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Word格式.docx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分钟)
1、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两个方面。
这里主要论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它是指一个人在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
它包括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在一个领域中进行发展,打算取得什么样的目标和成就等问题。
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按照规划时间维朵,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类型。
短期规划一般是2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应完成的任务。
如计划2年内熟悉公司规划,融和到企业文化中,为此要花较多的时间与同事、领导沟通,向同事学习。
2、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要素
(1)、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
职业理想在人们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作用。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职业,通常都是以其职业理想为出发点的。
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便是心目中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一旦在心目中有了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理想的目标,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
(2)、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职业生涯设计就是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在进行自我分析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分析。
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
职业生涯设计时要考虑到职业区域的具体特点,职业角色的发展与职业所在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职业生涯设计时,不能仅看重单位的大小、名气,而要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总之,一个人只有在充分而且正确认识到自己本身的条件及相关的环境情况时,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3)、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的设定是基于自我觉醒的基础上的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一个初步的概想。
立定志向可以成为成功的驱动力,同时也可以使自己更能够掌握方向,明确应该做的事情。
(4)、生涯策略
生涯策略指为实现生涯目标而展开行动的计划,如搜寻相关专业、职业、企业的资料,应聘,参加组织培训和发展计划,构建人际关系网,谋求晋升等。
生涯策略是为实现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准备,甚至包括与现在所从事工作毫不相关的一些事情,比如参加业余的进修班学习,掌握一些额外的技能或专业知识,生涯策略是将职业目标具体化后所采取的行为。
(5)、策略实施
策略是指为实现职业规划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要制定实现职业规划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
人都在不断成长,职业生涯也在不断变化,不同阶段有不同层次的选择标准。
问一问自己:
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这一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人生的关键点何在?
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实施有三个阶段:
大学学习期,在这个阶段中,个人目标主要放在各层面的学习经验上,这个阶段,你需要接受的是培训,需要掌握技能,不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企业实习,主要是获得实际体验,学习技术常识,增强职业上的自信心。
比起创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基础来说,报酬并不重要。
整合期
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后,就职者应发掘所在单位的各项优势及客观条件,利用个人能力进行整合运用,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
创建期
这是职业规划设计中进入学有所成的阶段,是施展真功夫的时候了。
此时个人实力的发挥往往比所处职业的高低更为重要。
在职场上成长至此,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大都比较熟悉了,应该全力发挥储备的实力,有合适的机会应该去谋求更适合个人发展的舞台。
(6)、反馈评估
职业规划还要求便于我们不断的反省和修正目标、策略和方案。
人的一生就像在一片陌生的海域航行,谁也无法预测正是一分钟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现实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我们与原来制定的职业目标有所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规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做出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馈评估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
在反馈评估时问自己以下问题:
我在最近五年内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进展得如何?
我选择的公司或者行业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我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职位才能离我的职业目标更近?
为了达到我的职业目标,我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时间:
20分钟)
职业锚理论的建立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埃德加·
施恩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解职业锚理论,施恩的早期著作《职业动力论》首次对职业锚论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五种职业锚理论的概念,这个观点对全球范围的学术界、职业咨询公司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施恩教授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施恩还说,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
锚,直意来讲是船上必备的一个器具,抛在水底和岸边,用来稳定船只。
在船只需要定位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包括气象、水流、地质情况、对外联络和修养供给等情况来进行抛锚。
一般来讲抛锚只是暂时的,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和发展。
将个人职业锚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不同的人疏通实现其职业目标的渠道。
有人的“职业锚”抛出很早,也很坚实,从大学的专业学习时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有人的职业锚抛出很晚,一路风景走过,但最终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不管我们现在是否发现了我们的职业锚,“职业锚”这个职业规划的工具可启发我们,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否成功,关键是找准我们自己的定位。
首先,职业规划要进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职业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
求职之前先要进行职业规划,进行职业规划之前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可以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
可以通过自我分析,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这是职业规划的基础。
其次,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的重点内容是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
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条件的分析和自己的职业锚状况,合理、客观地对职业方向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生涯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关系(时间: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
“就业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高职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必须转变观念,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合理规划,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一定都成功,但没有设计则很难成功
大专生的事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太多的因素,个人的素质、机遇和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大专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一定能保证成功,但是如果没有设计的职业生涯,则是很难成功的。
以前我们父辈们的职业生涯都不得不由组织来安排他们被社会环境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有再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也是无济于事的,而现在环境的因素已经弱化了,想干什么、怎么发展基本取决于每个人自己。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会像大海里迷失方向的小船一样,不可能到达一个理想的终点的。
可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有设计肯定优于没有设计,多设计一定胜于少设计。
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可基于对现实工作的不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绝对不是情绪化或不满的代名词,更不是因为对生活已经产生情绪化或不满时,才来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希望通过对生涯的规划设计来消除或减轻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虽然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时确实能解决生活与工作上的情绪化与不满,但是很明显,这是手段与目的的混淆,如果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这一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那么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这件事情来说,很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之前,必须先要有一颗平常心,有条理地分析自己的各项因素,评估自己解析环境、了解企业,然后以客观、合理的态度来决定自己将何去何从。
3、了解自己的特色
或许有的学生会说:
我没有什么特色。
其实不然,因为所谓的特色就是你个人所拥有的,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要依据个人的特色来设计,才比较容易成功。
当然除了特色之外,还有一些习惯、身体状况等,都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你拟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之后,如何去执行,如何克服挫折,都和这些因素脱离不了关系。
这里仅就个人的不同特色,将可被设计的人生区分为九大类型,在区分这九类人生的时候,也归纳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总结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请你与自己做个对照,你更偏向于哪一类?
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时间:
大专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人生的规划,是前途的选择。
现代职业生涯的规划不仅能帮助大专生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真正了解自己从而确定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和人才济济的时代,只有发展个人的竞争优势,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日趋专业的职业分工,也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大专生需要通过具有前瞻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减少在人生路上的徘徊犹豫,以免浪费时光。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促其成才的有效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求职择业提供成功的技术和方法,规划可使你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地树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障碍,避免人生陷阱,获得事业成功。
大专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使个人的目标得以实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绝大部分大专生都想施展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由于社会的快速变迁,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不能体察时代发展、变异和环境变迁的人,在这种我变时代,不知所措,造成内心的惶恐,其结果不仅事业无成,而且身心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新时代的变革中,大学生尤其是大专生,只有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并在自己内在潜能上不断探索和发展,才能正确掌握人生方向创造成功的人生。
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向着目标的方向努力奋斗,才能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素材,创造有利条件使事业尽快获得成功。
2、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学分制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对课程的选择权更为自由,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
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存在盲目性,必然导致学习缺乏动力,涉猎知识的结构失衡,适应社会的能力弱化。
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入学就开始。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工具教育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专生主体意识欠缺。
学习是为了父母、老师,却唯独没有考虑是自己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后,大专生可以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个性、长处与不足,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自觉地将目标规划转化为行动,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其主体性意识也得以增强。
4、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开拓美好前程
虽然每位学生都有成才的愿望,但由于原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的学生虽然有目标,但却不知从何做起,有的目标还不明确甚至还没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促进大专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根据自身的素质特征服,结合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考虑人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设计符合个人实际的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5、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人生策划的最佳定位
大专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知己知彼、抉择、目标和行动因素。
知己是对自己的了解,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及父母的管教态度、学校与社会教育对个人产生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地明确的职业方向,而不盲目化。
认识自我是对自我深层次的解剖,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经历,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解决“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的问题,正确地认识自我,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如组织招聘时就很关注应聘者对自己是否有深刻的自我认识,要求应聘者说明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和最值得列举的经历等。
知彼是探索外在的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
知己知彼关系密切,都很重要,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使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达到平衡。
案例一、二分析与讨论(时间:
10分钟)
小结:
(时间:
5分钟)
1、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成要素。
2、“职业锚”理论的内容
第六章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及其相关理论,明确大学阶段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职业发展趋势,及其相关理论,
职业发展理论,职业理想的基本内容
讲练结合
一、职业理想的树立(时间:
1、职业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它是人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又有其相对独立的特定内涵。
职业是想直接指导人们的择业行为,体现出人们的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于在校生正确处理择业问题和正确对待职业通道,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并通过具体事业的成就来实现。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同,人们追求的职业目标也就不同。
社会分工、职业发展变化,是职业理想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
因此,职业理想,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及其形成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一个人的职业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而逐渐由朦、幻想变为现实,由波动变化而趋于稳定。
因此,职业理想具有发展性。
一个人的政治倾向、道德修养水准及人生观决定着职业理想的方向,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决定着其对职业理想追求的层次,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别、身体等生理特质对职业理想的形成也有影响。
因此,职业理想有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2、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一般人来,人生目标包含社会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等等。
一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种要表现。
职业理想能够捉进社会理想实现。
社会理想是人门对社会现实与发展的希望和憧憬,是人们对于某种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向往。
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社会思想,就回变得目光短浅。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考试论文中写道: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
”
事实上,人们总是通过职业理想的实现,达到改革社会、造福人类的目的。
没有职业理想,在职业生活中就难有作为,社会理想也就会因失去了基础而落空;
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人们总是通过职业理想的实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达到改革社会、造福人类的目的。
社会理想制约着职业理想。
社会理想是长远的、根本的,也是方向性的,它贯穿于职业理想之中。
不同的社会理想对职业理想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崇高的社会理想可以指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并激励人们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去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工作。
如果没有社会理想或者社会理想颓废,那就有可能使自己迷失方向,或变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也就谈不上正确的职业理想。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它制约着每个人的职业理想法。
每个人的职业理想都应建立在社会理想的基础上,这样的职业理想才是正确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只有在人生目标指导下,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特点进行自己的职业通道规划,促使自己奋发向上、勇于开拓,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从容应对,取得应有的成就。
3、职业理想的树立
在大学生毕业后的头两年,大多数人会感觉到现实与自己职业理想的落差非常大,这段时期被我们称为“职业探索期”。
在这段时间里,职业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非常正常。
我们应该用这段时间积累经验,同时通过增加对自己兴趣、能力等各方面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积极寻找机会,从而为自己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要认真的分析一下自己的职业素质符合不符合你职业的选择要求。
理想职业必须以个人能力为依据,超越客观条件去追求自己的所谓理想,是不现实的。
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前一定要正确估价自己,合理定位。
其次,要懂得职业理想不等于理想职业。
一般认为当个人的能力、理想与职业岗位最佳结合时,即达到三者的有机统一时,这个职业才是你的理想职业。
只要你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需要,而自己又确实具备从事那种职业的职业素质,并且不断地付出努力,迟早会有一天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当一个人职业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往往反而可以使一个人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这就是使现实职业逐步靠近职业理想所应采取的态度。
再次,必须处理好理性择业与实现职业理想的关系。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面前,先就业,在择业,循序渐进,应该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实现职业生涯设计的一条可行之路。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对成功的价值判断不能仅仅以职业所处的地域、职业及收入水平等外在要素为标准,也不能从一时一地的得失来取舍,而更应该当从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目标、路径来统筹考虑。
应当坚信:
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只要不畏艰苦,善于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总会达到理想的目标。
二、职业发展理论(时间:
职业发展理论主要对人们在各个职业发展阶段所实现的职业意识进行研究,我国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对人生各个立业阶段的阐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国外,主要有美国的心理学家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期间理论和萨帕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影响为广泛。
1、金斯伯格职业发展期间理论
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认为人的职业发展分为三个期间,即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
幻想期
指处于11岁之前的儿童期。
儿童们对大千世界,特别是对于他们所看到或接触到的各类工作着,充满了新奇、好玩的感觉。
此时期职业需求的特点是:
单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能力水平及社会需要与机遇,完全处于幻想中。
尝试期
11—17岁,这是由少年儿这是早上由少年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此时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在迅速成长发育和变化,有独立意识,价值观念开始形成,知识和能力显著增长和增强,初步懂得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在职业需求上呈现出的特点是:
有职业兴趣,不仅限于此,更多的是能够客观地审视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
开始注意职业角色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求。
现实期
17岁以后的年龄段。
即将步入社会劳动,能够客观的把自己的职业愿望或要求,同自己的主观条件、能力以及社会现实的职业需要紧密联系和协调起来,寻找适合于自己的职业角色。
此时期所希求的职业不再模糊不清,已有具体的,现实的职业目标,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客观性,现实性,讲求实际。
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的问题。
而实际上也是择业的问题。
择业就是要做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集中目标,强化发展,通过若干年的工作,实际从无工作经历者到专业人才的提升。
2、萨帕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的人力资源专家萨帕把人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大的阶段:
第一,成长阶段(0—14岁):
这一阶段是儿童对职业从好奇、幻想、兴趣,到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过程。
萨帕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三个成长期:
幻想期(10岁之前):
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兴趣期(11-12岁):
有兴趣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能力期(13-14岁):
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是否相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第二,探索阶段(15-24岁)。
进行择业和初次就业,也可分为三个时期:
试验期(15-17岁):
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过渡期(18-21岁):
进入劳动力市场,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
尝试期(22-24岁):
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第三,建立阶段(25-44岁)。
建立稳定职业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期:
尝试期(25-30岁):
对初就业时选定的职业不满意,再选择、变换职业工作。
就换次数各人不等,许多人满意初选职业后终生再无变换。
稳定期(31-44岁):
最终职业确定,开始致力于稳定工作。
第四,维持阶段。
在45-64岁这一时间内,劳动者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成名就”情景,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只是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第五,衰退阶段。
人达到65岁以上,其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逐步衰退,即将退出工作,结束职业生涯。
三、当代职业发展的趋势(时间:
职业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是渐进的,因此,职业的演变也是缓慢的。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的社会化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实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劳动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的变化和增多使新旧职业更替的速度加快。
因此,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终生接受教育,才能适应职业的快速变化。
1、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1)、由单一基础向跨专业、复合型转化。
从目前招工、就业的情况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劳动方式逐步由简单向复杂方面转化,过去单一技能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职业内涵发展扩大了。
往往需要相关专业的许多知识和技能,更多地需要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岗位工作的范围和面向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广泛,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必须加大,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和协作大大加强,所以要求人们具有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彻底摆脱封闭的状态。
另外,开放型体现在职业岗位工作的性质上,也增加了一些以人与人之间联络、沟通、信息咨询和交易为表现形式的内容。
(3)、由传统工艺型向信息化、智能型转化
传统工艺型在科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