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266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

《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习总结Word格式.docx

装备委员要掌握各种装备的使用方法,要细心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

对协会财产负责。

(3)财务委员:

设有两名,一名管帐,一名收款。

每一笔费用都必经登记入帐,而且要有票据凭证。

活动完毕后统一核算,公布财务清单,钱款多退少补。

(4)医务委员:

要有一定医学常识,能应对常见伤病。

医务委员须随身携带药箱,及时为伤病者治疗。

(5)安全委员:

应该富有强烈责任心,并要谨慎细心,协助队长做好全队的安全工作,留意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提醒队员,有危险情况发生时当机立断,保护队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出发的前准备:

1、安全教育:

安全带出,安全带回,注意个人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

2、衣着装备:

双肩背包、吸汗的棉质长衣长裤、运动鞋、雨伞、防风服、帽子、手套、防蚊水、防晒霜、求生哨、望远镜、太阳镜、测量绳、笔、笔记本、照相机、摄像机(可选)、地质罗盘、地质锤、标本盒(可按小组带)

3、食品药品:

巧克力、牛肉干、面包、矿泉水、消毒药水、创可贴、藿香正气水、双飞人药水

4、通讯设备:

手持GPS,学生最好都带手机,并在出发前印发带队老师和全体学生电话号码,一人发一本,随时保持联系。

(三)实习过程

地质地貌实习部分(实习指导教师:

杨中宝)

I.综述云南整体构造骨架

通过此次实习在老师的讲述和查询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先对云的云南的整体构造骨架作综述然后在具体分析实习点。

云南构造主要可分为南北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构造带其中南北向和北西向构造带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现今仍有明显的活动性。

现分述如下:

一、南北向构造带:

:

此构造带主要分在云南的北部和西部。

自东向西有富源断裂带、弥勒一个旧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普渡河一滇池断裂带、禄劝一富民断裂带、元谋一双柏断裂带、程海一宾川断裂带、剑川断裂带、昌宁断裂带、怒江断裂带等。

南北构造带中以小江断裂带和怒江断裂带规模宏大,自北至南几乎贯穿全省,切断并阻止了北东向构造的发育。

尤以小江断裂带表现最为显著。

小江断裂带在比例拉伸图士表现为两边色调有明显的差异,自东川向南到红河断裂带,由数条走向近南北的断裂组成,断面平直,有多个断陷盆地沿其发育。

如滇池、抚仙湖、阳宗海等。

其长轴走向均为近南北向东川至巧家一带。

断裂带走向变为北北西,断面形如刀切,两边色调差异悬殊错断了多条北东向山脊及支流水系,显示了该断裂为左旋扭错,多条北东向断裂以锐角与其交汇,构成多个入字型构造越过巧家向北,断裂分为两支。

一支继续沿巧家一东川断裂的方向向北北西延伸,一支北西向延伸至四川省小江断裂带是一条活动性很强的断裂带,有多个强震在该带上发生怒江断裂带是沿怒江伸展的一条走向近南北的断裂带,两边山势陡峻,河流切割很深。

很多近东西向的山脊和沟谷被错断,是一条扭错的断裂。

这条断裂到达潞西附近被一些北东向断裂所代替,在腾冲附近有另一条南北断裂发育,沿断裂有多次火山喷发,火山口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自北而南一字排列,构成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梁河以南构造线突然转成北东,为另一种方向的构造所代替。

二、北西向构造带:

此构造带从滇西北至滇东南斜贯云南全境。

两边的构造形态迥然不同,其北东部多发育规模较大的南北向断裂带,而南西部除怒江断裂带外,多发育北东向断裂。

北西向构造带的断裂自东向西主要有楚雄一玉溪断裂带、德钦一丽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德钦一维西一巍山断裂带、墨江断裂带、衷牢山断裂带、景东一江城断裂带、镇源一普洱断裂带等等。

这些强大的北西向断裂带控制了两边地形、地貌、水系胡泊和盆地的分布。

该构造带中规模最大的是德钦一维西一巍山、红河和澜沧江三条断裂带,前二者可能为一条断裂带。

由于南涧旋卷构造和东西构造带的存在,使德钦一维西一巍山断裂带向西偏移,但总体走向还是基本一致的。

在维西至德钦段,因受其它构造的影响,其走向转为北偏西或近南北向。

红河和德钦一维西一巍山断裂带延续几百公里至千余公里。

向南东过河口穿过越南,然后入海,己是由数条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宽十余公里,断裂两边色调差异很大。

显示两边地形高差悬殊,南西边为高山及悬崖峭壁,而北东边为宽缓河谷及低山。

该断裂带自南涧至元江走向为北西,元江至屏边附近走向为北西西,过了屏边又转为北西整个断面形如刀切,与断面垂直的山脊被拦腰错断。

红河两侧支流多作肘状拐弯,构成错断水系地貌。

显示了该断裂右旋扭动的特征,以元江一红河一带最为突出。

德钦一维西一巍山断裂带总体走向为北北西至北西。

在维西以北转为北北西向,整个断裂北段呈舒缓波状。

维西一洱源段形如刀切,断面平直,切断了北东向的沟谷和山脊。

洱源至巍山段断续出露,洱海和巍山盆地就是沿该断裂带发育起来的。

盆地长轴与断裂平行。

在洱源附近,南北向的剑川断裂与其相交,呈人字型接触,很可能是一条与之配套的断裂带。

但在放大的卫片上,从不同的色调及反映的地物形态来看,洱源一巍山断裂在洱源附近似乎又转向北与剑川断裂相连。

但究竟如何仍需进一步工作而定。

衰牢山断裂带,墨江断裂带、景东一江城断裂带和镇源一普洱断裂带都是走向与红河断裂带基本平行的,断面清晰,呈舒缓波状,一些河流顺其发育,这些断裂均切断了北东向山脊及支流水系。

是一组与红河断裂带相似的断裂带。

它们与红河断裂带一起,构成向南东撒开,向北西收敛的形势。

这可能是因南涧旋卷构造存在所致。

在滇西南还有一条较大的北西向断裂带,即润沧一景洪断裂带。

断面两边色调差异较。

大,断面平直,一些水系沿该断裂发育。

三、北东向构造带:

此构造带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及滇西南一带。

滇东北地区发育较好的北东向断裂带,有昭通断裂带、会泽断裂带、镇雄一寻甸断裂带、师宗一弥勒断裂带及建水断裂带等。

这些断裂带在比例拉伸图上形如刀切,断裂两边有很明显的色调差异,等间距的平行排列分布于小江断裂带的东侧。

滇西南发育较好的北东向构造带有梁河一盈江断裂带,云县一耿马断裂带,景洪断裂带,励腊断裂带等。

前二条断裂带因受南涧旋卷构造及东西构造的影响,其北东段有些向北偏转的特点,很可能构成该旋卷构造的外围部分。

后两条断裂带向东北延伸至励海一景洪东西构造带处,突然拐向北西成为北西向构造带,此北东向一与北西向断裂构成颇似半个X形即“>

型”。

另外,在滇西北也有一些北东向断裂带,主要有宁浪一剑川断裂带,德钦断裂带,它们都被南北向及北酉向断裂切错成几段,断续分布。

四、东西向构造带:

云南省的东西向构造带较弱,断裂多为压性

压性断裂在比例拉伸图上不如那些扭错的断裂显而易见,这些断裂发育较早,被后来发育起来的其它方向的断裂切割成几段,形成断续分布。

经过仔细地工作,反复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东西向构造带在云南北部是存在的。

其中规模较大的发育在维西一剑川一华坪一渡口一带的50余公里宽的范围内。

向东与富源东西构造带,贵州苗岭东西构造带相当。

其中较大的断裂带出露在华坪一渡口及金沙等处。

金沙江在此两处的流向大致为东西向,可能是受该断裂控制的结果。

在云南的中部南涧一牟定一安宁一寻甸发育着第二个东西向构造带,此带可能与黔南、桂北的东西构造带相连。

此带规模较小,远不及上一个东西构造带发育。

但它确控制了一些第四纪盆地的发育南涧旋卷构造的形成很可能与这一构造带有密切

关系。

在滇西南,还发育有碗盯东西断裂带,其断面清晰,显示为一条走滑断裂。

该断裂带受南涧旋卷构造的影响,其东段有向北东弯曲的特点。

在云南省的最南部,还有一条东西向断裂带出露,它就是励海一景洪断裂带。

这条断裂带沿几个第四纪盆地分布,可能控制了这几个盆地的发生和发展。

北东和北西向构造在此带附近相交,成横着的个字型即“”型。

II.实习路线图

玉溪--昆明--楚雄--大理--保山--腾冲--陇川--瑞丽--芒市

III.具体实习点

1、滇池边:

海丰观景台(E102°

39′18′′、N24°

49′15′′H1898m)滇池属于构造湖呈南北向分布,位于小江断裂和普渡河断裂带上而这两条断裂带呈南北向分布(关于断裂带前面已详细叙述)。

所以滇池的走向也呈南北走向,这与云南的多数构造湖泊一样基本都呈南北走向。

湖泊周围悬崖峭壁十分陡峭这些都是构造湖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西山远眺滇池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

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

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湖长41.2千米,平均水深5.12米,容积15.931亿立方米;

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

螳螂川是滇池的唯一泄水通道,从滇池出口到平地哨一段,河道平缓;

平地哨以下从滚龙坝到石龙坝一段,坡陡流急,集中落差30余m。

石龙坝水电站就是以滇池为天然调节水库,利用该段较集中落差兴建的引水式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电站一厂于1910年7月开工,1912年4月发电,最初装机容量为480kW。

2006年05月25日,石龙坝水电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其中西山最为出名,断层现象特别明显。

滇池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1988年,滇池以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怒江干热河谷:

(E98°

53′7′′,N24°

53′47′′H708m)怒江干热河谷位于滇西横断纵谷的怒江河谷,保山市的西南部,由山麓冲积扇、冲积堆及阶地组成。

海拔670一1300米。

地形下陷、深切,河西的高黎贡山和河东的怒山与谷底的相对高差都在2000m左右,呈山高谷深的地貌形态,属深切的高中山峡谷区。

在河谷上方的公路边的沉积地层上具有一些磨圆度非常明显的圆形、椭圆形的鹅卵石,分层现象非常的明显。

但此处地形相对现在的河道较高,他的上部为冲积物组成,下部为基岩。

我们观察判断为怒江的基座阶地:

它主要是由于后期河流下蚀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的。

这种阶地分布相当广泛。

阶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构造运动、海面变化和气候变迁等。

构造运动是指新构造运动而言。

由于地壳上升,原河谷相对抬升,河流比降增大,河流发生强烈下切,原先的谷底被河流切开,并相对抬升而成阶地。

地壳上升量大,则阶地高度就大。

地壳上升往往是间歇性的,在稳定时期,河流以旁蚀和堆积为主,上升时则以下蚀为主,这样就形成多级阶地。

老师带我们到怒江边上对河漫滩进行考察,站在河漫滩上挺老实讲河漫滩的形成。

河漫滩是指河床两侧平水期露出水面,洪水期又能被水淹没的平坦谷底。

河漫滩是河床长期侧向移动与河流周期性泛滥的产物,河漫滩表面平坦,仅有一些微小的起伏。

随着河流侧向侵蚀的发展,河谷不断展宽,凸岸边滩不断展宽加高、增长,面积越来越大,形成了雏形河漫滩。

洪水泛滥时,往往使河床宽度增大几倍,洪水到了滩上,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小,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了河漫滩。

洪水在河漫滩上的流速,离河床越远愈小,使水流的挟沙力也随之降低,故在滩面上沉积的泥沙的平均厚度与粒径随之远离河床逐渐减小,因此在近岸处形成河岸沙堤。

如果河床继续侧向转动,又可发展成新的河漫滩,河谷不断增宽,河漫滩不断扩大。

在山地区,河漫滩较窄,多为一些分选差的粗大砂砾组成,构成砂砾质漫滩。

在平原区,河漫滩宽广,主要为粉沙、粘土构成的沙泥质漫滩。

分析河漫滩的物质结构及微地貌,我们可以研究河床的演变历史。

河漫滩平原是冲积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上的堆积物主要由沙、粉沙、粘土、亚粘土组成,在河间地带常有湖泊分布,因此在河漫滩上有时有湖泊相的沉积物。

我们所观察的怒江是在山区河段部分,所以河漫滩比较小。

老师结合实际讲述的与我们在书上学的和实地考察相结合收获非常的大。

3、高黎贡山生态保护区:

(N24°

56′、E98°

08′H2800m)云南滇西一带是阿尔卑斯褶皱带的横断山脉区,东侧为扬子古陆西侧为岗瓦纳古陆。

区内长期被海水淹没为古特提斯海洋的一部分,成陆较迟,褶皱比较强烈,时代较新的地层和岩浆岩、变质岩分布比较广泛,新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尤其是西北部,近期仍在强烈抬升。

滇东、滇中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南与西南部与印度板块相邻,印度板块不断向北向东移动,把前部插入欧亚板块的下部,并不断把接触地带向上掀升,形成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和东部的横断山地及滇东高原,横断山地的一些深大的断裂带就是缝合线的所在地。

高黎贡山属于横断山脉的尾段。

高黎贡山的北部在西藏境内,称伯舒拉岭,为西北——东南向伸展,走向近南北向。

在怒江州贡山县西北部进入云南,逐渐变为南北方向排列。

高黎贡山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下,主峰嘎娃嘎普峰海拔在5128米,由于怒江谷地切割较深,由江底至山顶的相对高差较大,一般在2000——2500米左右。

组成这座山的地层,为时代较新的变质岩系,主要为动力变质,以变质的片麻岩、片岩等岩石分布较为广泛,寒冻风化和流水作用比较强烈,山势高俊坡度较陡。

高黎贡山在贡山县以南基本上在中缅交接处呈南北向延伸。

当到达泸水县与腾冲县交界处时,山体分成两支,一支呈南北向继续南行,经腾冲、龙陵与潞西等县、市的东部逐渐降低山峰的海拔高度(2000米左右)最后进入缅甸,另外一支以东北——西南方向分布在中缅边界上,改称尖高山,主峰狼牙山高度3700米左右,高黎贡山西南延伸的同时,又产生了槟榔山等近南北向的山地,近南北向的几座山构成了德宏州地表的基本骨架。

尖高山向南高度逐渐降低,在国界线附近(瑞丽、盈江等地)高度下降到1000——1500米,山势低矮,山坡较缓,形成宽谷低中山的地貌形态。

4、腾冲火山热海:

57′、E98°

26′)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软流层),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

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腾冲火山群位于云南省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

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腾冲境内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的明珠,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中生成,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

当剧烈的地震发生时,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

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誉的云南省腾冲县,地处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地质构造带之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接合线上,地下断层非常发育,岩浆活动也十分剧烈。

如果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

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

如分布于中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

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裂隙式喷发多见于大洋底部,是海底扩张的原因之一。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

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1)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

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挥发性成分少,易流动。

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

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在腾冲上大空山的石阶周围可以发现岩浆流过的痕迹,但不十分肯定腾冲火山就是宁静式喷发。

(2)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

一般来说中心式喷发的猛烈程度主要与岩浆的粘稠度及其中所含的挥发性成分有关,粘稠度高,挥发性成分多都会导致剧烈的喷发。

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

(3)中间式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度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

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

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

对腾冲火山口的观测之后,腾冲火山以中间式喷发的可能性非常大。

火山在喷发之后还会形成火山蛋(火山喷发时岩浆随着炽热的火山溶岩喷飞到空中,旋转跌落到火山灰中,表面冷却,岩浆团成了纺锤形或圆球形,通体浑黑,形似蛋类,大小不一,且密度很大,多在岩层褶皱处形成,内含大量铜元素及其它金属的火山蛋,虽经千万年的岩石挤压、地质变迁,仍然保持着水珠似的浑圆形状。

)以及岩浆冷却后形成的浮岩、流纹岩等。

火山喷发之后的余热容易形成温泉,腾冲的热海大滚锅就是一处奇特的温泉景观。

水温达到92℃以上,周围到处都是热气腾腾。

在黑鱼河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柱状节理是出现于玄武岩质熔炉里的垂直节理。

大部分是多角形(一般为四、六角形)。

从火口喷出,经急速冷却发生收缩作用而形成,属于一种原生张性破裂构造。

形成于地质年代的第三纪末或第四纪初期,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为1200摄氏度,当岩浆冷却至800至900摄氏度时,未露于地表的岩浆形成了柱状结晶。

由于岩浆含有方柱体的斜长石、橄榄石、角闪石、辉石等矿物质,冷却后形成方柱体,其主要构成物质为玄武岩。

)发育的非常好,岩墙、岩床现象非常的明显。

对于腾冲的火山到底是死火山还是活火山,专家说要等火山喷发之后才确定。

5、大理苍山洱海:

苍山及洱海的形成在前面的云南整体构造地貌骨架也提及到。

此处主要阐述苍山的褶皱构造、洪积—冲积平原和坡积裙。

褶皱构造是指岩层在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

根据产状苍山的褶皱为倾斜褶皱如图。

另外苍山的断裂、节理、断层现象也非常的明显。

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实验曾连续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娇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这些现象当我们爬到苍山的玉带路都一一见到。

站在玉带路上向下俯视大理城,整座城市就位于苍山十八溪冲积形成的洪积——冲积平原(位于山前地带,为洪积-冲积型平原。

河流出山口入平原,河流比降急剧减小,发生大量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或洪积扇联结即成洪积-冲积平原)上。

在平原的上部连接着苍山在沟壑处凸起的部分为坡积裙(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下,它的动能不足以搬运所携全部泥沙,而将泥沙堆积下来,成片的坡积物围绕着坡麓分布,形似衣裙,故称为坡积裙。

)。

书中所学的知识都在这里得到了验证。

6、恐龙谷滇中红层:

红层是一种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陆相碎屑沉积地层,中国红层大多数形成于中生代的晚三叠世至古近纪,通常由一套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偶有泥灰岩和砾岩。

多为硬质岩与软质岩互层。

红层中的软岩是指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强度低、透水性弱、亲水性强、遇水易软化、塑变、抗风化能力弱、易崩解。

由于红层特别是红层软岩特殊的工程性质,是典型易滑地层,工程建设中最易诱发地质灾害。

滇中红层形成于侏罗系和白垩系,第三系有零星沉积。

晚三叠世云南境内地壳运动强烈,沉积环境变化较大,气候变得干燥炎热并与潮湿多雨交替,干燥炎热气候使地表物质受到强烈风化和氧化,形成大量碎屑和氧化物质,潮湿多雨对动植物生长有利,大量洪水不断运移风化、氧化物质,形成巨厚、广泛的河、湖相红色沉积地层,此种气候环境一直延续至渐新世末期。

滇中红层就在此时期形成的一套发育齐全、沉积旋回清楚、具三分性、厚度巨大的河、湖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地层。

我们在一条通过修建公路而开凿出来的非常明显的红层坡面图,在红层的中间含有一层碳酸钙的泥灰岩、砂岩,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反应了当时沉积岩层的差异性风化(在自然条件下,地表岩体遭受太阳、水、空气和生物等作用而发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而造成带状风化构造、岩性不均匀地区,岩体抗风化能力不等,风化作用沿易风化的岩层、断层带或岩脉进行,风化岩体呈层状或带状分布)。

中间夹杂的泥灰岩层在有的地段存在错位或缺失表明当时曾发生过断层现象,根据两盘相对位移来看此处的上盘相对上升而成为逆断层。

在此处我们大概测量了一下岩层的倾向和倾角。

倾向为140°

倾角25°

,走向+-90°

东南向。

7、安宁温泉的形成:

安宁温泉位于安宁市温泉镇境内玉泉山麓,螳螂川畔,距昆明市区38km,是云南省最著名的温泉之一,有天下第一汤之誉。

本区长期处于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南岭纬向构造带交汇地区,构造活动较为频繁,地质构造十分发育,平缓的褶皱和块状断裂构成其构造特点。

相距35~40km的东西两侧分别为普渡河断裂带与罗茨)易门断裂带夹持。

受上述两条南北向区域性断裂带的影响和来自南北地应力的控制,区内构造线以东西向为主,次为南北和北东、北西向东西向构造主要有笔架山断裂和石甸口断裂,多为老一期逆掩断裂。

南北向构造主要有螳螂川断裂,是温泉地区唯一起控制作用的主干断裂。

温泉地区发育的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了该地区含水层和非含水层的平面分布和空间格局,自北向南可划分为三大水文地质单元。

笔架山断裂带以北地区,广布昆阳群浅变质岩系,是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单元;

而石甸口断裂的以南地区,广布中生界禄丰组红色碎屑岩类,为弱含风化裂隙层状裂隙水单元。

上述两条断裂所夹持的地带,是以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系为主、泥盆系次之的碳酸盐岩夹少量碎屑岩、岩浆岩的分布区,构成中部富含岩溶水单元,为安宁温泉的补径排创造了良好条件。

由于区位优越,水质疗养效果明显,近年来温泉开发利用规模急剧扩大,除了蓄集、引用温泉自涌水量外,另围绕天下第一汤打了20余口热水井抽取地下热水。

我们在哪里看到的只是围绕温泉建立起来的高楼大厦,并没有真正的见到流淌出来的温泉。

(二)人文地理实习部分(指导教师:

张文)

1、腾冲县:

位于东经115°

40'

~116°

17'

,北纬26°

05'

~27°

08'

之间县城海拔1640米。

处于高黎贡山西侧迎风坡,西南湿润的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腾冲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又是干、湿区的分界线,全年适于旅游观光。

腾冲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

境内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

其中傈僳族在刀杆节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位于云南省西部,西邻缅甸,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075公里,从腾冲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

特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云南省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从宋、元以来,就是珠宝玉石的聚散地,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

到了清代,翡翠的加工、销售业已十分兴盛,现在,翡翠的加工、交易空前活跃,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日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