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1011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docx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

地理统计图类试题解读

  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

它用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描绘图表,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是地理规律、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较强的时间动态性。

地理统计图的类型主要有坐标图、结构图、扇形图、柱状图、雷达图、风玫瑰图等。

  一、解答技巧

  1.重视教材中地理材料的图像化和重组优化,精读图像,理解图像承载的信息。

  2.统计图类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

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等信息;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知识联系起来,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注意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因为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尤其是在进行计算时,可以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方法排除迷惑选项。

  二、分类解答

  题型一坐标图

  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

常见的坐标图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面正三角坐标系两类表现形式。

前者又分为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和风玫瑰图等,后者主要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需要说明的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因此也是一种结构图。

考虑到其表现形式是坐标系,且与一般结构图的几何比例分割有较大不同,因此归入坐标图讲解。

  1.平面直角坐标系图:

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读图分析时既要有定量的认识,又要做定性分析。

解析此类统计图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轴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注的内容,再根据“柱”或“线”所表示的数字信息分析其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如“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图”中的盐度曲线表示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图”中的降水柱表示各月降水量的数值大小。

判读风频玫瑰图时应明确坐标中心点的频率为0,离中心处越远频率越高。

  

(2)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否则就无法总结出地理规律。

  (3)解读坐标图时应避免忽视图上定量信息而导致判断错误,如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仅看降水柱高度,就认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还要看清纵坐标数值单位。

  例1(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I)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图1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

(1)~

(2)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

  C.6―9月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参考答案】

(1)D

(2)B(3)A

  【解题思路】该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河流下游河床地貌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河流径流与海洋潮流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揭示河床地貌的演化规律,进而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题,注意题目材料“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这个关键信息。

河床甲断面最低,表明该形态形成于一年中河床冲刷程度最严重的时段,也就是汛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至乙河床断面出现,说明该河已处在枯水期,进入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的阶段,再考虑到该河位于浙江东部,汛期相对北方较长,可推知D选项正确。

(2)题,当地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修水库前,从季节变化看,汛期河床冲刷、枯水期河床堆积,断面呈现交替变化,但从长期看河床因堆积与冲刷的平衡而相对稳定。

水库建成后,汛期洪水得到调蓄,洪峰带来的河床冲刷明显减弱,而枯水期则因难以存在大的洪峰,对潮汐带来泥沙的堆积作用影响不大,这样原来的冲淤平衡被打破,下游河道以淤积为主,所以B项正确。

第(3)题,本题应结合第

(1)、

(2)题从整体上分析,水库修建后,下游河道淤积严重,对防汛、航运不利,而泥沙主要是由潮流?

暮Q笾写?

来的,所以在河口建立水闸,就能有效切断潮流带来泥沙进入下游河道的途径,起到对下游河道防淤、减淤的作用,A项正确。

  2.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三角坐标图是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的。

正确判读和分析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1)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

(2)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

(4)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

下面以“判断图2中F点三种产业所占比重”为例,说明读取三角坐标图的方法。

  方法一:

①过F点作底边(第一产业)的平行线,与两腰相交于M、N两点,读取数值时,只能读取右侧N点与第二产业相交点的数值,即可读取第二产业的值约为25%。

②以第二产业为底边,过F点作第二产业的平行线,与两腰相交于O、P两点,此时能读取第三产业的值约为46%。

③同理可得第一产业的值约为29%。

  方法二:

将方法一中第一步所作的FN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20°,与另外两边分别相交,便可得到第一产业的值约为29%,第三产业的值约为46%。

最后验证三种产业比重之和是否为100%。

  题型二结构图

  结构图是表示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

结构图尽管形象、直观,但其地理内涵十分丰富,要灵活采用归纳、推理、对比、综合分析等方法解读形式多样的结构图。

常见结构图有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等。

通常对结构图类试题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1)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首先要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2)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纵向上可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其发展变化。

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或联系。

  (3)?

Φ乩硎挛锝峁固卣鹘?

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例2(2016年高考海南地理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图3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

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人们的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

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

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解题思路】第

(1)题,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主要是人口来源省份是临近三市的省份;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题,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比例较大的原因主要与距离、文化习俗及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

第(3)题,此问为开放性设问,限制与否都可以,但是要言之有理。

  题型三柱状图

  柱状图也叫直方统计图。

该统计图用矩形柱的高低来描述数据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

一般在水平轴(X轴)上标出分类项,而在垂直轴(Y轴)上标出数据的大小,这样可以强调数据是随分类项(如时间)变化的。

柱状统计图可以用来表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等。

  分析柱状统计图的一般思路:

①要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出现左右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

②思考各内容之间的联系。

③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内容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规律或者特点。

④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例3(201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读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图4),回答

(1)~

(2)题。

  

(1)与2003年相比,2013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供水总量增大

  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参考答案】

(1)AC

(2)AD

  【解题思路】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供水35.8,用水35.8,正好平衡,说明没有水资源循环利用;2013年供水33.3,用水36.4,用水大于供水,说明有部分水循环利用。

2013年与2003年相比供水总量减小;2013年环境用水很大,生活用水明显增加,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减少,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2)题,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但是并没有得到解决。

  题型四曲线图(含折线图)

  曲线图是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

  判读步骤:

①思考横坐标反映内容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②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

③对曲线不同变化段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例4(2016年高考四川文综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5所示。

据此完成

(1)~

(2)题。

  

(1)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

  【参考答案】

(1)B

(2)B  【解题思路】第

(1)题,在地球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该组试题的设置即基于这一背景。

考生无须掌握关于地质历史上冰期的相关知识,能够从材料中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青藏高原处于不断隆升状态”这一地理常识即可解决该组试题。

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各山地的形成均是板块碰撞导致地壳抬升的结果,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时间越早。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