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3140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最新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自然地理学的特征及其性质

答:

自然地理学定义: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经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性质:

一、综合性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它涉及到四个圈层。

也就是说它研究的对象涉及到许多方面,许多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地表环境。

因此多要素的融合就变成了自然地理学的特征。

由于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多要素构成的特征,决定了自然地理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

多要素的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决定了自然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二、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性质。

可以说,地理学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以及人地相互作用的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三、环境性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的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自然资源的发生、发展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也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一定角度上来说,他们又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因此环境性变成了地理学的另一个性质。

四、系统性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多要素的组成的地理表层环境,如果不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就难以弄清这些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因此系统性也就成了地理学的性质之一。

实际上,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2、自然地理学与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科学、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3、试述地表环境形成的宇宙背景以及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答:

地表环境形成的宇宙背景包括能量来源、引力影响、陨石撞击和其它宇宙因素等。

维持地表系统运行、地表环境发展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1.能量的来源

(1)地表环境的形成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

(2)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质,并通过生物链引起地表系统中的物质小循环。

(3)太阳辐射作用于地表,由于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了行星风带的产生、季风的形成、水汽的运移、洋流的产生以及风化作用的进行。

(4)由于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大气中氧的作用,在距离地面15~35km高度的大气中,形成了臭氧分子大量集中的臭氧层。

它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紫外线,从而保护了地表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2.引力的影响,由于宇宙天体,尤其是太阳与太阳系行星引力的作用,使地球沿着自身固有的轨道运行,具有特定的运行周期与速度。

这是地球表层环境形成的基础与背景。

由于太阳与月亮引力的作用,产生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海洋潮汐、大气潮汐、固体潮汐。

潮汐作用对

于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3.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陨石撞击地球,也会改变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了地表形态,造成陨石坑与环型山。

二是陨石撞击导致地震。

三是陨石撞击地球,导致地表环境的灾变。

四是大的撞击还会导致岩石圈的破裂,引起板块分裂与运动。

4.其它宇宙因素的影响,地表系统与地外系统之间也存在着物质交换,如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等,尽管数量并不是很大。

太阳活动不仅会干扰地球的磁场,影响无线电通讯,而且还会影响地面的气候与人类的身体健康。

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量的来源

尽管太阳辐射是地表系统运行与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但地球内能也对地表系统与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

地热是地球内部各种放射性元素所释放出的能量。

据估计,地球内部每年产生的地热能可达2.14×1021J。

一部分地热向地表传播,使得地球表面每年每平方厘米获得167~210J的热能。

尽管平均而言,相对于地表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来说微不足道,但由于它在地表的局部富集,对某些地区地表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例如,对地表小气候的影响。

地热另一重要的作用是,它提供动力引起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与迁移,从而成为火山活动、板块运动的原动力。

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则改变了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甚至对大气组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而对地表系统(环境)施加影响。

2、物质的交换

地内系统与地表系统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交换。

例如,火山喷发,不仅使地幔物质喷出,进入地表,参与地表系统的物质循环,而且还使大量水汽、二氧化碳、尘埃进入大气圈,从而改变大气的物质组成、对地表环境与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地幔对流、海底扩张,洋壳不断新生;由于板块俯冲,岩石圈物质又不断被带入地球内部。

这样地表系统与地内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交换。

这些物质交换,对地表系统的发生与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3、地内活动的其他环境效应

除能量传输、物质交换外,地内活动还对地表环境产生了一些直接的影响。

比如,火山、地震直接威胁着人类安全;地核、地幔物质的运动与相变,导致地球重力场、磁场的变化,不仅会引起大地水准面的变化、影响无线电通讯,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体健康。

由于地幔对流引起的海底扩张、板块运动,导致了海陆轮廓和地面起伏的形成和变化,从而成为地表环境形成和演化的基础。

4、假如黄赤夹角由目前的23o27''变为0o(或者45o),那么地表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试述世界地震与火山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

6、假如一个地区的构造主压应力为南北向(或者东西向),那么请画出该区的应力椭球体,并说明这个地区的断裂构造体系(几组断裂的性质与方向)

答:

如图所示,AA’是承受最大压应力的变形面,CC’是承受最大张应力的变形面,T1T1’和T2T2’是承受最大剪切应力的变形面。

由于这一地区的构造主压应力为南北向,那么将会产生轴向为东西走向的褶皱和东西向的逆冲断层、南北向的张裂隙或正断层、东北-西南向和西北-东南向的剪切断裂或平移断层。

反过来,如果在某一地区或某一岩石上发现这样组合的构造现象,那么可以反推形成这组构造现象的主压应力为南北向。

7、读图5-10,阐述夏季与冬季地面大气系统和近地面风向的变化

答:

如图所示,夏季,亚欧大陆近地面形成热低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并扩张,气流从海洋流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亚欧大陆迅速冷却,近地面形成特别强盛的冷高压,而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逐渐退缩,低压扩展,气流从大陆流向海洋,形成冬季风。

这是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不均,引起了海陆气压场的季节变化,这在亚洲东部表现得特别明显,形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季风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主要的是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其次是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

亚洲南部的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和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引起的。

夏季,赤道低压带移到赤道与10°N之间,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向为西南季风;冬季,赤道低压带移到南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盛行东北信风。

西南季风比东亚季风稳定,每年的4-l0月在印度半岛及我国云南地区盛行。

8、读图5-20阐述全球降水的分异规律以及12-2月和6-8月的差异

答:

全球降水的分异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2、两极地区降水少。

(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回归线附近:

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因为中纬度:

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差异:

这两幅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季节性。

12-2月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是夏季,而6-8月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所以12-2月北半球降水较6-8月少,南半球则相反。

而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受季风影响显著,所以6-8月降水多于12-2月。

西欧主要是海洋性气候,所以降水变化不是很明显。

赤道地区全年降水都比较均匀。

在南半球的一些中低纬地区降水很少,主要是由于受到寒流的影响,如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全年都比较干旱;以及非洲西部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终年降水也比较少。

答: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用大气湿度表示,可以通过降水量的多少反映出来。

大气湿度和降水的分布主要与大气运动和海陆分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地表面的蒸发,尤其来源于占地表面绝对优势的海洋的蒸发,海洋成了大气中水汽的稳定源区,而陆地则是水汽的相对汇区。

因此海洋上空水汽充沛,湿度大,而陆地上空相对缺乏,湿度较小。

沿海地区,随着向陆地内部的逐渐过渡,湿度也逐渐减小。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全球降水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

(1)降水从赤道到极地出现了两个多雨带和两个少雨带:

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和极地少雨带。

这可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5-20上反映出来。

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大气环流状况不同。

赤道地区气流辐合上升,副热带地区和极地区气流下沉,温带地区冷暖气团交汇,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于是,随着纬度的不同,大气湿度以及降水都各不相同:

盛行上升气流的赤道地区及天气系统活动频繁的中纬度地区,大气中水汽丰沛,盛行下沉气流的副热带地区及极地地区,水汽含量少;这样,全球的大气湿度及降水的分布就具有了一定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经向地带性分布规律。

海陆的分布则使降水的纬度地带性遭到破坏,而呈现出非地带性(经向地带性)特征,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越往内陆降水越少,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出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规律。

这同样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显著。

通常情况,海洋上降水多于陆地;沿海地区降水丰富,而内陆干燥少雨,且越接近海洋的迎风海岸,降水越多,随着向内陆的逐渐深入,湿润程度逐渐减小,降水越来越少,直至形成干旱的沙漠。

湿润程度向内陆减小的快慢,与陆地的地表形态有直接关系。

比如西欧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可长驱直入,形成了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同纬度的南美地区,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使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局限在狭窄的沿海地区。

(3)垂直带性分布规律。

降水的这种随着高度的变化,也形成了降水的非地带性(垂直带性)分异规律。

在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降水量不同。

山麓地区降水较少,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流逐渐上升,到凝结高度开始降水,且降水量逐渐增加,到达一定高度(最大降水高度)后,降水量又趋于减少。

此外,局地条件的差异也导致了气温和降水的非地带性分异。

因此,海陆分布和大气运动等因素对大气湿度及降水的分布影响很大:

大气运动,尤其是大气环流,不仅直接影响着大气湿度,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水汽的输送(特别是经向输送),从而使降水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而海陆分异是形成大气湿度和降水的非地带性(又称经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9、读图5-16说明全球各地的水分平衡特征以及海陆水分平衡的差异

10、读图6-15阐述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11、读图7-15阐述生态系统的负反馈机制,并由此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根据所给的不同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率(表7-2),分析世界大陆净初级生产率的分异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解释

13、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阐述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

14、以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为例,阐述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圈层的相互作用

15、以海岸平衡剖面的塑造过程为例,阐述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16、以平衡岸弧的发育过程为例,阐述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17、举例说明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答: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了地球的无机环境,决定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与轮廓,没有岩石圈,水圈也就失去了固体支撑,也就不可能有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

没有固体地球,就不会有足够的引力将现在的大气吸引住,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大气圈。

如果没有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差将会比现在大得多,液态水将难以存在,水圈即使存在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气候的变化,将导致海平面的升降、冰川的消长,而海平面的升降、冰川的消长将通过均衡作用引起岩石圈的变动和调整,岩石圈的变动又会影响气候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降与冰川的消长。

它们之间相互反馈、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水-气-岩系统。

例如,由于冰期/间冰期气候的变化,导致冰川的进退、海平面的升降,水圈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通过均衡作用,引起岩石圈的变动。

岩石圈的变动,又引起水圈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作用于岩石圈,引起岩石圈新的变动。

当间冰期来临,冰川消融,原来被冰盖覆盖的地面,由于负荷减少,面均衡上升;冰盖融化回到海洋,海面上升,海水厚度增大,海底由于负荷增加而均衡下沉。

海底的均衡下沉,使海平面上升幅度减小。

在大陆架地区,由于增加的水层厚度由岸外向岸边逐渐减少,因而由不等量的均衡下沉导致的大陆架地区的地面掀斜。

当冰期来临,中高纬地区冰盖扩展、厚度加大,被冰盖覆盖的地面,由于负荷增加而均衡下沉。

冰盖的扩展,将导致地面反射率的增大,气候变冷。

气候的变冷又反过来引起冰盖的进一步扩展。

与此同时,海平面下降,海水厚度减小,由于负荷减小而导致海底的均衡上升。

海底的均衡上升,又使海平面下降的幅度减小,海平面的降低、海洋面积的缩小,使得蒸发区域变小,大陆地区的大陆度增大,世界气候将会变干。

反之,海平面的上升,海洋面积的增大,又导致世界蒸发总量的增大和世界气候的变湿。

气候的冷暖变化,将导致海水温度的降低或是升高,海水温度的降低或升高引起海水的收缩或是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的下降或上升。

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洋流的变化,从而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导致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变化。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多种不同的正、负反馈途径与机制。

18、举例说明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

19、读图13-5说明大气和地面的能量平衡关系

20、试从物质循环的角度阐述四大圈层的相互联系

21、试从能量传输与转化的角度阐述四大圈层的相互联系

答: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

它由许多大大小小的系统组成,并且涉及环境的因素多、空间范围大。

对于系统来说,一般都具有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功能。

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

既然地球表层系统在结构上存在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与多层次的特征,那么地球表层系统在各个圈层之间、各个地域之间、各个不同层次的系统之间,就可能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具体来说,垂直方向上,各个圈层之间、各个圈层内部的各个次级层次之间,都可能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例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水圈与岩石圈之间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再如,大气圈中的对流层、平流层、中流层、暖层、散逸层之间,海洋的表层、中层与深层之间,岩石圈的地壳、上地幔、软流圈之间也存在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水平方向上,大洋与大陆之间、大洋与大洋之间、大陆与大陆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通常所讲的海气相互作用、陆海相互作用,就是指由于海洋与大气、大陆与海洋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导致的正、负反馈作用。

生物圈很难与其他圈层截然分开,它与其他圈层相互交织在一起,与其它圈层之间也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例如,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生物圈与水圈之间、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以及生物圈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如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乔木层、灌木层、枯枝落叶层之间,也都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不同层次之间同样存在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通常所说的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氧循环等)等,都是跨圈层、跨层次;在空间上立体交叉,在时间上具有不同尺度的物质传输过程。

在这样的物质传输过程中,伴随着物态的变化、能量的流动与转化,以及信息的传递。

 

22、读图13-9说明圈层之间的氧循环的主要路径

23、读图13-8说明圈层之间的碳循环的主要路径

24、根据图15-1提供的板块运动方向和速度(单位cm/a),预测5000万年以后世界海陆的大致格局,并说明由此引起的世界环境的可能变化

25、假设温室效应使未来气候变暖,请分析阐述未来水圈和生物圈的可能变化趋势

26、试述对地表环境进行调控的可能途径

27、试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28、简析长江三角洲6000年以来向东南方向偏移的原因

答:

(一)由于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遵循“右手定则”,即河流往往会流水的方向右岸侵蚀,左岸堆积,故长江口三角洲不断的在江北岸堆积泥沙,淤长,使其不断夸大,随河流的不但侵蚀,逐渐向南发展。

(二)6000年来正值中华文明不断演化和繁盛,长江流域的居民在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不断对中上游地区进心开发,利用,改变其原有的生态植被景观,水土流失,生态稳定性动荡,加之长江流域多雨洪涝,使大量泥沙带到下流河口,成为下游三角洲的沉积物质,同时泥沙的增多,是其不断露出海水和江水交汇处,最终经过演化可以形成向东发展趋势

答:

长江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

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长江河口段,江流浩荡,而河床比降甚小,流速平缓,加上受海潮顶托影响,长江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沙洲和沙坝,在两岸形成沙嘴。

长江口沙洲的出现,使河道分汊,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主流往右偏移,使河口的南汊道刷深,扩宽,呈发展趋势,北汊道则日渐淤浅,束窄,呈衰退趋势。

当南汊道成为长江径流主要通道后,新的沙洲、沙坝发育,使河道再次分汊,继续向东南偏移。

随着河口汊道的发展演变,河口三角洲便不断向海延伸。

由于科里奥利力的作用,长江口江道主流不断右偏,使江口产生的沙群依次并入北岸。

正是由于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形成的沙坝、沙洲群不断并入北岸,才形成今天长江北岸最大的冲积平原城市盐城(见图3),以及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诸地(见图4、图5)。

长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逐步向北岸靠近,最终将并入北岸。

影响长江三角洲演变的因素十分复杂,除上述受地球自转影响主流右偏外,径流、海潮、泥沙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河床冲淤变化等,均会导致其演变。

目前长江泥沙主要经南支向东向东南沿海输移,入海泥沙的分布情况大致为:

60%左右在口门外向东扩散,扩散范围一般限于东经123°以西,相应水深50米左右,已形成面积为1万平方千米的长江水下三角洲;20~25%左右的泥沙沿海岸向南运移,夏季因台湾暖流西偏,浙闽沿岸流受偏南风影响贴岸北上,长江南移泥沙受阻,主要沉积在杭州湾以外,部分被潮汐拥入杭州湾内;冬季台湾暖流退缩东移,浙闽沿岸流受北风吹送影响南下,长江泥沙向南可达浙南、闽北沿海;余下15~20%左右的泥沙向北运移不远,因受苏北沿岸流阻挡,反被潮汐拥入崇明岛以北,沉积在长江口北支内,故长江向北部沿海的输沙量甚少。

29、中国大陆受海啸的影响比日本和台湾弱,试分析其原因

答:

1、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

但我国东部沿海有一系列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形成岛弧链。

加之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阻挡,使得海啸在进入这一片海域后,能量衰减较快,对我国大陆影响较少。

2、大陆架是指一国陆地领土在海水下的自然延伸。

在大陆架范围内,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海床的坡度很小,一般不超过1/10度。

亚洲东部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坡度比较平缓的大陆架。

大陆架较为宽广,水深较浅。

不利于海啸能量的集中,使其能量趋于分散,无法对我国东部造成严重危害。

3、我国东部有广泛的红树林海岸。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南部沿岸。

无论是种类还是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红树林在防风消浪等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4、中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地震多发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有,但不多。

海底地震更是为之少数。

而海啸主要是由于海底地震所引起的具有强破坏力的风浪,所以这也是原因之一。

30、利用所学知识阐述汶川大地震产生的构造背景,并分析余震多、持续时间长、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

答:

(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背景分析:

汶川地震是因龙门山构造带前缘主边界断裂—映秀断裂,由西向东逆冲运动的结果。

地震是地壳中累积的构造应力集中引起地壳岩石突然破裂的结果。

印度板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向亚洲俯冲,在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的同时,因东侧四川、鄂尔多斯低地形形成的位势和重力势差,导致高原向东的侧向流动和挤压。

又由于四川、鄂尔多斯地块是具有岩石圈根的稳定地块(深约200km),自晚侏罗纪(一亿六千万年)以来深深地扎根于地球的深部,犹如“地轴”和磐石,坚强地抵抗着青藏高原的挤压,迫使物质堆积并向四川地块超覆,或沿着边界向南北两侧流动,形成宽大的南北向构造活动带(东经105o-110o),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中部南北向地震带。

龙门山断裂带是这个带中最东缘的逆冲断层带。

2001年11月昆仑山8.1级地震后,汶川地震的发生表明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集中区由北部转向东部,沿龙门山映秀断裂带北东方向约300km长的地带释放。

(2)余震多、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多,持续时间较长。

(3)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

汶川地震的一个特征是震源深度浅,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精细分析结果最新公布为16219km。

浅层地震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众所周知,大洋板块俯冲带的地震最深可达数百千米,如西太平洋俯冲带最为典型。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亚洲板块之下,主俯冲面也深达40280km。

通常认为地震多发生在两个板块的界面附近,多为深源地震。

而汶川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只有十几千米,不属深板块边界的效应。

最新的构造动力学认为,青藏高原东部并非上百千米厚的岩石圈(地球的最外层的固体圈)整体向东同步挤压,而是分层向东流动,称之隧道流(channelflow,ClarkandRoyden,2000),并且各层的流动速度不同,造成地壳的分层运动。

有一比,就如五屉橱在搬运推挤时,各个抽屉分别抽拉的效果一样。

汶川浅源地震可能证实了中地壳快速流动,导致龙门山向东的逆冲运动。

另外根据汶川地震南北分段特征,即南段为映秀—北川段以逆冲为主,北段在北川以北—青川段以走滑为主,这种分段性与基底构造有关。

四川地块基底大致沿着南北构造带展布,进入到龙门山以西,而龙门山断裂带实质上是一个薄皮构造,是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