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326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x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二○一三年六月

~11~

一、基本情况介绍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四川省巴中经济开发区23号,于2013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巴中艾林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以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以“立足巴中、辐射秦巴、服务区域经济”为服务面向,坚持“办学融入社会、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办学理念,着力为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逐步建立开放性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打造成具有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创业型高职院校。

学院首批设立“五系一部”,即土木工程系、财务会计系、机电技术系、信息工程系、旅游管理系和基础教学部,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会计与审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5个专业。

二、办学基本信息

(一)经费投入

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教学优先的原则,在经费投入上首先考虑教学工作的需要。

为确保学院良性发展,巴中艾林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7.6亿元,一期投资5亿元(含一期教学设备投资总额1512.7万元)人民币用于学院前期建设,学院教学经费投入总额逐年增加,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500亩,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学生公寓、运动场等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齐全,建筑面积24.36万平方米。

现有财务会计、楼宇智能化、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以及文科类专业实验(实训)室23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3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512.7万元。

拥有1个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8个标准篮球场,4个标准网球场,1个标准游泳池,在建1个室内体育馆。

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29万册,各类报刊3000余种,电子图书20余万册(1TB)。

校园网总带宽100Mbps,网络信息点数850个。

教学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现有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数据统计至2013年6月6日止)

(三)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108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

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数23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2人。

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78名,硕士及以上学位20人,“双师型”教师14人。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均较为合理。

为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学院不断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以人为本,在薪酬待遇方面大幅度向一线专任教师倾斜。

同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绩效挂钩、优劳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按需定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的用人机制,基本建立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化、相对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基本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稳定、高效、高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办学基本条件一览表

基本监测指标

综合类高职达标指标

本院数据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54

55.56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生)

≧14

20.46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6.5

10.83

生均实践场所面积(m2)

≧5.3

3.17

生师比

≦18

14.29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20

28.21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15

15.38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4000

4385.93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10

15.45

生均图书(册/生)

≧80

81.4

生均年进书量(册)

≧3

3.45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8

10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个)

≧7

9.35

数据来源:

学院后勤处、人事处、教务处、图书馆。

(四)生源情况

2013年,学院首批计划招生1000人。

招生范围主要以四川省内为主,辐射甘肃、湖南、陕西、重庆、贵州等周边省市。

三、高职人才培养过程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切实贯彻和落实高职“2+1”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学院针对行业、企业岗位需要,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基本形成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素质课、职业技能课、基本能力课、综合实践课”四大模块为主的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实践课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

为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企业行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以职业实践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技术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等特点。

依据新的课程体系,制定好主干专业课程标准,全新构建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推进专业课程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向企业延伸,使学生尽早接触一线,形成学院与企业双向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学院将逐步探索、完善更加适合学院当前发展情况的“2+1”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做好2年的在校学习和1年的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服务。

(二)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教学资源

为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院本着“平等、双赢、互利”的原则,深化校企合作,相继与西继迅达、贵州建工等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更与锦江宾馆签订“订单班”办学协议。

这些举措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开展科研及成果应用、技术服务、带领学生实习等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

学院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学院特色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等工作也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建设中。

(三)重视过程管理,提高综合素质

2013年,学院将结合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院领导评教制度、创建优良学风校风等活动,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不仅完善对教学运行的监控、反馈、整改等过程,也为学院打造校园文化提供契机。

同时,学院结合社会经济对高职人才提出的新的需求,将对《大学英语》、《就业指导》、《健康教育》等课程进行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与个人素质修养的协调发展,将在全院范围内开设综合素质院级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型文艺演出、志愿服务、五一社会实践周、大学生三下乡、义务献血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聚焦学生成长,创造保障条件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学院将从2013年开始对《入学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进行改革,结合专业、职业的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内容,充分让学生对个人、专业、职业、学院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院加强对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建设,制定并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及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认真落实奖助学金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将极大地保障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自2013年首批招生开始,学院将认真研究、探索、践行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在获得基本能力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学院将长期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借鉴同类兄弟院校的课程教学经验,将不断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改革,积极落实证书培训、考试与人才培养计划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3年,学院将坚持以职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与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016年,我院首批毕业生人数将达1000人。

目前,首批开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会计与审计、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已与30多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预计就业率达97%以上。

五、社会服务

首先,为发挥学院资源优势,回馈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各专业发挥专业优势,组织教师对达芙妮等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员工培训服务,得到了单位的一致好评;其次,学院将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积极开展校内外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证工作,将与巴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合作协议,在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就业信息支持、科研合作等方面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开展全方位合作;最后,学院在加强校企依存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将进一步探索。

六、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创新尝试与主要措施

(一)理论研究

自2012年学院筹建以来,学院就对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并在校企合作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坚持将“2+1”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融入学院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

将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通过三年的学习在毕业时不仅能够取得一个毕业证书,还能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重在强调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2013年,学院将逐步探索高等职业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大三毕业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保证学生离开学校而不离开教育,离开教室而不离开课堂,确保三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全面性,促使学生成才和就业。

(二)主要措施

1.优化专业设置,重视专业建设

学院在充分考虑自身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在五年之内,着力搭建以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重点专业为龙头,做大、做强土建施工类、电子信息类、旅游管理类专业,拓展交通运输类、农林技术类等其他学科专业为补充的专业结构体系。

2013年,学院首批开设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会计与审计五个专业,并结合社会需求和学院办学实力申报建设新专业。

2.践行内培外引,打造师资队伍

学院为解决目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亟待提高以及管理滞后等问题,学院积极研讨,转变观念,一是开展招聘活动,广纳贤才,补充优秀教师及各行业能工巧匠到学院教师队伍中,加强师资力量;二是认真进行岗位特征分析,编写了岗位说明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岗适配,人尽其才;三是组织开展各类型的校内外培训,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四是调整薪酬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五是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编写了学院《员工手册》,构建和谐的组织文化;六是充分发挥民办学院的灵活机制,加大投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在教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锻炼教师。

3.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学院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努力推进产教结合,实现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执着、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着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课程教学设计,融“教、学、做”为一体,着力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企业一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合作,将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延伸至学生实习一线。

4.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文化育人

精心选择基本能力课程和基本素质课程,以必修课程的性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全院范围内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行职业技能拓展证书制度;配合专业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程教学活动。

5.重视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2013年,学院将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探索校企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