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981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do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纲要(第一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国华

【1】本资料仅供参阅交流,涉及商业目的均需作者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2】本资料总结的均是学术界较为权威或者较为新颖的观点,不代表作者观点

【3】各理论观点中均尽量标注出原作者或者发展该理论的主要作者

【4】研究使用时,敬请查阅原作者文献或原始文献

【5】在Word视图选项中可以点击“文档结构图”,便于浏览目录

【6】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为转载或者引用

【7】本资料难免遗漏诸多理论观点和相关知识点,敬请批评指正

【8】其余事宜请发邮件到zhuguohua2004@

目录

1. 传统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特点 4

2. 非政府组织定义 4

3. 非政府组织发展指导理论 4

4. 非政府组织发展实践 4

5. 非政府组织基本属性 4

6. 非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体系关系 5

7. 个体组织化发展阶段 5

8. 国家能力 5

9. 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 5

10. 国家与社会关系 6

11. 广义公民社会概念分野 7

12. 公民精神 7

13. 公民社会核心问题 7

14. 公民社会概念 7

15. 公民社会学科差异 9

16. 公民社会要素 9

17. 公民社会领域分法 10

18. 公民社会基本价值 11

19. 公民社会基本原则 11

20.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阶段 11

21. 公民社会理论体系发展历程示意图 13

22. 公民社会理论体系研究转向 13

23. 公民社会理念 14

24. 公民社会指数CSI 14

25. 公民社会的学科分析视角 15

26. 公民身份理论 15

27. 公民文化 15

28. 公民意识 16

29. 合法性 16

30. 近代市民社会两次飞跃 16

31.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16

32. 善政与善治关系 17

33. 善治 17

34. 善治的实质 17

35. 善治的因素 17

36. 全球公民社会分类 18

37. 全球治理模式 18

38. 区域社会(社区)特点 18

39. 人类社会结构分化 18

40. 社会组织与人类社会领域对应关系 19

41. 社会分层 19

42.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 20

43. 社会主义与公民社会 20

44.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 20

45. 市民社会概念 20

46. 市民社会发展阶段 21

47. 市民社会发展源流 21

48. 现代市民社会 22

49. 现代公民社会 22

50. 新型政治制度 22

51. 制度化衡量指标 22

52.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阶段 22

53.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模式 23

54.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23

55.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特点 23

56.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制约因素 24

57.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原则 24

58. 中国公民社会构建 24

59.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阶段 25

60. 中国公民社会体系内涵 25

61. 中国公民社会体系发展阶段 25

62. 中国公民社会体系发形成原因 25

63. 中国公民社会体系特点 26

64. 中国公民社会体系分层现象 26

65. 中国市民社会向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过渡 26

66. 中国市民社会理论发展阶段 26

67. 自由的基础 27

1.传统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特点

【1】重国家轻社会、重权力轻责任、重德育轻法度、重人治轻法治、重秩序轻人权

具体内容参见王振海《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

【2】

2.非政府组织定义

【1】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

(1)组织性;

(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Salamon,1993)教授

【2】

3.非政府组织发展指导理论

【1】自由多元主义理论。

托克维尔所说的社会,具有一只独立的眼,监督着国家。

限制国家行动的范围,保护社会免受国家的任意干预,创造一个具有实质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我管理的社会空间,这就是自由的、多元主义的公民社会的主要诉求。

【2】法团主义。

与多元主义下社团组织及其与国家关系的情形有别,法团主义具有如下特征:

1)在某一社会类别中社团组织的数量有限,因此形成非竞争性的格局;2)社团一般以等级方式组织起来;3)这些组织要么由国家直接出面组建,要么获得国家的批准而具有某种垄断性;4)国家在需求表达、领袖选择、组织支持等方面对这些组织行使一定的控制。

【3】社会法团主义。

【4】国家法团主义。

在一个具有革命型全能主义遗产的国度,公民社会在初期发展阶段显然受到初始条件的制约,国家主义依然主导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团体无疑一方面高度依赖于国家,另一方面也高度受制于国家,从而极有可能呈现国家法团主义的特征。

【5】社群主义。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

4.非政府组织发展实践

【1】在许多东亚国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形态是法团主义,强国家对弱社会是共同的特征,许多非政府组织是政府组建的非政府组织(GONGOs)。

进而,东亚法团主义的主要形式是国家法团主义,这种局面自1990年代中期之后才开始发生缓慢的改变,例如在日本、韩国、泰国等,出现了从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的转型,公民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5.非政府组织基本属性

【1】非政府组织七个基本属性:

正规组织性、民间独立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社会公益性、非宗教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