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242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第二讲作业.doc

第二讲作业

一、填空题

     1、预警对象可分为     群体对象    和    个体对象       。

     2、存在  心理危机        倾向与处于     心理危机      状态的学生是关注与干预的对象。

     3、心理危机者一般表现为     情绪剧烈波动认知      或  认知   、 躯体    、   行为  等方面有较大改变,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正常的生活模式。

     4、传统的预警方法多采用     事件跟踪      的方法,现在则更加重视    预警指标       的方法。

     5、常用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指标包括   人际交往指标      、     个体发展状态指标     、 社会环境指标         、    负性情绪指标     。

     6、   预警信息评估        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关键。

     7、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   早发现   、  早通报      、 早评估      、 早治疗      ,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8、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严肃的工作,它包括以下程序   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    、  学生资料的搜集   、    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   解释    等。

     9、学生资料的搜集方法主要有  观察法     、 自述法      、 谈话法      、   问卷法    、   作品分析法    和 心理测验法      等。

     10、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   文本式      和    电脑软件式     。

     11、心理档案建立之后,在研究上,要做到   共性    研究与   个性    研究相结合。

二、简答题

     1、群体对象和个体对象分别指什么?

答:

群体对象是指具有某类相同特征,条件和情况相似的特定的某一类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贫困学生

(2)新生(3)毕业学生(4)失恋学生(5)优秀生(6)独生子女(7)复读生(8)患有重大身心疾病的学生(9)受到行为违规困扰的群体(10)其它特殊学生群体。

个体对象是指受某些刺激,具有某些人格特征,家庭、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较差,行为表现有偏差的不特定的个人。

这些个体可能是因家庭突然发生重大变故、受意外刺激而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也可能是一些内向、思维方式特别、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的学生,以及在成长经历中有过轻生的记录,最近又遇到新的挫折或在心理测试中表现出较强的狂躁倾向和反社会倾向者。

     2、什么是预警指标?

答:

预警指标是依据对预警对象(事件、个人)的情况建立一套有监测功能的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预警指标,利用某种理论与经验,分析确定预警对象与危机情势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进行危机早期预测。

 3、预警信息评估包括哪些方面?

答:

(1)评估危机者的精神状态:

是否达到平衡、稳定状态;

(2)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

危机个体的认知(思维方式)、情感(感受或情绪反应)以及精神活动(行为)处于何种水平;

(3)评估危机的时间因素:

是一次性的还是反复发生的;

(4)评估危机个体的情绪承受程度或应付能力。

也可以从危机环境分析和预警信息分析的角度对预警信息进行评估。

      4、心理危机产生后常见的突出反应有哪些?

答:

抑郁:

表现为悲哀,严重者会自杀。

麻木:

起初表现为冷漠、茫然,随后消极情绪会爆发。

焦虑:

表现为害怕、忧虑和恐惧紧张。

假装适应:

表面似乎很稳定,但潜在着爆发的危险。

     5、心理危机产生后当事人在情绪、认知、行为及躯体方面分别有哪些表现?

答:

情绪反应

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

认知方面

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反应力减慢,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推理、判断问题。

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复知觉。

行为改变

不能专心学习工作或劳动;逃避现实;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具有粘着性;与社会的联系遭到破坏,可发生对己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如一些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产生;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此外还有社会退缩,放弃以前的兴趣等。

躯体方面

表现为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

当学生出现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表现时,我们认为该生出现了心理危机。

     6、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实施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

答: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1)确定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

(2)学生资料的搜集

(3)测量结果的统计与解释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

3、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录入制度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

     7、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心理档案的内容,又称心理档案的项目,是指能从中揭示或了解到的有关学生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等材料。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

学生心理档案的构成有下列几部分内容:

①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诊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一般资料

主要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年级、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

l  身体状况

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既往病史、各个时期的体检表等。

l  学生的家庭情况

如,家庭成员结构、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家庭居住环境、对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概要评价、本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重大变故等。

l  学生的学习情况

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含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担任班干部情况、获奖情况等。

l  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

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各种心理测验及诊断结果

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心理特征。

根据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选择以下心理测验:

l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主要用于量表学生的各种临床疾病。

l  《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

主要用于测量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障碍,以及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种类和程度。

l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或《卡特尔联合性智力测验》(CCT):

主要用于测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发展水平。

l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主要用于诊断学生的性格特征。

l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主要用于诊断学生的气质特性及气质类型。

l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主要用于诊断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

l  《学习适应性量表(AAT)》:

主要测量目前学生学习的适应状况,寻找目前学习状况的成因和存在的问题。

l  《人际交往量表》:

包括学生和家庭的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

l  职业咨询测验:

职业定向测验(BEC)、职业兴趣测验(BEC),主要了解学生对各种职业的态度及择业趋势。

②心理咨询记录

咨询时间、主诉内容、观察印象、交谈情况、心理问题的性质、疏导措施及效果评价、反馈信息,接待人员等。

③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资料

主要包括学生自身材料,家长、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各种鉴定、评语。

④综合印象

有无兴趣特长、同情心强弱、生活变故、消极情绪表现、心理创伤史、失眠情况、轻生意念、自我对身心健康状况的评价、以往接受咨询或治疗史、需要咨询的问题等。

     8、学校在具体建设与实施危机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

1、领导重视是前提

要让学校领导充分了解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意义与功能、内容与机制,使他们对预警工作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认识到预警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将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列入工作日程,最终保证此项工作顺利、扎实、有效地开展。

2、重视硬件建设与经费投入

建设和实施心理健康问题预警系统,使其在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解决硬件建设与经费投入问题。

3、加强心理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当处于预警系统中的教师不仅自身心理素质高,而且专业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时,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实效,起到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作用。

4、利用各种资源

构建心理健康问题预警系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是个全民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能解决学生所有的心理问题的。

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将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地开展工作。

5、持之以恒

心理健康问题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否则就可能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总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早期预测,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为下一步的准确决策、制订计划、实施危机干预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是建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初衷,也是为学生营造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