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4024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质量通病监理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州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土木集团有限公司

6.监理单位:

苏州三联建设顾问有限公司

7.质量等级:

合格

监理目标:

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监理措施:

预控制,过程检查、巡视、旁站控制,工序验收(事后控制);

监理工程师指令控制,停工、返工措施、进度对照督促控制。

监理依据:

施工图纸:

监理合同:

施工合同(分包合同)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

二、监理工作流程

1、监理准备工作:

根据《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标准》的施工措施编制相对应的“监理监控措施和手段”。

在住宅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有据可依。

并提出几条规定:

(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并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

(2)、各阶段中间验收和竣工预验收时对施工质量控制资料审核时还要求提供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相关资料。

(3)、住宅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技术鉴定,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4)、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竣工工程验收时,应组织对质量通病控制进行专项验收,并按规定的表格,填写验收记录。

(5)、加强对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跟踪、巡视、平行检验、旁站工作到位,在过程控制中把样板引路纳入过程监理中等方面根治质量通病。

2、监理工作流程图:

三、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1.桩基施工

桩基施工主要存在问题:

桩身断裂、达不到设计标高、接桩松脱开裂、桩顶碎裂。

产生原因分析:

⑴、桩身断裂桩身在施工中出现较大弯曲,在反复的集中荷载作用下,当桩身不能承受抗弯强度时,即产生断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一节桩的长细比过大,沉入时,又遇到较硬的土层,或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②、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时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稳桩时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走桩架的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

③、采用“植桩法”时,钻孔垂直偏差过大。

桩虽然是垂直立稳放入孔中,但在沉桩过程中,桩又慢慢顺钻孔倾斜沉下而产生弯曲;

④、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弯曲。

⑵、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方面,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略,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持力层的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尖标高有误,也有时因为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或桩身混凝土强度。

另一方面,勘探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或软夹层的透镜体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

打桩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

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由于新近代砂层结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打入该层时,进入持力层较深才能求出贯入度。

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最后就有沉不下去的现象。

桩锤选择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沉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

桩顶被打碎或桩身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

特别是柱基群桩,布桩过密互相挤实,施打顺序选择不合理。

⑶、接桩处松脱开裂

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和油污等。

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时,连接铁件不平及法兰平面不平,有较大间隙,造成焊接不牢或螺栓拧不紧;

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肉中夹有焊渣等杂物;

接桩方法有误,受时间效应与冷却时间等因素影响。

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在接桩处产生曲折,锤击时接桩处局部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

上下桩对接时,未做严格的双向校正,两桩顶间存在缝隙。

⑷、桩顶碎裂

桩顶强度不够,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机具等因素,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偏低,或者桩顶抗冲击的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距离太小等;

二是预制桩制作时,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等;

二是养护时间短或养护措施不当,未能达到设计强度或虽然试块达到了设计强度,但桩碳化期短,混凝土中水分未充分排出,其后期强度没有充分发挥。

因此,钢筋与混凝土在承受冲击荷载时,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桩顶容易发生严重碎裂。

碎裂后的桩顶混凝土,一般外表面呈青灰色,钢筋上不粘混凝土。

桩身外形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桩顶面不平、桩顶平面与桩轴线不垂直、桩顶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设计值等。

施工机具选择或使用不当。

打桩时原则上要求锤重大于桩重,但须根据断面、单桩承载力和工程地质条件来考虑。

桩锤小,桩顶受打击次数过多,桩顶混凝土容易产生疲劳破坏而被打碎。

桩锤大,桩顶混凝土承受不了过大的打击力也会发生破碎。

桩顶与桩帽的接触面不平或桩沉入土中时桩身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局部受集中应力破损;

沉桩时,桩顶未加缓冲垫或损坏后未及时更换,使桩顶直接承受冲击荷载。

4.2.5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深度过大,施工机械或桩身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

⑴、当施工中出现断桩时,应及时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方法,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及桩所处的结构部位,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

条基补1根桩时,可在轴线内、外补;

补两根桩时,可在断桩的两侧补。

柱基群桩时,补桩可在承台外对称补或承台内补桩;

⑵、遇有硬夹层时,可采用植桩法、射水法或气吹法施工。

桩如果打不下去,可更换能量大一些的桩锤打击,并加厚缓冲垫层。

选择桩锤应以重锤低击的原则,这样容易贯人,可减少桩的损坏率。

选择合理的打桩顺序,特别是桩基群桩,如若先打中间桩,后打四周桩,则桩会被抬起;

相反,若先打四周桩,后打中间桩,则很难打入。

为此应选用“之”字形打桩顺序,或从中间分开往两侧对称施打的顺序。

桩基础工程正式施打前,应做工艺试桩,以校核勘探与设计的合理性,重大工程还应做荷载试验桩,确定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⑶、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检查校正垂直度后,两桩间的缝隙应用薄铁片垫实,必要时要焊牢,焊接应双机对称焊,一气呵成,经焊接检查,稍停片刻冷却后再行施打,以免焊接处变形过多。

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后才能使用。

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法兰或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帖,焊接或螺栓拧紧后,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磺胶泥开裂等现象,如有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补焊、重新拧紧螺栓并把丝扣凿毛或用电焊焊死;

⑷、发现桩顶有打碎现象,应及时停止沉桩,更换并加厚桩垫。

如有较严重的桩顶破裂,可把桩顶剔平补强,再重新沉桩。

如因桩顶强度不够或桩锤选择不当,应换用养护时间较长的“老桩”或更换合适的桩锤。

2.地下室防水

⑴、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

⑵、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砼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和易性应满足要求,见证试块的制作;

⑶、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⑷、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应对准圆环中心。

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锉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

⑸、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再铺设去石水泥砂浆。

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再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3.混凝土结构

砼工程施工主要出现的质量通病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本工程砼结构有几方面的特点:

面积体积大(地下室部分)、框架剪力墙结构截面小(厚度200mm)。

通病产生原因分析:

⑴、蜂窝产生原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

④、混凝土末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⑤、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⑥、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

⑦、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⑵、麻面产生的原因: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末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②、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③、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④、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⑤、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

⑶、孔洞产生的原因:

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砼;

②、混凝土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③、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⑷、露筋产生原因:

①、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②、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③、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④、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处混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⑤、木模板末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为有效控制减少通病的发生应做好几方面的监理工作:

⑴、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①、水泥:

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必须具备齐全的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资料。

水泥进场后还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100%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必须首先提供3天强度报告);

②、砂石:

混凝土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到砂石产地勘察,了解有关砂石生产及运输情况,采取试样带回检验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商品砼要对厂家的生产使用原材料及生产过程予以检查;

③、水质:

拌合混凝土的水中不得存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的有害杂质和油脂糖类等。

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化学分析,合格后方准使用;

④、为保证混凝土成品颜色一致,要求施工时使用同一厂家的同品种水泥,在同一部位使用同批同期水泥。

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监督:

①、混凝土浇灌前根据检测中心出具的配合比单确定配比,并做好试配工作,并按规范要求确定好坍落度,在施工过程中条件改变时,应进行调整;

商品砼的添加材料应严格经试验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

②、混凝土坍落度按布料高度(或拖泵泵送高度)及工程部位确定,每班测坍落度两次;

③、混凝土公司的大搅拌站应建立有关材料使用和设备检修的各项台帐,以便于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和查对,混凝土公司应保证搅拌站仪表计量的准确性,为保证计量准确,应对电子秤定期进行检查核对。

另外外强剂的浓度和砂石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尤其是雨季施工,以便及时调整配合比。

⑶、混凝土搅拌、运输与布料控制:

①、混凝土浇灌前,必须经项目工地三级验收和现场监理人员验收,验收合格后浇灌通知书应由监理工程师(业主现场代表)签字后方可实施混凝土浇灌;

②、搅拌站、泵车、搅拌车应进行开工前的保养、维修工作,混凝土公司应保证施工机械完好,并做好易损配件的准备工作;

③、商品砼公司应安排修理工值班,做到随坏随修;

准备好备用的机械,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补充、替换;

搞清各机械油料的库存情况,保证施工机械用油;

④、应根据前方施工进度的快慢,及时调整开料速度。

保证搅拌车中的混凝土不得超过2小时,并做好记录。

吃饭时间根据前方施工进度随时调节混凝土用量;

⑤、混凝土公司应严格按配合比通知单配料,计量接受中心试验室的监督;

⑥、混凝土公司必须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搅拌车运输途中必须采取防离析措施,如有离析不得使用;

⑦、按规定从现场见证取样制作试块。

⑷、混凝土现场施工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浇灌前,必须仔细检查模板内的是否有杂物和泥水,以及钢筋的洁净度。

浇灌过程中严禁现场为方便浇灌而在混凝土中随意加水,从而增大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强度;

②、混凝土振捣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混凝土浇灌过程中振捣应密实,防止出现孔洞、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真正做到混凝土内实外光。

振捣过程中振动棒应做到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为宜,且不可过深,防止混凝土重复振捣出现过振现象,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振动棒要快插慢拔,以利气体的排出,插点要均匀,振动棒应避免碰及钢筋、模板;

③、混凝土施工时每层浇筑高度不得高于50cm。

在框架的柱与梁及柱梁与次梁交叉处,由于钢筋密集,应改用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筑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在浇筑柱子时,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的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根据不同施工部位的浇筑速度,确定每一搅拌车混凝土容量及出料节奏;

④、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水泥水化作用、混凝土强度增长、防止干缩裂缝的重要环节。

养护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在冬、夏季特殊环境和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应制定具体的监控措施,防止裂缝出现。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4.钢筋施工

常见钢筋工程质量问题:

柱子纵向钢筋偏位、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四肢箍筋宽度不准等。

一、原因分析:

⑴、柱子纵向钢筋偏位

①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时有碰撞柱模的情况,致使柱子总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发生错动;

②因箍筋制作误差比较大,内包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柱纵筋偏位,甚至整个柱子钢筋骨架发生扭曲现象;

③不重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垫块强度低被挤碎,垫块设置不均匀,数量少,垫块厚度不一致及与纵筋绑扎不牢等问题影响纵筋偏位;

④施工人员随意摇动、踩踏、攀登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使绑扎点松弛,纵筋偏位;

⑤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极易触动箍筋与纵筋,使钢筋受振错位;

⑥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挤歪而偏位;

⑦施工中,有时将基础柱插筋连同底层柱筋一并绑扎安装,结果因钢筋过长,上部又缺少箍筋约束,整个骨架刚度差而晃动,造成偏位。

⑵、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

因设计单位一般对框架节点柱梁钢筋排列顺序、柱箍筋绑扎等问题都不作细部设计,致使节点钢筋拥挤情况相当普遍,造成核心部位绑扎钢筋困难的局面,因此存在遗漏柱箍筋的现象。

⑶、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①、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

②、忽略了某些构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③、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

④、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⑷、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

梁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从受力角度看,是合理的,而且总构造角度看也合理。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练习梁支座处,受压区在截面下部,要是箍筋弯位于下面,有可能被钢筋压开,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箍筋弯钩放在受拉区,这样做法不合理,但为了加强钢筋骨架的牢固程度,习惯上也只好这样对待。

此外,实践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矛盾:

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形式的工程中,大多数是需要抗震设计的,因此箍筋弯钩应采用135度,而且平直部分长度又较其他种类型的弯钩张,故箍筋弯钩与梁上部二排钢筋必然相抵触。

⑸、四肢箍筋宽度不准

①、在骨架绑扎前未按应有的规定将箍筋总宽度进行定位或定位不准;

②、已考虑到将箍筋总宽度定位,但在操作时不注意,使二个箍筋往里或往外串动。

二、防治措施

⑴、设计时,应合理协调梁、柱、墙间相互尺寸关系。

如柱墙比梁边宽50至100mm,即以大包小,避免上下等宽情况的发生;

⑵、按设计图要求将柱墙断面尺寸线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柱墙墙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mm处用柱箍点焊固定;

⑶、基础部分插筋应为短筋插接,逐层接筋,并应用使其插筋骨架不变形的定位箍筋点焊固定;

⑷、按设计要求正确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必须牢固,绑点不得遗漏;

⑸、柱墙钢筋骨架侧面与模板间必须用埋于混凝土垫块中铁丝与纵筋绑扎牢固,所有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⑹、在梁柱交接处应用两个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

⑺、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框架节点钢筋绑扎顺序;

⑻、框架纵横梁底模支撑完成后,即可放置梁下部钢筋。

若横梁比纵梁高,先将横梁下部钢筋套上箍筋置于横梁底模上,并将纵梁下部钢筋也套上箍筋放在各自相应的梁的底模上。

再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柱箍筋一一套入节点部位的柱子纵向钢筋绑扎。

然后,先后将横纵梁上部纵筋分别穿入各自箍筋内,最后,将各梁箍筋按设计间距拉开绑扎固定。

若纵梁断面高度答应横梁,则应将上述横纵梁钢筋先后穿入顺序改变,即“先纵后横”;

⑼、当柱梁节点处梁的高度较高或实际操作中个别部位确实存在绑扎节点柱箍困难的情况,则可将此部分柱箍做成两个相同的两端带135度弯钩的L型箍从柱子侧向插入,钩住四角柱筋,或采用两相同的开口半箍,套入后用电焊焊牢箍筋的接头;

⑽、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同一组搭配二各分号是一顺一倒安装的)。

要加文字说明;

⑾、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

⑿、若分不清钢筋是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处理;

⒀、绑扎钢筋前应先规划箍筋弯钩位置(放在梁的上部或下部),如果梁上部仅有一层钢筋,箍筋弯钩均与纵向钢筋便不抵触,为了避免箍筋接头被压开口,弯钩可放在梁上部(构件受拉区),但应特别绑牢,必要时用电焊点焊,对于两层或多层纵向钢筋的,则应将弯钩放在梁下部;

⒁、绑扎骨架时,先绑扎几对箍筋,使四肢箍筋宽度保持符合图纸要求的尺寸,再穿纵向钢筋并绑扎其他箍筋;

⒂、按梁的截面宽度确定一种双肢箍筋(即截面宽度减去两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绑扎时沿骨架长度放几个这种箍筋定位;

⒃、在骨架绑扎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四肢箍宽度的准确性,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5.楼地面

⑴、提高楼地面整体效果,尽量一次施工完毕,少留施工缝,做好变形缝的留设工作,严格控制楼地面的平整度,预防楼地面起砂和裂纹是施工好楼地面的关键。

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①、基层通常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砂浆外表湿润松散、手握成团、不泌水分为准;

操作时先在两冲筋之间均匀的铺上砂浆,比冲筋面略高,然后用刮尺以冲筋为准刮平、拍实,待表面水分稍干后(禁止用水泥吸水催干),用木抹子打磨,要求把砂眼、凹坑、脚印打磨掉,操作人员在操作范围半径内打磨完后,即用纯水泥浆(水灰比约为:

0.6~0.8)均匀涂在面上(约1~2mm),在用铁抹子抹光。

向后操作时,在水泥浆初凝前完成;

②、二遍压光:

在水泥浆初凝前,即可用铁抹子压抹第二遍(此时人站在上面有脚印但不下陷,要用水泥袋纸包裹平整木板垫脚),要求不漏压,做到压实、压光;

凹坑、砂眼、脚印都要填补压平;

③、三遍压光:

在水泥砂浆终凝前,此时人踩上去有细微脚印,当试抹无抹纹时,即可压实第三遍,压实用劲稍大一点,把第二遍压光时留下的抹纹、细孔等抹平,达到压实、压光、压平;

④、泥砂浆完工后,第二天要及时浇水养护,必要时可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⑵、细石混凝土地面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①、具体工序为:

刷素水泥将一道;

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平(表面撒1:

1干水泥砂子压实抹光)。

由于采用细石混凝土,因此细石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要小(为细石子),地面的厚度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②、质量要求:

细石混凝土面层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表面平整度:

细石混凝土≤3;

踢脚线上口平直度≤2mm;

分格缝平直度≤2mm

⑶、板块楼地面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加强楼地面的平整度控制,严格控制缝隙宽度和缝隙平直度,预防板块楼地面空鼓,是抓好板块楼地面质量的关键。

①、材料控制:

面砖购买时应控制面砖的大小、方正、颜色的统一,严把材料质量关;

②、作业条件:

墙面粉刷完,门框、各种管线、埋件和设备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变形缝处理完并水试验无渗水现象;

③、施工要求:

根据弹好的水平墨线,打灰饼及冲筋;

浇水湿润基层再刷素水泥浆(水灰比0.5);

根据冲筋厚度用1:

2.5的干硬性水泥砂浆(以手握成团,不泌水为准)抹铺结合层,结合层应压平打实(在抹铺结合层时注意保持基层的湿润,已刷素水泥浆不得有风干现象,结合层抹好后,以人站在上面只有轻微脚印而无凹陷为准);

根据控制线先铺贴好左右靠边基准行的块料,以后根据基准行由内向外挂线逐行铺贴;

用软毛刷湿水将块料表面灰尘清除干净,在结合层上(或面砖上)均匀抹一层水泥膏后,将块料贴上,并用平整木板压在块料上用木锤(或橡胶锤)着力敲击校平正;

将挤出的水泥膏及时清干净且将缝隙凹下砖面以备最后擦白水泥;

待水泥膏凝固后,用白水泥浆填平砖缝,用棉纱将表面擦干净至不留残灰为止;

④、质量要求:

粘结牢固,无空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