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839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

《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二).doc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环境化学试卷

福建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道理“口服心不服”,这属于态度改变的哪一阶段( )

A.同化B.内化C.服从D.顺应

2.某学生为了避免回家受到父母的责骂而努力学习,这种努力学习的行为是因为(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奖励

3.在什么样的父母教养下的儿童最成熟、自信、有能力( )

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权威型

4.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这是( )

A.倒摄抑制B.衰退抑制C.同类抑制D.前摄抑制

5.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些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相关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看到杨梅会分泌唾液B.青春期嗓音的变化C.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D.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7.广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商品的选择。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种学习属于( )

A.言语信息的学习B.智慧技能的学习C.动作技能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

8.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们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过分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9.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垂直正迁移B.水平正迁移C.垂直负迁移D.水平负迁移

10.场依存型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意义学习D.探究学习

11.下列识记效果最好的活动是( )

A.眼看B.耳听C.口读D.多种感官的参与

12.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 )

A.2岁B.4岁C.4—5岁D.5—6岁

13.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行为时,用一些小红花或盖章的卡片作为强化物,可以兑换实际的奖励物。

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 )

A.强化法B.行为塑造法C.代币奖励法D.示范法

14.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完成评价项目的80%—90%。

这种理论属于( )

A.合作学习B.程序教学C.情境教学D.掌握学习

15.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学生的问题行为( )

A.攻击他人B.成绩不好C.孤僻退缩D.焦虑抑郁

16.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这一衡量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

A.信度B.难度C.效度D.区分度

17.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是( )

A.强化疗法B.认知疗法C.系统脱敏D.森田疗法

18.研究者想了解儿童观看暴力电视与其暴力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应该采用( )

A.观察法B.实验法C.问卷法D.测验法

1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果勤奋感的培养受到挫折,儿童容易形成( )

A.羞耻感B.内疚感C.挫折感D.自卑感

20.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不包括( )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分析D.原型内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2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

_________、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22.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_________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23.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_________和自我控制。

24.福勒和布朗认为,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时,即进入了_________阶段。

25.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_________。

26.桑代克认为最基本的学习规律有三条:

效果律、练习律和_________。

27.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的学习过程可以比喻成_________的信息加工过程。

28.斯腾伯格认为智力包含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_________。

29.班杜拉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有四个因素:

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和_________。

30.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

31.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的因素主要有:

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巩固性及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_________。

32.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_________。

3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_____。

34.学生学习英语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之为_________。

35.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实上都是对_________现象的一种描述。

36.学习策略可以分为:

认知策略、_________和资源管理策略。

37.创造性的三个基本特征:

流畅性、_________和独创性。

38.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呈_________曲线。

39._________是指将教学目标逐渐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40.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影响迁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2.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43.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44.简述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策略。

45.简述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

46.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7.结合教学实际,试述如何根据韦纳的三维归因理论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A5.A6.C7.D8.D9.A10.B11.D12.A13.C14.D15.B16.C17.C18.B19.D20.C

二、填空题

21.实物直观22.强化23.自我体验24.关注情境25.创设问题情境26.准备律27.计算机28.实践性智力29.情绪唤起30.认知失调31.可辨别性32.集体33.形式运算阶段34.高原现象35.学习迁移36.元认知策略37.变通性38.倒U型39.任务分析40.从众

三、简答题

41.

(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2)对学习情境的理解(3)定势(4)原有认知结构

42.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阶段分成“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3.

(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力。

(2)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

(4)高创造性者必须具有中等水平以上的智商。

44.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和清晰而具体的构架,将它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45.

(1)场独立与场依存

(2)沉思型和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

46.

(1)知识观:

建构主义上强调,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对知识的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吸收信息,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进行的;学习者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发现问题。

四、论述题

47.

(1)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②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③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2)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有: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和运气好坏等,分别属于以上不同维度。

(3)积极的归因有助于个体保持对成功的期望和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归因模式应是把成功归因为能力等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把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等不稳定的、内部的、可以控制的因素。

因此,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结合实际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