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624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调查报告.doc

**市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

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

林胜咸许善金

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们结合民族工作的实际,就**市壮民族文化和边关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查阅有关史料、资料,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查,进一步掌握左江流域的民族文化重点、分布、特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壮民族文化家底丰厚

自古以来,左江流域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骆越人生活的家园,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左江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边关旅游之所以备受海内外广大游客的青睐,根本就在于左江两岸及延绵的中越边境线上令人震撼的喀斯特自然景观,以及极为丰富的壮民族文化底蕴。

(一)以**崖画等为代表的古骆越民族文化。

古骆越文化是以**崖壁画为重要标志,以左江流域为区域,以壮民族为主体,反映民族语言、性格、传统和生活方式、人文知识、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一种文化。

在**市7个县(市、区)迄今已发现有80多个点和180多处。

它们一般多为绘制在沿江河流转弯处的峭崖陡壁上,画面距水面最低12米,一般20--60米,最高达120米。

左江流域古崖壁画之多之壮美均为世界之最。

被誉为壮族文化瑰宝的****崖壁画,宽200米,高40米。

左江流域崖画以丰富的内涵、神秘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浓厚的兴趣,考古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很高,已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各地游客也慕名而来。

目前,国家已把**崖壁画列入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预备名单。

(二)以天琴、山歌等为代表的壮族优秀民间艺术文化。

天琴是壮族众多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壮话称为鼎叮的天琴灵巧轻便,形制独特,葫芦琴鼓,梧桐板面,琴头雕刻龙和凤,为左江流域壮族最有特色的一种古老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与其他弹拨乐器不同,天琴边弹边唱边打脚铃,音色圆润明亮,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可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具有节奏鲜明、轻盈跳跃的特点。

尤其是伴着壮族方言的演唱,清新、幽雅,又富于神秘色彩。

作为骆越文化在曲艺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天琴具有独特的骆越文化传统见证价值。

山歌是壮族民间文化又一典型艺术代表,壮民素以善歌著称,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思想感情。

壮族山歌的表现形式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壮族民间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以红八军旧址、友谊关为代表的民族革命历史文化。

左江流域壮族人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

吴**起义、刘永福抗法战争、镇南关起义、**起义、援越抗美、自卫反击战等等,壮族人民为中国革命和保家卫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的**市7个县(市、区)76个乡(镇)中,属革命老区的有69个,全市842个村(居)委会中,属革命老区的有277个,左江流域壮族人民也因此创造了壮丽的边关民族革命历史文化,留下了侬智高屯兵遗址、小连城、**城、平而关、金鸡山炮台、抗法古战场遗址和大清国英烈墓地(万人坟)、镇南关大捷遗址、红八军纪念馆、**起义纪念碑、法卡山烈士陵园、法国领事馆等许多胜迹遗址,构成了神秘的祖国西南边塞风光,如今它们都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题材和基地。

(四)以德天大瀑布、白头叶猴、金茶花为代表的壮族自然生态山水文化。

**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21.7℃,无霜期342天以上,降雨量1299毫米,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44.1%,是名符其实的绿色宝库,有着巨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密集,开发潜力大。

其中,德天大瀑布、白头叶猴和金花茶堪称三绝。

最著名的德天中越跨国大瀑布宽约200多米,落差70余米,纵深约60多米,三级跌落,气势宏伟,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瀑布。

美丽珍贵的白头叶猴是一种灵长类动物,它们性情温和,乖巧可爱,以一夫多妻的社会制度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市明江、左江和十万大山一带,当今世界仅中国独有,中国仅**有,**也仅有**约700只,对生态旅游、考古科研都颇具历史和现实意义。

金花茶,是60年代被首先发现于**的珍贵植物,被誉为花族皇后,在**市大新县宝圩乡现存一个左江流域最大的金花茶野生群落,面积达600多亩,很有旅游开发价值。

上述三绝为代表的生态自然风光、野生珍贵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遍布于**市的左江流域一带及中越边境线上,构成了壮丽的边关山水画廊,可谓步步成景,充满诗情画意。

**正在重点促销的五大旅游线路之一南国边关风情游就在**市。

(五)以大新宝圩、**金龙为代表的壮族民风民俗文化。

左江流域壮族民俗风情独特多彩。

**是歌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壮族人民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左江流域处处有歌坡,每个县(市、区)少则二三十处,多则六七十处,山歌种类达数十种;这里有春牛舞、师(道)公舞、**舞、白鹤舞等二十多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壮族人民服饰古朴,所织的壮锦工艺精美,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这里有多彩的饮食,主食大米和玉米,喜吃腌酸食,以生吃血红、生鱼片为佳肴,成年人好喝酒;还有壮拳、舞龙、舞狮、划龙舟、抢花炮、踩高跷、打陀螺等近三十种民族体育项目,其中壮拳在许多地方已失传,只在**一带还有传人,被称为壮族一绝;大新宝圩**州金龙就是保存这些奇异的风俗较为完整的代表。

**县金龙壮民普遍黑布唐装衣裤,节日繁多,有四季皆聚庆,无月不过节之称。

如吃立节、糍粑节、坤怀节、乞巧节等等;婚姻实行族外婚,并按托媒、合八字、定婚、哭嫁、假出阁、洞房程序进行。

大新县宝圩板价壮民衣着服饰保留着较为完整的白巾黑衣、短衣长裙、哈尼角巾和蓝衣盘头等民族特色,服饰多为自种自制的蓝靛土布,人称短衣壮;保留着壮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住房多为竹木糊泥做墙的干栏建筑。

(六)以大石铲、恐龙化石、崖棺葬、土司文化为代表的文物古迹文化。

1.大石铲文化。

大石铲是**南部地区最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在**市各地都发现有大石铲遗址。

1973年在**县中东镇发现了全国最大的大石铲加工场遗址,当时共挖掘出大石铲1500多把,目前全国已出土的最大石铲和出土石铲数量最多、器具最丰富的石铲加工场(或祭祀场)均在这一带。

石铲造型工整美观,形制规范,制作工艺很高,堪称世界一绝。

2.恐**化。

1973年在**县山圩镇发掘出多枚肉食类恐龙、蜥脚类恐龙牙齿、骨骼化石,属1.37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的爬行动物,2001年7月在**又发现了100多块化石,且一窝三龙可称世界之奇。

其中,最大的恐龙高6米,长20米,是世界最高的恐龙也是中国的特有种。

3.崖棺葬文化。

崖棺葬是古代越人的一种特殊葬俗,左江流域是**发现崖棺葬较多的地区之一。

其葬式多为二次葬,棺内遗骨多数是一具,也有的2至4具。

它们多处在人迹罕至的高山绝壁上,目前在**市已发现崖棺葬31处,对我们研究古代人类社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土司文化。

壮族土司制度是宋、元、明、清时期在南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施行的一种统治制度。

宋太祖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左江流域设置26个羁縻州、县、峒,土司制度延用长达1000余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左江流域土司衙门遗址、土司墓遗址之多为全国之最,成为研究壮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左江流域壮民族文化,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生活土壤,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伴随壮族人民不断传承、光大和变革,经过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族性突出;二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三是旅游经济潜质巨大;四是跨境民俗文化鲜明突出。

二、**壮民族文化开发利用及促进边关旅游发展的成效日益彰显

近年来,**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保护民族文化,理顺管理体系,打破行政界限,重视科学规划,着力挖掘整合以****崖画为代表的壮族古骆越文化、以**起义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德天瀑布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镇南关大捷遗址为代表的古战场文化等四条文化价值链,提升以民族文化竞争力为核心的旅游资源竞争力,坚持走边(边关风情游)、绿(生态绿色游)、红(红色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基本形成县域旅游、国内旅游和跨境旅游三大旅游格局。

2007年,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达15.85万人次,外汇收入达330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356.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1.58万元,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4.1亿元。

其中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结合和互动得到空前的发展。

(一)以德天瀑布为龙头,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壮族生态风光游成效显著。

1997年,大新县德天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人数仅为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120万元。

1998年,广东**集团与大新县合作投资开发德天瀑布景区后,通过开发保留了众多景区本来的面目,并大打民族文化旅游太极,在原生态自然风光中做足了民族文化的文章。

一是在港澳台、东南亚及我国的北部东部发达地区各大媒体,设计发布饱含原始生态山水风光和壮民族文化特色的广告。

二是通过招商推介等手段,吸引了大批影视剧以景区为拍摄基地,将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融入影视作品中。

三是组织各种民间及社会团体到景区开展写生、采风、摄影比赛等活动,在感受原生态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魅力的同时形成强大的宣传促销攻势。

当这些广告、影视作品和文字作品在全国各地及海外铺天盖地地传播开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边关民族风情深深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大批的旅游者蜂拥而至,争相探寻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的边关风情。

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在引领旅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德天瀑布景区为代表的边关山水旅游迅速红火起来。

到2002年,德天景区接待游客飚升到了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了6000万元;到2007年就接待境外游客5.64万人次,创汇947.5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70.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12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2.87亿元,比1997年翻了239倍。

(二)以**崖壁画为核心,打造节庆品牌,民族文化突显在边关旅游中的价值。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各方乃至国家的关注。

**文化艺术节已举办了三届,艺术节围绕**文化的挖掘、弘扬、演绎作文章,突出**文化原乡、原创、原味的特点,突出文化的原真性,通过现代手段去复原当时古骆越民族的生活场景和习俗,艺术节不仅使以**为题材的文艺节目得到创新,也使左江流域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打响了**文化旅游的品牌。

以**文化艺术节为代表,**市的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中越商品交易会、大**眼节、**指天椒节、**天琴艺术节’等众多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也不断崭露头角,节庆文化方兴未艾,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新格局,取得了双丰收。

民族文化方面,《**魂》、《**情》,歌曲《听**》、《山水壮乡》、《山水知音》等一批影视作品已拍摄完毕,成为人们了解**文化、了解**的窗口;投资3亿元的实景音乐舞蹈史诗《走进**》项目启动,形成北有桂林《印象·刘三姐》,南有**《走进**》的**文化产业品牌格局;2005年底,计划投资8000万元的**岩画博物馆列入自治区建设规划,《**文化论坛》被自治区定为文化品牌。

旅游经济方面,以壮族博物馆建设为龙头的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正在实施当中;2007年12月开工建设的**市壮族博物馆为全区首家,总投资约3000万元,在设计和建筑上运用特有的壮族文化元素,突出体现壮族文化特色,目前列入馆藏的正式文物有2831件;总投资5000万元壮族民居博物园项目包括人工湖景、壮族村落、土司民居、竹排漂流和风情小街等五个功能区,突出南国山水田园和壮族乡村特色,营造了山水、田园、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环境,预计在今年10月完成一期项目工程;**红八军纪念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