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318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doc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

1.我国现代的高等教育一般追溯到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2.高等教育学是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4高等教育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三种类型。

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

5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

6..1984年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审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7..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价值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第二章

8.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准计算,它成立于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

属于学生型大学。

9.巴黎大学是典型的教师型大学。

10.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

11.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

学位原来的意思是“任教执照”。

12.多选:

中世纪大学的特征有:

1,自治性,加拿大学者许美德说:

“大学一旦失去自治和成为教会或国家的卫道士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它的高水平的学术地位和可贵的社会批评职能”,2,国际性,(使用拉丁语)3,民主性,4,职业性,中世纪大学注重人文教育,钻研古典学科和神学5.浓厚的宗教色彩。

13.从17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

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

14.洪堡的大学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1)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

(2)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

15.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出现、威斯康星大学和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这个时期,现代大学的职能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两项职能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

16.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

1,地区性,2,开放性,3,多功能性,4,灵活性,5,实践性。

17.体现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与威斯星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

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

18.马丁*特罗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为准绳,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院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在50%以上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第三章

19.西周的“五学之制”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正式设立大学的开端,是中国高等教育由萌芽走向雏形的表征。

20.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目的上凸显人伦教化。

2,教育体制上实行官私并存。

3,教育管理上注重名师掌权。

4,课程内容上突出儒学为尊。

5,教学方法上崇尚自学讨论。

21.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的标志。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也是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的国立大学,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实行了的学制,奠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形态。

22.蔡元培改革北大的主要举措是实行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五育并举、倚重研究。

23.壬戊学制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现代发展阶段。

壬戊学制涉及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影响最大的中小学改革方案是将“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

壬戊学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转型的标志。

24.所谓大学理念,乃指人们在观念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系统的教育观念。

大学理念包括大学理想、大学信念、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目标等成分。

其中,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

25.最早系统而专门探讨大学理念的是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家纽曼。

纽曼的《大学的理念》是专门论述大学理念的第一本系统的学术著作。

26.选择:

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宣告创立,这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27.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教授治校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

28.培养精英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培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基本层次。

29.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

1,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

2,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3,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4,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诱发了高等教育市场化观念。

30.当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

31.选择:

所谓教育目的,是指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何种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规格和质量要求的预期规定。

高等教育目的的实践价值是什么: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32.个人本位论是什么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3,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促进人性的完善,而非先就公民。

33.社会本位论,主张高等教育应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而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

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的目的除了促进社会发展而外,没有其他更高的目的。

3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公民,而非培育人生。

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仍然是以社会本位论为主导的。

34.(判)用个人本位论取替社会本位论,或者用社会本位论贬低个人本位论,都是片面的二元论,都无助于制定正确的高等教育目的。

35.所谓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发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心的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教育目的观。

所谓科学主义高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功利主义为指向的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主张。

36.所谓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3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素质的完整的发展,2,人的素质的和谐的发展,3,人的素质的多方面的发展4,人的自由的发展。

38.判断:

大致年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经历了从培养“劳动者”培养“人才”、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公民”主转变过程。

39.培养人是高教的最高目的,是我国高教目的的核心要旨。

第五章

40.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

就是回答高教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

41.(判断)高等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判断)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

42.教育民主化已成为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包括了两个方面:

教育平等与教育参与。

43.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创立把学术研究引入大学。

44.高等学校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

45.在赠地学院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康乃尔大学的建立和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尤其是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思想及其实践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思想和实践正式形成的标志。

46.中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和汉朝的太学。

我国近代大学的创设,肇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1898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最完备的公立大学。

第六章

47.所谓通才教育,通常指培养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的教育,而从人才学、教育学业的角度,则是培养横向型人才,即知识面较广、发展较全面、活动领域较宽的人才的教育;所谓专才教育,则指培养对某一专业甚至一个小专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知识面较窄的人才的教育。

48.判断:

纵观历史,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

49.1862年,颁发《莫雷尔法案》,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脱离社会、穷究学术的单一、封闭的办学格局,使高等教育向着多样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50.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

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它们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主要的区别则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

选择

51.美国马丁.特罗提出:

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教育阶段。

52.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都具有区别于英才教育的共同本质特点:

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

判断:

大众教育虽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延比普及教育广。

普及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大众化程度最高的一种。

53.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大致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另一种是日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

54.科学教育是指通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演示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辨认客观事实,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形成认识和改选世界的能力的教育。

包括四方面:

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55.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56.判断: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57.人文教育也包括四个方面:

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方法、精神。

58.19世纪中叶以前的教育基本都是人文教育或者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

中世纪大学是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源头,主要表现为人文教育。

59.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

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拉图“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

60.教育平等的主要表现是:

1,就学权利平等2,教育条件平等3,教育过程平等4,教育结果平等。

61.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是:

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第七章

62.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种类学校的系统。

具体包括:

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

63.选择: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在于:

1,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社会的政治制度3,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64.综观世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65.1951年新学制的确立明确了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的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

66.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建立于民国时期,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教育部颁布了《学位分级细则》,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67.目前世界各国的招生制度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即证书制和高考制。

68.我国招生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

1,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2,高考制度的改革将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渐建立更加灵活的为考生、家长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生考试制度。

3,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更要一环。

第八章

69.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系。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地区结构和管理结构等。

70.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关系。

前两者通常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