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课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228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学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学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学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学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课稿.doc

《学前教育学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课稿.doc

《学前教育学》课程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

上午好!

我是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

范黑龙。

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学前教育学》。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他们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初步形成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能胜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我们开设了《学前教育学》课程,就是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性质

为了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而学前教育学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的作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同时应具有从事学前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初步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熟悉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

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课程、游戏等活动的技能;与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专业修养。

3.课程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学》,先修课程的学习为《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提供了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的依据和必要的理论基础。

后续课程有《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等,《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的提供了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

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中,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为根基、以理论的实际运用为目标”的理念。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精讲基本理论为主,同时注重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应用,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使本课程的教学,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

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逐步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5.课程内容选取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二个模块:

概论模块(12学时):

学前教育概述、学前儿童与教师、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内容、学前教育方法;分论模块(20学时):

学前教育环境,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活动,学前教育与小学、家庭、社区,学前教育评价。

课程内容学时安排

课程共32学时,讲授18学时,实践教学活动14学时,主要的实践形式是讨论、观摩教学视频、见习。

具体学时安排情况为第一模块共3章,讲授12学时;第二模块共5章,讲授20学时。

6.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

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因为这是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就是一位学前教师,一位专业人士,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对象、自己的职业,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难点:

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

因为一方面学生初次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经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学生习惯了中学的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的记忆,不善于理解。

解决方案:

通过讲解、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理解、消化抽象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做到活学活用。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材料

(一)教材选用

学前教育学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体系中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其教材也比较经典,且各有千秋。

我们根据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选用《学前教育概论》(桂景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作为指定教材。

此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的特点: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处配有“相关链接”、“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栏目。

参考教材

为了各取所长,我们还将两本学前教育学教材作为我们的参考教材:

其中一本是由郑建成主编200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学》(特点是理论丰富、资料详实)和其二是由虞永平、王春燕主编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学》(其特点是反映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的新成就,重点突出,有详有略)。

扩充性教学资料

此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扩充性教学资料,相关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案例,为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更好地补充课程内容。

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杨晓平、李静主编《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柳阳辉主编《幼儿教育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在教学实践中,还积累了丰富的幼儿园教学方面的资料,包括幼儿园见习观摩教学活动视频、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视频或光盘资料,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本着“理论必需、满足实践需要”的原则,对基本理论知识采用讲授的方法。

同时,根据课程中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基本的教学方法,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对重要的理论知识采用讲授的方法。

通过深入讲解,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学前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案例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小组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模糊的理论知识点,适当采用小组讨论法。

教师先设疑置惑或由案例导入,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观点碰撞、思维激荡中消除不正确的观点、不科学的概念,逐渐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规范的理论知识。

演示法:

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演示法,具体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清晰地感知知识点。

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演示内容,教师结合演示进行讲解,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

如在幼儿园课程部分,为增进学生对抽象的课程理论和实施环节的理解,播放幼儿园“方案教学”的视频,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去观看、分析和领悟。

见习观摩是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观摩幼儿教师组织活动,然后进行分析评论。

通过观摩教学活动,学生积累了感性经验,提高了学生设计、组织、指导和评价学前教育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

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图片、图表等)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认真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补充和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学前教育活动视频,使教学更加直观。

此外我们利用兄弟学校《学前教育学》精品课程网站,利用其丰富教学资源,包括案例集、习题库、实训指导、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料。

(三)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

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条件,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内实训室。

陆续建成模拟实训室、蒙台梭利训练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感统实训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7个专业实训室。

本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开展模拟幼儿园活动。

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见实习进程和实习效果。

我们和幼儿园合作,建立了六一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商业幼儿园、民生幼儿园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学生见实习的场所,为学生见实习、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了保证。

这些幼儿园均为省级、市级优质幼儿园,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连云港幼教界享有盛誉。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占70%,平时作业20%,学习态度10%,

(五)主讲教师

本课程由三位教师主讲,其中两位老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硕士,而且有海外学习培训的经历。

一位老师是教育学教授。

(六)教学效果

教学中,通过系统、清晰的讲解,借助图片资料和活动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渗透新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评价

2.学生获奖

(七)课程成果

1.教学研究成果

2.教学研究论文

四、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学情分析

2.学法指导

五、教序程序设计

以《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设计》为例说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和范围。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科学、正确地选择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

因为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合幼儿呢?

什么样的内容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教学难点:

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范围

虽然掌握了选择幼儿园内容的标准,但如何操作,具体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这是一很难把握的问题。

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4.1新课导入

多媒体呈现案例:

幼儿园一次艺术活动《中华文化艺术——京剧脸谱》,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从而引出课题内容。

4.2理论讲授

结合案例讲解分析幼儿园选择内容的标准、范围、及注意的问题。

4.3实际应用

展示幼儿园选择内容的实例;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尝试自主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分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借鉴;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指导解疑。

4.4总结及布置作业

请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内容及依据;教师点评。

将自己选择的内容进行设计,模拟幼儿园活动。

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范黑龙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