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4488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让学生找一找相同的乐句,发现有趣的规律。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跳吧!

3、随着歌声和琴声比划出旋律线,从而发现规律。

学生分乐句有感情地演唱:

第一、二乐句都是八分音符开始,要求唱得短促、轻巧,力度弱。

第三、四乐句保持音时值唱足,音色饱满,气息连贯,力度中强,结束句:

“树上”唱得短促。

“花”的时值要唱足。

4、随钢琴轻声演唱。

5、有感情地演唱,表达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和生活的热爱。

四、表现歌曲

1、全班学生演唱歌曲,以小组形式讨论创编。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表演。

3、全体同学边唱边打小乐器伴奏。

第一、二乐句每小节击一下,第三、四乐句用棒在三角铁内震荡。

结束句击一下。

五、小结

冬天虽寒冷,但是音乐和舞蹈给人们带来了舒适与温馨。

春天给大自然增加了活力与色彩。

各国人民都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用心去歌唱春天。

播放歌曲《跳吧!

跳吧》,引导学生边唱边离开教室。

 

《花之圆舞曲》

《跳吧!

《我的家在日喀则》

第2课时

1.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抒发的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的喜悦心情。

2.初步接触了解藏族踢踏舞,通过学跳几个踢踏舞步,从而让学生喜爱上藏族歌舞艺术。

3.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从《我的家在日喀则》到《我的家在水泗》,在学生情感的自然迁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深刻体会歌曲中表现的自豪、喜悦的情绪。

难点:

1.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2.通过藏族踢踏舞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

多媒体、录音机,音乐磁带等

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播放歌曲《青藏高原》把学生带入浓郁的藏文化氛围。

了解藏族风土人情

1.你们喜欢刚才的那首歌曲《青藏高原》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青藏高原走一走看一看好吗?

(播放课件《走进西藏》)

2.随着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去西藏转了一圈,你有何感受?

二、了解藏族踢踏舞

1.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舞蹈主要有三大种类旋子舞(以长袖善舞为特色)、锅庄舞(一群人围成圈边唱边舞)、踢踏舞(以脚下踢踏为主),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藏族的踢踏舞。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藏族踢踏舞。

2.怎么样?

是不是挺带劲的?

在藏语里,踢踏舞被称为“谐桌”,即脚上的舞蹈,藏族踢踏舞注重的是舞者脚上的跳、踢、跃和跺等动作以及产生的音响效果。

想不想学跳藏族踢踏舞?

(师教退踏步动作)

3.跟着《我的家在日喀则》音乐片段跳一跳

三、歌曲学习。

1.初听歌曲。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藏族踢踏舞曲,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介绍:

“日喀则”读KA,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是藏语中“日喀则”最肥沃的土地、最美好的庄园的意思。

“啊嗦啊嗦马里拉”是藏族歌曲中的衬词。

2.难点解决:

学唱第二部分长音处。

①这首歌曲是日喀则的孩子们在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家乡呢?

听!

他那长长的吆喝声,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呢!

(师播放七拍长音处)②请你数一数这个长音一共有几拍?

猜一猜藏族孩子亮着嗓子长长的吆喝时会做些什么动作?

合着音乐做一做动作。

③最后一个“啊”处是什么记号?

为什么要用下滑音记号?

(师范唱有下滑音的和没有下滑音的,让学生体会此时的感情)生用兴奋而短促的声音唱下滑音“啊”。

④完整唱这一句。

3.再听歌曲。

从同学们刚才这么激动的声音当中,我仿佛真的看到了日喀则的冰糖和葡萄,(出示冰糖与葡萄的画面)瞧!

那一串串轻轻一咬就能流出蜜汁的紫葡萄和晶莹剔透如水晶般的冰糖,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啊!

下面我们再次来听一听藏族孩子是如何自豪的介绍他们家乡的吧!

思考:

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4.学唱一、三两段①找一找一、三两段的异同②跟琴唱谱③加入歌词唱④师生合作唱(先师问生接唱,然后生问师接唱)

5.学唱第二段①生唱一三段,师唱第二段②第二段曲调比较蜿蜒曲折,但是它有几小节的旋律是相同的,下面老师把这段曲谱给大家唱一唱,请你仔细找一找,哪些小节旋律相同。

③生跟着琴唱一唱曲谱④把歌词带入唱一唱。

《马刀舞》

第3课时

1.欣赏《马刀舞》,体验乐曲所表现的热情奔放的气氛,了解管弦乐丰富的表现力;

2.分析乐曲结构,认识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3.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及正确的音响感知,并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联想能力,开阔其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

重点:

让学生感受《马刀舞》热烈、奔放的情绪,了解管弦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分析乐曲结构,同时用图形和颜色区别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对比分析

1.聆听3首音乐片段。

学生说出它们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在演奏形式上有什么相同。

师生交流管弦乐的相关知识。

2、复习音乐常识,教师介绍曲作者及相关资料。

二、导入新课

1、介绍作者

2、初听全曲。

学生从乐曲情绪、音乐的形象、使用的乐器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边听边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用手势划出图谱。

教师出示4条节奏,用钢琴弹奏第一部分旋律,学生随琴分4组进行节奏接龙

2.分析乐曲第一部分

学生听后说出与第一部分在情绪、节奏、旋律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随琴模唱第二部分旋律。

学生听后说出与第一部分在情绪、节奏、旋律上有什么联系。

3.练习拍击节奏

教师为学生讲解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教师用钢琴为学生完整演奏乐曲《马刀舞》,学生认真聆听。

学生听出主奏乐器;

了解乐器音色,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对于多种演奏形式,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观看管弦乐队演奏的《马刀舞》录像。

4.分析乐曲第二部分

5.模唱旋律 

6.分析乐曲第三部分

7.介绍音乐知识

三、欣赏乐曲

1.欣赏钢琴演奏的《马刀舞》

2.聆听不同乐器演奏的《马刀舞》

3.讨论:

说出自己喜欢的演奏形式

4.观看管弦乐队演奏的《马刀舞》

5.模仿管弦乐队的演奏

将学生分为4个乐器组,模仿管弦乐队的演奏

四、小结本课内容。

竖笛练习一

第四课时

1.藏歌欣赏

2.竖笛练习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片段

感受民族文化的伟大与多样性,学习竖笛演奏技巧。

1、导入新课

1、民歌欣赏(课件)同学们!

现在请大家听赏几段音乐,听完后请你们说一说是那些民族音乐。

2、让我们亨唱音乐《青藏高原》《马刀舞》《我的家在日喀则》

3学生表演踢踏舞基本动作。

二、学习竖笛演奏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片段

1、介绍作者莫扎特。

2播放视频资料《弦乐小夜曲》片段。

3.、学习演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完整地欣赏歌曲。

(2)再回放一次,生轻轻跟唱。

(3)老师有表情地范奏,生合着拍子轻声跟奏。

(4)全体跟奏

(5)谈话、鼓励当一名小老师,教大家学习歌谱;

(6)跟琴默唱旋律。

(7)指优秀生跟琴视唱。

(8)指导全体击拍正确视唱歌谱。

(9)全体跟琴唱歌

三、欣赏歌曲

1、“我要去西藏”

2.介绍藏族歌手韩红

4、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单元《田野在召唤》

《春到沂河》

第一课时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通过乐曲的欣赏,了解柳琴及其表现特点,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和乐曲的感情。

了解柳琴及其表现特点,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

能够初步分辨乐曲的分段。

一、导入

谈话:

说起沂蒙山,如果去过山东旅游的人对他一定不会陌生,沂蒙山是山东的一座名山,而沂河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就不是那么熟悉了,我们一起来瞧一瞧、看一看。

二、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1、看沂蒙山风光,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听后请学生说一说感受

3、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4、师: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沂蒙山的风光,沂蒙山不但山美而且水美,这节课我们将欣赏一首乐曲5、揭题

三、新授

1、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

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2、认识柳琴

a、介绍柳琴相关知识b、区别柳琴与琵琶的外形

柳琴介绍:

高音弹拨乐器,外形像柳树的叶子,又名“柳叶琴”是山东、江苏、安徽一带流行很广的民间乐器,也是柳琴戏及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柳琴的音色清脆、明快,音域广,在乐队中担任主旋律声部,有很佳的效果。

c、分别听一小段柳琴与琵琶的乐曲,区分他们音色的区别

3、完整听赏《春到沂河》

a、带着三个问题初听,注意听柳琴的音色,乐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

每段的速度有什么变化b、学生听后回答

c、小结

1234

散板快慢快

引子AB重复A

这种形式叫做:

“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4、复听《春到沂河》

a、分段欣赏,欣赏时发挥自己的想像听一听歌曲描绘是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说一说听到每一段的内容)

b、老师小结。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四、总结本课。

《五月的夜晚》《美丽的村庄》

第二课时

1、指导用饱满优美的声音唱《五月的夜晚》,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2、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欣赏童声合唱《美丽的村庄》

1.用饱满优美的声音唱《五月的夜晚》。

2.学会欣赏童声合唱《美丽的村庄》

2、听《五月的夜晚》歌曲比较和《花之圆舞曲》歌曲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聆听的是一首匈牙利歌曲《五月的夜晚》,歌曲赞美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感知歌曲

1、(出示一副春天夜晚的风景图)师:

2、出示匈牙利地图及若干画面,介绍匈牙利。

匈牙利位于欧洲的中部。

传说是由七个兄弟创建的。

在9世纪末,在近匈牙利境内的七个部落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推举马扎尔部落的首领为国王,建立了匈牙利,从此,“七个兄弟创建了一个民族”的说法流传至今。

3、出示画面。

匈牙利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又称“马扎尔人”使用匈牙利语约有1000万人。

4、出示画面。

匈牙利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果园也特别发达,直到现在农业仍是匈牙利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5、出示画面。

匈牙利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特色。

著名诗人裴多菲和被称为“键盘魔王”的著名钢琴家李斯特都是匈牙利人。

1、教师范唱歌曲《五月的夜晚》。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五月的夜晚》。

学生分乐句有感情地演唱:

5、有感情地演唱,表达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1、全班学生唱歌,以小组形式讨论创编。

五、欣赏童声合唱《美丽的村庄》

六、小结

《五月的夜晚》

《美丽的村庄》

《晓风之舞》《我们的田野》

第三课时

1.欣赏《晓风之舞》(钢琴独奏)学生通过听、动结合等方式,先行熟悉,再听全曲时,通过标记、身势动作等,引导学生对不同主题旋律的出现做出反应,进而把握乐曲结构。

2.学习、巩固切分节奏和前半拍休止节奏;

进一步感受、了解“三部曲式”这种音乐作品中常见的结构形式。

3.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

1.引导学生能听辨《晓风之舞》中三条旋律出现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辨能力。

2.能把握大跳音准和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

通过歌曲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一.音乐听赏

1.老师介绍音乐作品《晓风之舞》:

钢琴独奏《晓风之舞》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丁善德于1954年创作的钢琴组曲《春之旅》中的第四首。

2.分片段欣赏:

(1按要求每一组记住一段旋律

(2在完整播放乐曲时,用举手的方式表示和自己小组相应的音乐片段。

3.比较乐段之间的不同:

说说在音乐表现和情绪上有什么差异。

4.师生共同结论:

按照老师要求记忆乐段

二、图片导入,感受田野:

1、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让学生律动进教室。

2、教师出示书本上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的田野风光图片,问: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一大片的油菜花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

3、师: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就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揭示课题: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并随机播放其他美丽的田野的风光的图片,学生边欣赏歌曲边欣赏图片。

2、学唱曲谱:

1)熟悉歌谱,师:

我们先来仔细看一看歌曲的歌谱,歌谱中有一些记号告诉了我们歌唱的顺序等,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大家歌曲的延长顺序是什么样的?

(学生仔细观察歌谱,交流得出:

反复记号告诉我们这首歌曲有五段,并且结尾一句不一样)

2)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师:

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难点:

后半拍唱:

“0353”;

“0512”。

突破难点:

在休止符的地方请同学们尝试轻轻闭上双唇,来感受停顿。

3)完整地视唱曲谱。

4、学唱歌词:

(1)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2)随伴奏轻声默唱歌词2遍。

四、课堂小结:

《晓风之舞》

《我们的田野》

欣赏;

竖笛练习二

1.欣赏春天的歌曲

2.学习竖笛演奏技巧:

演奏捷克民歌《牧羊女》

通过春天的歌曲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学会竖笛演奏捷克民歌《牧羊女》。

一、导入新课

1、音乐欣赏《春到沂河》《五月的夜晚》《美丽的村庄》

2.音乐欣赏《晓风之舞》《我们的田野》

2、学唱《牧羊女》

1、歌曲介绍。

(1)《牧羊女》是一首捷克民歌1=C3/4

2、学唱歌曲

(4)全体跟师正确地演奏。

(5)指优秀生跟琴视奏。

(6)指导全体击拍正确视奏歌谱。

(9)全体跟师演奏

三、完成成长足迹相关题目要求

四、小结本课内容

第三单元《四季放歌》

《战台风》;

《四季歌》

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本课的几首作品反映了少年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学会欣赏歌曲《战台风》;

通过表演歌曲,理解音乐的风格情趣。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欣赏:

“战台风”

三、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冬季

2.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为什么?

a.喜欢冬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b.喜欢夏季游泳,穿漂亮的花裙子。

放暑假旅游。

c.喜欢春季万物复苏,小树发芽了,草绿了,花开了。

d.喜欢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蔬菜、水果大丰收,金色的秋天很美。

四、学习歌曲

1.聆听录音范唱。

2.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是怎样描绘四季的?

春天→放风筝

夏天→小河湾,抓螃蟹

秋天→长竹杆,打枣摘苹果

冬天→雪撬板去滑雪

3.再次聆听录音范唱,并说出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

4.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学习。

(2)逐句聆听教师的范唱,记住歌词,体会情绪。

(3)跟着教师的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4)学生自主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利用书上的插图做辅助,引导学生们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不同的四个季节,并唱好此首歌曲。

五、为歌曲编创表演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春、夏、秋、冬”描绘不同季节的四幅图。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怎样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描绘这四个不同的季节。

3.分组展示他们创编的动作。

4.找出四组(按季节)表演贴切的组,随着音乐表演。

5.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

(1)四组同学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

(2)教师和其它的同学们演唱歌曲。

(3)以《四季歌》为主题A,组成回旋曲式。

A→春→A→夏→A→秋→A→冬

6.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六: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更深的了解了四季不同的特点。

2.学会了一首活泼,欢快情绪的歌曲《四季歌》。

3.初步了解了回旋曲式,而且是在大家共同合作中学会的。

《战台风》

《新疆之春》《西风的话》

课时

1、通过欣赏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的乐曲,感受新疆人民欢快的生活情趣。

2、通过乐曲的练习,练习低音区的演奏。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1、欣赏《新疆之春》。

这首小提琴独奏曲作于1956年。

乐曲的感情豪爽、乐观、情绪奔放、流畅,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体现出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

乐曲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欢欣、酣畅的生少情趣。

乐曲结构为单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钢琴首先奏出活泼跳跃的前奏,引出欢快而优美的主题。

在轻快的钢琴伴奏下,小提琴以装饰音、跳弓、连弓及节奏的灵巧变化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新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欢乐的情绪。

乐曲的第二部分,小提琴用双音演奏的技巧,配上富于特色的模仿手鼓的节分节奏,把人们带进节日的舞蹈场面,人们打着手鼓,载歌载舞,场面热烈奔放。

在欢腾的气氛中,引出小担琴的一段华彩独奏,乐曲进入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主题,小提琴通过快速的跳弓和高音区的长颤音再掀高潮,并在高潮中结束全曲。

1、律动:

《新疆之春》请你们跟我这样做。

2、问:

你听到的是一段怎样的音乐?

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

3、复听音乐。

引:

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再次聆听音乐吧!

二、主动探究,学唱歌曲

1、引入:

时间像一位神奇的魔法事,春、夏、秋、冬在不停地循环交替。

你从“西风的话”中体会到怎样的季节变化?

2、老师范唱。

3、师生接龙哼唱。

4、学生独立哼唱。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视唱等。

5、集体视唱《西风的话》的曲谱。

6、学唱歌曲

三、歌曲学唱、处理: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来了,我们上节课对出了他的暗号。

这节课,他有话要对我们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听录音范唱。

(是谁呀?

他的话讲了什么?

从他的话你知道了是那么?

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的读词。

集体跟琴练唱。

4、秋天的到来你有什么感受?

你认为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

(练唱)

5介绍作曲家-黄自

四、小结

《新疆之春》

《西风的话》

《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