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案的功能及内容设计文档格式.docx
《语文学案的功能及内容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案的功能及内容设计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它要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以免脱离学情,学生不感兴趣;
要有值得对话的材料,以免学案成为一个空架子;
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任何违背规律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
它不是静态的死的东西,而是待学生实现的,要经过学生思维填补、精神浇灌之后才能完成。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学案。
新的知识根植于学生的经验土壤里,以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找到对接点。
在教学新知识之前,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特别有生命力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并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表述出来。
所谓有生命力的材料往往是有细节的、有内涵的、触动我们内心的东西,是值得我们保存着、反复琢磨的内容,不是那种空泛的、贴政治标签的材料。
学案有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很重要的目标。
学案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方法和学科特征编写的,学案的思维特点和内容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可持续发展都非常有意义。
学案的内容慢慢会成为学生精神的养料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今后面对实际问题就会想起当初学校教给他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并用这些方法和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案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材料。
精神的生命是共生的,它的深处交织在一起,盘根错节,教师会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影响教师。
学案就是他们的精神生命交织的地方,在那里师生的知识、生活和生命相互碰撞、共鸣,延伸出新的生命,学案也得以实现。
这样一份学案,教师获得以后也会爱它珍惜它:
这份资料我要终生保存,因为它是我精神生命的组成部分,也许我闭上双眼之前,还会想再看它一遍。
二、学生学习的支架
学案有学习支架的作用,就像我们建造房子,要搭建脚手架一层层造上去。
学生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感性认识到抽象概念,情感层层上升,需要一些学习材料,把这些这材料有序地安排起来,环环相扣、层层相依地联系起来,就是一个学习的支架,这个支架是知识学习的路径,是情感升华的台阶。
学案就是这样一个支架,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或课题的教学。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支架?
它应该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要有一些重要的环节。
但是我们看一些学案就会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下面是一些学案的框架和主要环节。
(1)教学目标,预习任务,知识重点,教学步骤,评价任务。
(2)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互动交流,应用拓展。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后反思。
(4)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交流预习成果―学习活动―板块一(小组之内相互质疑、解答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板块二(整体感知:
边读边思考问题)―板块三(合作学习:
再读课文,深入探讨)―板块四(达标测试)―总结质疑―作业布置。
如果不看它们装在里面的具体内容,单看这些框架和主要环节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一)教案和学案的关系
教学操作材料有学案和教案。
教师上课前要备课,要备课就要有教案,现在又要给学生一个学案。
课堂上教师用什么进行教学?
不能混乱不清,而实际情况却混乱不清。
比方说“教学目标”“巩固交流”“师生互动”这些环节,好像是教师的教案里的话语,但是里面有学生的话语,是给学生的学案,教案还是学案没有分清楚。
归根结底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课堂上只要用学案实施教学;
另一种观点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学案和教案并行使用。
我认为两者要分开,学生用学案,教师教学使用教案,学生的行为和教师的行为要区别开来。
教师可以使用学案,学案里已经有的内容教案里不要交叉重复,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二)学案和其他学习材料的关系
学生已经有教材、作业本、随笔本和课堂笔记本,现在又要给学生一个学案。
学案与这些材料的关系应该理顺,避免交叉重复而加重学生负担。
学案里安排了练习题,就尽可能不要再安排课后作业。
学生负担重,重在哪里?
重在课外,课内负担很轻。
很多孩子坐在课堂上,不说一句话,不写一个字,不做一个作业,没有任何负担,很舒服,尤其是公开课,生动活泼,非常有趣,跟演戏似的。
课外负担很重,要做很多的作业。
学案的作用之一是把课外作业移到课内,这样能提高课堂效率,适当减轻一些课外学习负担。
课堂笔记本似乎是不可少的,国外流行叫课堂纸,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要记录,课堂交流的内容要写一写,都要用到它,其实有的学案设计中留有空白,就可以当做课堂笔记或者草稿纸使用。
不要因为多了一个学案而加重学生的负担,尽可能把不同的学习材料整合起来。
如果做不到三合一,能不能做到二合一?
总之要多为学生考虑,减轻他们的负担。
(三)学案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学案要不要固定一个框架?
按照哪些环节来构建框架?
框架内各个环节的功能是不是一定要分得那么清楚?
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一节课按照时间段来分有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大多数学案基本根据这三个环节设计。
这三个环节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课前预习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
课中主要是交流合作、探究问题,以掌握新的知识;
课后主要为了巩固拓展新的知识。
然而所有内容都得这样刻板的安排吗?
比如预习,难道一定安排在上课铃响之前?
不一定。
课堂里讨论核心问题之前做一些准备工作也就是预习,如果两节课连着上,第一节课也可以都用做预习。
再说交流讨论,课间可以交流讨论,课外也可以交流讨论。
多数学案基本上有“课前预习”“互动交流”“练习巩固”“应用拓展”这四个环节,实际教学是否都必须完整地具备这些环节呢?
也不一定。
把学习任务和有关材料给学生了,告诉他们下面要学什么、要涉及哪些知识、要思考什么问题,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交流讨论,不必在学案里把它们分割开来。
一句话,要重实际内容,不要过分追求形式。
(四)学案的框架与具体内容的关系
我认为框架、环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框架和环节就像是装酒的瓶子,里面的酒才是我们要的,而酒瓶,也就是那些框架和环节,最后卖给收废品的。
学案的内容设计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案的框架和环节来定。
从实际情况看,教师普遍重视形式,忽视学案的内容是否有价值,很多教师为了编写一份完整的学案而随意往瓶子里装东西,与其如此还不如向美国教师学习,不要搞形式主义,就叫它“资料包”,里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资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支架得把以上几个关系处理好,使这个支架变得可操作,又要体现学科的特点,能够支撑起学科、构建起我们精神的小屋。
三、学案的三种基本的类型
思维、社会生活和语言这三者的内容是一致的,形成文字就是连续性或非连续性的文本。
社会生活和思维的复杂性决定了语言文本的复杂性,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复杂的文本都教给学生,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类型学习。
学案的设计要符合文本的类型特征。
这种类型特征的把握应该从把握世界的两种对立的方式入手,一种是审美的方式,探究形象美、形式美和情感美;
一种是理性的方式,以和谐、秩序、简洁、统一的美学观思考与表达。
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前者求异,研究与追求形象世界的美,表达的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它用艺术形象,把历史与当下的内心情感统一起来,引起共鸣,激发人们的美感,以艺术的方法表达情感的奥秘与价值。
而后者求同,追求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概念世界,用概念的逻辑体系来表述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科学条理严谨,规则明确。
它们的认知过程也有不相同之处,前者强调主观感受,借助想象、联想和激情展现个人的才华与魅力,在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领悟中提升自己;
后者靠理智,经过推理论证的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根据它们不同的特征,学案相应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
(一)以丰富个体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世界、探求形象美为主要目的的学案
比如范剑萍老师编写的《列夫?
托尔斯泰》学案,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1.边读边批注,画出你感觉有意思的语句,批注阅读过程中灵光一闪的联想、想象,写下初步感受和自己的疑问。
2.用评点法阅读。
例如:
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相如何?
茨威格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评点示例:
“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皱似树皮”这个比喻,可见托尔斯泰脸上的皱纹既深又密且粗糙,而且偏瘦,“黝黑”写出脸的肤色,一般用于劳动者身上。
而托翁出身贵族,这和他的身份不相协调。
我的评点:
3.资料链接。
(1)列夫?
托尔斯泰50岁后厌弃自己的生活……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
(《中国百科全书?
外国文学》)
(2)茨威格1933年以后,因犹太血统被迫浪迹天涯、无家可归,于1942年2月22日,与妻子双双服毒自杀。
(中华语文网资料)
4.拓展阅读:
(略)。
这个学案是根据文学作品的阅读特征来设计的,关注学生的体验感受,引导学生捕捉内心被触动的敏感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资料链接的内容,非常确切,具体可感,而且注明了出处。
当然如果细节再具体些就更好了。
很多学案受到教案的不良文风的影响,也在学案中引入一些大而空的时代背景,贴上政治标签。
如鲁迅《雪》的学案,开始的资料助读就说“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这样的资料对学生毫无益处,反而干扰学生阅读。
(二)以概念知识的认知和运用为目的的学案
比如金建光先生撰写的《杨修之死》学案,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和文本知识设计。
学习目标是:
“如何以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理解叙事的顺序;
从历史和艺术两个不同的角度认识曹操。
”
每一个目标都指向文学作品阅读的知识及知识运用的能力。
特别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搜集故事的有关背景,了解曹操的历史形象,还引入了《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使学生懂得区分小说形象、历史形象和民间形象。
这是非常专业而扎实的学案内容,我们可以断定在这样的学案助学下,学生会有高于一般的语文素养。
学科如果没有概念知识就不是学科,新课改以来有一个误解:
语文要有人文性就要消解知识,不再系统教学知识。
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刘春文老师组织研发的学案,有计划地、系统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及教材中的语文知识。
(三)以“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学案
其实“探究”的方式在前两种学案里面都存在,为了引起重视才把它单独归类。
无论是知识的最初产生,还是知识的“再生产”和传播,均需通过探究而进行。
只有当人们在已经产生的知识中寻求安逸、不思创造的时候,才会把知识从我们的复杂经验世界、社会生活中简单化地剥离出来。
实际教学中知识与探究分离,沦为传递、接受、占有的对象,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会反过来限制人的理智的探究能力的发展,还会最终使知识本身僵化、腐蚀与死亡。
知识变成了“传输物”,它的创造功能被人为剥夺。
比如这样的“重点难点”设计就值得商榷:
(1)掌握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其表达效果;
(2)感受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培养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
这些内容可以脱离任何一篇文章,又可以依附于任何一篇文章,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有效的探究式学案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要有巧妙的、发人深省的问题,设置有矛盾冲突的概念;
(2)有效设计教学材料和资源,除了课本之外,还提供丰富多样的其他学习材料,这些材料是确切的;
(3)具有现实性,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在生活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生成学案内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金建光先生撰写的《杨修之死》学案,分析人物形象不是简单地用一些形容词概括,而是设置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比如“修被杀,是谁之过”,并且提供课外材料: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如果要求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比较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讨论更赞同哪一种做法,那么学生不但会对杨修恃才放狂的性格有更深理解,而且也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思维及其文本形式是复杂而快速变化的,我们不可能用几种方法或规律就穷尽所有其内容和方法,但是作为基本的特征和规律还是应该了解并且掌握它。
现在普遍的问题是以一种类型、一套方法对付所有文本,不管什么文本都用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和抒情五种表达方式去阅读,必然导致牛头不对马嘴、南辕北辙。
做学案要防止单一维度的价值取向,这里的维度不仅仅是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也会变成一种思维内容和方法的单一价值取向,学案应该有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文化。
单个学案可以是一个价值取向,但是如果所有学案都是同一个维度的价值取向,会把学生教得僵化。
总之,学案在实践中所体现的方向是正确的: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
从关注怎么教到关注怎么学;
从关注学生最终的考试结果到关注学生每堂课里的精彩表现;
从评价教师教得好坏到评价学生学得怎样。
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应该从形式和内容上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