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380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电子书第九章文档格式.docx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质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

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一)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

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提高经济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二)促进国际分工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产业的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河以弥补各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不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迅速实现产业演进和制度创新,改进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三)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了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并使现代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现代科技创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活动,都必须也只能以世界上现有的科技成果为前进的基础。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科学技术的世界性流动,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进口世界上自己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借助“后发优势”,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

(四)促进经济多极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它使以往的国别关系、地区关系发展成为多极关系和全球关系,推动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机制的发展,并必然会导致一系列全球性经济规则的产生,使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出让或放弃部分主权,形成和遵守这些经济规则。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

(五)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

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

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六)促进国际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

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

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

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

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

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

谋霸权、搞对抗,坚持集团政治和冷战思维越来越不得人心。

(七)促进安全内涵扩展

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

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

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

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

如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不是任何单一国家能够解决得了的,美国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国际社会。

又如,美俄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矛盾尖锐,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总的来说合作顺利。

(八)促进国家主权转移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

仅1990至1998年,国际组织就从26656个增至4835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50多个。

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化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球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争端的解决者。

WTO在其《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全面规定了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决执行与监督以及救济办法等,并专门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SB)。

的确,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主权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

比如,向联合国和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

全球化还促使一国的国内规则尽可能与国际规则协调与一致。

(九)推进国际体系转型

现行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

由西方特别是美国主导、国家间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国际组织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和“问题国家”得不到有效制约。

现行国际体系在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问题方面日渐乏力,其调整、完善和转型乃大势所趋。

今后几十年内新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征:

一是世界格局多极化。

由于新兴大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振兴,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有利于多强不利于“一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变化,“一超”与多强、南方与北方两个力量对比失衡问题有望最终解决。

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经济大国将重新洗牌,中国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俄罗斯、印度、巴西将跃入前10名,另有部分发展中大国将跃居前20名。

美、中、欧、日、俄、印度、巴西等新的各极之间利益融合与相互依存度提高,彼此发生尖锐对抗与全面战争的危险性降低。

二是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同主导。

将来随着美国“一超”地位和西方力量优势的逐步丧失,西方的主导地位将难以维系,多极、西方与非西方将共同主导新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民主化将得到发展。

三是国际组织作用增强。

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强化,对大国和“问题国家”的约束将得到加强。

四是国际治理多样化。

全球性问题增多将促进国际治理模式多样化,如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大国共治与中小国家共治、全球国际组织治理与地区国际组织治理等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

五是和平渐进性。

以往国际体系的变革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这一次国际体系转型可能在保持总体和平状态下通过大国之间、南北方国家间的斗争、协商、妥协以渐进式改良逐步完成。

(十)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超越。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资本主义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特征会得到充分体现;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会更加突出,使国家之间的市场竞争和民族冲突会更加激烈和尖锐;

少数大国一手操纵世界经济事务,使平等互利原则和国际间的合作屡遭破坏;

局部地区的民族摩擦、经济危机以及政治经济的震荡也极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展,增加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随着职业技术人力资源开发全球化格局的形成。

将呈现下列特J性:

一是跨国性。

随着国际或区域性组织的合纵连横,联合国、欧盟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的建立,跨国职业技术人才的甄选、上岗、引导、培训、报酬、考评和职业技术人才跨文化素质,被推到新世纪的平台上。

二是世界性。

强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意识,高屋建领地看待世界各国各地区职业技术人力资源发展动向,并从宏观上调整本国职业技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建立外派职业技术人才信息库。

1.职业技术人才选拔的五要素

工作要素:

工作本身的要求,工作对人的要工作技能要求,工作经历。

文化要素:

国外文化要求及适应能力,文化和教育背景,语言运用及技法。

人文要素:

异国传统,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人文惯例。

经济要素:

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内容。

2.职业技术人才培训的五层次

通过培训,使其认知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差异及其对职业技术人才本身的影响。

通过培训,使其认知文化差异及其对职业技术人才本身的影响。

通过培训,使其对异国他乡的看法、态度可能在工作之中的影响。

通过培训,使其认识到言行举止、技术运用、能力发挥在工作中的影响。

通过培训,使其在初任、资格、业务、更新知识方面产生的影响。

3.职业技术人才激励与报酬的五组合

主要设计以绩效为基础的短期和长期激励与报酬计划,这一计划包含5个组合:

特权组合;

薪金组合;

医疗福利组合;

住行津贴组合;

异国技能发展组合。

美国及其西方其他国家常常以个人绩效作为实施计划的基础,而日本则往往以工作群体的绩效作为实施计划的基础。

第二节职业发展

一、职业发展的简介

职业发展是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职业发展是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教育等活动。

职业发展就是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成为最好的专家。

所谓专家并不一定是研究开发人员或技术顾问。

专家是在某一领域有深人和广泛的经验,对该领域有深刻而独到的认知的人。

至于行政管理能力、员工培养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规划和沟通能力等,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培养的能力要素,它们是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但不是职业发展的目标。

职业发展通道是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一,是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各个岗位,设置多条职业发展系列并搭建职业发展阶梯;

然后,通过岗位能级映射,探测岗位间的关联,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如行政序列、技术序列、销售序列、管理发展序列等。

二、职业发展的类别与准则

一种是自然顺势的发展。

就是当职业符合自己的个人意愿时,在完成职业的要求中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地也就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比如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应聘到一家报社做记者,时间一长,写得越多,顺理成章地就成了一名作家,甚至是较有影响的作家。

另一种则是人为努力的发展。

就是当职业并不符合自己的个人意愿,但却无法改行时,在履职过程中渐渐培养起对现行职业的热爱,由此积累经验,竟然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比如,一个爱好写作的人被录用到一家企业搞营销,一开始很不适应,但却无法改行,只好慢慢地去适应、习惯,居然渐渐地对营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于成为一代营销大师。

职业发展应把握以下五条准则:

(l)把握机遇;

(2)掌握成功的标准;

(3)发挥自身优势;

(4)学会与上司相处;

(5)理解企业文化。

三、职业发展的意义

从组织的观点看,职业发展能降低专业技术人员流动带来的成本。

如果组织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职业计划,这些计划可能与组织密切相连,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就不大可能离开。

热心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同样能鼓舞士气,提高生产率,并帮助组织变得更有效率。

事实上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感兴趣对专业技术人员也有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认为组织把他们看作是整体计划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些数字。

重视职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看待他们的工作和雇主的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下的职业发展

经济全球化事实上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职业发展。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在以下层面影响着我们的职业发展。

(一)就业机会变多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也是人力资本的全球化,在当今这个时代,供职于外资、合资企业,甚至海外就业已经不再是十分新鲜的事。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就业选择。

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二)国外新职业发展思维的冲击

由于接轨之前国情与经济体制的不同,国内与西方在职业发展的思维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受此影响,国内青年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发生了很大转变,国内的职业发展受到了很多外来思潮的冲击。

(三)竞争压力变大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也有人才的全球竞争。

面对一份职业及晋升,所遭遇的竞争压力不再是单一文化背景下的竞争。

这对职业发展的选择有着很大影响。

第三节国内职业发展与国外职业发展

一、职称的含义

职称,指的是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

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

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

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在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关联。

职称通过申报、评审,由主管部门授予,一般认为决定是否授予职称是由主管部门领导决定,评审主要是形式。

二、职称的种类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技术员级5个级别。

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

中小学教师设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4个级别。

三、公务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级别分为27级。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如下。

(1)国家级正职:

一级;

(2)国家级副职:

四级至二级;

(3)省部级正职:

八级至四级;

(4)省部级副职:

十级至六级;

(5)厅局级正职:

十三级至八级;

(6)厅局级副职:

十五级至十级;

(7)县处级正职:

十八级至十二级;

(8)县处级副职:

二十级至十四级;

(9)乡科级正职:

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10)乡科级副职:

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下面是公务员中的非领导职务。

(l)巡视员:

(2)副巡视员:

(3)调研员:

(4)副调研员:

(5)主任科员:

(6)副主任科员:

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7)科员:

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8)办事员:

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四、高校职称

高等学校教师担任的教学、科研工作水平和能力评定的专业职称也称学衔。

各国划分的名称和级别不一。

中国从上至下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根据相关管理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对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意见》指出,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

五、其他职称明细

机械工程师

电气工程师

建筑工程师

铸造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冷冻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建设设计工程师

土木工程工程师

建筑施工工程师

工民建工程师

建筑预算工程师

建筑管理工程师

市政工程工程师

建筑工程测量工程师

道路与桥梁工程师

消防水电工程师

地质勘测工程师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师

计算机工程师

自动化工程师

机电设备工程师

电子仪表工程师

机械设计工程师

机械制造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电子信息工程工程师

采矿工程师

通信工程工程师

建设装饰工程师

建设艺术设计工程师

续表

农艺师

园艺师

园林设计工程师

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

热处理工程师

船舶技术工程师

医学检验技师

卫生监督检验主管技师

电气设备工程师

护师

医师

药师

中专讲师

会计师

经济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全评价师

兽医师

工业工程师

物流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实验师

社工师

文秘

六、职称制度的沿革

对职称内涵和性质理解混乱由来已久。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称内涵实际经历了由职务到学衔、学衔到职务、职务到资格的演变过程。

从政策演变历程看,职称概念有“大”“小”之分,其功能作用有着根本的不同。

(一)从“职名”到“学术称号”(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关于职称的提法包括“职名”、“职称”、“职务名称”等,从内涵看即专业技术职务的名称,本质上是指专业技术职务、职位或岗位。

但受历史条件所限,新中国成立初期,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升实际处于停滞或随机状态,甚至出现了“实际已担任讲师或副教授的工作.却没有取得讲师和副教授的学衔这一突出问题”。

195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组成“关于学位、学衔、工程技术专家等级及荣誉称号等条例起草委吊会”。

并于次年提出了《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条例(草案)》等文件,学衔是国家根据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所授予的学术职务称号。

1961年11月,中央再次研究决定建立学位、学衔、工程技术称号等制度。

1956年和1962年的研究,给人们带来了对职称内涵和性质理解的第一次根本性变化,即职称脱离职务变成了单纯的“学术称号”,这对以后的职称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从学街称号到职务(1977一1993年)

改革开放初期,在恢复职称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延用了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思路,即将职称从职务转化为学衔或学术称号。

如1979年12月,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做好科技干部职称评定工作的通知》中就有规定:

技术职称是衡量科技人员的技术工作成就、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标志;

评定不应限制年限和晋升比例。

这实际导致了评审范围肆意扩大,不管是否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只要具备能力条件都可晋升,造成了人人成“师”的混乱局面。

198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指出改革职称评定制度的中心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1986年2月,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1986年的职称改革实际是在混乱局面下对职称内涵的理解向职务而非学衔的本能回归。

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超越管理需求,由政府主导而颁定学衔称号是不符合管理规律的,在实践上也是存在弊病的。

(三)大职称和小职称(1994年以来)

20世纪90年代初,在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同时,我国开始了专业技术资格制度的试点工作。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资格标准,实行学历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制度的实行带来了职称内涵的又一次重大变化。

在政策制定者看来,专业技术资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称,即代表学术技术水平的学衔或称号,而原来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则不是职称。

但遗憾的是,由于“宣传不够、大家往往把‘职称’和‘职务’这两个不同性质和功能的概念混同起来,以致形成了现在的一些矛盾”。

为此,当时的职称管理者提出了大职称和小职称的概念。

既然“职称”和“职务”不一样,为什么人们总是笼统地叫职称呢?

他们认为可将职称区分为大职称概念和小职称概念―小职称,即指职称(资格);

大职称则包括: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资格)、执业资格等。

大职称包括小职称。

我们讲的深化职称改革,各级政府人事部门的职称司、局、处,均指大职称。

而当我们讲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时,则指小职称。

它是指称号,即专业技术水平(能力)的标志。

七、职称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