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445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坛新秀(德育新秀)试题(2018年)附答案.docx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坛(德育)新秀评比教育教学测试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      学科      得分      

一、单选题(共计4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B )

A.生产劳动B.模仿

C.语言D.动物本能

4.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D)

A.优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B.优先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C.加强师德师风D.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5.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A)

A.主体地位B.主导地位

C.被动地位D.辅助地位

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D)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D.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7.下列哪个不属于优秀教师成长周期要经历的四个阶段(B)

A.适应期B.过渡期  C.发展期D.创造期

8.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C)

A.十二大B.十三大

C.十四大D.十五大

9.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B )

A.教师B.课程      C.学生D.班级

10.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D.1988年

12.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D)

A.课堂活动B.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教的活动D.认识活动

13.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C)

A.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4.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5.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D)

A.主体性B.创造性

C.间接性D.示范性

1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D)

A.主体B.学的主体

C.教的主体D.客体

19.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

C.怀特海D.克伯屈

20.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A.自觉性B.独立性

C.创造性D.主动性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0分)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现象和现象。

(教育社会、教育认识)

2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

23.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和。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24.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是“”。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25.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

;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26、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政治教育、法纪教育)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7.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答:

[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

28简述简述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

(1)目标正确 

(2)内容适切 (3)方式得当 (4)组织科学

(5)气氛热烈 (只要围绕有效学习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表述形式)

29.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

答:

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主体性、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30.小王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作业采用“错一罚十”的方法。

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

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31.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很恼火,让全班30名学生纸条上写出心目中的怀疑对象即“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

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同学们写的条:

“这就是证据!

(1)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

为什么?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参考答案]

(1)不对。

班主任既没有了解情况,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来正确处理班级的失窃现象,而采取武断的不科学的方式来选“贼”,如果这两名同学真是拿了10元钱,这种选举方式既对他们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指认错误,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同时还侵犯了这两名学生的人格尊严。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下列方法:

①表明态度:

我很生气;指出后果:

用事例来说话,老师为你担忧;让他懂得:

一个人不止值这一点钱;注意事项:

a、言语要动情,用情来打动学生的心;b、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c、丢掉的钱,老师负责补上,以行动来打动学生;d、别在意查得出查不出,千万别自以为是。

万一搞错,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与其这样,还不如查不出来。

当然,对学生说:

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

你们都是有志气的孩子,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

老师不敢接受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会偷东西。

这样,偷了东西的孩子即使不还,心里总会产生内疚感,教育效果也就有了。

千万别兴师动众的查,否则即使查出来,孩子也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就糟了。

e、会有反复,别着急,多说几次就会好的。

再说,小孩子偷东西不算偷,只是家里随便拿惯了而已。

坏习惯要改过来是很难的,需要反复的过程。

②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

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内容要求涉及四个方面。

a、失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b、给我的学习带来的影响;c、我目前的感受;d、假如别人归还了我的钱物,我能原谅他吗?

说出理由。

另一篇题目是“假如我是行窃者”,也要求写出四点。

a、拿别人钱物的动机;b、拿别人钱物的过程;c、现在的感受,猜想别人会怎么看“我”;d、打算怎么办?

老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使用“小偷”这个字眼。

同学们写完后,老师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同学谈话,交流感受,着重设计了谈话过程。

总之,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

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同时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孩子解决问题,记住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