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doc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题目: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学院:
法政学院
学号:
20091104133
姓名:
王天放
担任职务:
组织委员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
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爱国主义成为所有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精神核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普及化在使我们大学生更加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盲目崇拜西方民主制度,拜金主意,极端个人主义都有萌芽的趋势,在这个和平于发展为主体的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我们更应树立起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真正做到理性爱国。
关键词:
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理性
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长期生活于同一国家的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培养的基于整个民族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的对祖国热爱和依恋的深厚感情,以及在其支配下所保持的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实践行为。
它是一种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在不同的时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但在谋求和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的本质上却是始终如一的。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
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
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爱国主义的发展历程
在弄清楚爱国主义的内含之后,我们才能开始真正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既有一致性,也有发展性,其内涵和主题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古代爱国主义:
抗敌御辱,壮心报国;忧国忧民,公而忘私;自尊自强,奋发进取;忠君意识,正统思想;维护祖国统一,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
近代爱国主义:
抗击列强,救亡图存;师夷制夷,自强求富;勇于变法,维新图强;反对专制,创建共和;变革御辱,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
现代爱国主义:
探索不息,寻求救国真理;抗日救亡,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三座大山,走社会主义道路;争取民族解放,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振兴中华为己任。
大学生树立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历史原因
中国历来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并始终将其置于各类教育之首。
随着现代化社会体制的不断转型,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着剧烈变化,新兴思维与不良意识接踵而至。
学校和班级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阵地,我认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一切教育的永恒主题。
现实原因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国际错综复杂的局势,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中国图谋依然存在;面对国内人口多,科学技术有待提高,自然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主义制度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等情况,大学生必须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基础,激发并鼓舞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坚定不移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向更好的未来。
江泽民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情况》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关系着四化建设的成败和祖国的兴衰。
如何树立大学生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
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
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
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
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途径
当前大学生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
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
他们对封建主义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缺乏认识,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创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
大学是一种集体活动的地方,因此,在高校日常生活中让大学生随时随处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
如开设专题刊登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在教室,图书馆,礼堂等场所,悬挂为中国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画像,诗词,格言;利用重要法定节假日或纪念日举办爱国主义诗词朗诵,演讲,知识竞赛等;利用高校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历史遗迹等。
2.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
以教学计划为保证,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传授给大家。
以专题讲座和看教科片的形式增强爱国热情,如学习《反分裂国家法》,看《火烧圆明园》《大国崛起》等。
3.通过大学生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大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参加新生军训,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报效祖国是知祖国、爱祖国的发展,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的具体要求。
热爱祖国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报国之志、报国之才和报国之行。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去育志、育才、导行。
育志,即培养大学生树立为四化献身之志。
其关键是教育大学生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刻苦学习与祖国四化建设事业联系起来
育才,即培养大学生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科学本领。
导行,即引导大学生将报国之志付诸行动,把报国之才献给祖国。
大学生在学期间就要确立报效祖国的思想,而且要认识到报国之行就是脚踏实地投身爱国主义实践,兢兢业业,身体力行。
新时期大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原因
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担负着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的重要职责。
我们应该正确认知理性爱国。
随着历史潮流和国际情势的变化,爱国中某些问题已不可以再延续过去那种传统的思维,大学应确看待和认识爱国问题的科学方法,做真正意义上的爱国者,而不至于因为个人的偏见和错误理解而沦落成看似爱国,实则误国的“愤青”或偏激的民族主义者,我们应寻求理性方法。
一切理论不运用于实际,不解决实际问题那都是不好的理论,大学生树立起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将这一方法的科学性运用于看待和解决今天爱国问题。
不至于陷入盲目的冲动和对世界的“误读”。
在全球化背景下理性地爱国变得如此复杂,一句话:
时代在改变,这是个国家利益至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都呈现跨国界特性,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在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
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国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当然,机遇从来就是和挑战并存的,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对传统民族国家的思维构成了冲击,为此,在西方国家,一些主导西方舆论和学术思想的权威学者纷纷放言:
“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过时”;“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已经过时”等等,其实质都是在不遗余力地兜售其新国家观和新主权论。
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该如何坚持和宏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之一的爱国主义,无疑需要有更理性的思维和更科学的方法。
首先,在面临政治和经济问题上,切勿简单地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其次,明确爱国主义旗号下的过激行为其实与爱国主义无关。
如果说,盲目的爱国者是在正确的心态、错误的行为下导致了错误的爱国行为尚可理解,那么有这么一类被称为“爱国投机商”的人,就着实是在“哗众取宠”了。
为博取顾客的认同,山东青岛一家“面对面面馆”在其店门铺着一张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大幅图片,为此不少食客慕名而来,为的不是吃面,更多的是表示一种心里的认同和支持。
其实这更像是商家有心的炒作,国民朴实的情感在这变成了商家获取利益的工具,对待如此爱国的商家,我想每一个国民更该擦亮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真正的爱国远不必如此。
最后,全球化时代还需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理性的爱国主义还要求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抓住一切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而绝不受外界的干扰,尤其要防止一些不利于稳定的内外因素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把我们引向歧途,从而破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牢记:
在这个讲究实力的世界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而理性的爱国无疑为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安徽文学》(下)作者:
张先琴李晓华(江西师范大学)
3.《文学教育》2008年10期作者:
郭昕
4.《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初探》2008年06期作者:
丁锐华
5.《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思想文化调查》作者:
石书臣《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