

4、以类系事,事以类从。

同一类事物要在一个地方集中记述,不能出现重复记述、交叉记述的情况。

如:

有些志书设立改革篇,在改革篇中有教育改革,而在教育篇中又记述教育改革的内容,这就造成了重复。

5、以事系人,生不列传。

①以事系人,是指各分志在记述事物发展变化时,结合写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的活动。

也就是在记事时,把与此关联的人物顺便记下来。

但必须是值得记入志书的人物,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志书的价值。

在选人记人时,眼睛要向下看,尤其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更应该记,绝不能以官职论英雄,切忌“某某领导亲自干什么事”等言语。

“以事系人”需掌握以下要点:

第一,只写所“系”的人同本节、目所记的事密切相关的活动,关系不大的不记,更不能离开所记的事去介绍人物生平,或全面介绍人物一生的活动和事迹。

第二,主要是记述人民群众特别是先进人物如何促进事业的发展,必要时也可记述反面人物阻碍事业发展的活动等劣迹。

第三,“系人”不受籍贯、年龄、职务和社会地位的限制,根据客观实际和反映事业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定;所“系”的人可能已去世,也可能还健在,与人物“生不立传”不同;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或一个集体,还可综记一类人的共性活动而不具列姓名。

第四,“以事系人”的基本写法是把人物及其事迹和事业的发展变化揉合在一起写,既能表现人物更能反映事业,使读者感到二者密不可分,十分得体。

例如,记载农村经济改革在当地开展情况时,自然地结合写出经济改革带头人及其有关事迹;记载当地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时,自然地结合写出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及其有关事迹。

“以事系人”的方法很多,例如:

“系”开创者,反映事业兴起;“系”贡献突出者,反映事业进步;“系”代表人物,反映事业或事件状况;“系”行业名人,反映本业水平等。

事与人的关系,如祁县卫生----渠毓蕴,祁县体育----成锡贵、葛卫东,祁县武术——马二牛、岳蕴中、王映海等,祁县畜牧业——杨春,祁县农业——刘玉成,书法----田树苌等。

②生不列传。

传,即人物传。

指专门记述人物的部类。

对已故重要人物,能盖棺定论者,集中立传记述。

立传人物,必须是在志书时限内已经去世的,否则不能立传。

不足以立传的非重点已故人物和仍健在的重要人物,采取简要介绍和“以事系人”的办法记述。

6.述而不论,寓论于述。

对事物的发展,只作过程记述,不作好坏评论。

但也并不是没有观点,而是要把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评论的语言)通过史实记述反出来。

比如:

记述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说其有好有坏,而要通过事实来说明。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形势下,榆次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到1990年,企业数达3000个,总产值达3000万元,创利税500万元,吸纳劳动力占农村劳力数的30%,农

民平均年增收800元。

90年代后期,在调整产业结构中,乡镇企业因设备差、技术落后、对环境破坏严重等原因逐步进行了关、停、并、转,到201X年减少到1000个。

其对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后果日益显现出来,年降雨量减少20%,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0米,塌陷、滑坡、裂缝等地质灾害比80年代年均多发生50起。

7、详今略古。

对当今的事物要详细记述,对古代的事物要简略记述。

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出的“时近则迹真、地近则宜核”,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意思是离事情发生的时间越近,记述越是真实,离事情发生的地点越近,越容易核实。

8、详独略同,详记本地独有的,简记本地与外地共有的。

主要是突出地方特点,体现地方性。

如祁县的酿酒业、旅游业、林果业、玻璃器皿、设施蔬菜、工业园建设等,都是本地突出的事物,在编立篇目时可以升格,加以突出、详记。

四、地方志有哪些体裁?

志书的体裁:

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体。

述:

即综述或概述、总述和分述。

是整部志书或分志、一章一节等的总概括,置于所概述内容的前部,起总纲的作用。

记:

大事记或大事年表。

一般设在志书的前部,置概述之后,与概述互为经纬,一横一竖,起提纲挈领、勾勒重点、引领读者的作用。

志:

即著述部分。

用于各分志,是志书的主体部分。

传:

即人物传记,专门用于写人物。

一般设在志书后部,集中记载当地人文,是反映一个地方重要人物和文化积淀的主要内容,也是读者最关心和感兴趣的部分。

图:

即各种地图、图像、照片等。

表:

即用文字、数字表述的各种一览表和统计表。

录:

即附录或丛录,用以辑存地方珍贵史料。

即志书未记又弃之可惜的资料。

收录原件、原文、名录等。

①述(概述)与记(大事记)的关系:

为一志之纲,互为经纬,述为横,记为纵。

述分大、小概述。

一书之前的叫总概述(大概述),篇、章、节下的叫分述(小概述)。

总概述必须有,分概述依情况而定。

如果事情比较单一,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则不必设概述,比如“建置区划卷”,各章节都很完整地反映了各自的内容,互不牵扯,则没必要再组合起来概括记述。

如果事情比较复杂,每个章节之间既独立,又联系,不设概述,难以反映事物的整体,则应加概述。

比如“文物”编,一般分历史文物、馆藏文物、革命文物、文物管理保护五类,如各自为政,不加概述,就不能说明一县文物的总体情况。

②表格与文字的关系。

以文字为主,表是文字的补充。

因表具有形象、直观、系统、清晰、信息量大、所占篇幅小的特点,在新志中广泛采用。

文字勾勒框架,起骨架的作用,表格详细反映细节,是血肉,起补充作用,以此构成丰满的整体。

比如粮食生产与粮食产量表,财政收入与财政收入表等。

不能以表代文,有些也不能有表无文。

五、志书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地方志采用什么文体?

1997年颁布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指出:

“地方志的文体,采用规范的语体文。

”这个规定包含着两层意思。

其一,要求新编地方志必须使用现代语体文,而不使用文言文。

现代语体文是用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写成文章,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容易普及等优点。

其二,要求新编地方志必须使用现代规范语体文。

语体文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比口头语言更精确,更条理化,更有逻辑性。

其三,叙而不论,寓观点于材料的叙述之中,即编者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褒或贬,都用史实表明,编者不另发议论,不用讲道理来表明。

(二)如何运用这些文体?

1、依时顺序。

因立目已比较单一,所以必须按时间顺序由先往后记述,既要记清历史轨迹,又要反映当今现状。

如:

晋中地方志编纂:

“1980年国家号召修志,晋中开始工作。

至1989~1996年为成书出成果阶段,共出版7部县志。

还有5个县因领导重视不够,编写力量薄弱,部门配合较差,工作比较缓慢。

1997年全省要求在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出齐,并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各地加大了工作力度,1999年全部完成。

201X年全省统一规划,部署二轮修志,各地又陆续开展工作。

到201X年,已有10个县铺开工作,其他县正在准备。

进度最快的《晋中市志》已出版,《和顺县志》、《寿阳县志》完成初稿,祁县动员开始工作。

”这样,兴衰起伏,错落有致,前后情况,一目了然。

写作中,忌倒叙、插叙、补叙。

但时间比较可以往前推。

如:

201X年,全县粮食产量1000万吨,是1980年的250万吨的4倍。

2、跳跃式。

从事物的发端记起,选择发展变化较大的年份阶段,用跳跃式的方法垂直记述,直至志书下限。

避免逐年记述形成流水帐,写成年鉴,但也不能跳跃跨度太大,反映不出轨迹。

如:

《晋中市志》记载建国后人口变化。

分四个阶段:

1949~1958年为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期,写清增长人数、出生率、死亡率,由此看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高出生,较低死亡,高增长;1959~1961年,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人口降下来了。

出生、死亡,出生率、死亡率各是多少。

出生率比上一个时期低多少,死亡率比上一时期高多少,特点是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1962年国民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又开始强劲增长,特别是“文革”期间计划生育失控,形成第二个人口生育高峰,直到1972年重提计划生育才逐步减低,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1991年后,计划生育政策深入贯彻,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降,老龄人口增多,进入老龄化社会。

这样记述条理清楚,要点突出,特点明显,赏心悦目。

中间还有比较,有人口增长的最多、最少年份。

3、记述体。

即志体,“据事直书”,以史料为依据,实事求是,平铺直叙。

忌假、大、空、套话。

不能写成领导讲话、总结汇报、通讯报道等套用的公文体。

4、进行式。

即行文中的语法时态要用进行式,表示进行中的动作状态,不用过去式、未来式。

所述事物就如同作者亲眼目睹记在心里一样。

所以,文中不能使用“从前、曾经、想当年、当初、当时、原来、后来、相传、大约、可能、预计、即将”等回忆和预测性的不确定词语。

例如:

《教育志》记载教育制度的变化

明清两代,儿童读书求知以一家一族聘请先生授课为主,常见的形式有家塾、族塾、村塾和先生自行设馆授徒的馆塾4种,统称私塾,俗称书房。

清光绪二十八年~二十九年(1902~1903),清政府连续制定《钦定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

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始正式废科举,兴学堂,晋中各州县所有的忆院全部改建高等小学堂,城乡成立初等小学堂。

1912年,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高等小学堂改称高级小学堂,初等小学堂改称初级小学堂。

1915年,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两级小学又改称国民高级小学校和国民初级小学校。

1918年,阎锡山在全省推行“村本政治”,大力提倡“六政三事”,晋中各县小学猛增,又开始出现冠以县名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县立国民高级小学校和冠以街名、村名的初级小学校。

5、不加褒贬。

即作者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平铺直叙,依实记述,不把个人的观点、情绪、喜好强加于志书。

事物或者人物的好坏善恶要用事实来说明,主观上不议论、不评价,

篇二:

地方志年报资料

惠惠州市地方志年报资料要求地方志资料年报编写要求

一、总体要求

坚持存真求实的原则,搜集、整理、汇编、撰写和报送反映年度内本行业(事业)发展的资料,做到观点正确,资料翔实,内容全面、分类科学。

年报资料以资料长编形式为主。

分为主体资料、大事记资料、专题资料、人物资料、文献资料、图片音像资料及其他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

其中,主体资料、大事记资料、专题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属必报内容,人物资料属符合条件才报送的内容,音像资料和其他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属选报内容。

年报资料提纲主体资料纲目依据单位机构“三定”方案中的工作职责拟定,大事记资料纲目可略,专题资料纲目写明拟报送的条目名称,人物资料纲目写明拟报送的人物名单,图片音像资料和文献资料纲目写明拟报送的条目目录。

主要原始资料和引文要注明出处,注放在每类资料之后,做到要素齐备。

1.档案资料:

注明收藏单位、案卷号、目录号、全宗号、标题、作者等。

2.文件资料:

注明发文单位、时间、文件名、文号等。

3.书籍资料:

注明作者、书名、页码、出版单位、出版年月等。

4.实地调查资料和口碑资料:

注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5.报刊资料:

注明报刊名、年月日及版次(期序)、作者、标题等。

6.音像资料:

注明作者、内容、时长、拍摄时间、格式等。

7.网络资料:

注明网站、网址、文章标题、作者、发布时间等。

军事部门报送内容(不涉密)参照执行。

二、报送内容及要求

(一)主体资料

收录本行业(事业)的概况性资料。

内容包括本行业(事业)的发展情况及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及其实施情况等;本行业(事业)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等。

撰写时采用记述体,要体现发展脉络、主要特点。

(二)大事记资料

收录本行业(事业)较大事件的资料。

包括重要法规、方针政策、决策、决议、规划的颁布,做出重要决定的会议的召开,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机构变动以及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重要企(事)业单位的成立、改组、改制、重组、破产等,重大改

革与创新的提出及实施,重大专项工作、活动的开展以及重大工程、项目、设施建设,重大发明创造、科研成果的公布及获奖(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奖项),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人士在本行业(事业)的重要活动,对外及港澳台重要交流活动,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及事故、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及防治,重大自然灾害及防灾抗灾情况,主要物产的盛衰和重大环境的变化,珍贵文物的挖掘与重要名胜古迹的保护和兴废,其他重要事件。

撰写时应做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常事不记”。

所记事件必须在本行业(事业)范围内有较大影响;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齐全;采用编年体编辑,以月、日为序排列,一事一条。

日期不明者置于月末,称“是月”;日期、月份均不明者置于年末,称“是年”。

(三)专题资料

收录在本行业(事业)具有重大影响或代表性、典型性事件的资料。

包括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开创性的重大决策、法规、决定、规划、改革、创新;重大事件、案件、专项工作、重要活动、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工程或项目;其他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与行业(事业)特色的重要事件和活动。

撰写时采取记实和以事系人的编辑方法,以纪事本末体为体例,一事一条。

基本要素:

包括事件(活动)、事物、问题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涉及范围,以及经过、结果、特点和影响等,体现事件发展变化结果,突出所记事件(活动)、事物、问题的独特性、典型性。

跨年度事件原则上在完结的次年报送。

(四)人物资料

收录在本地区工作,对本地区、本行业(事业)、本单位发展有较大贡献、影响的各界人物(籍贯不限)及其事迹;或在外地各个领域中有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影响的本籍(或在本地出生的)人物及其事迹。

人物资料分设人物传、人物表两部分。

人物传收录范围包括:

1.担任本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副职以上,惠州籍在市外担任相应副职以上领导职务的干部。

2.战斗英雄、在历次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的著名将士和爱国志士,及经认定的烈士。

3.教育、文艺、科技、卫生、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等领域在学术、科研和创

作上卓有成就、有重大贡献者和主持重大工程设计的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市级以上(含市级)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获得者。

4.影响重大的企业家、慈善家。

5.具有突出的独特技艺的人物。

6.对体育事业有突出贡献、重大影响者。

7.少数民族、宗教著名人物。

8.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中,对惠州有重大贡献和影响者;祖籍惠州,长期寓居海外的侨领或各界著名人物。

9.有重大影响的反面人物。

10.其他对社会各方面有重大贡献和影响者。

撰写时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收录时限内去世者。

基本要素包括:

姓名、性别、生卒年月、籍贯、学历、政治面貌、履历、主要事迹、主要成果(如重大改革、学术思想、主要著作、科技及发明成果等)、曾获荣誉、组织结论等。

突出传主一生的主要事迹、主要思想观点。

对入传人物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历史上的功过是非,作实事求是的编辑,不作评论。

所记资料力求全面、真实、准确。

凡有分歧的,应作必要的考证;无法确定的,选择一说,余说存疑待考。

人物排列以卒年月日先后为序。

人物表分名录表、任职表两项,具体收录范围和标准以及各类表格的栏目设置要求如下:

名录表包括:

1.符合入人物传收录标准,年报收录时限内仍在世的人物。

表设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党派、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主要事迹与成就等栏目;人物排列以出生年月日先后为序。

2.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模范烈军属、拥军模范。

表设姓名、性别、籍贯、党派、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荣誉称号、授予时间、授予单位等栏目;人物排列以获得荣誉时间的先后为序。

任职表包括:

市五套班子正副职及副厅以上干部,市直和驻惠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均由市委组织部统一提供。

表设姓名、性别、籍贯、党派、职务、任职时间等栏目;排列按组织部门的排

序。

(五)文献资料

收录本行业(事业)具有重要存史价值的重要文献,如全市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工作总结、主要业务项目总结、专题调研报告、重要会议纪要、市级以上媒体专题报道,影响重大的官方网络资料等资料全文。

报送时尽量报送原件,摘录的可采用复印件。

文献资料应制作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