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806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docx

道路硬化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1

第一节项目提要1

第二节可研依据与范围2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6

第一节项目背景6

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8

第三章项目建设可行性10

第一节国内外市场条件分析10

第二节项目建设技术条件分析13

第三节项目实施基础条件分析15

第四节项目建设政策条件分析16

第五节项目实施龙头企业情况分析20

第四章建设方案23

第一节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23

第二节建设地址和条件24

第三节建设内容及规模27

第四节建设方案28

第五节建设进度安排30

第六节技术方案31

第七节工程方案32

第八节产品方案33

第九节招投标方案34

第五章环境保护35

第一节环境条件35

第二节环境影响35

第三节环境评价35

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6

第一节投资估算36

第二节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38

第七章经济评价39

第一节经济效益评价依据、原则和方法39

第二节财务估算40

第三节财务分析41

第四节效益分析42

第五节风险分析43

第八章结论及建议46

第一节结论46

第二节建议46

XXXXXX乡XXX至XXX公路硬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XXXXXX至XXX公路硬化

1.1.2项目地址:

XXXXXX乡XXX至XXX

1.1.3项目建设单位:

XXXXXX乡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

XXXXXX乡人民政府乡长

1.1.4项目性质:

新建

1.1.5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硬化公路长6.15公里,宽3.5米,浇注混凝土路面21525平方米。

1.1.6项目建设期限:

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

1.1.7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350万元,资金由XXXXXX乡人民政府财政配套50万元,XXX村委会自筹90万元,陈屯自然村自筹40万元,浙江林自然村自筹40万元,XXX自然村自筹40万元,北历自然村自筹40万元,耕山队自然村自筹20万元,XXXXXX水库管理站出资30万元。

1.1.8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350.47万元,其中土建工程332.2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8.27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996年)

(2)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标准、规范

(4《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6]612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估算指标表〉〉(交公路发[1996]611号)

(5)XXXXXX乡人民政府提供的材料

(6)《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令第41号)

1.3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设计荷载

2

公路

2

路基宽

3.5

 

3

路面宽

3.5

 

4

极限最小半径

15

 平曲线

5

一般最小半径

30

 平曲线

6

设计速度

km/h

20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XXX乡位于闽北山城XXX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8度71分-118度15分,北纬27度26分-27度33分,海拔180米。

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初霜期最早出现在11月13日,最迟在1月4日,年均有霜天数23天,年均降水1700----2400毫米。

集镇所在地距离XXX区31公里,距“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风景区30公里。

辖区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设6个自治村,现有人口1.26万人。

境内有丘陵山地14万亩、耕地2.5万亩。

是世界级名人、宋代法医学鼻祖—宋慈的故乡,素有“莲果之乡”美誉

原XXX祟雒至XXX道路,路基宽3.5米,道路表面为泥结碎石路面,坑坑洼洼,弯道多处半径小于15米,纵坡较碎,沿线小桥涵荷载无设计资料,涵洞小。

,排水困难。

随着XXXXXX与XXX村人民的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要求,该路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2.1是改善祟雒乡人民道路交通条件的要求

随着XXX祟雒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包括辖区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设6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26万人,及新区建成后总人口将达到2万以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人员、农产品及各种货物的流通都需要交通条件的改善,旧的泥结碎石路面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矛盾日益突出,XXX乡XXX至XXX公路硬化项目工程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2.2是祟雒乡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建阳大市与祟雒乡的建设发展与海西林产工贸园区的发展,近年来XXX及祟雒乡的城市建设、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都在飞速发展着。

祟雒乡距离建阳林产工业园区及闽北经济开发区位置较近,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经济要发展,道路需先行,本项目的建设是当前祟雒乡建设与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3是《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中的经贸强市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

“一个核心,两个增长轴线”即“一个核心”以潭城、童游和将口为核心,沿南武路交通干线的区域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轴线,将XXX、徐市作为纵深,强化“中心集聚、连片推动”,重点突出将口镇对接闽北产业集中区的作用,加快中部崛起,把中路建设成建阳乃至闽北经济的新增长极;“两个增长轴线”以沿东、西向的公路分别以水吉镇、麻沙镇为二级增长轴,促进黄坑、书坊、莒口、漳墩、回龙、小湖加快连片发展。

通过集中发展中间,加强横向联系,构成有重点、有层次的“线、点”结合的经济综合发展网络,形成“三路并进、整体发展”态势,促进建阳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加快城镇建设发展速度,协调发展区域城镇,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8%,城市规划区面积25.5平方公里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6万人,力争成为南平市中心城市之一。

“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建设,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乡道路交通情况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也是XXX祟雒乡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3、项目拟建区域(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XXX乡位于闽北山城XXX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8度71分-118度15分,北纬27度26分-27度33分,海拔180米。

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初霜期最早出现在11月13日,最迟在1月4日,年均有霜天数23天,年均降水1700----2400毫米。

集镇所在地距离XXX区31公里,距“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风景区30公里。

辖区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设6个自治村,现有人口1.26万人。

境内有丘陵山地14万亩、耕地2.5万亩。

是世界级名人、宋代法医学鼻祖—宋慈的故乡,素有“莲果之乡”美誉

XXX属闽北少有的绿色生态区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因建有760万立方米库容量的小型水库,形成独特自然“小气候”。

耕地集中连片达20000余亩,其中经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项目建设8500亩,具备现代农业开发的基础条件;山地为低缓丘陵地,以红黄壤为主,人工林面积12万亩,年采伐量100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7.8%;种植业以规模山地果业为主导,现有以建阳桔柚、芦柑、脐橙等柑桔类为主的各类果园面积为12000亩,年出产果品3000万公斤;境内龙井山、砚山、虹桥湖、宋慈墓等自然景观---应茂林修竹、环境幽雅,是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的宝贵资源。

2.4、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承担单位为XXXXXX乡人民政府,乡政府各机构设置情况如下:

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财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

依照规定保留人武部。

工会、共青团、妇联群团组织按有关法律和章程设立,接受乡党委领导。

乡镇事业单位设置:

(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推广站、水产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整和归并。

站长由乡分管领导兼任。

(2)生态保护工作站。

由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站、水利工作站、土地管理所、林业工作站整和设立,对外保留国土资源所(原土地管理所更名为国土资源所)、林业工作站牌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行政执法相对独立或实行联合执法。

主要负责造林、林分调整,水土保持、国土资源开发、镇村规划建设等生态保护工作。

是本项目的主要执行与协作单位。

(3)流通与信息工作站。

负责协调、提供信息服务、规划行业管理,充分引导各种流通协会、民间流通队伍和供销网络。

(4)乡村文化工作站。

由乡文化站、广播电视工作站归并,对外保留广播电视站牌子。

主要负责搞好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繁荣乡、村文化、宣传服务等工作。

(5)企业站,不再保留“经联委”名称。

负责招商引资,繁荣乡镇企业。

(6)乡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全乡事业单位及各村财务管理工作。

(7)计划生育服务所,负责全乡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第三章项目地点的选址

3.1项目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1、利用既有的XXX至XXX

2、要与城镇的总体规划相配套,满足中长远期的需求。

4.2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3.2.1建设条件

项目用地已经落实,整体规划已经完毕,项目资金筹措计划确实可行,所需设备已有意向性协议,建设项目所需的其他原材料能够从当地及邻近地区获得,工程建设所需的劳动力及机械设备能够满足,项目前期报备的有关文件已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

3.2.1.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XXX属山地丘陵区,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地貌分山地、丘陵、平原和山间盆地呈梯状分布。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县位于福建省与江西省交界的武夷山脉中部,低山外延为丘陵河谷区,起势趋缓,山体连续性差,河流发育,河床开阔,部分地段呈长条形盆地。

项目区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基底为古河床沉积的砂卵石,地层承载力良好,无断层及破裂带,亦无软土及流砂出现,平整场地后即可作为工程建设使用。

3.2.1.2气候情况

本项目区所属地位于武夷山脉偏北,属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特征明显,春夏多雨,伏天易旱,冬季少雪,4-6月为雨季,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1m/s。

武夷山脉以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显著,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8m/s。

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全年无霜期280天左右。

3.2.1.3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项目所在地区属典型的山区河溪流域,河道弯曲,两岸发育不对称滩地及一级阶地,雨季期间滩地淹没,部分地段河岸冲刷较严重;河流为山区季节性河流,洪水来势猛,历时短,多发生在春夏季节,每逢大降水(20年一遇),就会造成河水猛涨,洪水泛滥成灾。

项目区原地面受50年一遇洪水威胁,近年由于城区防洪堤工程完成,本项目高程一般不受洪水的影响。

3.2.2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1、砂、石料

砂、石料来自邻近、且质量上乘,平均运距10公里

2、工程用水

拟改造路段水源丰富,工程用水方便。

3、工程用电

施工用电,须与当地电力部门协调就近解决或自备发电机组,以满足工程用电的要求。

4、其它主要材料来源及供应

钢材、汽油、柴油、水泥可从XXX城区购进。

5、运输条件

筑路材料以公路运输为主,各料场均有公路通达项目所在地,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第四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4.1设计标准

本项目按一般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测设,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设计荷载:

公路一II级

路基路面宽度:

路基宽3.5M,路面宽3.5M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15M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30M

设计速度:

20km/h

4.2设计规范

(1)《公路勘测规范》JTJ061一99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J-2003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4)《·公路路甚设计规范》JTGD30一2004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一-2004。

(7)《福建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2006年试行

(8)《福建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实施要点》

4.3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4.3.1建设规模及路线走向

崇维至XXX公路项目属于乡镇网络通自然村农村公路项

目,该路设计全长6.5公里。

该项目路线布设基本沿老路进

行。

4.3.2技术标准:

项目按一般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20公

里/小时;路基宽3.5米,路面宽3.5米(全幅铺设),考虑交

会车要求,每公里设置3处水泥混凝土错车道(同路面类

型);路线最大纵坡3.937%,最短坡长60米,平曲线最小半

径40米;路面采用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抗折强度≧4.0MPA,采用15CM厚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及根据路段不同采用不

等厚的砂砾调平层;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

(新建);路基及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l/25。

其余标准按交通

部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福建省农

村公路技术标准》(福建省交通厅,试行)及《福建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实施要点》执行。

4.3.3路线线型:

1、路线设计要满足部颁《路线设计规范》及《福建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2、路线尽量往山一侧靠,确保路基稳定,相应减少路

基砌体数量。

4.3.4路基路面:

1、路基及路面宽度按3.5米考虑,设置砌石边沟,特别是纵坡梦3%的挖方路段及排水不良路段,以确保路基、路面排水。

2、设置士路肩。

3、K0+480-527路段右侧、南山下桥头至陈屯路段

K0+357-376路段设护肩,以保证路基稳定。

4.3.5、桥梁涵洞:

1、利用旧涵洞利用,并对旧涵进行清涵,对于无法利用的涵洞,将拆除重建。

2、对利用的旧涵涵洞顶进行铺设钢筋网进行加强。

3、新建管涵19道,涵洞口径采用不小于Q75的管涵,确保路基快速排水。

5.3.6、路线交叉:

对起点路口进行交叉设计,确保会车安全。

4..3.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交通标志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要求进行设计。

1、对于危险及交叉路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及指示标志。

2、起点路口设置指示标志。

3、K3+171-K4路段增加安全设施,确保行车安全

4.4主要建筑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垫层砼为C10,填料砼为C15,路面砼为C20。

有抗渗要求的砼其抗渗等级为S6。

砼的水灰比≤0.55。

(2)钢材:

d≤10mm时采用HPB235(Q235)级钢筋,fy=210N/mm2,10mm<d≤25mm时采用HRB335钢筋,fy=300N/mm2。

钢筋构件均采用Q235钢。

(3)砖砌体:

设计地面以下、水下及地上有防潮要求的砖砌体均采和M10水泥砂浆砌MU10烧结砖,其余均采用M5混合砂浆砌MU10烧结砖。

(4)焊条:

HRB335级钢筋之间焊接采用E50型,其余均采用E43型。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5.1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

5.1.1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现场踏勘,参照《XXX环境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有关技术规定与要求,其具体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见下表:

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

指标

类别

执行标准

地表水

三类水域

GH3838-2002Ⅲ类水标准

环境空气

二类区

GB3095-1996二级标准

环境噪声

居住、文教区

GB3096-19931类标准

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

GB3096-19932类标准

交通干线

GB3096-19934类标准

5.1.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水环境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地处乡间,受人为污染轻,且纳污水域南浦溪水质清澈,执行现行国家GB3838-2002Ⅲ类标准。

(2)大气环境现状

项目地处乡间,周边无大的废气污染源,受人为污染轻,厂址附近环境空气清新,大气环境现状较好,参照《XXX环境规划》,项目所在地空气质量定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

(3)声环境

项目所在地为城市郊区生活、生产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区标准(昼间标准为70dB,夜间标准为55dB)。

()()

5.2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5.2.1对水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营运期除产生极少的生活污染水外,基本无其他污染源。

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5.2.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营运期基本不产生环境空气污染源。

5.2.3对声环境的影响

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后,由于为道路交通设施,除汽车噪声外,无其它噪声,且影响范围不大,周边的4类标准适用区昼间噪声一般小于70dB,夜间环境噪声可以达到规定的标准55dB.

5.3项目运营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由于运营期基本不产生污染物与污染源,主要在运营期采取绿化种树,启到美化环境与消音减噪与防尘作用。

5.4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5.4.1在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程措施如下:

(1)在转弯处加宽路面并设警示标志;

(2)隔开一定距离后,设置会车道。

(3)在高路堤地段设置防撞栏;

(4)在高路堑地段设置坡面防护。

5.4.2在建设时期的安全措施:

(1)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建立事故和偶发事件报告制度;

(2)配置和使用安全帽、安全鞋等;

(3)建立健全各种安全事故防范机制;

(4)工程监理要切实履行责任,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及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六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6.1、项目建设时期的组织与管理

本工程项目实施在XXX乡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全面负责工程的实施,下设职能机构,分工负责日常施工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

工程施工建议公开招标发包。

工程领导小组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能如下图:

委电征工厂协组施审整编审负统根负负来生杂

托力地程内调织工查理制查责计据责责往活务

设、及三设施过工绘工和财各施材器文后处

计通财通计工程程制程编务类工料材件勤理

讯务一、招中量竣用制决财图采供及服

、监平施标工工款工算务编购应行务

公察工程图控程报制及政供

用、质及制预表材保事应

设管量技计算料管务

施理监术划计处

的三督资及划理

联方及料分

系关工立阶

工系程巷段

作会归资

签档金

使

6.2项目运营时期的管理

道路建成后由乡政府定期组织人员对道路进行养护维修,维护费用由乡、村两级负责。

6.3建设进度安排

2010.10~2010.11为建设前期,完成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勘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前期征地,场平工作,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

2010.12~2011.06为建设期,完成路基、路面及安全设施、排水设施的施工。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

7.1施工条件

7.1.1地理位置和内外交通

本工程位于XXXXXX乡,距城区33km,境内205国道贯穿而过,对外交通便利。

山涧水取水坝布置在205国道边牛头岭山上,从取水坝到205国道需修施工便道300m。

71.2主体工程量

本工程主要包括路面硬化及防护工程。

7.1.3施工水、电

工程的生产用水分散就近解决,主要的设施均分布在河边,可直接取用河水,生活用水直接可采用原水厂自来水。

施工用电直接从当地10kV电网接入。

7.1.4、建筑材料

工程所需沙石料均由XXX乡的沙石料场购入,运距约6km;工程所需钢筋、水泥、管才可由XXX城关购入,运距约30km。

7.2主体工程施工

7.2.1道路工程

基础土方开挖采用1m3油动挖掘机,砂砾石基层用农用车运输砂砾石料,人工摊铺后用压路机压实,C15砼基层采用混凝土搅拌机拌制后,用V型车运输,砼路面浇筑采用一台0.4m3混凝土搅拌机,V型斗车运输。

8.2.4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施工计划从2010年10月、11月为项目前期阶段,2010年12月到2011年6月为施工期,主要完成道路基层的修整,路面硬化,边坡防护,排水设施完善,建设安全防护设施,计划期为9个月。

 

第八章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总投资估算

8.1.1工程概况

项目按一般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3.5米,路面宽3.5米(全幅铺设),考虑交会车要求,每公里设置3处水泥混凝土错车道(同路面类型);路线最大纵坡3.937%,最短坡长60米,平曲线最小半径40米;路面采用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抗折强度≧4.0MPA,采用15CM厚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及根据路段不同采用不等厚的砂砾调平层;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新建);路基及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l/25。

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50万元。

8.1.2编制依据

(1)本项目设计文件,有关图纸、说明和技术资料。

(2)《福建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2005)。

(3)《福建省市政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

(4)《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福建省综合单价表》(2002)。

(5)《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5)。

(6)《福建省建筑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

(7)《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

(8)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调整《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版)利润率的通知(闽建筑[2005]15号、25号及闽建筑[2007]4号文)。

(9)建设部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的通知(建标[2007]164号)及《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7版)。

(10)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计价格(2002)10号文:

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11)发改价格[2007]670号关于《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12)计价格(2002)1980号关于《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13)财建(2002)394号文财政部关于印发《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

(14)《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1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6)材料价格参考《南平市工程造价信息》2010年第2期XXX工程材料价格。

(17)人工工日单价参考福建省建设厅发布的最新文件(闽建筑[2005]15号、25号及闽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