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244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袁兴博

  第二篇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报告

  组号第1组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前言

  经过一学期的测量学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测量的相关理论知识,虽然安排在课程里的测量实验让我们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庭院里毕竟是练就不出千里马的。

因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临安浙江农林大学和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两个场地的测量任务,任务包括等高线测绘(临安)和平面图测绘(同济),其中在同济的测量任务还有图根水准测量、图根导线测量以及放样。

这些看起来熟悉又陌生的任务让我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测量学掌握并运用得更加熟练,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必将直接促进我们的专业课学习以及今后的工程实践和工作。

  任务概述

  一、浙江农林大学(临安)

  在浙江农林大学,我们分配到了图书馆西侧的测区,整体呈现出一片南北较长、东西较短的小山丘,北侧和东侧环大路,南侧和东侧环小路,还有一条山路穿过整个山坡。

坐标已知的控制点就布置在这些路上,通过利用这些坐标已知点使用全站仪建立坐标系,从而测定山上的每个点的三维坐标,再将数据导入老师带的笔记本中,在测绘学院以cad为基础开发的新型cad中导入数据,自动生成点图和三角网,从而形成等高线。

最后按照1:

500的比例尺将图纸打印出来,图纸大小为50cm×

50cm。

  二、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回到学校算是有四个任务要做。

  首先是水准测量,我们从已知水准点209出发,在指定测区附近选取了一段大于1千米的闭合水准路线,设置21个导线点,用双面尺法沿水准线进行水准测量。

  然后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围绕我们的测区(南楼附近)布置了一条闭合导线,天前半天进行了踏勘选点。

测量时使用全站仪代替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用光电测距来测量导线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在已经设定的表格中。

  接下来是指定区域的平面图绘制。

根据已知控制点将全站仪进行定向和建立坐标,测定校园分配测区的地物的坐标然后把记录在全站仪的数据数据导入cad中形成散点图,直接用线条勾勒出来就好。

  最后是放样的考核,要求每个人都要测设一个点。

我们在前一天晚上将自己要测设的点位P大概在已经形成的电子版平面图上找出,并确定P的坐标。

然后计算该点到坐标已知点A的方位角和距离,再计算另一已知点B到点A的距离和方位角,从而求得测设点A与点A的连线相对AB的转角,以及AP的长度。

从而第二天使用全站仪对P进行了放样。

  主要仪器

  实习中我们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全站仪(型号SET230R)和水准仪(型号DS3),各项任务仪器使用情况为

  等高线测绘全站仪

  图根水准测量水准仪(配卷尺)

  图根导线测量全站仪

  平面图测绘全站仪

  放样全站仪(配卷尺)

  测设方案及技术标准

  在浙江农林大学,我们分配到了图书馆西侧的测区,整体呈现出一片南北较长、东西较短的小山丘,北侧和东侧环大路,南侧和东侧环小路,还有一条山路穿过整个山坡,我们要完成这块测区的等高线测量。

坐标已知的控制点就布置在这些路上,通过利用这些坐标已知点使用全站仪建立坐标系,从而测定山上的每个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将数据导入老师带的笔记本中,在测绘学院以cad为基础开发的新型cad中导入数据,自动生成点图和三角网,从而形成等高线。

最后按照

  1:

  由于这座小山的坡度很小,并且植被比较茂盛,很多地方不能直接看到,,一些地貌特征点不太明显,实地根本没法看出来,因此布点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们在山顶以及上山的石阶路上分别布置了支导线,尽量选择视野宽阔并且能够测到关键部位的区域进行布置支导线,提高测量效率,还要在山脊线,山谷线和坡度变化明显的地方多设点进行测量。

  在导出数据饿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我们测量了500多个点,但有些点测量的意义不大,比如一些点完全平行于等高线,这样在根据三角网绘制等高线的时候基本不起作用。

因此选择测量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起作用,能够与其他点共同形成三角网和等高线。

另外还有一点便是被测量的相邻两个点不要间距太小,否则会只能加工作量但对整体上的成图效果不会产生积极作用。

  如任务概述所述,我们设定好闭合导线,总长1千米,设定并在地面上标注21个水准点,每相邻两个水准点的间距为50米。

水准仪置于两根水准尺的中间(拉皮尺加以确定,以消除大地曲率对高程测量的影响),按“左手大拇指规则”进行粗平,然后将望远镜瞄准水准尺,进行目镜和物镜调焦,十字丝和水准尺像十分清晰,并消除视差,旋紧制动螺旋,再转动脚螺旋进行精平,最后便是读数了。

测量是应注意按照“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读数,对立尺面而言,其次序为“黑-黑-红-红”。

测出个导线点的高程,经计算求得闭合水准差,分配到各处的高程差。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测量黑尺高程差与红尺高程差的差值不应超过5mm,否则应该重新测量。

最终测量总误差不超过40mm,计算公式为

  f=40然后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围绕我们的测区(南楼附近)布置了一条闭合导线,天前半天进行了踏勘选点。

其中全站仪也要进行左盘和右盘的读数。

将测定的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形成各导线点的坐标,再处理其误差分配。

在这次测量中,由于后面平面图的绘制所用的细部点的确定要用这些导线点,所以需要非常精确才行,由于标杆越长,一旦标杆不严格铅直的话,所带来的误差会越大,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只要能看到,我们就直接把

  棱镜从标杆上拿下来放在点位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误差。

在测量的时候我曾经估算过,假如在测量50米远处的棱镜,一旦棱镜发生了仅仅5mm的移动或者对准时仅有5mm的偏差,便会造成所测角度产生20”的误差,这对最终要求小于40误差来说简直是要命的。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解决方法反复重测,知道测量得到符合要求的正确结果为止!

一测回左右盘转过角度差值不应大于6”。

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是凡是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则将他们的水平投影的几何形状相似地描绘在地形图上。

而地物测绘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测定下。

.因此细部测量的选点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工作。

应特别注意地物的转折点,交叉点,曲线上的弯曲变换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因此我们主要对墙基外角、道路边缘及交叉处和房屋的凹凸较大的地方进行了选点勘测。

我们首先从南楼北侧开始测量,测完南楼北侧基本上测量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了。

然后依次是南楼东侧,南楼南侧,南楼西侧。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有很多不确定的地物不知道要不要进行测量,例如井盖有很多种,有混凝土的,有铁的,有带文字的也有不带的。

后来指导老师发来短信对我们的地物测量进行了统一规范路边树木、路上路障、广播柱、草丛中假山等、不带字的井盖都不需要测量;

小的煤气井盖要测量。

还好当初我们测量过的树木不是很多并且即使被我阻止了,不然徒做无用功。

因为电子全站仪已经全部记录下所有导线控制点及细部的坐标,所以我们只需将他们全部导出来,用cad进行绘制,非常方便。

参照测量时自己绘制的草图,将各建筑物拉线成型,对那些不太确定的还可以实地勘察一下,不断完善。

即可得到一幅比较符合实际的校内局部平面图,之后再用大于50cm×

50cm纸打印出来即可,因为南楼本身长度超过了200米。

  放样考核,实际是对我们这段时间测量实习以来所学所练内容的强有力证明,涉及到仪器调平,后视定向,测距,角度测量等。

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把自己将要测设的点位计算出来了,并求出相应的距离和转角。

现场操作非常熟练,规定的误差标准为距离误差1cm,当时我在队友的协作下直接测设到4mm,顺利通过。

成果

  完成手绘等高线图(见个人附件)

  完成浙江农林大学一组测区等高线图的测绘电子版及打印版(见全组附件)

  完成图根水准测量(具体数据见个人附件)

  完成图根导线测量(见个人附件和全组附件)

  完成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一组测区平面图(见全组附件)

  完成放样(见个人附件)

  总结

  经过这是甜的测量实习,我对测量学这门古老而不断创新的学科产生了新的认识,也深刻认识到了测量学无论对于工程建设还是日常生活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

从最初的看到等高线就开始眼花缭乱到后来自己根据散点绘制三角网和等高线,从最初的不知道全站仪如何使用到后来熟练地调平定向放样,从最初的不知道什么叫做先控制后局部到后来不知不觉的设计和运用,都见证着我这段时间的进步。

不停的遇到困难,不断地想办法解决,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也就是从这样的不断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第三篇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

  一、测区概况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1、校外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实习地点在临安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旁的小山坡,测区内包含有山顶,山脊,山谷等一些典型的地物地貌,山上覆盖有大量种植的树木以及野生灌木丛,有三条小路通向山顶,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要求为等高距5m,比例尺选为1:

500.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2、校内导线测量及地图绘制:

实习地点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以电子信息馆与化学馆之间覆盖的区域,其中包括有化学馆,电子信息馆,李国豪像花坛等一系列建筑和复杂地形。

  实习日期为2014年8月23日————2014年9月2日

  二、技术依据以及使用设备

  1、技术依据《测量学(第四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测量实习教程(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2、水准测量具体要求

  ①.水准仪i角误差小于20″。

  ②.各等级水准测量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③.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至于路线方向的左侧或右侧。

  ④.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⑤.观测中不得为了增加标尺读数而把尺桩安置在沟边或壕坑中的方法。

  ⑥.四等水准测量按双面尺法单程观测,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每测站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或“后—前—前—后”均可,按规定格式记录。

、⑦.水准测量各段测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⑧.因测站观测超限,在本站观测时发现的应立即重测;

如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

  注n为总测站数;

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4、地形图测绘具体要求:

  ①.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5mm。

  ②.每个测站安置好仪器后,应以较远的一点标定方向,用其他点进行检核,然后才能进行细部点测量。

为确保定向的准确,防止因控制点坐标或点号有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整站作废,后视定向在不同的条件下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⑴选另一控制点做方向检查,偏差不应大于2′。

  ⑵以测站点与定向点做距离检查,距离较差不应大于±

7cm;

高程较差不应大于±

7cm。

③.测量地形地物点时,当仪器2C小于±

40″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

测站至地物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80m。

至地形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0m;

地形点间隔一般不大于15m。

施测细部点高程时,垂直角可测半测回,当垂直角指标差大于1′时,应加以改正,仪器高,标高量至毫米。

  5、图根导线具体要求

  ①.二级导线水平角采用2秒全站仪按照测回法进行观测,水平距离需往返观测,并按规定格式记录。

  ②.图根闭合或附和导线水平角按测回法进行观测,垂直角按中丝法进行观测,水平距离只需单程观测,并按规定格式记录。

  6、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

  注水平距离观测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

n为测站数

  7、图根支导线

  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的支导线。

边长可单程观测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一测回。

  8、使用设备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①.2″全站仪1台、脚架1个、对中杆2根、基座1个、单棱镜2个、小钢尺1把②.S3水准仪仪器1台、脚架1个、水准尺1对、尺垫1对

  ③.其它记录本1个、记录稿纸若干。

  三、测量内容

  ①.平面控制测量在测区范围内布置导线点,利用已知点的坐标通过测量转角与相邻导线点的距离计算出各个导线点的坐标。

经过坐标改正后,求出各个导线点的坐标。

  ②.高程控制测量校内水准测量内容为一公里四等水准测量,在两个已知高程点之间设置若干测点进行水准测量。

  ③.细部测量

  ⅰ校园平面图测绘依据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细部地图的绘制,范围内在导线点上对细部测点进行测量。

  ⅱ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在山上主要特征点设置细部测量点进行测量,将相同高程的点连成平滑曲线,改为等高线地形图。

  四、放样计算和报告

  1、放样过程

  ①.利用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待放样的点,用测量模式读出该点的坐标(代替在图纸上寻找点的坐标)

  ②.将全站仪调整到放样模式,利用测站点和后视定向点进行后视定向

  ③.将全站仪沿着后视定向的方向进行角度置零,将待放样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内,并将全站仪旋转相应的夹角,沿着该方向用皮尺量出相应的距离,进行定点。

  ④.使用全站仪的指示向四处调整位置直至全站仪不再提示为止,此时调整已到最大限度。

⑤.将最终放样点与最初做标记的点进行比较,若在误差范围内(3mm),则放样成功,反之则失败,需重新放样。

  2、实地放样简图

  五、心得体会

  1、实地测量的问题,经验教训

  ⅰ等高线地形图在临安测量时进行的是一个山坡的测量,由于部分区域树林较密,导致测量难度较大,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不能够通过道路上的已知点在树林中找到一个能够测量较大区域的好的测站,导致效率低下,与此同时,这也造成了各点密度分布不均,在平坦,好观测的区域点密,在陡峭,树林深处的区域点疏,这就导致了等高线上的山脊等典型地形表现不明显

  ⅱ校内地物测量在校内测量时面积较临安小了许多,但由于建筑物,路灯,花坛等标志性地物较多,使得测站需要频繁的变动,而校内的已知点较少,因而选取一个合适的测站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在测量中需要不停的改变目标高来适应地物的变化,而不能固定目标高,同时,注意各个区域点的疏密程度要保持基本一致,而不能出现不均的问题。

  2、内业计算的问题,经验教训

  内业工作永远不能与外业工作脱离开来,在每次小范围的测量后,回到宿舍后进行内业计算后都应当找出其中数据反映出的测量中的问题,并在第二天的测量中有针对性的改进,用内业计算来指导外业工作,以使其更有效率。

  第四篇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工程测量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感觉到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差得太远,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实践知识的匮乏。

这时我就一边学习业务知识,一边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向他们虚心学习。

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

  在工地上学习的目的如下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工作原理。

  (3)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技术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工地上的学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

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一、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

  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

从整体到局部"

、"

先控制后碎部"

由高级到低级"

的工作原则,并做到"

步步有检核"

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二、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这一次实习给我的总体感觉很好,因为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无论是什么样的实习,只要自己能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实习之路,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那么学到的东西肯定会有很多,我相信

  我是能够做好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