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3634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docx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

第02章Principaltectonicfeaturesoftheearth

地球的圈层结构:

【成分分层】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地壳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

其厚度变化在5-70km之间。

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km;总体的平均厚度约16km

地幔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深2885km)以上的中间部分。

其厚度约2850km根据地震波的次级不连续面,以650km深处为界,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过渡带下地幔

地核地核是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外核液态内核固态

【流变学分层】岩石圈软流圈中部圈层地核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岩石圈地幔:

流变学界限为1280~1330℃

软流圈(大洋部分:

均匀且厚;大陆部分:

较薄,局部不可见)

中部圈层

地核

重要界面及其意义:

Moho面—岩石圈内部的重要界面:

地幔底侵的关键的场所;壳幔拆离的界面;壳幔反应与交换

岩石圈与软流圈

岩石圈

软流圈

温度(1100-1300℃)

低于固相线温度

高于固相线温度

地震波传播速度

Q值较高(Qs(S波Q值)为500,QP(P波Q值)约为1000)

Q值较低(Qs为90~105,Qp为180~240)

粘度

1022-1024Pa·s

具有一定的弹性

1019-1020Pa·s

抗剪应力

数百至108Pa以上

不具抗剪应力性能

岩石圈的类型:

大陆、大洋与过渡型岩石圈。

现今地球表面30%大陆+70%大洋。

地壳-岩石圈垂向上是成层的,侧向上是不均一的。

岩石圈可分为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两者的结构、厚度和物质组成、地球物理属性、形成演化和年代截然不同。

①大洋岩石圈:

大洋地壳柱(蛇绿岩套):

深海沉积物,枕状玄武岩,席状岩墙群,辉长岩,堆晶岩,莫霍面,地幔(橄榄岩)

大洋地壳的地貌类型:

深海平原,洋脊,海山,海底高原,海沟

②大陆不同构造单元的岩石圈

大陆地壳地貌类型:

山脉,大陆地台,大陆架,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陆隆,火山弧。

上地壳以酸性片麻岩为主;下地壳以基性片麻岩为主;地幔以榴辉岩和橄榄岩为主。

大陆地壳的组成与结构:

大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地壳可分为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

上地壳又分为由沉积岩、火山岩和相应中、浅变质岩组成的盖层及结晶基底,后者包含花岗岩类侵入岩和片麻岩、结晶片岩等。

中地壳主要是闪长岩类岩石及物性上相近的片麻岩和部分片岩。

下地壳主要是玄武岩质的辉长岩类及相应变质岩等岩石。

莫霍面以下的地幔岩石圈主要是超基性岩类。

各层圈的密度、强度、地球物理性质互有差异,层圈内部也是不均一的。

大陆岩石圈的厚度和地壳及其各分层的厚度变化很大。

各层圈的界面及其内部分层界面可以是渐变的,也可以是急变的,他们不仅是物质组成的划分面,也常常是构造活动面。

近年来,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地震活动性和区域构造分析提出的中地壳低速层引起的地质学家的关注。

中地壳低速层是具有很高塑性的可以发生很大蠕变而表现为韧性的流动层或壳内软层,维尼克将之称之为流壳层。

宋鸿林等认为维尼克模式中的流壳层更相当于一个近水平的韧性剪切带。

流壳层一般位于地下10~15km处,这一深度的温度相当于绿片岩相的变质环境。

由于分层的不均一性,不同岩性层进入流变限的温压条件各异,所以流壳层不止一个,更可能是一个层组。

中地壳流变层是一重要的构造界面,上地壳中的某些陡倾大断裂可能终止于此面(层),某些犁式大断层则可能向下与近水平的韧性剪切带(流壳层)连通。

它可以是构造滑脱面、拆离面,并且具有对上地壳伸展和挤压的调节作用。

在盖层与结晶基底之间及盖层内部也存在一些软弱岩系。

这些软弱岩系及其与强硬岩系的界面,往往既是构造滑动面,又是上下层系构造不协调的划分面。

所以在构造研究中,应充分注意地壳-岩石圈的各级层圈性及其构造活动性。

大陆地壳主要构造单元类型:

克拉通(地台、地盾);造山带;大陆裂谷。

克拉通(地盾):

一般位于大陆的中部,是陆壳中最稳定的部分,也是大陆岩石圈板块的主体。

一般都有一个前寒武系变质岩组成的基底,基底大面积裸露的地区称地盾。

组成基底的岩石年龄从600Ma-4.2Ga是一套有复杂经历的深变质岩系。

地台:

基底上覆有沉积盖层的地区称为地台,因此地台具有基底和盖层的双层结构。

造山带:

往往环绕着古老的大陆核心-地盾、地台,由古生代和中、新生代不同变质相的褶皱岩系组成,故常称褶皱山带。

在地形上往往是线性展布的山脉。

它们可以是古板块的大陆边缘增生带,如科迪瑞拉造山带;也可以是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它必然保留两个大陆板块的大陆边缘和它们之间已经消亡的残留洋壳。

新生代以来的造山带往往是高耸的山脉和地震、火山的频发带。

复杂的变形构造组合:

褶皱-逆冲断层组合

大陆裂谷:

代表裂谷发育的早期阶段/正断层/地堑、半地堑/幔隆/断陷/岩石圈伸展;巨厚陆源碎屑堆积/双峰式火山岩;高热/浅源地震。

大陆边缘的类型:

(过渡型岩石圈)

大西洋型(被动陆缘)

太平洋型:

安第斯型/东太平洋型(主动陆缘);西太平洋型(岛弧主动陆缘)

大洋壳的组成与结构:

1:

沉积层,厚度变化大,大洋中脊上往往缺失或作零星分布。

2:

火山岩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泛分布于洋盆中,纵波速度变化大。

深海钻探表明,主要由拉斑玄武岩,部分为固结沉积岩组成。

3:

为辉长岩或橄榄岩,纵波速度和厚度都十分稳定,厚度在5公里左右,是大洋地壳的主体部分。

3的底面为莫霍面,该面之下为上地幔。

莫霍面实际上是海水渗透和热液蚀变的最低界面。

【(Moho面较为清晰)大洋地壳其物质成分自上而下为:

深海沉积物、枕状玄武岩、席状岩墙群、辉长岩、堆晶岩、Moho、地幔(橄榄岩)。

大洋地壳的地貌类型有:

深海平原、洋脊、海山、海底高原、海沟等。

大洋地壳复杂的物质组成:

上地壳以酸性片麻岩为主、下地壳以基性片麻岩为主、地幔以榴辉岩和橄榄岩为主。

正常大洋地壳(洋盆区)的一般厚度为5-10公里。

在大洋中脊轴部,由于沉积层和大洋层的变薄或缺失,地壳厚度减至3~5公里。

在无震海岭或海底火山区,地壳厚度可以增大到15公里或更大。

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以及其他一些海底高地,属于残留的微型大陆,但是地壳厚度一般小于正常的大陆地壳。

大洋型地壳区别于大陆型地壳的要点,在于薄而重,同时缺失大陆型地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

大陆型地壳不仅具有“花岗岩层”,而且“玄武岩层”也比大洋型地壳大大增厚。

这样一般大陆地壳就比大洋地壳厚达4-6倍。

大洋地貌单元与主要构造类型:

大洋中脊(中央海岭);转换断层;大洋盆地、海山;无震海岭、微型大陆

(1)大洋中脊:

也称为中央海岭:

全球最宏大的构造单元之一。

地球上最大、最长的山系。

这条洋底山系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连续延伸。

并且展入北冰洋,成为环球山系,总长约八万公里。

大洋中脊顶部的水深约2000-3000米,高出两侧洋盆约1-3公里。

有些高起处,可突出海面成为岛屿。

中脊的宽度不一,宽者可达三、四公里,总面积约占洋底面积的32.8%。

整个世界大洋洋底横贯一条大洋中脊体系。

大洋中脊的发现进一步导致了海底扩张说的建立,大洋中脊顶部是形成新海底的扩张中心。

大洋中脊在南端相互相连。

(2)转换断层:

洋中脊带在构造上并非连续不断,他被一系列与轴线相垂直或斜交的大断裂带切断。

这种大型断裂在地形上表现为狭长海脊和海槽相间排列,往往是一系列脊槽沿断裂带走向,呈雁形状布列。

崖壁在中脊轴部较高,向两翼渐次变低。

这种横向断裂把裂谷和纵向岭脊平错开,错移的幅度可达数十到数百公里(在东太平洋海隆和大西洋中脊的赤道部分,这种平错最为显著),有的幅度可达千公里以上。

火山、地震发育。

(3)大洋盆地:

面积约占整个海洋的一半。

大洋盆地的轮廓受制于大洋中脊的分布格局。

东太平洋海隆偏于东部,因此海隆以西大部分太平洋可看作一巨大洋盆,在海隆以东的洋盆面积就小得多。

大西洋的洋盆,则对称地分布在S型洋中脊的两侧。

印度洋的洋盆被三叉形的洋中脊分隔成三部分。

深海平原:

是地球上最平坦区域。

深海平原的基底起伏,但由于有较厚的深海沉积物的披覆把起伏的基底盖平。

(4)海山:

具有比较陡峭的斜坡和较小的峰顶区,相对高度在500米以上。

有的顶部平坦,叫平顶海山。

海山绝大多数为火山成因。

太平洋海山数量最多,至少有7000座以上(大多集中在太平洋西半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就少得多。

海山广泛见于大洋中脊、大洋盆地、大陆边缘(甚至海沟)等各种地形单元,但在大洋盆地的海岭区特别多见。

(5)无震海岭:

在洋底呈线状延伸的水下山脉,三大洋中都有分布,在太平洋尤其多见。

海岭上无中央的转换断层,裂谷,也没有横断海岭其地形不像大洋中脊那么崎岖。

无震海岭上现代活火山比较少见,尤其是没有频繁的地震活动。

(6)微型大陆(残余大陆):

微型大陆是指散布于海洋深水区的大陆型或次大陆型地块,微型大陆的首要标志是地壳厚度较大洋型地壳明显增大,往往出现大陆地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要特点:

(1)太平洋:

太平洋是所有大洋中最大最深的洋,总面积约1亿8千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等于世界大洋总面积(3亿6千万平方公里)的一半。

约占全球总面积的35%,比陆地总面积还要大,其平均深度为3984米,世界大洋的最大深度(11022米)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中。

自东向西,太平洋大致可分为3大区:

1、东部的太平洋海隆。

以及受大型横向断裂带所控制的东北太平洋区域。

2、中部的大洋盆地区。

3、西部的岛弧——海沟——边缘海区。

沉积物:

由于太平洋周缘大多有海沟发育,拦截了从陆地带来的陆源沉积物,故太平洋洋盆中沉积层相对较薄,深海平原比较少见,深海丘陵地形最为发育。

(2)大西洋:

纵贯着一条大洋中脊,从冰岛到非洲以南的布维岛,全长17000公里,宽约1000-2000公里。

大洋中脊顶部,很少或甚至没有沉积物覆盖。

谷中正断层和张性裂隙发育,都平行于中脊的轴向。

两侧有一系列平行延伸的岭脊和谷地。

一些断裂带谷地底部见到侵蚀痕迹,表明这些断裂带谷地有强大海流通过。

洋盆与海岭:

大西洋中脊和两侧大陆边缘之间,为大西洋洋盆区。

洋盆的平均深度约4670米。

大西洋洋盆中深海平原分布广泛。

大西洋洋盆中,有数列无震海岭垂直于中脊或与中脊斜交。

海岭将大西洋洋盆分隔为若干次级的深海盆地,盆底多有深海平原发育。

(3)印度洋:

印度洋的西、南、东三面,为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等稳定陆块;北面则是活跃的红海——亚丁湾段裂谷,喜马拉雅造山带以及爪哇海沟。

1.呈倒置Y形的洋中脊系统;

2.有多条南北向及南南西——北北东向的海岭和海底高原;

3.大洋范围内散布着具有陆壳性质的大陆岛和微型大陆;

4.具有大型深海扇;

5.真正的海沟只有一条,即位于大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

洋中脊:

现在活动着的印度洋中脊呈倒置的Y形,北支中印度洋海岭在查戈斯岛附近被维马断裂带截切,在该断裂带以北,中脊呈西北—东南走向,叫卡尔斯伯格海岭(阿拉伯—印度海岭)。

整个印度洋中脊,多呈平行于轴向相间排列的海脊和海槽,地形崎岖,许多段落出现中央裂谷。

印度洋中脊被一系列断裂带错开。

叫卡尔斯伯格海岭(阿拉伯—印度海岭)北端有一欧文断裂,规模最大。

无震海岭:

印度洋中有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或北北东向-南南西向的构造,他们相互平行,绵延颇远。

海底高原:

马斯克林海岭和马达加斯加岛。

深海扇:

孟加拉深海扇和阿拉伯深海扇。

 

第03章Continentaldrift,Seafloorspreadingandplatetectonics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①大陆轮廓相吻合(魏格纳);

②地质构造与演化的连续性:

北美与西北欧的加里东褶皱带和海西褶皱带完全可沿走向相接;

③沉积演化与成矿作用:

非洲西部和巴西东部,在5.5-1.0亿年间具有相同的地质史;

④古生物:

陆生脊椎动物的分布(四足短矮的陆地爬行类水龙兽只能通过陆地迁移);

⑤古气候:

古气候资料与地球现代气候分布很不协调(寒凉型舌羊齿植物群)。

①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良好吻合古地理

②南非西部与南美东南部中生代古生物面貌极端相似性古生物

③古生代末(220-300Ma)大陆冰川的分布以及冰川运动的协调一致性古气候

④北美东海岸与欧洲西北部古生代造山带构造延伸状况与构造变形协调性古地质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

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质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之上,硅铝质原来曾经覆盖过地球的整个表面,然后由于褶皱使其面积减小而厚度增大,到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初期演变成一整块联合大陆(即泛大陆),相应的海域也只有一个,即泛大洋。

自中生代开始,特别是侏罗纪时,这个大陆裂开、解体,并发生巨大的水平移动,于是便形成了今天的各大洲和大洋。

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在大陆解体、漂移的过程中产生的,原来的泛大洋缩小成为现在的太平洋。

漂移的趋势主要有两种:

一是自地球两极向赤道运动,另一趋势为向西漂移。

魏格纳论证了产生这两种漂移趋势的动力机制,是重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作用结果,而向西漂移则是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所产生的潮汐力所引起的。

海底扩张的发现及其意义:

1966-1967年,有关海底磁异常,转换断层等方面的大批论文和资料大量发表,它们证明,海底是扩张的、移动着的、地球表层存在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大陆漂移学说从荒延的邪说变成了可信的现实。

第04章

4.1板块构造学理论的内涵

1.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可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圈层。

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下部的软流圈。

2.岩石圈在侧向上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若干既不连续、又互相“镶嵌”起来的大小不一球面块体,每个块体的厚度相对于其面积及地球半径来说是很薄的,呈板状,故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

3.坚硬的岩石圈板块驮在塑性的软流圈之上,横跨在地球表面上发生大规模的水平移动。

4.它包括海洋和大陆地壳与上地幔,与板区域包含大陆地壳250公里,厚板区域包含海洋地壳100公里厚

5.在板块分离处,软流圈内的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构造成新的洋壳,使板块新生;

6.在板块汇聚处,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使之返回地幔同化,导致板块的消亡。

7.板块的相互运动,激起了地震和火山活动,推动了大陆漂移和大洋盆地的张开与关闭,也导致了地壳上各种地质构造的产生和各种矿产的形成。

8.比重较轻的大陆板块,总是驮在软流圈之上漂移,难以消亡掉。

因此陆壳上保持有3600Ma以上的地质历史记录。

4.2岩石圈板块的类型及划分方案

“板块”这一术语,系1965年Wilson在论述转换断层时首先提出的。

整个地球的表壳(岩石圈)并不是一个连续完整的圈层,它被首尾相接的活动带(洋中脊、海沟和转换断层)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叫做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

岩石圈板块的类型:

有两种:

陆壳型板块、洋壳型板块

划分方案:

1、六分型: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版块

2、十二分型:

以陆壳岩石圈为主体的板块称为陆壳型板块--欧亚、北美、南美、非洲、阿拉伯

以洋壳岩石圈为主体的板块称为洋壳型板块--太平洋、纳兹卡、菲律宾海、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可可、加勒比

4.3三联点类型(typeoftriplejunction)是按三个板块边界的构造性质所做的分类。

三联点可分为生长型边界(洋中脊R)、消亡型边界(海沟岛弧T)和转换型(转换断层F)等三种边界任意组合而成。

从理论上推算共有10种基本类型。

它们是RRR、RRF、RRT、RFF、RFT、RTT等六种含洋中脊的三联点,以及FFF、FFT、FTT、TTT等四种无洋中脊的三联点。

不同基本类型的三联点其运动方式不同,稳定性也各异。

按其构造稳定程度,可分成稳定型(仅RRR一种)、相对稳定型,(TTT、TTF、FFR、FFT、RTF、等五种)和不稳定型(FFF、RRF、TTR、RRT等四种)三类。

一般说来,稳定型和相对稳定型的三联点比较常见。

按三联点终结交汇边界端的构造性质可分为洋中脊生长边界端、海沟岛弧消亡边界端和转换断层守恒边界端三种。

实例:

太平洋板块、可可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三联点边界,

纳斯卡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太平洋板块形成一个三联点。

纳斯卡、太平洋和南极洲板块

在这两个三联点处,各存在一个罕见的微板块,即北边的加拉帕戈斯微板块和南边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微板块。

还有一个三联点位于纳斯卡、南极洲和南美洲板块相会处。

这个三联点被认为和1960年的一次9.5级大逆冲地震——智利大地震——有关。

4.4岩石圈板块演化的驱动机制:

最早魏格纳提出,潮汐摩擦力和离极力可作为驱使大陆漂移的原动力。

但是据杰弗利斯计算,地球自转与潮汐的作用力都太小,难以驱动大陆漂移。

现今大多数学者相信,板块驱动主导机制应是某种形式的地幔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关于板块演化的动力机制有着许多不同的模型来解释:

1.地幔对流模型

板块的运动是由软流圈内某些地热对流运移系统而引起的。

(关于地幔对流的规模也有不同的主张:

在极块构造学说初创时期,当时认为下地幔的粘度远大于上地幔,那里不可能发生对流,因而主张对流局限于上地幔,即浅对流模式。

70年代以来,学者们认识到上、下地幔的粘度相差不大,又主张全地幔对流,即深对流模式。

后来发现大洋脊的玄武岩与大洋岛的玄武岩在地球化学上的明显差异,于是浅对流模式又兴起,同时提出上、下地幔的双层对流模式。

2.地幔热柱模型

地幔热柱引起了上下地幔的热对流,进而导致板块运动。

热柱是从核-幔边界升腾而起的一股热流柱体,直径可达几百公里,上升至软流圈伸展开来。

它可能是由液态外核传递的能量引发的,是下地幔到上地幔的热对流的一个重要的根源

热柱是由Wilson(1963)在解释火山岛链成因时首先提出来的。

Morgan(1971)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

也有人认为地幔柱是热地幔上升形成的底辟体。

类似沉积岩中的盐丘。

PPT中还提到了一个冷柱不过打了问号估计是新提出来的还没得到认可。

5、影响大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动力类型(Force-balancemodels)

F(RP)-Ridgepushrepresentsapushfromadivergentplatemargin.

F(DF)-Mantledragistheshearforceexertedonthebaseoftheplatebytherelativemotionoftheunderlyingmantle.

F(SP)-Slab-pulliscausedbythetendencyofthecolderanddenserlithospheretosinkintotheunderlyingmantle.

F(SD)-Slabdragarisesfromtheresistanceofthemantletotheslabasitsinks.

F(TR)-Transformationresistenceisaresistancetostrike-slipmotionalongatransformfault.

F(SU)-Trenchsuctionforcetnedstodrawtheoverridingplatetowardthetrench.

F(SR)-Subduction-resistanceforceresultsfromtheshearingbetweenanoverridingplateandadowngoingplate.

第05章离散型边界

1、离散型边界的主要类型与分布

概念:

分离边界是地壳由于张力作用向两侧扩张延伸,地壳上部经熔融作用冒出产生新的岩石圈,形成洋脊。

这个地区成为大陆的末端,最终形成大洋盆地。

大陆板块移离成为裂谷,而海洋板块移离则成为中洋脊。

熔岩在板块间流出冷却,形成盾状火山和火山岛。

1)三种模式:

1伴随着下部地壳的大范围减薄,上部地壳发生了集中的拉伸作用,地幔地壳则局部的伸展。

2地壳和地幔岩石圈发生了均一的拉伸减薄作用,拉伸范围大于岩石圈厚度。

 

3地壳和地幔均发生局部的拉伸作用,范围较窄。

2)主要分布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带。

如:

北美的盆岭省、东非大裂谷。

2、大陆裂谷带:

Landmasssplitsintotwoormoresegments

特点:

展布于大陆内部,裂谷本身和两侧地域的基底都是大陆地壳,但裂谷处的基底厚度较两侧薄。

这里的基底减薄起因于伸展作用,而后者又与软流圈物质挤入岩石圈下部有关。

其实例有东非裂谷、莱茵裂谷和贝加尔裂谷等。

需要指出的是:

板块学说把大陆裂谷的发育视为大洋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威尔逊旋回的胚胎期。

(1)北美盆岭省

简介:

盆岭省的主要构造主要由一系列的正断层板块组成,大部分都已经倾斜。

山谷大部分为地堑或者半地堑,山岭为地垒或者倾斜的断块。

大部分山岭以正断层为界,许多在表面陡倾但是总体上为铲状几何形状。

几条断层向陆壳深部延伸,其余的更在表面一些。

单个山岭边界的断层的位移达8~10km,一些和不止一条山岭有关的铲状断层的位移可能达15~20km。

盆岭省是陆壳扩展的区域,它可能伸展到原来宽度的两倍。

该区域的热流值很高。

北美盆岭省概况:

从墨西哥北部穿过美国进入加拿大,长约3000km。

它的最大宽度在美国西部达约1000km。

但是它在北端和南端都更窄一些。

主体构造由一系列蚀变的山岭和盆地构成,沿西北或者北—西北方向延伸。

是一个宽广、地形很高的区域,高于海平面平均1~2km。

(2)东非裂谷

大陆岩石圈由于伸展作用而水平扩展和垂向减薄,正断层在上地壳发育,下地壳韧性变形(糜棱岩)。

地幔高热流值,浮力上升,火山活动和侵入活动(火山岩、侵入岩、溢流玄武岩和流纹岩)。

东非裂谷是就是地球陆地地壳最长的断裂带,沿连接这些东非岩穹的轴延伸,从三连点南大约3000km且穿过非洲东部。

除了北美盆岭省,是世界上第二大断裂伸展区域,被称为初始板块边界。

Afar三联点西南方,断裂分为两支。

东部一支比西支地震上更活跃,尽管二者都有近期断裂的证据。

3、新生大洋盆地(红海)

红海是一个从非洲到阿拉伯的狭窄海盆。

约3000km长,100~300km宽。

红海的边缘为陡峭的断层斜坡,约3km高,东边比西边高。

大部分海底很浅。

只有海的中南部分达到深海

深度。

浅部分其上覆盖的陆壳比边缘大陆地区的薄。

减薄显然发生在一系列铲状正断层处。

减薄陆壳上覆盐层,主要是石膏,有1km厚。

红海打开开始于第三纪早期,伴随沿轴断裂地区的陆壳下沉的全球抬升。

在红海南部的中央地区,底部达到了真正的洋壳深度。

红海提供了一个例子:

新形成的洋盆刚经过大陆断裂的初始阶段。

特征:

现在仍在活跃;远离活动大陆边缘形成;切断前寒武纪(约700Ma)泛太平洋岩石圈;几乎在正交伸展;提供了洋底扩张的例子。

4、坳拉槽

坳拉槽是裂谷构造的一种。

呈长条形,有很长的演化历史,与裂谷的区别通常是条形的一端开放而另一端收缩尖灭。

描述以正断层为边界的长期发育的一种沟槽状构造,大多位于克拉通边缘的内凹处,向地台内纵深方向逐渐尖灭消失,也有的向地台内部的台相斜状的大盆地方向开放,谷内为弱变形不变质岩层,厚度常比外围的地台同时代盖层厚几倍,属克拉通内一种具特征性的构造单元。

板块构造学认为,坳拉槽是大陆崩裂洋盆开启演化史中的一个阶段性构造类型,它一端向大洋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