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178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doc

2015年第9期

No.9,2015

(总第291期)

EDUCATIONEXPLORATION

SerialNo.29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尚大军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西安710048)

摘要: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概念不清、内涵不明、课程体系不完善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通过梳理发展历程、探索概念内涵,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素质模型,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时间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0845(2015)09-0086-05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最

早兴起于美国。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MylesMace)教授开设了一门《新创企业

管理》课程,这被看作是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首次出现。

目前,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学术和理论体系,其相应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也比较健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清华大学于1998年主办的全国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

此后,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以及地方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前者简称为“大挑”,后者简称“小挑”)将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向高潮。

目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

收稿日期:

2015-07-19

基金项目:

西安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y1304);西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4FZ001)

作者简介:

尚大军(1981-),男,湖北十堰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研究。



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成功举办了13届,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也已举办了8届。

2002年4月,教育部批准9所高校成为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

随着一系列关于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大学生创

新创业教育进入了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多元化探索阶段。

2010年5月,教育部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大

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强调“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深化,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特别是随着始于1999年的“大学扩招”的持续进行,中国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已经由扩招前

—86—

(以1998年为准)的33.75%提高到2014年的74.33%,2013年更是达到峰值76.09%(如图1)。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继2009年达到611万人后,2010年为631万人,2011年为660万人,2012年为680万人,2013

年为699万人,2014年更是首次突破700万人“大关”,达到727万人。

而根据教育部的估计,2015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49万人,于是大学生就业成为近年来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

题之一,出现了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年)、“史上更难就业季”(2014年)等现象(如图2)。

图11998-2014年高考录取率

图21999-2015年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和教育

部网站数据整理

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还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概念不清、内涵不明、课程体系不完善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的知识体系,更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而且有助于发现高等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从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使其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加之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使大学生找工作难、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意识,还可以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其走向企业、走向社会的适应期,使其在充分掌握创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缓解社会的就业压



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尽管起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但创新创业教育却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国外学者经常使用“创业教育”来代替“创新创业教育”。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重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新素质培养,而是因为他们早已把创新看作是创业的必备素质,把创新教育看作是创业教育的必需环节。

目前,对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已经比较明晰了,即所谓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等;而创业教育则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以及开创某项事业、策划某项活动或推广某项产品的能力等。

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学术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叠加与融合,与专业教育、基础教育的关联度不大,因为与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传授某门具体课程的知识或技能,因而将创新创业教育划入第二课堂的范围;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简单理解为创办企业、开办公司,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限定为具有创业意愿且具备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一少部分学生。

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包括却不限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的有机融合(如图3),其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与内涵:

1)覆盖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仅面向那些敢于创新、意欲创业的学生,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2)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主创业、开办企业,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而不是只在高年级同学中开展,应是全程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

图3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结构

—87—

综合以上分析与阐述,本文试图给出一个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覆盖全体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等)和创业素质(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以及开创某项事业、策划某项活动或推广某项产品的能力等)为总体目标,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开展相关实践、模拟、体验教学环节,在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模型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弄清楚学生到底能够从创新创业教育中得到什么,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到底需要做些什么。

这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

基于此,笔者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模型(如图4)。

谋略决策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独立工作能力、业务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领导感召能力等。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任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学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如此。

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内容建设与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到课程性质划分,从课程资源开发到授课品质管理,以及课程经费投入和运作保障体系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本文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课程论的观点,并融合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如图5)、课程结构体系(如图6)和课程时间体系(如图7)。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

图4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模型

在这个素质模型里面,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1.创新创业品质和人格

主要是指个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其中高度的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充分的自信心、办事坚决果断、性格坚韧不拔、情绪稳定乐观和勇于承受挫折等是这方面的重要体现。

2.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

主要是指创新创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术知识、相关行业知识、人文社科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融资运作知识和公关礼仪知识等。

3.创新创业能力和领导力

主要是指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能力和



图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创新创业在当前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的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持续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能够转变观念,意识到创新创业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自身生存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应自觉增强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2)创新创业品质熏陶

在创新创业素质模型里,高度的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和充分的自信心等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品质,通过对学生进行自强自立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在具有一定风险意识的同时,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在敢于尝试和冒险的同时,能够承受一定的挫折和失败,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锲而不舍的品质。

(3)创新创业知识积累

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一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同样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而且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没有一定的

—88—

专业背景和基础知识,不可能看清相关领域的发

个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展现状,更不可能把握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而仅

有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企业管理知识、市场运作

知识和公关礼仪知识等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可

或缺的因素。

(4)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从事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综

合能力,既能够独立工作,又能做到团队合作,从

容应对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此外,

图6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

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与他人的沟通和协调以及

(1)知识与学科课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