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1323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docx

上海教育五上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微型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具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新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歌曲七首,选用教材歌曲三首,每课还包括唱、认、做、听等内容,这些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欣赏、视谱等。

“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形式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者知识运用的要求。

而“听听想想”目的是为了培养及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能力。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上课纪律较好,很认真,总体音乐基础较好,接受能力不错,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较感兴趣,但由于自身或者其他原因,他们的演唱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音乐知识有待加强。

而少部分同学,底子薄,基础差,缺乏音乐兴趣,所以情况并不乐观。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试唱能力有所提高。

2、通过学习,能正确地完美地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歌曲的内存美。

能力目标:

1、学习歌曲,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2、认识乐器,掌握其演奏方法。

3、通过欣赏能够了解歌曲的演唱、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培养其完美情感。

4、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情感的乐曲。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趋势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五、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歌曲表演、做题目、欣赏

六、教学难点

感受各种拍子的特点,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的培养。

七、提高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授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

3、鼓励有兴起特长的学生参加兴趣小组。

4、利用各种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完美能力。

周次

课时

课题

具体内容

1-2

3

《中国功夫》

表演《中国功夫》;综合训练(声乐练习);

聆听《光明行》(音乐家刘天华民族乐器介绍)

2-3

3

《中华小儿郎》

表演《中华小儿郎》;读谱知识(变音记号—降记号、

一个降号的调);综合训练(移调练习、轮唱练习);

聆听《抗敌歌》(介绍音乐家黄自)。

4-5

3

《锄禾》

表演《锄禾》;综合训练(二声部合唱发声练习);

聆听《铃兰》、《乘着歌声的翅膀》。

5-6

2

《欢乐颂》

表演《欢乐颂》;读谱知识(切分音);综合训练(节

奏写作练习);聆听《英雄战胜了大渡河》(介绍民族乐器)。

6-7

2

《洛雷莱》

表演《洛雷莱》;综合训练(节奏写作练习);聆听

《咚咚喹》(童声合唱曲)。

7-8

3

《什么结籽高又高》

表演《什么结籽高又高》;读谱知识(波音);综合训练

(听辩单音、和声音程、和弦的音响效果);聆听

《快乐的罗嗦》(管弦乐曲)。

9-10

4

《爱星满天》

表演《爱星满天》;综合训练(声乐练习、节奏写作练习);

聆听《春节序曲》(管弦乐曲)。

11-12

3

《妈妈格桑拉》

聆听表演《妈妈格桑拉》;创编与活动。

12-13

3

《编花篮》

聆听表演《编花篮》;

创编与活动。

14-15

2

《对花》

聆听表演《对花》;

创编与活动。

15-16

3

《铃儿响叮当》

检测学生表演、歌唱、即兴创编、节奏写作、欣赏

 

第一单元中国娃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创作歌曲,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歌风格。

歌曲分为三段体,歌唱时就从音色和力度上做适当的变化。

综合训练是一首带词的练声曲,下行的旋律,渐弱的力度标记,形象的表现了夕阳本下的黄昏意境。

欣赏是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

本单元是新学期的第一单元,也是高年级学习阶段音乐教学的起点。

所以先复习上学期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一个长号调、西洋乐器和部分歌曲的复习上。

二、教学内容

1、歌曲《中国娃》。

2、综合训练:

三声乐练习。

3、欣赏《光明行》,介绍音乐家刘天华;民族乐器介绍。

三、教学目标

1、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形象。

2、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的音色和形状、演奏方式。

3、欣赏《光明行》。

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介绍,向学生进行现代史教育。

指导学生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所表达的情绪。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欣赏乐曲、综合训练

五、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旋律

六、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共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上学期重点内容和提出新学期要求;综合训练;学唱歌曲旋律课型:

单一课

第二课时:

学唱歌曲歌词课型:

综合课

第三课时:

欣赏《光明行》;介绍作者和乐器课型:

综合课

七、提高措施

1、利用上课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

2、师生互动探究感知,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完美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音乐的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通过即兴创编、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第1节年月日星期

课题

中国功夫

课时

1

课型

单一课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复习上学期的内容,提出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2、综合练习,运用气息的控制作力度变化表现夕阳西沉色彩。

3、初步学习歌曲旋律,发扬他们吃苦耐劳精神

教学重点

复习旧知识,运用气息的控制作力度

教学难点

感觉旋律的美

教法学法

讨论、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

琴、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谈话导入:

利用游戏导入歌曲。

二、师生参与

1、出示综合训练的练习曲。

2、教师示范演唱:

根据教师的范唱和提示,你打算怎样学习这条练习。

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力度、节奏、试唱、牧笛吹奏等,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取长补短,从而把整条练习曲唱完。

三、探索感知

同学们!

你们真棒,老师为你们骄傲!

1、1、听听:

看歌篇,同学们听这首歌多么好听啊!

通过听,你有什么感受啊?

2、2、想想:

看歌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什么途径学习歌曲。

3、3、做做: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怎样表现各乐句的力度。

4、4、唱唱:

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唱自己喜欢的乐段。

5、5、学生展示自己。

6、四、评价提高

7、学生采用互评、自评的方式评价。

8、(教师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

9、小组考核:

力度的使用与控制。

教学回顾

 

总第2节年月日星期

课题

中国功夫

课时

2

课型

综合课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巩固带有一个升号的调。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形象。

3、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能用动作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

教法学法

讨论、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

琴、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谈话导入:

你知道中国功夫有什么作用吗?

二、师生参与

1、听录音范唱,调动学生的兴趣,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

2、随琴唱词。

3、学生分组探讨:

怎样演唱歌曲更好听?

(教师提示:

声音连贯,符点八分音符力求做到时值正确,声音要有弹性,唱低音要轻柔,保持唱高音的感觉。

产生共鸣,吐字要清晰正确,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4、学生进行汇报。

三、探索感知

1、你还能怎样演唱这首歌曲?

用什么演唱方式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2、学生分组,创编歌曲的表现形式。

3、学生即兴表演。

四、评价提高

师生互评,取长补短,集优演唱。

教学回顾

 

 

总第3节年月日星期

课题

中国功夫

课时

3

课型

综合课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聆听《光明行》,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及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介绍,向学生进行近、现代史教育,指导学生感受二胡的音乐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表达的情绪。

2、认识西洋乐器的拉弦乐器的音色形状和演奏方式。

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的音色及表现效果

教法学法

讨论、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

琴、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全体学生演唱歌曲。

二、师生参与

1、介绍作者和二胡,启发学生热爱和珍视我国民族音乐艺术遗产。

2、初步欣赏全曲,感受乐曲所具有的进行曲风格和民族特点,填写“听听想想”中的题。

(这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二胡独奏曲,还可与已听过的进行曲比较。

三、探索感知

1、逐段听赏,比较各段在情绪上的变化和联系,感受同一音乐主题转调后产生的色彩明暗变换的效果。

2、学生练习填写听听想想

(第一段的旋律最为坚定有力,气势宏大。

第二段的音乐优美如歌,舒展流畅。

第四段的音乐与第三段有相似之处。

3、学生讲座说出用颤弓演奏的尾声音乐是采用哪一段的音乐。

4、介绍民族乐器:

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

(学生进行尝试与实践。

四、评价提高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教学回顾

 

总第4节年月日星期

课题

中华小儿郎

课时

1

课型

单一课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降记号,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2、改写旋律的调式。

3、聆听歌曲《抗敌歌》,感受歌曲雄壮、热烈的气氛。

教学重点

学习一个降号的调    学习歌曲

教学难点

学习歌曲   感受旋律的雄壮

教法学法

讲解、探究合作法

教学用具

琴、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导

出示三种不同音高的调式,请学生说出调式。

二、师生参与

1、  1、出示降记号:

请学生说出升记号的作用,说降记号的作用。

2、复习大调从“do”起向上一个八度内各音间的全音、半音的关系。

3、在五线谱上从“F”音为“do”,根据C大调音阶关系和键盘对照,找出不符之处,从而告诉学生用“b”来调整。

三、探索感知

1、学生分组练习F大调音阶(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

2、综合练习(学生先唱后改写)

3、聆听《抗敌歌》

介绍作曲家黄自的生平、时代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初听歌曲。

复听全曲,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和感受。

四、评价提高

学生讲解故事:

主题“继承先烈遗志、缅怀革命先烈”。

教学回顾

 

 

第二单元诗歌咏唱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歌,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初秋的特征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的观察,谈秋天时景物的特征和人们衣着的变化。

综合提高学生的试唱能力。

欣赏着重介绍歌曲的他们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二、教学内容

1、歌曲《诗歌咏唱》2、读谱知识:

变音记号:

一个降号的调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