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0081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

《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病句公开课Word格式.docx

5、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

6、他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4、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5、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

6、他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辨析方法:

分清句子结构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①“进口彩电”

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②“学生家长”

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3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修饰对象有两个造成歧义。

尤其注意数量、多定、多状、多补的情况。

1、三个县里的干部出席了这次大会。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

3、有着20多年历史的国佳集团和兴华公司,不仅拥有强大的国际资金支持,而且拥有规避经济风险的成熟加盟模式。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位”“所”等修饰“领导”或“学校”。

•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要建成投产。

•“一个”既可修饰“外商”,也可修饰“木材加工厂”。

判断修饰语的修饰对象

4.词类不同造成歧义

①“我要炒肉丝”

“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

②“饭不热了”

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

“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

5.词语含义、多音多解造成歧义

(1)“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2)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

(“锁”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

 

(3)这个人好说话。

(“好”即可读作hà

o,“爱好”、“喜欢”的意思;

也可读作hǎo。

“易于”、“便于”的意思.

(一)词义两可

1、他背着父亲跑出城,路上得到了“110”巡警的帮助。

(“背”字是多义词,有“背在背上”义,也有“不让别人不知道”义)

2、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

晚上来的人喝。

(05天津卷)

(“晚上”是多义词,有“天黑之后”义,也有“迟上来”义)

3、我家养了一些杜鹃。

杜鹃,既是一种花,也是一种鸟

4、我要学习文件。

是“学习文件”,还是“学习的文件”?

5、我校图书馆收藏了鲁迅的书。

到底是鲁迅写的书,还是鲁迅收藏的书?

6、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

锁,即是名词,也是动词

1、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时,只有我跟他学过钢琴。

“跟”字既可以作连词,相当于“与”;

也可以作介词,相当于“向”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作连词时,他背“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人,作介词时他背着“总经理”一人,表意不明

辨明多义词词义

介词引领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1、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对“报案人的行为”还是“围观者的行为”,表述不清。

 2、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对“护林员的行为”还是“林业局的行为”,表述不明。

(四)读音两可(多音字)

(1)这个人好说话。

(“好”读hǎo,是“容易”的意思,

读“hà

o”,是“喜欢”的意思)

(2)到2007年底,小王还贷款一万元。

(“还”读“haí

”,是“仍”的意思;

读“huá

n”,是“归还”的意思。

辨析多音字读音

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省略不当

①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个“的”字,使文意中心可以前移,造成歧义。

既可理解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一事气愤;

也可理解为对护林员揭发这个问题的行为气愤。

加上这个“的”字,中心限制在“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上,文意就明确了。

②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

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

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

1、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究竟是“张原”还是那位“老人”呢?

不明确。

2、张翔剪了一个纸人,在蜡烛前左右移动。

“在蜡烛前左右移动”的是“张翔”还是“纸人”意思不明确。

3、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们打扮得漂亮些。

找主干

7、在口语中由于轻重音不同也可造成歧义

“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

“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

“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8“表意不明”还有“指代不明”的情况:

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2、小张告诉我说,等他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他”可指代小张,也可指另外一个人。

⏹3、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湖北卷5D)

⏹4、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全国卷Ⅱ4B)

⏹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

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哭泣改为哭诉。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1、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2、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4、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04全国卷)

确认代词所指代的对象是否明确。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表意不明)

1、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

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91年)

2、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6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湖北卷5A)

 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 7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江苏卷4B)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8、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天津卷4C)

9、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全国卷Ⅱ4C)

⏹晚上-来”与“晚-上来”结构不同,意义不同。

⏹“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

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10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全国卷Ⅰ4C

“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11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全国卷Ⅱ4D)

⏹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

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1、[2012山东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A、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

B、句式杂糅。

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防止”等意义的词语。

D、表意不明。

“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

2.(2005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3、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2006浙江卷)

•4、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2006四川卷)

•5、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6、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2007安徽卷)

•3.表意不明,“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歧义,究竟是“我”还是“你”,可以在“还是”前加“你”。

•4.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主要问题在第二分句。

其一,不是“早餐的营养”“应提供”,而是“早餐”“应提供营养”;

其二,“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由于语序不当造成歧义,应该为“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总量三分之二”。

全分句改为“早餐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总量三分之二的营养”。

•5.“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

表意不明。

改为“看了近十天的报纸”或“看报纸看了十天”。

•6、“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江苏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浙江的部分地区”。

•13、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2011江苏卷】

•14、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2011广东卷】

•15、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2008安徽卷】

•13、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可以理解成“本校的其他领导”,也可以理解成“别的学校来的领导”。

•14、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

•15、“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

“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表意不明

歧义:

词义两可

停顿两可

修饰两可

读音两可

省略不当

指代不明

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

表意不明的常见类型及辨析方法:

1、指代不明——确定指代对象

2、词义、读音两可——辨别多音多义词

3、停顿两可——分清句子结构

4、修饰两可——判断修饰语的修饰对象

5、省略不当——找主干

歧义”怎样诊断?

1.利用重音法。

如04′广西卷中“教师节时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物送祝福”重音落在“别”上面是说礼品、祝福都别送;

落在“祝福”上面是说只送祝福。

2.停顿切分法。

停顿位置不同句意便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

如“我写不好。

”停顿在“写”后,表示不赞成自己写;

停顿在“我”后,表示没有把握。

3.结构划分法。

结构划分不同,句意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

如“我要炒肉丝"

“炒肉丝"

划成动宾结构,意为要干什么;

划成偏正结构,意为怎样的肉丝。

4.增换词语法.增、改个别词语,句意就不同,必有歧义。

如“我看见老张很高兴。

”“很”前加“后”意为“我”很高兴;

句末加“的样子”指“老张”高兴。

5.解释词意法.适用提有多义词的句子。

对词义理解不同句意就不同,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句中“和”作连词是说他把两人都瞒了,作介词是说只瞒总经理。

6.改变词序法.主要是对“方位词+动词+名词"

的句子通过改变词序并结合“增换词语法"

来诊断。

如“桌上摆着饭菜"

可以理解为“饭菜摆在桌上"

(表存在,强调位置,着眼点是空间),也可以理解为“桌上正在摆饭菜"

(表动作的持续,着眼点是时间)。

[巩固训练]下列病句歧义在哪里

1、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3、李铭还欠款1000元。

4、小李说:

“老王这人真黑。

5、他在火车上画广告。

6、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7、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8.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9.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10、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11、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

12、一位同学悄悄告诉我,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

  13、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14、不几天,刘备率领大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刑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15、县里来通知说,让赵乡长3月15日前去汇报。

  16、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五.解法探究

(1)望见“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2)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3)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六.同步练习

1.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

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年轻学科的带头人)

2.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

“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

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3.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既可理解为“风格”和“语言”都要保持与原作的一致,也可理解为“风格”与“语言”之间要保持一致。

4.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5.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这句可有不同停顿:

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6.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7.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于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

读者难以捉摸)

8.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9.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10.从清理结果看,全省地、厅级干部,住房面积在规定标准以下的、在标准范围以内的和超过标准的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严重的占百分之八。

(“其”指代不明。

“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存在歧义。

全句可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超标者的百分之八”,或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全省地、厅级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八”。

1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12.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人6米深的井里。

(“著名航天专家”是“梁启超”的定语,还是“粱思礼”的定语、不明确)

七.错题归纳,总结反思,

八.巩固练习

1.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

2.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3.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它的传播”它指的是“中国皮影戏”而不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4.有人认为,不少电影剧本浮在生活表面,对题材挖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指示代词“这”指代范围不明导致了这一语病。

将“这”改为“这种状况”;

搭配不当,“电影剧本是最大障碍”不能搭配,)

5.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同样的担心”指代不明)

6.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杀野犬、狂犬呢?

7.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

8.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江苏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浙江的部分地区”。

9.“东北小品火起来了!

”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由于语序不当导致表意不明“……小品演技及其效果”的“其”指代不明,应改为“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演技及其小品效果”,让“其”指代喜剧演员。

10.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然而”表示对前半句话的转折,而“事实是最好说明”却承认了前面的偏见,可改为“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或“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

11.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

12.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还是“索尼公司的产品”?

13.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义,“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

14.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还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表意不明确。

15.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各种”修饰“民族”还是“体育比赛”,表意不明。

16.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

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17.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18.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19.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20.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

21.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或“老师和你一起去”。

22.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23.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

24.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歧义,究竟是“我”还是“你”,可以在“还是”前加“你”。

25.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