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099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

《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管理学相关文档格式.docx

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性公共组织、非强制性公共组织;

结构形式: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6.公共组织的领导者和领导者:

“领导”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领导活动,即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二是指领导者,即担任某项领导职责、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施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

(1)领导者的影响力可以分为两种:

a、权力性影响力。

这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与资历等所构成的,其特点是对部属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与不可抗拒性,以外推力的形式发挥作用,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

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作用是有限的。

b、非权力性影响力。

它与法定权力无关,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因素所产生的,并非外界所赋予的。

其特点是自然形成,比权力影响力具有更大的影响,起着权力影响力所起不到的作用。

(2)领导者的素质:

优秀的公共组织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文化知识、杰出的领导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领导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3)领导方式:

集权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放任型领导方式(指领导者撒手不管,下享有完全自由,领导者完全放弃领导职责。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领导方式)、“无为而治”型领导方式。

7.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

(1)政府组织:

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

政府性质:

目的公共性、能力有限性、权力垄断性、权力行使强制性。

(2)非政府组织:

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各类社会组织。

(3)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

(4)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类型:

公共事业组织、公企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自治组织、民办非企业组织。

(5)非政府组织的功用:

a、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用:

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沟通功能、社会评价与裁断功能、社会调节功能、社会协调代理功能、倡导社会文明职能;

b、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功用:

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政府权力的监督者、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公民参政素质的促进者;

c、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独特功能: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培育和规范市场、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形成自律性的社会秩序。

(6)非政府组织的地位:

(7)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制度供给,资金支持和必要监管

8.中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

(1)事业单位:

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卫生的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特征:

a、从事社会专业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

b、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密集型组织,提供的服务以知识和精神为主;

c、在管理体制上,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依附于党政机关,实行条条管理。

(2)社会团体:

是由公民或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按章程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行业性社团、学术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

(3)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特点:

民间性、社会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和实体性。

作用与影响:

贴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承接政府转移的服务职能、便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成为沟通政府和社会的桥梁与纽带;

成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成为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促进发展的重要载体。

(4)基金会:

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9.公共管理的职能:

(1)含义:

公共部门对“公共物品”和“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发挥的职责功能。

[公共管理的行为方向和基本任务。

]

(2)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存在原因:

首先,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是社

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

其次,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也是当代各国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尤其是其存在状况还与特定社会的自治能力密切相关。

(3)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a、程序系统:

计划、组织、指挥、控制;

b、任务系统:

公共管理发挥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文化职能等。

(4)公共管理职能转变:

职能重心的转变、职能体系的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关系的转变。

(5)公共管理的职能构成(方式):

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

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公共部门的任务性职能:

a、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职能、微观管理职能;

b、政治职能:

民主建设、社会治安、国家安全;

c、社会职能:

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环境保护;

d、文化职能。

(6)公共管理的职能的转变:

职能重心的转移、职能体系的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关系的转变。

(7)公共管理职能市场化与社会化:

a、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不能消除垄断和非公平竞争、市场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市场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市场不能解决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化问题、市场不能确定和控制宏观经济总量平衡。

b、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

限制垄断和促进竞争;

界定和维护财产权,克服外部性;

提供公共产品;

保障收入分配的公正化;

调控宏观经济。

C、公共管理职能的限度:

首先,公共决策的复杂性导致政策选择的偏差;

其次,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导致政策结果的扭曲;

再次,寻租活动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最后,公共部门系统存在低效率常态。

(8)公共管理的职能的多种实现形式:

10.公共人力资源的分类管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分类管理的基本含义:

a、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

职人员的分类管理包括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

b、公职人员分类的作用:

可以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可以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执简驭繁、灵活有效;

有利于激发公职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能确保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系统的稳定。

c、影响公共部门人员分类制度的因素:

文化因素、组织因素、传统政治习惯。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品位分类管理:

a、品位分类制度:

品位分类是一种以文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等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管理方法。

这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的。

品位分类在等级观念较为深厚的国家比较流行。

b、品位分类制度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把公职人员个人所具有的资历作为分类的标准与依据。

以“名分”鼓励公职人员,取得较高的“名分”意味着可得到较高待遇与尊敬。

分类方法简单,结构富有弹性。

c、对品位分类制度的评价:

品位分类的优点:

品位分类明确划分公职人员的品级、使之各有所属,从而便于管理。

品级的划分,表明了其官职权责的高低,这就为公职人员的考用、升迁、薪俸等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统一的依据和标准。

品位分类注重公职人员的学历、经验、能力等基本条件,而不强调公职人员必须具备某项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这样便于通用型人才的培养。

品位分类简单易行,富有弹性。

品位分类强调年资、官职相对分离。

品位分类的缺点:

人在事先,无法建立以工作为中心的人事分类制度,容易导致因人设岗、机构臃肿。

年资因素重于才能因素。

不利于公职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职位分类管理:

a、职位分类含义:

职位分类又被称为职务分类或职务分级,是一种以职位为主要依据的分类方法。

此种分类方法将部门中的职位按照工作种类和业务性质横向划分为职门、职组和职系,再将各种职系中的职位按照所含的职权范围、责任程度、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职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及经验水平纵向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进而给予每一个职级和职位以准确的定义和准确的描述,制定“职级规范”,作为实施管理的依据。

b、职位分类的特点:

规范化的系统分类;

职等与官等合一;

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体系;

职位分类的方式是先横后纵;

注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官等和职能相重合;

实行严格的功绩制。

c、职位分类的评价:

职位分类的功能和作用:

(1)为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

(2)职位分类为公职人员的考试任用提供客观的标准;

(3)职位分类使公共部门考核标准具体化;

(4)职位分类为公职人员的培训与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5)职位分类有利于办公预算的控制和办公经费的节约;

(6)职位分类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

职位分类的缺陷和不足:

(1)忽视了“人”的因素

(2)专业区分过于精细;

(3)职等间的界限不清晰;

(4)职位分类成本较高。

职位分类的原则:

系统原则、能级原则、整分合原则、最低职位数量原则。

职位分类的步骤:

职位调查,即工作分析;

职位评价,即工作评价;

职位横向分类;

职位纵向分类;

职级规范的制定;

组织职位分类图表的建立。

d、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

职位类别:

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综合管理类。

职务设置:

(1)我国公务员职务设置的指导思想是:

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改变单一化的职务设置,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强化公务员激励机制。

(2)我国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遵循科学、规范和效能的原则。

公务员职务根据规定的机构规格、编制限额、职位等设置。

公务员职务名称应当与机构规格相一致。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级别设置:

级别的含义和功能在于:

级别是体现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待遇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

级别是对不同类别职务进行平衡比较的统一标尺。

我国推行公务员分类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根据不同工作部门、工作岗位,从实际需要出发,有计划的逐步推行;

(2)要处理好专业人才与综合性人才的关系;

(3)对专业性人才可以采取灵活的用人方式。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将组织中的人本身看作资源,强调其再生性和高增值性。

人力资源与其他物质资源一样,在投入使用以后都可能引起损耗,但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不同,它自身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更新和发展,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有效使用。

它本身就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是一种高增值的资源。

而人事行政管理将人只视为是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人力资源之能动性,核心表现为人力资源在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人力资源的活动总是处在发起、组织、操纵和控制其他资源的中心位置。

与其他资源相比,在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是惟一起创造作用的资源,能够主动地适应不同工作种类与性质的需要,完成组织的工作任务。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的是塑造组织人才成长的环境,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态度和发展激励、保障、服务、培训等引导性、开发性和管理功能,重现人与组织发展的统一性。

人事行政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要满足组织工作性质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

因此,在人事行政管理过程中,组织比较强调管制、监控等方面的功能。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拓展,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

如公共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人员评析与人员甄选,激励与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从事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等管理活动,过程也比较僵化和呆板。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科研智慧才能,避免闲置,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人员的潜能,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弹性,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拓潜”的功能。

人事行政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现状,它比较注重人员现有能力的使用,而不重视其素质的进一步开发,不具前瞻性。

12.公共政策:

是共行为主体(主要是公共权威当局),在职能范围内为了某一个特定目标,经过政治活动(或协调)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

【或公共政策:

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附】

13.公共政策的特征(性质):

利益倾向性、目标导向性、和法行与强制性、稳定性与时效性、多样性和多效性。

14.公共政策的分类:

(1)公共政策的形式分类:

a、横向上可分为:

立法决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决策)和司法决策;

b、纵向上可分为:

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2)公共政策依内容的分类:

a、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b、依社会内容的分类:

政治政策(国内/国际)、科学与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法律政策。

15.公共政策的制定:

(1)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

公正无偏的原则、资源集中配置原则、个人受益原则、延续性原则、有预见力的挑战性原则、信息完备原则、一致性原则、弹性政策原则。

(2)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步骤:

确立公共政策目标、估计需要、确定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设计公共政策方案、评估公共政策方案、选定公共政策方案、执行设计。

(3)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是指经过一系列法定程序使公共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性的过程。

也称政策立法。

16.公共政策的执行:

(1)公共政策执行:

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2)政策执行的规定性和特点:

(1)目标的导向性;

(2)内容的务实性;

(3)事实上的灵活性;

(4)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联系性;

(5)影响的广泛性。

(3)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地位与作用(重要性或意义):

(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

(2)政策执行可检验与修正政策;

(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4)政策执行的总原则:

就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5)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

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执行途径、自下而上的公共政策执行途径。

(6)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公共政策以外的因素(目标团体对政策动态度;

执行机构之间、执行机构与目标团体之间的沟通;

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其他社会、政治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17.公共政策评估:

(1)政策评估:

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有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对政策过程、政策绩效进行分析判断的行为。

评估目的在于调整、修正政策和制定新政策。

(2)政策评估的意义:

政策评估是衡量政策绩效的基本手段;

政策评估时调整、修正、延续或终止政策的重要依据;

政策评估有利于政策资源的配置;

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必要途径。

(3)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

效果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政策回应度标准、生产力标准。

(4)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

政策方案调整、政策方案持续、政策方案终止、政策方案重组。

18.公共政策的监控:

是政策过程的一项重要环节和功能性活动。

政策监控:

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绩效的提高,必须对政策过程各个环节加以监督和控制。

(1)公共政策监控的内涵:

政策监控的主体是从事监控活动的个人、团体和组织;

政策监控主体的一般性、层次性、多样性。

政策监控客体是政策运行系统及其运行过程。

(2)政策监控主体活动内容与方式的表现:

a、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

b、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

c、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

d、政党对政策的监控;

e、利益集团对政策的监控;

f、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

(3)政策监督:

指政策监控主体以一定的制度、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终结等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4)政策监督的三个步骤:

首先,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监督职责;

其次,监督政策系统运行情况;

再次,对违背、践踏现行政策行为予以惩处,纠正政策偏差。

政策监督贯穿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各个阶段。

(5)公共政策控制:

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公共政策控制的基本功能:

监控者通过将公共政策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观察和分析政策绩效,比较预期政策绩效与实际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并产生差距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并重新配置资源,务求接近于达到乃至完全达到既定政策目标。

(6)政策控制的程序:

即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7)政策控制的方法:

矩阵控制法和例外导向法。

19.绩效管理:

组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达成目标的行为,与其他方面的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系统的整合,从全方位对组织所有方面的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

20.绩效管理的功能:

(1)评估

(2)衡量(3)追踪

21.绩效管理的作用:

(1)责任落实

(2)利害关系人的期望(3)结果导向的强调(4)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需要(5)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6)有效的管理工具

22.政府绩效管理:

(1)政府绩效,就是指政府在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2)政府绩效管理是以实现政府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全新的管理行为,主要通过撤裁政府机构和冗员、降低管理的成本、改革内部管理系统、重塑政府组织文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等途径实现。

23.绩效的性质:

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24.绩效评估:

是指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政府用来衡量、评价并影响与员工工作有关的特性、行为结果,考察员工的实际绩效,了解员工可能发展的潜力,以期获得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核心。

25.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就是指政府部门或社会其他公共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公共组织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衡量。

26.绩效评估的类型:

(1)从评估的组织活动形式:

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2)从评估机构:

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3)从评估的时限:

短期评估、中期评估、长期评估

(4)从评估的层次:

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微观评估

(5)从指标:

定量评估、定性评估

(6)从评估的内容:

政治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和社会效益评估。

27.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

既全面,又重点;

既客观,又主观;

既简单,又复杂;

既量化,又质化;

既局部,又整体;

既普遍,又特殊;

既独特,又关联;

既短期,又长期;

既计划,又应变;

既考评,又管理;

既内部,又外部;

既结果,又过程。

28.绩效考评的工具:

(1)硬指标型的绩效评估方法:

工作数量统计法、工作质量效果法、工作安全记录法、日常工作出勤比率法;

(2)软指标型的绩效评估方法:

a、工作人员比较法(绩效等级评估法、交替排序评估法、配对比较评估法、强制比例评估法);

b、工作成果评价法(目标管理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平衡计分卡法BSC);

c、工作行为评价法(强迫选择量表FCS、行为尺度评定量表BARS、混合型标准量表MSS)

【注意两点:

一是工具的不当使用;

二是工具力求最新颖】

29.应急管理:

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30.应急管理方针:

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

31.应急管理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32.应急管理内容:

一案三制。

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

应急预案包括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基层单位的预案和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

“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33.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与其分类:

(1)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

突然爆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重后果、需紧急处理。

(3)突发事件的类型方法:

  a、按照成因:

自然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

  b、按照危害性:

轻度、中度、重度危害

  c、按照可预测性:

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

  d、按照可防可控性:

可防可控的、不可防不可控的

  e、按照影响范围:

地方性、区域性或国家性、世界性或国际性

34.应急管理的机构与运行:

(1)应急运行机制建立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动态高效原则。

(2)应急运行机制的一般内容:

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监测与预警机制;

信息报告机制;

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处置机制;

善后恢复重建与调查评估机制;

资源配置与监管机制;

新闻发布机制;

合作参与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