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1462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6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docx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

堰塞湖险情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书

第一章堰塞湖主要成因

堰塞湖是指山崩、泥石流或熔岩堵塞河谷或河床,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的湖泊,通常为地震、风灾、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所造成,也有人为因素所造就出的堰塞湖,如:

炸药击发、工程挖掘等。

堰塞湖的形成,通常是不稳定的地质状况所构成,当堰塞湖构体受到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堰塞湖便会出现“溢坝”,最终会因为堰塞湖构体处于极差地质状况,演变“溃堤”而瞬间发生山洪爆发的洪灾,对下游地区有着毁灭性破坏。

堰塞湖形成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①有地貌上的水系;②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也可能是其他的物质;③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④必须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第二章堰塞湖灾情判断

第一节堰塞体危险性判断

1.堰塞湖规模

根据《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SL450—2009),将堰塞湖的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小

(1)型和小

(2)型,详见表1.2-1。

表1.2-1堰塞湖规模

堰塞湖规模

堰塞湖库容(亿m3)

大型

≥1.0

中型

0.1~1.0

(1)型

0.01~0.1

(2)型

<0.01

2.堰塞体物质组成分类及危险级别

根据堰塞湖规模、堰塞体物质组成和堰塞体高度,《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SL450—2009)将堰塞体危险级别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和低危险,详见表1.2-2。

当3个分级指标所属级别相差两级或以上,且最高级别指标只有1个时,应将3个分级指标中所属最高危险级别降低一级,作为该堰塞体的危险性级别,其余情况均应将分级指标中所属最高然险级别作为该堰塞体的危险级别。

表1.2-2堰塞体危险级别与分级指标

堰塞体危险级别

分级指标

堰塞湖规模

堰塞体物质组成

堰塞体高度(m)

极高危险

大型

以土质为主

≥70

高危险

中型

土含大块石

30~70

中危险

(1)型

大块石含土

15~30

低危险

(2)型

以大块石为主

<15

根据还可根据堰塞湖处理条件、堰塞体上游汇流面积、水位上涨速度、堰塞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宽高比和堰塞体导常渗流等因素,对表1.2.2进行适当调整堰塞体危险级别。

3.堰塞体溃决损失

根据堰塞湖影响区的风险人口、重要城镇、公共或重要设施等情况,《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SL450—2009)将堰塞体溃决损失严重性级别划分为极严重、严重、较严重和一般,详见表1.2-3。

表1.2-3堰塞体溃决损失严重性与分级指标

溃决损失严重性级别

分级指标

风险人口(人)

重要城镇

公共或重要设施

极严重

≥106

地级市政府所在地

国家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和基础设施、大型水利工程或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剧毒化工厂

严重

105~106

县级市政府所在地

省级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中型水利工程或较大化工厂、农药厂和剧毒化工厂

较严重

104~105

乡镇政府所在地

市面上级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或一般化工厂、农药厂和剧毒化工厂

一般

<104

乡村以下居民点

一般重要设施及以下

以单项分级指标中所属溃决损失严重性最高的一级作为该堰塞体溃决损失严重性的级别,并可根据堰塞体溃决的泄流条件、影响区的地形条件、应急处置交通条件、人员疏散条件等适当调整堰塞体溃决严重性级别。

第二节堰塞湖风险等级判断

由于堰塞湖形成原因的复杂性,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堰塞湖次生和潜在的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其治理主要根据堰塞体本身的特征、堰塞湖影响区人口、重要的公共设施、经济设施、文化设施、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确定是否治理,或是应急治理,或是滞后治理等。

按照《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SL450—2009)风险程度,可以分成四个等级的堰塞湖,见表1.2-4。

表1.2-4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

堰塞湖风险等级

堰塞湖危险性级别

溃决损失严重级别

极高危险

极为严重、严重

高危险、中危险

极严重

极高危险

较严重、一般

高危险

严重、较严重

中危险

严重、较严重

低危险

严重

高危险

一般

中危险

较严重、一般

低危险

较严重

低危险

一般

当一条河流上有多个堰塞湖时,还应综合考虑堰塞湖的风险等级。

一般情况下,风险等级为Ⅰ、Ⅱ需要应急处理,Ⅲ级需要处理,Ⅳ级可以不处理或者进行永久治理后利用。

第三节堰塞湖的稳定性分析

1.堰塞体稳定性DBI法初步评判

采用无量纲堆积体指数法(DBI)进行堰塞体稳定性初步评判。

式中Aa——流域面积(m2);

Vd——堰塞体体积(m3);

Hd——堰塞体坝高(m)。

DBI<2.75,则堰塞体稳定;DBI>3.08,则堰塞体不稳定;2.75

这只是初步判断。

2.堰塞体稳定性评价

评价堰塞体的稳定性要结合地质条件,合理选取堰塞体物质的物理力学指标和渗流场参数,一般可以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体系的简化毕肖普法。

用简化毕肖谱法计算时考虑了土条间的作用力,可得到堰塞体的稳定性评价结论。

第三章堰塞湖应急抢险救援处理措施

首先,对堰塞湖进行严密监测,根据专业人员的意见对堰塞湖的威胁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及时对下游人民群众进行疏散;然后,对于高危堰塞湖进行疏导和分流,一般是用炸药和人工挖开个小口,疏导水流。

第一节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程序

1.堰塞湖应急排险方案程序

堰塞湖基本情况的了解→堰塞体稳定性分析→应急排险目标的制定→应急排险方案制定→方案现场实施

(1)堰塞湖基本情况的了解

通过先遣分队对堰塞体物质组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堰塞湖水位情况进行了解。

(2)堰塞体稳定性分析

由技术人员根据堰塞体物质组成、水文气象等基本情况对堰塞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计算出堰塞湖满蓄时临界水量,并进行灾情判断。

(3)应急排险目标的制定

根据灾情制定堰塞湖应急排险阶段目标(或根据国家防总对灾情的处理要求,制定阶段目标)。

(4)制定应急排险方案

根据应急排险各阶段目标,制定详细的排险处置方案,编制包括施工布置、施工方法、进度计划、资源配置、对外交通、通信和后勤保障、施工安全等应急处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方案现场实施

根据排险方案进行现场布置以及排险方案施工作业。

 

2.堰塞湖应急排险方案现场实施流程

(1)开挖设备能进场时泄流槽开挖作业流程

 

图1.3-1泄流槽开挖作业流程

(2)设备无法进场时泄流槽开挖作业流程

 

图1.3-2泄流槽开挖作业流程(无交通条件下)

第二节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原则

1.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原则

按照《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导则》(SL451—2009)的规定,应急处置方案由堰塞湖风险等级相应的人民政府主导组织编制,应急处置方案要达到立即组织实施的深度;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编制单位要具有相关资质、具备编制处理方案和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并对技术方案负责。

应急处置方案要避免人身伤亡,减少损失、保证重要设施的安全,降低堰塞湖的风险等级。

工程措施要便于快速实施;应急处置要在灾难性后果发生前完成;在非汛期形成的堰塞湖,应在汛前完成应急处置,并满足应急度汛要求。

应急处置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制定工程措施是要根据堰塞湖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用一种或多种组合措施:

(1)堰塞体开渠泄流、引流冲刷、拆除,上游垭口疏通排洪、湖水机械抽排、虹吸管抽排、新建泄洪洞等湖水排泄措施。

(2)下游建透水坝壅水防护。

(3)下游河道与影响区内设施防护和拆除。

(4)堰塞湖内水位变化和下游河道洪水冲刷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体的防护。

2.堰塞湖应急处置洪水标准

(1)堰塞湖应急处置期洪水标准要综合考虑所处季节、降水和流域资料、影响对象的重要程度、可施工时段、可利用的施工资源、交通运输条件等按1.3-1确定。

(2)实施堰塞湖湖处置后,残留堰体后续处置期的洪水标准按1.3-1确定;保留堰体后期整治后作为永久建筑物时,其洪水标准和建筑物级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表1.3-1堰塞湖应急处置洪水标准

堰塞湖风险等级

洪水重现期(年)

应急处置期(时段)

后续处置期

≥5

≥20

3~5

10~20

2~3

5~10

<2

<5

3.引流槽及泄流渠布置原则

(1)当堰塞体体积较大、不易拆除,其构成物质以土石混合物为主,具备水力快速冲刷条件时,经论证可在堰塞体上开挖引流槽,利用引流槽过水后的冲刷逐步扩大过流断面,增大泄流能力,降低堰塞湖水位。

(2)当堰塞体体积较大、不易拆除,但其构成物质以大块石为主,不具备快速水力冲刷条件时,可采取机械或爆破开挖泄流渠。

(3)若上游库区有天然垭口或堰塞体上存在天然泄流通道时,要研究利用的可能性,并对其可靠性、稳定性进行评估。

(4)引流槽及泄流渠选线布置要与选定应急处置方式的水力学条件相适应,引流槽出口设置有利于产生溯源冲刷,泄流渠要布置在堰塞体或两岸抗冲能力较强的部位,线路顺直,适合快速施工,在冲刷后能保证两岸边坡稳定。

(5)引流槽断面设计原则:

①引流槽过流能力要满足应急处置期设计洪水标准要求;初始断面根据可能达到的施工强度和满足最低水力冲刷条件综合确定,并拟定相同开口线和坡比、不同渠底高程的若干个开挖方案,实施过程中动态调整。

②引流槽断面结构简单、呈窄深状。

③引流槽断面要与施工设备匹配。

④引流槽纵坡要结合地形拟定,从上游至下游纵坡宜逐渐变陡。

⑤引流槽边坡在施工期要保证稳定。

(6)泄流槽过流能力要满足应急处置期设计洪水标准要求,断面采用宽浅型的复式断面,并采取控制进口高程、进口设逆坡、中后段采用复式断面等措施,防止剧烈冲刷;泄流渠的边坡和底部要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避免堰塞体因泄流渠过流而发生突溃;泄流渠水力学和结构计算要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4.堰塞体加固及拆除原则

(1)当堰塞体体积较小,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拆除的可能性,拆除期溃决不会对施工人员、设备及下游造成危害时,可对堰塞体进行机械或爆破拆除,恢复河道行洪断面。

(2)堰塞体拆除要进行论证,在确定对堰塞体进行拆除前,要分析上游来水情况、堰塞体物质组成状况、拆除期间的施工安全风险,选择拆除时机和拆除方案;拆除堰塞体时要由上至下、逐层逐段进行;当需要采用爆破拆除时,要进行爆破设计。

(3)为保证应急处置措施的安全实施,必要时要对堰塞体进行临时加固;对堰塞体进行永久加固,要进行专题论证。

5.新建泄洪洞泄水和抽排水原则

(1)当堰塞体上难以实施工程措施,且有条件选择较短线路布置泄洪洞并有较充裕的施工时间时,可采用泄洪洞泄水,泄洪洞进、出口布置要避开不稳定堆积体或泥石流。

(2)对库容较小且来水量较小的堰塞湖,可采用机械抽排、虹吸管抽排等措施。

6.抢险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机构与成员组成

根据抢险工程的实际需要,成立基本指挥所,在现场成立前进指挥所。

抢险前进指挥所按照以下原则组建:

1)权力集中,决策及时,工作效率高。

2)能够减少指挥所内部与外部的矛盾并能及时解决问题。

3)减少管理界面和行政干预,便于协调。

4)层次管理,分成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决策层由指挥长、书记,总工程师、副指挥长等组成;管理层分成五个组,即:

技术保障组、现场指挥组、综合协调组、政工宣传组和后勤保障组;作业层由专业化突击队伍组成。

5)实现决策正确及时,管理组织有序,作业精良。

(2)主要人员与职能组的职能

1)指挥所决策层职责。

指挥所决策层由指挥所指挥长、书记、副指挥长、总工程师等组成。

指挥所指挥长职责:

对本抢险工程的施工进度、安全负全面责任,并直接向政府抢险指挥部和上级负责,对抢险过程的人员安全负责,作为抢险财务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书记职责:

根据分队规定,对分队政治工作全面负责,同时也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指挥所总工程师职责:

协助指挥所指挥长分管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工程总体施工方案、重大施工技术措施的决策,主持制订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安全的技术措施等。

指挥所现场施工副指挥长职责:

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组织、生产管理、进度控制,并对施工进度负有直接责任;同时配合指挥所总工程师和安全副指挥长搞好安全工作,并主管施工设备调配、使用及维护管理等。

指挥所安全副指挥长职责:

主要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管理,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同时负责工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保卫工作等。

2)管理层的职责。

技术保障组:

主要负责设计文件的会审;负责整体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行技术交底和测量工作;指挥和组织防洪、度汛,做好施工日记、施工大记事;进行计量、统计和技术档案工作;进行安全教育,建立安全制度与应急预案;进行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与文明施工检查和考核,做好安全日记;参加安全事故的处理与调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归档。

现场指挥组:

主要负责现场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进行设备的调配、物资的调配、人员的调配,具体组织施工技术方案的落实,特别是爆破和出渣方案的落实,确保施工进度,配合做好抢险安全和文明施工。

综合协调组:

做好与政府指挥部、地方政府、其他抢险单位、当地百姓等的协调与配合工作,并收集抢险必需的信息和资料;参加对外的各类协调会议,为抢险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对战士进行管理与教育,负责对外接待及与上级机关的联络,负责分队的日常管理等。

政工宣传组:

负责分队的组织、宣传工作,做好标语和新闻报道,对干部进行有效管理与教育,负责警营的文化生活,掌握和了解干部、战士的政治思想工作,搞好警政、警民关系,对官兵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法律服务等。

后勤保障组:

组织设备进场和维护维修,采购施工现场所需物资并建立台账,做好分队的伙食、被装、营区的管理并建立台账,负责官兵的医疗、营区与施工区的消毒与防疫工作,做好相关对内、对外财务工作,牵头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3)突击作业层职责。

根据作业要求,承担施工现场的空压机运行、钻孔、爆破、开挖、边坡与渠底修整等任务,是基本作业的执行者、是安全和文明施工的主体;并服从指挥所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7.现场布置原则

(1)应急抢险交通

1)场外交通

应急处置交通,一般通过陆路、水路及空中运输条件综合分析确定施工运输方案,首选陆路交通方案。

根据前期勘察,尽可能利用现有交通网络进行陆路运输设备和人员至应急处置最近地点,再疏通部分中断道路至堰塞体;若陆路运输确有困难,可选用水路,但如果水路受堰塞湖本身溃决威胁,要避免采用,以防造成人员伤亡。

对于溃决后影响较大的大型堰塞湖,应急处置过程中陆路和水路运输都不具备条件,可采用空运。

2)场内交通

根据堰塞体及周边交通条件,修建场内交通;若拟采用机械开挖泄流渠或引流槽场内道路尽可能修至施工作业面,若道路无法修至作业面,需自卸汽车出渣时,可采用重机接力传递至自卸车出渣平台再由自卸车运至渣场。

(2)风水电布设

1)供风系统

供风系统因考虑安全、供风覆盖面、供风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布置,若采用集中供风时,一般布设在堰体较为平整的平台上,供风站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电空或柴空,集中布设,统一用钢管通风至工作面30~50m范围内,再采用胶管分支到各钻孔点;另外,个别位置采用小型移动式空压机补充配合供风。

若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时,一般可选择12m3/min、9m3/min、6m3/min和3.5m3/min灵活配置。

2)供电系统

施工用电一般在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就近接系统电,变压器设在用电负荷大的空压站旁,根据用负荷配置变压器电容量大小;若就近没有供电系统,空压机宜选用柴空,供电系统用50KW或100KW柴油发电机自发电,以满足施工照明、办公生活用电。

3)供水系统

生活用水有条件情况下,优先从当地供水系统接生活用水;若接用当地系统供水不具备条件时,尽可能采用居地的山泉水,引水管接至生活营地;一般未经过滤消毒不能直接使用堰塞湖水,生活用水现场完全不具备条件时,需用纯净水或矿泉水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

施工用水一般优先采用施工区附近的山泉水,当现场不具备山泉水时,采用堰塞湖水需沉淀过滤再使用。

(3)设备停放场及保养

由于堰塞湖应急处置时间紧任务重,应急处置时通常是停人不停机,施工设备由于高强度、连续工作而易耗损,一般抢险时设备配置应考虑适当的备用。

设备停放场及保养场一般选择在堰塞体附近,但不受滑坡、泥石流、洪水、溃坝等次生灾害影响的平地上,场地大小根据设备与保养数量确定,一般可同时供2~3台施工设备修理之用,主要对重机、自卸车和空压机服务等提供维修、保养。

(4)钢筋加工厂

考虑到堰塞湖坡脚或过流渠底需进行加固,若处置方案需用钢筋笼或锚杆加固的,一般可在设备停放场旁设钢筋加工厂,集中进行钢筋笼或锚杆加工。

(5)渣场

渣场根据现场条件、运输距离综合布置,一般为减小运输时间,运输距离不宜过长,可按上、下游开挖进度分别设立渣场。

(6)后勤保障

1)生活营地

生活营地满足抢险施工人员需要,一般在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宿营可采用宿营车或临时搭设帐篷住宿,军用生活车提供伙食。

2)库房

一般物资库房,安排在生活区附近。

炸药和柴油由救灾指挥部集中供应后,现场应配置爆破器材防爆车、流动供应爆破器材和柴油加油车供重型设置加油。

3)给养

应急处置期,除做好技术和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输送外,还要做好技术和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给养,主要包括帐蓬、水、食物、棉被、燃料等。

(7)通信保障

应急处置前指的通信系统要首选卫星通信,由于卫星通信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通信质量好,较适宜于地形复杂、覆盖范围大。

第三节以大块石为主的堰塞体施工方法

以大块石为主的堰塞体的施工方法主要取决于堰塞体所在位置的交通状况,如果交通没有中断,机械设备可以到达,对引流槽(泄流渠)则采用爆破与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如果交通完全中断,钻孔机械、挖运机械等设备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到达,再加上堰塞湖水位在不断上涨,溃决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时间每拖延一秒,危险就增加一分,抢险时间非常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用人工的方法显然不能及时排除危险,这时的爆破就是形成引流槽或泄水渠的唯一手段,不仅要对堰塞体表面的大块石实施爆破(孤石爆破),还要炸出一个引流槽(泄流渠爆破),以控制湖内水位,达到降低险情的目的。

1.施工程序

(1)交通道路畅通或具备短时间内抢通道路至堰塞体情况

道路疏通→安全隐患识别及排出→大块石爆破解小→堰塞体引流槽(泄流渠)开挖及渣料运输→下游过水通道疏通→过流预警→下游危险区撤离→开挖设备和人员撤离→堰塞体泄流→泄流过程监测→清理过流后道路→排除残留堰体安全隐患→淹没区清理及防疫处理

(2)交通中断或短时间内无法抢通道路至堰塞体情况

1)空中运输人员、机械、爆破器材

安全隐患识别及排出→开挖机械设备、爆破器材、人员空降运输→大块石爆破解小→堰塞体泄流渠开挖→下游过水通道疏通→过流预警→下游危险区撤离→开挖设备和人员撤离→堰塞体泄流→泄流过程监测→清理过流后道路→排除残留堰体安全隐患→淹没区清理及防疫处理

2)空中运输人员、爆破器材

安全隐患识别及排出→爆破器材、人员空降运输→引流槽(泄流渠)爆破形成→过流预警→下游危险区撤离→人员撤离→堰塞体泄流→泄流过程监测→清理过流后道路→排除残留堰体安全隐患→淹没区清理及防疫处理

2.道路疏通

道路疏通主要以推土机为主,反铲为辅。

3.安全隐患识别

安全隐患识别要求在进场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踏勘,对边坡垮塌、变形、沉陷等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告知施工人员。

4.大块石爆破解小

大块石(孤石)爆破通常有二种方法,一是钻孔爆破法,在交通没有中断,机械设备可以到达时应用;二是裸露爆破法,在时间紧迫、交通完全中断、机械设备无法到达时应用。

4.1钻孔爆破法

(1)施工程序

现场勘察(估量大块石、孤石体积)→爆破设计→布孔→钻孔→装药→连线起爆→炮后安全检查。

(2)爆破设计原则

1)孔径D:

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手持式手风钻或液压潜孔钻,采用手风钻时的孔径一般为38mm,采用液压潜孔钻的孔径一般为90mm;

2)装药直径d:

常用的为φ32管装乳化炸药;

3)最小抵抗线W:

通常取W=B/2,式中B为孤石厚度;

4)钻孔深度L:

一般取L=(1/2~2/3)B,当使用液压潜孔钻钻孔时取小值,使用手风钻钻孔时取大值;

5)钻孔个数N:

钻孔的个数视孤石的形状、大小而定,对体积在2m3以内,近似呈正方体的孤石,在孤石中心部位布置一个钻孔即可;当孤石过大,或长度比差异较大,按体积算出的药量一个孔装不下时,应按“体”、按“形”适当增加炮眼,以使药量分布均匀;

6)钻孔间(排)距a:

取a=(0.8~1.2)W,硬岩取小值,软岩取大值,一般采用方形布孔。

7)炸药单耗q:

孤石爆破临空面较多,单耗一般较低,根据岩石情况,一般取q=(0.1~0.2)kg/m3,硬岩取大值,软岩取小值;

8)单孔装药量Q:

按式Q=qV/N计算,式中V为孤石体积;

9)起爆网路:

同一孤石上的炮孔必须同时起爆,成群成片的孤石一般也应同时起爆,确需分段时,宜在孔内分段,不宜在孔外采用2段以上非电毫秒雷管接力的方式分段。

孤石爆破主要参数见表1.3-2。

表1.3-2   孤石爆破药量参数表

孤石体积(m3)

厚度(m)

炮眼深度(m)

炮眼数目(个)

装药量(kg/孔)

手风钻

潜孔钻

1.0

1.00

0.60

0.60

1

0.10~0.20

2.0

1.26

0.75~0.85

0.75

1

0.20~0.40

3.0

1.44

0.85~0.95

0.85

2

0.15~0.30

5.0

1.71

0.95~1.10

1.00

3

0.17~0.33

10.0

2.15

1.25~1.35

1.25

4

0.25~0.50

说明

本表仅为参数确定原则的举例说明,

且均假设为立方体,不具有代表性

(3)施工方法

1)布孔:

按照设计炮孔个数和间排距,在孤石表面(与厚度B方向垂直的那一面)标出炮孔位置,并注明孔深。

2)钻孔:

在标注好的孔位上,调整好钻杆角度,先低压开钻,待孔口形成后再逐步加压钻进。

3)装药:

采用连续装药结构。

液压潜孔钻孔可用(2~5)节φ32药卷捆成一捆,插入雷管后装入孔内。

不需分段时,可在孔内装瞬发电雷管,或装同一段位的非电毫秒雷管;需要分段时,可在孔内装不同段位的非电毫秒雷管。

4)堵塞:

装药后的余孔全部堵塞,堵塞材料中不得有石块,最好用干黄粘土,并用木棍夯实。

5)连线:

电雷管网路采用串联连接,非电毫秒雷管网路采用1段非电毫秒雷管接力连接。

6)起爆:

用电雷管点火起爆,点火站应设在距爆破位置500m以外。

7)爆后检查:

爆破后,爆破人员应进入爆区进行仔细检查,看有无哑炮,有无不稳定岩石(体),待危险排除后方可进入下步工作。

(4)资源配置原则

资源配置主要根据孤石数量的多少、钻机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的时限来考虑。

1)钻机的配置:

可按下式估算MZ=LZ/(H·ηh),式中MZ——钻机的配置数量(台);LZ——孤石钻孔的总延米数(m);H——完成任务的时限(h);ηh——单机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