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003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2015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心理学模拟题

(一)

考试时间:

120分,满分:

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9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申斯基B.桑代克C.卡普捷列夫D.廖世承

【解析】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2.()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教学过程

【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录音、录像等。

教学媒体往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计算机等。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生心理B.教师心理C.教学心理D.学习心理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以及根据学习心理规律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4.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其年龄跨度是()

A.0-2岁B.2-7岁C.7-11、12岁D.11、12岁以后

【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跨度是7-11、12岁。

5.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尊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等。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6.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讨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解析】男女智力的总体说平大致相等,但是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7.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B.4岁C.6岁D.8岁

【解析】心理学的研究证明,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该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为最佳,9岁(小学三年级)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期。

针对这一特点,教育者应当加强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提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小学】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别”。

学习的结果是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即形成各学科领域的类别编码系统。

8.强调儿童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学习理论是()【中学】

A.完型-顿悟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

第一,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第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第三,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

【解析】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小学】

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解析】意义学习的实质:

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所谓实质性的联系,即非字面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

一旦新旧知识建立这种实质性的联系,学习者就可以用不同形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非人为的联系指内在联系而非任意性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了某种合理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10.按照加涅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中学】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解析】智慧技能的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又称过程知识。

按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不同复杂速度依次分为:

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智慧技能。

11.小明为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小学】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求知欲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

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

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属于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

为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11.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中学】

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间接动机

【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

外部动机是由个体以外的诱因而引起的学习动机,例如物质奖励、外部声誉、地位等。

1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

【解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13.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

A.100%B.150%C.200%D.80%

【解析】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的程度为150%)。

1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

【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5.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

【解析】任务难易属于外在的因素。

16.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

“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题干陈述符合负强化的概念。

17.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奠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8.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

【解析】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

场独立型是指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

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与数学,能够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易受到暗示。

场依存型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

场依存型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常常依赖外部反馈。

19.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布鲁姆C.朱志贤D.柯尔伯格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20.有益于提高思维积极性的动机强度是()

A.强的B.弱的C.适中的D.两头的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21.()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B.斯金纳C.班杜拉D.皮亚杰

【解析】基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积极强化原理设计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

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学生的错误率降低。

22.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解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布鲁纳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23.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度D.以上均不是

【解析】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唯一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是努力。

24.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解析】12-18岁属于初高中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

25.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

【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

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基于这一理念,布卢姆等人主张,要将学习任务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

26.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是()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解析】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

也称非特殊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

如运算技能、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